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討人喜歡與受人尊敬無法兩全,我寧願受人尊敬。 】.......這是陳定南最令人景仰的一句話。

柯文哲與陳定南

新上任未滿一個月的無黨籍台北市長柯文哲,以風馳電掣的柯氏新政顛覆了整個台灣選舉、政治文化。上任第一天便有效率、精準的召集指揮整個市政團隊,猶如揮動他的城市手術刀,將躺了8年未使用的忠孝西路東西向公車專用道拆除,移除了長達8年的遺毒。

柯文哲以風馳電掣的柯氏新政顛覆了整個台灣選舉、政治文化,讓作者想起已故的前宜蘭縣長陳定南。

而柯近日已先後對三創園區、大巨蛋、美河市、雙子星、松菸文創及社子島與台北市合約之內容提出疑義,炮口更是對準了各大財團,並說,「我不是反商仇富,只是反對奸商跟官商勾結。」一針見血的點出了台灣長期以來政商勾結、檯面下黑箱的議和過程。

然而在台灣政治史上,早有類似以一介縣市長對抗偌大財團的案例,他是誰?他是陳定南,前宜蘭縣長。他的廉能、公正與無私奉獻,是台灣人最珍貴的核心價值。

陳定南出身於商業界,思緒縝密的他將企業界嚴格品管、講求方法策略、實行目標管理的作風引進偏遠的宜蘭。尤對於宜蘭的環境保護的重視,最著名的即是在其任縣長期間,曾經反對台塑申請來宜蘭建設六輕煉油廠,為此甚至曾與台塑總裁王永慶公開辯論,後來台塑放棄在宜蘭建設六輕,最大因素即為台塑工業廠違反了原先的北部區域計畫;另宜蘭特殊地形與氣候會使汙染更嚴重,最後六輕落腳西部雲林,保留了宜蘭淨土。

陳定南對於環境的保護也更是事必躬親,時任縣長時,水泥廠在武荖坑溪上游濫採礦石,他親自爬上去取締,一天一張罰單,嚴懲縣內環境污染製造者,3年中,對轄內5家水泥廠罰款近3千萬元。時值今日,「武荖坑」溪仍是國內極少有的乾淨溪流之一,堪稱「蘭陽第一林泉」、「蘭陽百景」之秀。

在選舉文化方面,陳定南投入選舉時,打出「三不政策」,不收紅包、不拿回扣、不炒地皮;「而當時兩位中央級民意代表投資開發遊樂區,因工程超過海防線一公尺,他下令停工」;「他在縣政府開會時常罵人,並公開指責公務員缺乏敬業精神」;「他建3層樓,卻花錢打了8層樓的地基,為日後可能的樓頂加蓋未雨綢繆」;「他做都市計畫,預留12年義務教育的學校用地。」但也因此得罪既得利益者與黨內外人士被冠上「六親不認」、「冷酷無情」、「冷血酷吏」的惡名。

「如果討人喜歡與受人尊敬無法兩全,我寧願受人尊敬。」陳定南最令人景仰的一句話,至今仍深深的烙印在宜蘭鄉親對他的無限思念中。【 文/陳明鴻 /國立政治大學學生】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冬天沒日頭 易情緒低潮 】

陰雨天真的令人很鬱悶,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曾昱綸日表示,冬天日照少,影響腦內血清素、褪黑激素的分泌,容易情緒低落,雖然台灣氣候不像北歐國家那麼四季分明,很少有單純因季節引起的憂鬱症,但以往有憂鬱、躁鬱病史者,在冬天出現情緒困擾會更加明顯,臨床觀察也發現,女性、20至40多歲的青壯年,最易因日照短而出現憂鬱。


