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社交恐懼症 寧靠網路與人互動

 

 

文/謝遠達

 

14歲的凱文(化名)一直很害怕面對陌生人,所以總是想盡辦法逃避任何聚會或人多的地方。如果不得已一定要參與社交活動,他常會感到莫名的不安、冒冷汗,心悸、口乾舌燥並且胃腸翻攪,所以大部分的時間,他都是選擇待在家中,透過網路與人互動。

 

他不敢跟陌生人講電話,也害怕別人注視他的眼光。若家中電話鈴聲響起,對他而言是一種威脅,他不敢接,因為他不曉得該怎麼開口應對,他怕別人會感受出他內心的窘迫,所以他會想盡辦法不接電話或用答錄機取代等。

 

社交畏懼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一場大災難!他們最怕的就是旁人注視的眼神。社交畏懼症最普遍的問題就是面對陌生人、異性,或在人多的時候,會感到渾身不自在、手足無措、臉紅、發抖、冒冷汗等症狀。

 

有社交畏懼症的人基本心態就是一直以為每個人對他都會吹毛求疵,挑剔他的毛病,看他出糗。當然這些行為背後隱藏的是他的低自尊、低自信,讓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然後將此想法投射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是這麼想。

 

大部分的人都不曉得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精神疾患(約3%到10%),也不知道可以就醫治療,常常就這樣孤獨、痛苦地過一生。

 

其實社交畏懼症雖然看起來不像憂鬱症那麼驚天動地,但是它會長久、默默啃食人的心靈,限制人的行為,所帶來的摧殘痛苦是一般人無法了解的,嚴重時會演變成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患,影響一生。

 

長久以來我們總是以為這是「心理問題」,需要「心理治療」。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顯示,真正的原因是腦中某些神經化學物質的失調,是可以靠藥物治療的,故請多留意自己周遭的朋友或家人,當他們正飽受社交畏懼症之苦時,可儘早安排接受醫院身心科的治療,讓他們也可以像一般人一樣,輕鬆過生活。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身心科主任)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吃太少 父母好煩惱

 

文/李秉穎

 

小孩吃太少、小孩長不胖,是許多父母常見的煩惱。原則上,身高、體重與食慾都和基因遺傳有一點關係,處理原則以「順其自然」最好。

 

◎促進食慾的藥

 

傳統醫學並不建議使用促進食慾的藥物,除了沒有研究證實這些藥物對兒童有益,而且這些藥物多少有點副作用,同時吃久了就沒效了。這是因為人體對於外來藥物都有調適的反應,吃太久的藥,會使人體對藥物的敏感度降低。

 

◎基因、遺傳

 

身體的胖、瘦、高、矮與遺傳因素有相當大的關係,小孩長大以後的平均身高與體重,大約就是父親與母親的平均值。因為性別差異,男童長大後的平均身高、體重會比女童多一些。兩位瘦瘦的父母生出一個胖小孩的話,有可能是基因遺傳出了問題,或許要考慮去做一下親子鑑定。

 

◎胖子的好處?

 

華人傳統觀念認為,小孩胖才是健康,幾十年前台灣每年選拔健康寶寶,老選出「米其林寶寶」級的「巨嬰」。後來大家開始注意到「肥胖」並非「健康」的代名詞,所以現在已經沒有這種選拔了。

 

筆者常問要求小孩食慾大開、體重增加的家長,希望小孩胖起來的原因為何?他們大多回答不希望小孩輸在起跑點,問題是肥胖跟「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有關,胖並不代表健康。

 

筆者想了半天,只想到胖子的好處是以後可以去日本相撲。但在現實生活中,胖小孩好像比較容易被同儕譏笑或欺負,不會讓胖小孩有榮耀感。或許,胖小孩可滿足少數父母的虛榮感,但那是在經濟落後的古代,胖小孩可能代表富足,現代已經沒這回事了。

 

◎肥胖與智力

 

筆者也常向家長解釋,如果回想一下諾貝爾獎得主的身形大多是瘦瘦的人,好像找不到什麼胖子。印象中,瘦子好像比較聰明,所以不必一味要求小孩胖起來。

 

2010年有一個研究綜合分析26個研究,發現肥胖的確有降低智力的傾向,但其統計意義並不明顯。不過,無論如何,要求小孩過胖是不智的。

 

(作者為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郝柏村再開砲 黨中央無知

 

