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藍圖〉信仰愛情 掌控自我
(圖/桑德) |
文/劉慈仁
愛情,是該讓人全然奉獻的宗教,亦或只是一棟適宜人居的建築?
為愛全然奉獻 卻成為劣勢弱者
對於那些深信愛情是一種宗教的人,我們就算敬佩,也會忍不住偷偷說她傻,因為人性是如此複雜,即使單方面願意將自己全然無私地奉獻給愛情,但感情關係裡的另一半,是否能夠給予相同回報呢?
常常,對愛情如信仰般的奉獻,反而讓自己成了愛情裡的弱者,面對對方自私的予取予求,就算默默地有所質疑,最後還是完全照單全收。就算知道會受傷,也從不反抗,旁人就算看得不忍,勸她儘早脫身,她也無動於衷,因為,那是她的信仰,或說像一種邪教,因為缺乏了什麼,「於是就把心繫在哪個教主上」,讓自己的精神有所寄託。
在德國作家彼得.史塔姆的小說《七年》裡,出現過一句話:「一座建築要在被拆除或是崩塌成廢墟時才算是完成。」小說裡的男主角亞歷山大,與妻子索妮雅都是前程看好的建築師,兩人相戀、結婚,一同建立了建築師事務所,像是人生的勝利組般的神仙愛侶。然而私底下,他卻斷斷續續與一名波蘭女子伊芙娜陷入無法自拔的肉體關係。亞歷山大宣稱,自己的愛只給索妮雅,但他卻無法脫離伊芙娜,只是因為信仰虔誠的伊芙娜對他就如同對待上帝般地全然奉獻,就連懷了亞歷山大的孩子,伊芙娜也願意讓他把孩子帶走,當作他與妻子索妮雅的孩子扶養,並且再也不聞不問。
在伊芙娜貧瘠的生命裡,愛情是她心靈的唯一倚靠,提供給她唯一的安全感,即使它看不見,摸不著,只存在形而上的意識當中,卻堅固地保持著理想中的完美。
再美好的愛情 也躲不過現實摧殘
至於那些無法全然奉獻給愛情的人,難道就會比較幸福嗎?絕大部分的人們其實心中各有一幅理想的愛情藍圖,或許也曾相信藍圖能夠實現,於是兩人宣稱相愛、結婚、共組家庭、計畫人生,像是邁上了愛情的康莊大道。只是,當愛情拉進了俗世,經過凡塵的摧殘,原本的理想華屋淪落成了平民住宅,瑣碎繁雜的現實,把綺麗的夢想逐漸從斑駁的牆面上剝落,變成了無法抗拒的灰暗與破敗。我們無力改變,因為俗世將我們拖著累著,根本無從將愛情修補成我們曾夢想過的模樣。我們只是疲憊地杵在原地,看著愛情像老舊建築般崩解,或許還有機會重建,即使跟我們原本所要的已經完全不同。
就像小說裡索妮雅與亞歷山大之間,即使宣稱著擁有愛,但這份愛情也如同一棟他們蓋給客戶居住的建築,起先在他們的腦子裡,總想像著這屋子裡人們生活的方式,然而真正的生活總扭曲了理想中的模樣。
讓愛情崩解殞落 然後重啟新的開始
伊芙娜對亞歷山大的愛,最後終止在她對這場愛情信仰畫下的句點,她看似承受著一切,事實上卻只有她能掌控自己的生命;而亞歷山大與索妮雅,看似有辦法主導著一切,但最後他們的愛,卻以最殘酷的方式隕落崩解,就像被拆毀的建築,這段愛情終告「完成」。只是,愛情的建築或許還有可能原地重建,但不論外觀設計,或是裡面居住的人,都將不再相同。
這樣的結局,似乎是哀愁的。但是,只有結束,才能有開始。真正的愛情只有在完成、完結之後,才能再完整重啟。不管愛是如何使人傷,人總是前仆後繼地投入愛河,並且奮不顧身,但至少我們可以慶幸,能夠被實現出來的愛情,就算永遠趕不上理想中美好,至少每一段愛情,都會有不同的樣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