與一般憂鬱不同

若是因季節加重的憂鬱,往往還合併嗜吃、想睡,與一般憂鬱失眠、厭食的症狀正好相反,且連續幾年每到冬天便會出現症狀,春天就會好轉,若已嚴重影響工作、學業或是社交關係,建議就醫服用抗憂鬱劑治療;此外,生活也應維持規律作息,固定睡眠、飲食定量、定時,均可減緩無精打采與暴食的症狀。

日夜分明助調節

季節憂鬱與日照缺乏有關,不過曾昱綸醫師表示,台灣少單純季節性憂鬱症,不常安排光照治療,建議每天最好要暴露在陽光下2小時即可,即便天氣不好沒有陽光,室內開燈、就寢關燈,營造日夜分明的環境,也有助身體維持日夜節律正常。

至於憂鬱症狀改善,1周3~4次快走、慢跑等中強度運動,能提升腦部血清素,有助情緒穩定。【 文/曾昱綸/身心醫學科醫師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職場新體驗 】

一位女性上班族極盡努力,她在財富上不斷賺取,最渴望得到媽媽「關懷眼神」,她不懂為什麼媽媽從來不正眼瞧她,更別說是對她講一句讚美肯定的話。

主觀的想法

看到同事們提起母女關係都是美好,讓她很羨慕;有一天,她忍不住問哥哥:「為什麼媽媽不喜歡我?」大她5歲的哥哥說:「妳從小就是愛哭鬼,誰喜歡妳。」那天,在演說過後的會場裡,我對淚流滿面的她說:「來,享受一位媽媽最關愛的擁抱。」

我伸出雙手,把她摟進懷抱裡,我要讓她重新享受那段失去的「愛」,並且建立母愛的連繫。

不料,懷抱裡的她,竟然像一個失寵的小女孩,崩潰地放聲大哭。這時,她哭得愈大聲,我抱得愈緊,約莫兩、三分鐘後,她從原先不斷抽泣的狀態,慢慢平復下來了。

她說:「老師,謝謝!」經過這次友情關懷,她重新找到和自己連結的管道,也找到返回媽媽懷抱的生命探索之路。

我告訴她:「妳是一個懂得自我成長的好女孩,不妨開始去追索媽媽的生命歷程,包括她的媽媽(妳的外婆)有好好愛她嗎?包括妳的爸爸有好好疼惜她嗎?妳開始要拼湊媽媽的生命圖像,那裡會有很多有趣而且值得重新詮釋的主觀。」

被誤會的醫師

瑞典電影《催眠》(The Hypnotist),提及精神科醫生艾瑞克曾經向警方舉報,參加催眠測試的艾佛特是戀童癖,是有過案底的。

一口否認的艾佛特,躲開警方的追究,最後卻躲不掉工作和婚姻全輸;艾瑞克也因為此事被吊銷醫師執照。10年後,成為機械操作員的艾佛特,在一次碰面的機會裡,他大怒地對艾瑞克說:「你犯了一個錯,卻毀了我的一生。」

艾瑞克被指控當年做催眠研究時,竄改了艾佛特的資料,向警方做了不實的舉報;這件事,艾瑞克付出了慘痛代價,不但被取消醫師資格,婚姻關係岌岌可危,自己也成了長期無法睡覺的失眠者。

存留在艾佛特主觀印象裡的犯案,可能是被艾瑞克醫師在催眠過程中添加進去的嗎?一個說謊的戀童癖者可以控訴是催眠的醫師額外加進去的客觀印象嗎?最後,一位警方好友找到了艾佛特最原始的犯案案底,證實他是有罪的,卻已來不及補救所有這10年來艾瑞克的「失去」。

接收新的體驗

《催眠》電影中的戀童癖犯者艾佛特,他曾經犯案的過程並不是被艾瑞克所竄改的。艾瑞克只是在盡一個精神科醫師的職責,為維護社會治安,他是必須舉報的。

話說回來,如果一個人從小深受主觀印象所苦,就如同前述女性的際遇,像這樣有很多不愉快回憶的人,可以透過什麼方式來改寫嗎?