〔記者彭顯鈞、陳璟民/台北報導〕為了聲援台北市長郝龍斌「敗選下台」的主張,郝龍斌父親、前行政院長郝柏村繼十五日大動作砲打國民黨中央後,昨天更與馬總統同台出席新同盟會團拜,郝柏村雖然刻意在馬離場後才現身,避開兩人碰面的尷尬,但郝柏村在致詞時仍繼續高分貝砲轟黨中央的失敗主義說,痛批失敗主義就是投降主義,「汪精衛那種才是」。

 

郝龍斌和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昨晚出席北市雲林同鄉會新春團拜。郝龍斌受訪時說,父子雖沒有交換意見,但看法一致。連勝文則表示,郝龍斌的一席話是「盡黨員的義務」,講他的一些想法,「這沒有什麼大不了」。

 

郝龍斌:與父親看法一致

 

針對郝柏村連日來重砲反駁黨中央對郝龍斌冠上「失敗主義」的帽子,國民黨發言系統昨對此保持低調,僅說「謝謝郝院長,大家一起努力求勝」。

 

台北市長郝龍斌日前點名馬英九必須為年底選舉成敗負責,在遭到黨中央群起圍剿後,轉趨低調。沒想到,郝年逾九旬的父親郝柏村十五日跳出來,以黨國大老之姿,拿出軍人本色,對所謂「失敗主義」深感不以為然,重砲轟擊黨中央是「無知、幼稚」。

 

駁失敗主義 郝柏村:亂扣帽子

 

郝柏村罕見砲轟黨中央,引起藍營震動。馬英九昨天首度出席「新同盟會」新春團拜,但郝柏村在馬離開後五分鐘才到場,雖然迴避與馬正面遭遇,但郝致詞時繼續重話砲轟,毫不留情。

 

郝柏村先解釋,他不是「護子」,有媒體這樣形容,他感到不滿、遺憾。外界批評他兒子,他沒有意見,不過,說失敗主義就絕對錯誤,「失敗主義是大是大非的問題,不是一家一人的問題!」選舉大家壓力都很大,「有人」提出來要大家警覺,「從危機意識產生動力」,而危機意識不是失敗主義,「是求勝主義」。

 

「郝伯伯」語氣高亢地指出,說失敗主義的人根本不懂失敗主義的意思,就隨便往人家頭上戴帽子,「這是無知、幼稚!」他強調,失敗主義就是投降主義,「汪精衛那種才是」,現在「台灣沒有一個人是這種」。

 

郝柏村表示,今年是國民黨重要的一年,要爭取勝選。他並神情嚴肅說,如果說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就是中華民族不肖子孫,忘記祖宗,還有什麼前途。」

 

講完話,郝柏村舉杯向大家敬酒,發現杯裡竟是白開水,他趕緊要求換成白酒,直說他九十五歲了,還喝白開水「對不起大家」。

 

若敗選 吳:該負責的就負責

 

此外,副總統吳敦義昨也出席這一活動,他被媒體問到國民黨若敗選的責任問題時尷尬回應「該負責的就負責」。

 

至於該負責的是否包括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總統?吳避而不答,趕緊進入會場。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郝柏村之怒!

 

 

高齡九十五歲的前行政院長郝柏村火氣很大、砲火四射,轟得馬英九為首的國民黨中央無力招架,郝柏村之怒,雖為護其子郝龍斌而發,但他站在理字上,「有理講遍天下」,馬英九這幫人則是「無理寸口難開」!

 

郝龍斌日前公開主張,年底七合一選舉如國民黨敗選,馬英九應負政治責任辭掉黨魁,民主政治就是責任政治,郝龍斌的話只是責任政治的ABC,卻遭馬英九、三個副黨魁、黨務主管、立委等圍剿,更扣上失敗主義大帽子。

 

這樣大陣仗圍剿規格,簡直就是把郝龍斌當敵、寇般對待,問題其實不在郝龍斌的話逆了馬英九「龍鱗」,而是失去民意的馬英九,權力基礎太脆弱,一旦「砲打司令部」風起雲湧,馬核心就如紙糊老虎,遇水就零落散盡!

