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向前看〉產後危機適應不良 夫妻感情大受影響

 

文/心理諮商師 張璇

 

Q:

 

有小孩之前,我們感情很好,女兒出生後,兩人關係就只剩下小孩和家務話題,先生不時抱怨我脾氣暴躁和只把他當泡奶機和司機,但目前這個階段真的沒辦法對他口氣太好。他的父母不在台灣,女兒又早產了5週,出生後有點併發症,之後的健康狀況一直不佳,所以我把工作辭了花費許多時間照顧她,夜裡希望先生偶爾幫忙輪班餵奶餵藥,他卻老是推三阻四,只好找我家人來幫忙。對他愈看愈厭煩,為什麼會這樣?朋友們都說等孩子再大一點就會好轉,真的是這樣嗎?

 

A:

 

這一類的家庭危機,一般稱之為「產後危機」,夫妻產後失和的情況很普遍,日本Benesse次世代育成研究所曾做過一項調查,發現懷孕時有七成女性認為自己很愛先生,到了孩子兩歲時,卻只剩下34%還愛著先生。該研究發現情感生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先生不夠體諒妻子的辛苦,以及對家務、育兒事宜不夠關切和投入。

 

在此我想稍微談談「家庭壓力理論」提供參考。家裡多了一個新生兒成員是一個巨大的壓力事件,即使北鼻的誕生是在預期中,還是對原本平衡的家庭系統造成巨大衝擊。依據該理論的說法,認為家庭面對壓力時通常會經歷4個階段:1.危機產生2.脫序3.恢復4.重組,一旦面臨壓力危機,便從第一階段進入「脫序」階段,這時新手父母會找些親友來幫忙,也試著發展出育嬰時間表讓彼此有些睡眠,並討論如何輪流滿足嬰兒的需要又能兼顧其他角色,待家庭愈來愈能處理掌握這些情況,便進入第3個階段──「恢復」期,假設育嬰時間表、輪班表運作良好,嬰兒也照顧得不錯,家庭危機便得以緩解,夫妻可能因此更緊密和更能協調溝通,漸入「重組」狀態。也有不少父母像你們一樣難以進入恢復期,妻子常感到快要耗竭,先生也對妻子注意力全轉到孩子身上難以調適,雙方對彼此都有極大的怨懟。

 

能不能進入恢復期,與家庭的資源及新手父母對壓力的認知密切相關,在高壓狀況下還要溫言軟語不容易,但愈能運用現有資源減輕照顧壓力、共體時艱,就愈能找出兼顧父母角色與配偶角色的平衡點。不妨先試著安排一個小小的雙人假期(即使只有半天或一個晚上也好),讓彼此可以喘口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的頭像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晏安診所院長陳文昌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