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及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進行了記憶整合研究,分別對兩組老鼠做電擊實驗。一組形成恐懼記憶,另一組是製造正面記憶。

「結果發現,新體驗帶來的情緒蓋過原本的情緒,改寫了老鼠對既有記憶的感受。分析顯示,當老鼠腦內的海馬體神經迴路被激活後,導致海馬體和杏仁核之間的『記憶痕跡』連接改變,成為改寫情緒記憶的關鍵。」該研究結果已經在英國《自然》科學雜誌上發表。(2014.8.29,中新網轉載自香港《文匯報》。)

按照這樣的說法,身在職場的上班族,千萬不要停留在原地踏步走,只要能多增加生活新體驗、學習新知識、多接觸人群,每天在職場有愉快的連接,任何工作上的苦惱,都會被慢慢地擠出去。每天就會因為有新的體驗、好的回憶而開心地好好過。上班族的你我,何樂而不為呢?【 文/吳娟瑜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聽生智慧,言多懊悔 】
 
說話是門藝術,聽話則是一種智慧。

急事慢慢說,大事清楚說,小事幽默說,沒把握的事謹慎說,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聽、說、讀、寫,為什麼把「聽」放在第一順位,有其邏輯上的層次必要,一般人可能都忽略了。

職場上,發言最多的莫過於老闆、上司,舉凡工作例會或各種場合,精神喊話求創新、拚績效,小職員只能聽訓。

訓話後什麼也沒改變,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各企業。試問,老闆們知道聆聽的重要嗎?剛接任要職的某高層,蓄勢待發想一展長才。

他首先看到辦公室太凌亂,人員訓練不夠精進,精神鬆散,想改革的決心在嘮叨中進行,只是出師未捷,引來一些聲音,憂喜參半。

新官上任三把火是職場大忌,首要之舉,應保持沉默,仔細觀察,太過莽撞,只會讓水更濁、人心更渙散,除了不利組織向心力,更嚴重的是,永遠聽不到對組織加分的「批判性思考」。

所謂的傾聽是「穿別人的鞋」,不管是名牌或路邊攤,新鞋、破鞋都需要親自感受,才能分曉它的舒適度,畢竟「聽生智慧,言多懊悔」啊!【 文/楊麗女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斷.捨.離 走出媽寶情結 】
 
在一個理想的狀態中,母親的功能是這樣的:母親扮演「容器」的角色,能夠承接與包容來自孩子的各種喜怒哀樂,當孩子發現,不管自己是開心、難過,或者生氣,母親總是在那裡,不會因此討厭自己。

母親,是我們發自內心喜愛自己和相信別人的源頭,讓孩子將打從內心,發展出對人的信任及對自己的喜愛。

然而,「餓了嗎?冷了嗎?工作完成了嗎?」「開心嗎?難過嗎?來,都告訴媽媽。」想丟又不敢丟的母愛最虐心,這是過分嘮叨的「直升機母親」。

母愛變掌控慾 過度呵護造就媽寶男

「直升機母親」往往讓我們感覺太過「稱職」,稱職到好像要將我們塞回她的子宮裡去嚴加保護一般。在這種母親身邊,可能感受到很多很多的愛,但卻又被這些愛折騰到「嗆奶」一般的感覺。

於是,我們可能才剛成年,就想盡辦法逃離這種母親,卻又常常不自覺地想起母親,或者乖乖回到母親身邊;明明想要擺脫這種嘮叨,卻又對這種想擺脫的念頭感到罪惡。

過分嘮叨的父母不是只有「傳承經驗」而已,而是進一步想要把這些經驗「複製」在我們身上。所以子女會有壓迫感,感覺父母想要「掌控」我們,而且這些掌控往往涉及許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所以令人不舒服。