 

郝龍斌批判馬團隊政策錯誤及施政缺失,都是民意早有反映的事實,但沉溺於自我感覺良好的馬,禁不起批評,聽不進真話,最近還稱勞工慘只是「錯覺」。藍軍要角郝龍斌講出事實,事實殺傷力最大,難怪馬會惱羞成怒、親自反擊。

 

古往今來,昏君、暗君都有偏信偏聽之病,任期未滿、歷史定位已是「無能」的馬英九何能免?身邊圍繞的大都是「逢君之惡,非奸即佞」的馬屁之臣,一狗票人打著鞏固領導中心的「勤王」旗號,圍剿郝龍斌向馬表忠,不令人意外。

 

郝柏村怒批圍剿郝龍斌的人無知、幼稚,擊中國民黨馬核心要害,不過,郝家父子長期在國民黨權力集團,竟好像不知封建、陳腐就是國民黨文化,豈非也是幼稚無知?(胡文輝)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情大智慧〉婚姻不是逃避的出口

 

 

文/紫水晶

 

經濟不景氣,令不少上班族在工作之餘,不免感到心灰意冷。我週遭就有朋友,因為工作不順心,受到老闆責罵,再加上這份工作原本就不是她所喜歡的,工時長,薪水少,讓她萌生退意,覺得生活既煩且悶,還充滿了無奈,索性嫁作人婦,想藉由換個環境,換個心境。

 

她偷偷辭去工作,卻沒有回老家,就連她的家人也不明所以,緊接著就收到她要結婚的訊息。

 

婚姻不該成為一個人逃避的出口,人在脆弱、無助的時候最容易做出錯誤決定,逃避不僅沒辦法解決原本的問題,還可能衍生出更多的問題,在沒有充足的準備下,少了彼此的心甘情願,一味急就章、趕鴨子上架,只會讓這段婚姻隱藏著巨大風險與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結婚需要感性衝動也需要理性評估,同時也需要勇氣,婚姻不是避風港,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後解答,它該是一種同舟共濟,一種願意一起乘風破浪的堅定。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戀哲學〉分手情緒 純屬隱私

 

文/Frans

 

學妹分手了,沒甚麼人知道細節,她依舊平淡地做著她的實驗,兩個星期後的論文口試順利通過,一個多月後去了業界上班,也聽說結交了一個新男友。有人私下議論紛紛地說,你看看啊,交往了好幾年的男友,一結束馬上就交新的男友了,也沒見她傷心,估計分手是學妹的意思吧,說不定還是劈腿呢!我彷彿能想像大家討論時的感受,只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

 

分手從來就不好過,曾經交換彼此生活的兩人,像是纏密在一起的細根,當要分開的時候,可能稍微一點拉扯,就不小心傷到對方,也傷了自己。根若是斷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大概也就永遠留在別人那兒了,而被抽空的地方,也會留下了細小的缺口,不知道怎樣地連結到了心深處,像是敏感性牙齒一樣,平時看不出任何跡象,直到不經意的一句話或是一個場景,心才會酸酸地抽痛了一下。

 

分手的苦,大概以初戀最令人刻苦銘心吧!因為從未經歷分離,也就從來不知道如何面對分離。在情緒來的時候,或許會想強迫自己轉移注意力,買醉或者運動,其實都只是不斷嘗試填補沒人陪伴的時間。別人會發現你可能沒精神,消瘦,注意力散漫,你自己大概也知道甚麼都不對,但是你心裡一直想著某一個人,其他的也管不著了。

 

城市暗了,有時會有睡前獨處恐懼症,勉強睡了一下,隔天起床,雙眼充血地看了鏡子,卻還是只有一個人。無法控制的思緒瘋狂地找了各種安慰或責備的理由,只是為了說服自己,有人已經離開了。等到很久以後,我們長大了,才漸漸懂得唯有時間才能治癒,經歷了夠多,也才知道如何成熟面對這些生命中難以控制的時刻。

 

其實學妹才是被劈腿的,她曾私下跟好友們哭訴她有多傷心,只是這次她長大了,懂自己的分寸,不再需要其他方面的慰藉了。以前總以為愛有多深,分手時就有多難過,但是後來才懂得分手是可以學習的,我們總是可以慢慢學會更成熟地處理分手,也更習慣分手後剩下的自己。真正的愛是相處中的點點滴滴,但分手後,那也是過去了。不曾看過他們相處的人,只好靠著觀察分手者的心境變化來評論,但一段感情,不該淪為只用失去後的憂愁,來評論過去有多愛的。學妹很愛,也很痛,只是不打算讓周遭的人為她擔心罷了,其實真的是好痛,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滑了一跤,又有誰能不痛呢?只是我們學習過分手,所以這次的痛,不需要跟你們說。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婚姻向前看〉老婆愛玩猜心遊戲 處處挑剔氣氛僵

