告別惱人香港腳 保持乾爽別亂擦藥
文/張展維
香港腳為黴菌寄生在趾縫、足側或足底皮膚角質內所造成的炎症反應。夏天又濕又熱,剛好是黴菌最喜歡的環境,所以特別容易在夏天復發。
造成腳癢的皮膚病有很多,如:濕疹、汗疱疹、乾癬等,光是香港腳,不同的臨床表現,治療方式就不同。很多民眾覺得腳癢及有異味,就會自行認定得到香港腳而自行購藥塗抹,小心未能對症下藥,反而延誤治療。
◎以下提醒讀者幾點用藥及自購藥的原則:
●勿聽信坊間偏方(如:冰醋酸)來除黴殺菌。冰醋酸為強酸,雖將部分黴菌殺死,但無法真正對付黴菌,且其會造成另一個傷口,引起紅腫發炎,嚴重時,還會造成蜂窩性組織炎。
●勿未經診斷自行到藥局買藥。成藥通常為複合性配方,針對黴菌的有效成份通常不足,且很多添加類固醇及抗生素,類固醇可以快速消炎止癢,往往一擦就不癢,讓使用者誤以為已治癒,且類固醇可能會降低皮膚免疫力,讓黴菌感染情形變嚴重,延誤就醫黃金期。
●勿因不癢就自行停藥。通常使用方式一般為一天兩次及療程都超過一週以上,才能完整殺菌,並避免再度感染黴菌。在諮詢櫃檯碰到一些病人,自以為不癢就不繼續擦藥或服藥,此舉可能造成反覆感染而不易根治。是否終止治療應由醫師判斷。
●正確的方式擦藥。擦藥膏前要先把腳洗乾淨並擦乾,可以棉棒沾藥塗抹患部,病灶外圍兩公分或有皺摺的地方,都是應該塗抹到的區域,塗抹前後都要記得洗手,勿接觸患部後,又搔抓身體其他部位,造成其他部位續發性感染。
應多穿純棉吸汗的襪子,及盡量保持腳部乾爽、止汗及通風。另外,除了上述原則外,最重要的是,勿輕信偏方或自行購藥亂用、有耐心配合醫囑治療,才能擁有一個足爽的夏天。
(作者為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