貼心特質有苦難言 難對母親斷捨離

過分嘮叨的母親,通常會把嘮叨特別用在具有下列特質的子女身上:一是願意聆聽的女兒,二是比較貼心的兒子。也因為這種「聆聽」與「貼心」的特質,有時子女和母親的關係,會給人感覺像是把媽媽掛在嘴邊的「媽寶」刻板印象。

過分嘮叨的母親所製造出來的「媽寶」有兩種:一是習慣被照顧得無微不至的媽寶,一是無法違抗指令的媽寶。如果是前者又是男性,常常在選擇伴侶時,會不自覺地找個可以照顧自己的太太(但又可能不自覺地被隨興不羈的女人吸引);如果是後者的男性,往往有苦難言,內在相當痛苦糾結,容易陷入婆媳問題,惹得媽媽抱怨、太太哭泣。

過分嘮叨的母親,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困擾是,明明不想要這樣,卻難以做到「斷‧捨‧離」。

面對關心和焦慮 順從不是唯一方法

案例裡的太太從和先生交往開始,約會常常會去先生家裡。太太很早就發現,當她和先生獨自在房裡聊天時,房間門總是開著的。先生的房間外就是廚房,先生的媽媽總在廚房裡忙著,要不遞水果,要不送茶水,要不就乾脆坐進來一起聊天,打聽太太的身家背景,看起來相當熱絡,但太太總感覺有些缺乏隱私。

的確,母親嘮叨的背後,往往是關心,但那種關心其實是焦慮的展現。母親的焦慮,往往透過這種嘮叨的傳遞,在無形中把我們推入「低人一等」的心理境界(難道,我們連這些小事都不懂嗎?),所以才令人感到厭煩。

對於過分嘮叨的母親來說,她們眼裡的孩子,是長不大的。或者該說,她們在心理上,寧願我們還是小時候的樣子,她們才能感受到孩子在她們身邊不曾離去。

所以用「過分嘮叨」來讓孩子覺得「低等、無能」,但事實上,母親才是真正無法離開我們的人,才是真正缺乏安全感,怕被我們「丟棄」或怕我們「不見」的人。

對於這樣的母親,我們不能只是「順從」而已,因為順從並無法解決她的不安全感。

拉出親子間的界限 訓練母親放手獨立

不安的母親需要的是放鬆,是重新敞開心扉感受愛,並且學習把關注力從別人身上拉回到自己身上。所以我們要很清楚地告訴母親:「我長大了,那些事情真的不需要妳管。」試著把親子之間的界限拉出來—不管那有多麼困難。

這不只是為了我們好,也是為那一生都為著別人而活的母親。

當我們願意走出「順從」的魔咒時,才有機會訓練出母親的「獨立」。

就像案例中的這對夫妻,後來搬出母親的家,在附近租房子。雖然因為多付租金被母親嘮叨到臭頭,還為此爭吵了一年多,但最後,先生的母親終於走出去,獨立去學土風舞,這是她生命中為自己所做的第一件事。【 文/許皓宜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信任沒了 愛情災難開始 】

女人發現男友劈腿,是因為他的電腦露餡!有一天,她在他家借用他的電腦,意外發現,原來他還有另一個她。

被欺騙的感覺真不好受,尤其是一個口口聲聲說愛妳的男人。

她沉不住氣,事後提起那個女人的名字,只見男人臉色大變,一再逼問為何女人會知道這件事,最後還理直氣壯地說:「在我們真正結婚之前,彼此都有權利和別的異性交往。」

男人既沒有努力挽回,也沒有承諾會和另一個女人分手,更讓人難堪的是,傷心的她竟沒有勇氣離開這個男人。

她氣自己的軟弱,更恨自己沒骨氣,當愛情愛得如此卑微的時候,其實就是災難的開始。

既然是自己做出的決定,就沒有辦法怪責任何人。表面上,這兩個人的關係還是像過去一樣,只是失去信任的愛情,就像是一場沒有指南針的航行,讓她迷失在茫茫的大海當中,找不到出口。