 

 

文/心理諮商師 張璇

 

Q:

 

老婆認為夫妻應該要很有默契,所以喜歡和我玩猜心遊戲,卻常因此產生誤會。例如一起去逛夜市她會突然不見,讓我不知該不該直接回家,返家後問她去哪?她會氣著說她「當然」是在哪裡哪裡等我;出門辦事不先說要不要我接送,臨出門才突然不高興我怎麼沒有要送她;還有買回她愛吃的點心,她竟說她早告訴過我那個已經吃膩完全不想再吃……,總是怪我為什麼都不仔細聽她說或用心一點。也許我不是那麼細心,但她有必要這樣處處挑剔嗎?最近氣氛愈來愈僵,不是只有她不開心而已,我也感到很挫折,不知該怎麼改善目前婚姻的窘境?

 

A:

 

人在親密關係中最深的渴望和需求,常與想要被「重視」、「在乎」與「瞭解」有關,女性從玩芭比和扮家家酒時期開始便期待著會盡全力來瞭解、呵護自己的肯尼出現,如果伴侶多注意一些小細節,會讓女人覺得被認真在乎著。或許她那些抱怨讓你感到不斷被否定,但其實她是持續在透露一個訊息:想更多被你放在心上。莎士比亞有句名言:「女人什麼都不想要,只想有個丈夫。但是當她們獲得丈夫之後,又都什麼都想要了。」常常聽到夫妻抱怨婚姻期待落差大,並因為這落差產生許多負面情緒,甚至認為一個人想要的婚姻生活和期待的伴侶特質是一成不變的,其實並不然。一些心理研究已證實婚姻需求會不斷變化,也就是說一個主要需求被滿足之後,可能又有新的期待出現。比如,剛開始只想在婚姻關係獲得平穩、安定和歸屬感,過了幾年等這些部分滿足之後,又發現自己有新的想望,希望生活多一些變化與刺激。長期關係最大的挑戰即在於我們是否能不斷因應、接受彼此內在需求的改變,保持彈性地應對各種新考驗。

 

或許她的那些想法有些不切實際,表達方式也有些咄咄逼人,但「被懂」可能是她目前最大的夢想(偏偏怎麼打開這把鎖是沒有說明書的)。比較可以做的事是「先別被挫折感淹沒」,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承接、安撫對方的情緒,勇敢面對她的種種「期待」,更去了解、聆聽她的需要而放掉其他較不重要的情感表達,或許她的焦躁程度會減輕些。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妻部落格〉日劇似的夫妻人生

 

 

文/番紅花

 

可可打電話來問我要不要和她一起搶購秒殺的福山雅治演唱會門票,在學校教高中生彈鋼琴的她擋不住興奮地說,讓我們在沸騰的夜晚裡,搖著螢光棒和幾萬人一起盡情尖叫吧!我笑著問她:「妳丈夫答應讓妳花那麼多錢去聽一個帥到不行的男人唱歌嗎?」可可說,昨兒下午他們夫妻倆還一起去髮廊做造型呢!她燙了一個日劇女主角最流行的大波浪捲新髮型,而她丈夫為了討她歡心,也漂染了一頭日劇男主角常有的飄逸栗棕色,兩人頂著非常日劇的新髮型,然後散步到附近的書店去逛逛,這幾年的日本戲劇常常有書店的梗,他們買了幾本小說和雜誌,又找了一家美式鄉村風格的餐廳吃義大利麵,和蒙布朗甜點。

 

可可說,週一到週五是非常緊張忙碌的為五斗米折腰的生活,為了上班不遲到,總是隨隨便便買個三明治和大杯熱美式就好,中午和同事一起訂油滋滋的便當在會議室裡聊八卦減壓,累斃了的晚上什麼都不想動,常常和丈夫打包兩個自助餐便當,或是在巷口的小麵店切一盤滷蛋豆干海帶,一碗乾麵加餛飩湯就飽了。總之,還不打算生小孩的夫妻倆,週間的上班族日子,照可可的說法,是非常不日劇、不夢幻、不小確幸的,所以遇到週末假日,為了找回談戀愛時那種新鮮、甜蜜、不尋常、追求驚喜的感覺,她和丈夫約好,一個禮拜有兩天要過著「日劇似的夫妻人生」。

 

這真是個不錯的主意啊!婚姻生活要怎麼過,總有些籌碼還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上的,例如,老夫老妻路過便利商店時,看到季節限定的霜淇淋布旗在冬天的風中招搖,我們可以選擇無感的路過,但是,我們也可以選擇拉拉另一半的衣角說,暫停15分鐘,不要趕,我們一起吃一杯霜淇淋好不好?