當他擁抱她,深情地說著:「我愛妳。」她默默地猜疑他是否也對另一個女人講過同樣的話;當他說有工作要遠行外地時,她會懷疑他是不是去看她;當她晚上打電話找不到他時,她焦慮他是不跟另一個女人在一起。

當她發現另一個女人的存在時,一切都無法回到原點了!當這男人無意和另一個女人切割時,她不懂自己為何還要委曲求全受這種氣?就像是做生意一樣,明明知道這是個很爛的交易,可是還是有人願意當冤大頭,而她從來就想不到自己竟會成為其中的一個。【 文/喬思琳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舊愛如煙散 勇敢向前走 】

愛情就如一場沉溺,一場自己所創造的幻象,直到那天,愛熄了,情滅了,幻境破了,曾經天長地久也不過是夢一場。

命運總是難參透,既然都會分手,那當初為何還要相遇?為何還要相戀?換個角度想,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才能凸顯出愛的滋味。

就如同一部經典的電影,即便已經知道了結局,但看的時候仍舊會身陷其中,只因為當下覺得「值得」。人,看似可以掌握許多事物,其實不然,很多時候都是不可預知,無法知道下一秒會如何,這路值不值得也只有走過才能悟透。

每一朵花,都是綻放的生命,愛情也如此,該用來綻放與燃燒。深愛過,才明白失愛的痛有多難受,在恨與不恨裡遊走徘徊,身與心早已經傷痕累累,當下覺得不值,如今回頭一看,那段情淬鍊了我,也豐腴了那段歲月,是無可取代的。

往事就如雲煙散去,可以保存,但不要去追究,很多事是無可奈何,也沒有所謂對與錯。記憶就該如相機,記錄下最美好的時刻。

逝去的愛,留下的傷痕不論多還是少,淡薄還是深刻,只有真心放下,迎接嶄新戀情時,才有可能化解。相信未來定有個值得我付出的人等著我!向前看,過去就讓它過去,勇敢走過去。【 文/楓秋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愛不可強求 】
 
每回看見新聞上有人因為追求不到對方而痛下殺手,就覺得十分感慨,愛情不是等價交換,付出多少就一定得到多少,人可以奉持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信念,如果對方被自己感動而有所回應,便額手稱慶。但若是對方不為所動,難道就要惱羞成怒傷害他?

有時候自以為為對方做了很多事,但那些可能不是他想要的,抑或對其來說根本就是負擔。強扭的瓜不甜,頻率無法契合就是無法契合,苦苦執著,只是讓自己囿於思想的囹圄而徒增煩惱。時間久了,也許會因為無法得償所願而心生怨恨,萬一遭受刺激,萬劫不復、玉石俱焚的悲劇於焉產生。

真正的愛裡不包含傷害對方,愛一個人,應該希望他過得好、過得幸福。讓對方生活在恐懼害怕中,那絕對不是愛,而只是個人自私的占有慾,把對方視為自己的獵物,乖乖就範才是想看到的唯一結果。

這種強迫式的愛情,只會讓人窒息、想方設法逃離,以為自己的付出可歌可泣,沒想到對方始終無意。天底下沒有什麼人是唯一、不可代替,聰明的人懂得把失敗經驗當作一次學習,將來才有機會掌握屬於自己的幸福。【 文/Sansa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金河提6大特點 「柯P現象會一直深化」

 

財金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資料照片

字級:

2015年01月18日20:40

財金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表「柯P現象會一直深化」一文,認為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才3周,時間很短,但衝擊台灣各個層面之大,實在前所未見!並提出柯文哲6大特點,提醒企業界人士,千萬不要小看柯P。

謝金河在臉書PO文表示,自己參加了幾個餐會,話題幾乎都是柯P,但其實大多數人不了解柯P。謝金河提出柯文哲6大特點,認為對柯P的不同角度批評可以理解,但企業界人士千萬不要小看柯P。謝金河舉出前宜蘭縣長陳定南為例,同樣也有輕微亞斯伯格症,但兩人都很有拼勁,只要確立目標必定全力以赴,而且精力充沛,千萬不要小看柯P的耐力。

他說柯P是沒有朋友的人,很多民進黨不敢做的事,柯P根本沒有顧忌,完全不遵照古來名訓「為政不得罪巨室」,譲旣得利益的財團不知所措!而看透生死的柯P,對鈔票不動心,樹立了這個典範,對民進黨的地方首長會帶來極大壓力。

謝金河認為,透明行政的柯P,把任何決議全部攤䦕在陽光下,減少很多上下其手的機會,讓市民有參與市政的感覺,實在是很高招。而重視速度的柯P,單憑這一項就可以打敗很多對手。是非分明,沒有模糊空間的柯P,是非觀念很清楚,不許別人騙他,勇往直前、不會瞻前顧後,所到之處,總能捲起浪濤。

謝金河舉出的6大特點即為:1.只要確立目標,必定全力以赴,而且精力充沛。2.沒有朋友,所以根本沒有顧忌。3.看透生死,對鈔票不動心,這點沒有幾個政治人物做得到!4.透明行政!5.重速度,單憑這一項就可以打敗很多對手!6.是非分明,沒有模糊空間。謝金河表示,台北市經過柯P這一衝撞,正好撞出很多轉型正義的問題,也讓全台灣都在柯P效應下,柯P旋風會一直捲下去。(隋昊志/綜合報導)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亞斯伯格不是病 是溝通障礙

「亞斯の厚帽子」帶你認識具有亞斯伯格特質的朋友。(畫面擷自網路)

2015-01-20  04:06

〔記者鄒景雯/台北報導〕柯文哲成為台北市長,使亞斯伯格受到誤解或過度神化,一群醫師與網路社群製作了圖片,原來亞斯伯格,其實不是一種病。也不完全等於自閉症。而是一種特質,一種心理上的溝通障礙。

  • Info2Act 結合了一群醫師與網路社群,花了數週,查閱各類文獻,製作出這份亞斯伯格資訊圖,讓人一目了然。(畫面擷自網頁)

    Info2Act 結合了一群醫師與網路社群,花了數週,查閱各類文獻,製作出這份亞斯伯格資訊圖,讓人一目了然。(畫面擷自網頁)

亞斯伯格是什麼,有什麼影響,要如何跟具有這種特質的人相處?你是亞斯嗎?要怎麼面對自己,如何跟其他人溝通?要找誰協助? Info2Act 結合了沃草的柳林瑋醫師、Re-lab的吳培弘、王成祥與黃威愷、三少二設計的張志祺、CDC的鄭皓元醫師、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的陳劭芊醫師以及泛科學的張白香,花了數週,查閱各類文獻,經過非常非常多次討論,最後才製作出這份亞斯伯格資訊圖,讓人一目了然!

文中列舉了具有亞斯柏格特質的名人,諸如愛迪生、愛因斯坦及王羲之等人,也說明亞斯柏格不是病,它只是一種心理上的溝通障礙,其明顯的特質包括社交困難、興趣偏執、感覺敏感、用語特別。所以除了不太擅長社交,包括頑固、怪異、賣弄、敏感、遲鈍、專注等,也都可能是亞斯柏格特質的展現。不過有這種特質者,雖然較難社會化,但狀況不嚴重,仍可以正常生活。

這份「亞斯伯格資訊圖」依靠簡單的圖片界面、淺白的文字及卡通插畫般的人物,讓人能輕易的「親近」亞斯伯格。此外,這裡也藉由每張圖片的延伸閱讀,提供更深入的解說、檢測和建議,若有各種疑問還可留言,由專業人士回答,讓人們對亞斯柏格有進一步的正確認知。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