 

老夫老妻為了生計和養育孩子,或許真的沒有時間和心情去搭摩天輪眺望遠方的雲了,但是,像日劇的年輕愛侶般,站在街邊吃一杯35元的巧克力霜淇淋,這種小小的親暱感,金錢與時間上是一定沒有問題的,並且可以持續燃燒一點小小的愛火喔!

 

像日劇似的夫妻人生有很多種方法,除了一起吃霜淇淋、一起去美容院、逛書店,下班時在站牌等另一半,孩子睡著後,為他煮杯麥片熱牛奶或是共飲一點點小酒,幫他吹乾濕淋淋的頭髮,讚美他的皺紋和老人斑多麼可愛,或是丟開身材的顧忌,兩個人煮一碗香噴噴的泡麵當消夜,愈是簡單的幸福,愈容易到手,也愈意涵著夫妻間的獨有親暱其實無關乎錢,只關乎心意與智慧。

 

我沒有答應可可的演唱會尖叫之約,我說,我家已經有一個福山雅治啦!我在家裡聽他唱歌也不錯。丈夫在旁邊聽了飄飄然,小聲說,明天下班就去排隊買個我最愛的老奶奶檸檬蛋糕回家孝敬我。哎喲,讓另一半開心是這麼容易的事,並且,受惠者往往就是我們自己哪!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的藍圖〉信仰愛情 掌控自我

 

 

(圖/桑德)

 

文/劉慈仁

 

愛情,是該讓人全然奉獻的宗教,亦或只是一棟適宜人居的建築?

 

為愛全然奉獻 卻成為劣勢弱者

 

對於那些深信愛情是一種宗教的人,我們就算敬佩,也會忍不住偷偷說她傻,因為人性是如此複雜,即使單方面願意將自己全然無私地奉獻給愛情,但感情關係裡的另一半,是否能夠給予相同回報呢?

 

常常,對愛情如信仰般的奉獻,反而讓自己成了愛情裡的弱者,面對對方自私的予取予求,就算默默地有所質疑,最後還是完全照單全收。就算知道會受傷,也從不反抗,旁人就算看得不忍,勸她儘早脫身,她也無動於衷,因為,那是她的信仰,或說像一種邪教,因為缺乏了什麼,「於是就把心繫在哪個教主上」,讓自己的精神有所寄託。

 

在德國作家彼得.史塔姆的小說《七年》裡,出現過一句話:「一座建築要在被拆除或是崩塌成廢墟時才算是完成。」小說裡的男主角亞歷山大,與妻子索妮雅都是前程看好的建築師,兩人相戀、結婚,一同建立了建築師事務所,像是人生的勝利組般的神仙愛侶。然而私底下,他卻斷斷續續與一名波蘭女子伊芙娜陷入無法自拔的肉體關係。亞歷山大宣稱,自己的愛只給索妮雅,但他卻無法脫離伊芙娜,只是因為信仰虔誠的伊芙娜對他就如同對待上帝般地全然奉獻,就連懷了亞歷山大的孩子,伊芙娜也願意讓他把孩子帶走,當作他與妻子索妮雅的孩子扶養,並且再也不聞不問。

 

在伊芙娜貧瘠的生命裡,愛情是她心靈的唯一倚靠,提供給她唯一的安全感,即使它看不見,摸不著,只存在形而上的意識當中,卻堅固地保持著理想中的完美。

 

再美好的愛情 也躲不過現實摧殘

 

至於那些無法全然奉獻給愛情的人,難道就會比較幸福嗎?絕大部分的人們其實心中各有一幅理想的愛情藍圖,或許也曾相信藍圖能夠實現,於是兩人宣稱相愛、結婚、共組家庭、計畫人生,像是邁上了愛情的康莊大道。只是,當愛情拉進了俗世,經過凡塵的摧殘,原本的理想華屋淪落成了平民住宅,瑣碎繁雜的現實,把綺麗的夢想逐漸從斑駁的牆面上剝落,變成了無法抗拒的灰暗與破敗。我們無力改變,因為俗世將我們拖著累著,根本無從將愛情修補成我們曾夢想過的模樣。我們只是疲憊地杵在原地,看著愛情像老舊建築般崩解,或許還有機會重建,即使跟我們原本所要的已經完全不同。

 

就像小說裡索妮雅與亞歷山大之間,即使宣稱著擁有愛,但這份愛情也如同一棟他們蓋給客戶居住的建築,起先在他們的腦子裡,總想像著這屋子裡人們生活的方式,然而真正的生活總扭曲了理想中的模樣。

 

讓愛情崩解殞落 然後重啟新的開始

 

伊芙娜對亞歷山大的愛,最後終止在她對這場愛情信仰畫下的句點,她看似承受著一切,事實上卻只有她能掌控自己的生命;而亞歷山大與索妮雅,看似有辦法主導著一切,但最後他們的愛,卻以最殘酷的方式隕落崩解,就像被拆毀的建築,這段愛情終告「完成」。只是,愛情的建築或許還有可能原地重建,但不論外觀設計,或是裡面居住的人,都將不再相同。

 

這樣的結局,似乎是哀愁的。但是,只有結束,才能有開始。真正的愛情只有在完成、完結之後,才能再完整重啟。不管愛是如何使人傷,人總是前仆後繼地投入愛河,並且奮不顧身,但至少我們可以慶幸,能夠被實現出來的愛情,就算永遠趕不上理想中美好,至少每一段愛情,都會有不同的樣貌。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降膽固醇 飲食「藥」注意

 

 

文/曾湘怡

 

過完農曆年應該有不少人又要開始發憤節食。不過,因膽固醇過高而正在服用降血脂藥物的朋友要注意了!眾所周知,葡萄柚會導致血中的降血脂藥物(statins)濃度異常升高,但是有降血脂功效的食品,如紅麴、燕麥,也和statin類藥物存在交互作用。

 

葡萄柚是減肥食譜中的明星,也是惡名昭彰會影響某些口服藥物代謝的水果。葡萄柚所含有的「bergamottin」,會抑制及破壞人體小腸及肝臟中代謝藥物的酵素「CYP450
3A4」,延長某些藥品在體內停留的時間、或導致血中的藥物濃度升高,類似服藥過量的結果。

 

葡萄柚可能增加statin類藥物發生橫紋肌溶解等嚴重副作用的機率,症狀包括肌肉痠痛和紅褐色尿液。

 

如果「只」吃了一顆葡萄柚會有影響嗎?一杯200~250ml葡萄柚純汁或一顆葡萄柚就可以達到顯著抑制CYP450 3A4酵素的效果。

 

如果喝了葡萄柚汁,經過多久再吃藥才不會受到影響呢?喝完一杯200ml葡萄柚汁後,約4小時達到最大的酵素抑制作用,10小時降到一半,24小時降到1/4。

 

葡萄柚對每個人的影響程度不盡相同,不同品種葡萄柚的酵素抑制作用也有差異,一般建議服用statin類降血脂藥物應避免吃太多(一整顆)的葡萄柚或柚子。

 

為什麼紅麴、燕麥,也和statin類藥物有交互作用?紅麴降膽固醇的機制和statin類藥物相同,紅麴的效力大約是降血脂藥物lovastatin的0.2%。服藥期間食用紅麴可能會增加statin類藥物發生副作用的機率。

 

燕麥常見於早餐穀片或代餐,這類水溶性纖維也具有降膽固醇的好處,但是會減少腸胃道吸收statin類藥物,使藥效降低。燕麥和降血脂藥物的食用時間應間隔越長越好,避免同一餐食用。雖然紅麴和燕麥對statin類降血脂藥物的影響不像葡萄柚那樣嚴重,但平時多留意對健康更有益處。

 

血脂過高的患者平時應配合醫師指示,飲食有度、控制體重並規律運動。服藥期間若要食用保健食品建議諮詢醫療專業人員或看清藥袋上的指示,讓健康更有保障。(作者為童綜合醫院藥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