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是層層心機設計 】
 
愛情需要兩個人同意,但分手只要一個人點頭。愛情的起點往往是經過層層心機設計,迂迴前行,即使到了某些時刻,你也沒把握這就是愛情,往往需要其他認證幫忙確定雙方心意,才能宣誓愛情主權。
 
電影《相愛的七種設計》裡,討論一個廣告設計公司中多組人馬的愛情爾虞我詐,業務主管霸子試圖想要拉攏前女友Doris空降公司擔任資深設計師,好讓兩人能夠舊情復燃;
 
而霸子的富二代好友Mark,是公司極力想要拉攏的客戶,此刻老闆為了業績,希望讓Mark把預算撥過來,所以努力介紹Doris給Mark,讓霸子覺得自己裡外不是人:一方面希望能與富二代友人維持關係,另一方面卻又不想讓前女友被外人搶走。
 
Doris一來公司就成為紅人,引發了其他同事吃味,整場提案報告成了眾人的心機大賽:誰的城府最深?能否借由愛情獲利?如何成就自己?設計是誰提的?誰又甘心被設計?
 
如果要從愛情中獲利,女人可以說是一位無償莊家。
 
女人花下了時間資本,大可以玩弄兩面手法,就像片中的Doris,對霸子不可能一無所求,她知道要保持無法復合的局面,才能對霸子「有求必應」,適度給予愛情幻夢,讓男人崇拜的眼神,成為滋養愛情存在感的必要。緊抓著這道好感,依賴成為一種引力,這也是一種癮。
 
對於高富帥 Mark,這位完全符合許多女性心中長期飯票的輪廓,要把愛情進行到底,其實簡單多了。
 
Mark卡在家族接班的尷尬梯次之中,有志難伸,只能在情場夜店中追求些許個人浮誇尊嚴。對於Doris動了真心,試圖努力,誰說富二代追求愛情總是膚淺的,多少男人的夢想都是從一個女人開始,或許Mark可以證明這種情況。
 
而Doris在他身上猶豫不決,無法確定能否給予承諾,終究富二代有著太多原罪需要洗脫稀釋。
 
不管是舊愛前男友,或是新歡富二代,你的戀愛對手再厲害,都敵不過妳同時擁有兩個男人好感的這門吸引力法則。
 
《相愛的七種設計》雖說是多組人馬的相互設計,但說穿了就是愛情裡的顯學,相互取暖,映照寂寞芳心,誰願意給誰真心?給了又如何?原來似給不給,才是絕佳制敵狙擊點。【 文/羅斯提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花美男的愛情邀約 】

那個女性朋友私訊告訴她:「妳小心這男人,外表看起來一臉溫文儒雅,其實完全不可靠!」

「喔!」其實她沒那麼驚訝,她對這個俊俏的男人也有戒心,只是這一回,他有挑動到她慾望的那條神經。

⋯⋯

「妳倒說說看,他有什麼問題?」她反問了那個朋友。

「妳該去打聽一下,這傢伙大概所有他認識的女人都把過!」

看到這句,她忍不住笑了。真的見到女人就把?這傢伙的胃口可得很大才行。「是嗎?那妳被他把過嗎?」

「說到這,」女性朋友開始侃侃而談,「我該算是他『把不到』的那一個,因為我看穿了他。」

「怎麼說?」

「一開始,我也覺得他挺好的,長得帥,人又溫柔,尤其對女生─當時以為只有對我─非常友善,我們在臉書上互動很多,後來他約我出去看電影,我也就去了,就一次!」

就一次,女性朋友特別強調。

「看電影而已,這沒什麼啊!」目前為止,朋友與他之間的互動,也是依循差不多的模式。

「到這裡當然還好,他知道我愛看電影,所以後來就一直邀我去他家看DVD,甚至說要來我家看。妳也知道,男生邀女生去他家看DVD是什麼意思……」

◆◆◆ 姐妹發警告 小心踏入玩咖陷阱

她當然知道,男生邀女生去家裡看DVD,其實是想跟女生睡的託詞。不過她是後來才知道的,還因此而有點懊惱,她受過幾個男人的邀請,到對方家裡看DVD,而她居然真的就只乖乖地看完DVD就回家睡覺,並沒有參透這邀請背後的深奧,難怪那些男人和她看完DVD之後都不理她了。只怪自己太率直!

「所以妳有去看嗎?」她問。她的朋友講了這麼多,但這個問題才是重點。但朋友似乎避重就輕,對自己究竟有沒有赴DVD之約─也就是跟他上床─完全避而不答,繼續扯著其他事情。

「你知道,以前我就見過,他身邊愛慕者很多,大多是年輕的女孩,繞著他打轉,把他當偶像一樣崇拜,他也樂在其中,每次出差就帶個妹,跟他睡同一間旅館,回來之後又恢復單身,繼續對其他女生獻殷勤,真的不是妳能hold得住的男人啦!」

朋友東扯西扯,把他說得糟糕透頂,就是不回答自己有沒有赴關鍵的DVD之約。她就假設這個朋友有去赴約,而且去了不只一次。對於她這些善意的「忠告」,她開始有點質疑。

「妳是不是喜歡過他?」她忍不住問了。

朋友沒再回她。

◆◆◆ 戀愛遊戲有共識 不合則回歸友誼

女人之間的感情再好,對於男女之情可都是非常小心眼的。或許在某些遊戲裡,沒有人曾經多認真,只是一旦下場玩開了,即使算不上是「愛情」,好歹對彼此也有愛慕之情,否則怎麼可能耐著性子,跟對方玩那些曖昧拉扯的遊戲?

突然之間,男人覺得玩膩了,就拋下她自己去別處尋樂子,女人當下或許不生氣,反正也只是玩玩而已,之後搞不好還能維持友誼繼續見面吃飯聊天,跟尋常朋友一樣往來,就算他最後找到了別人,還能夠寄予祝福,往事隨風而逝……,除非,那個女人是自己的朋友。

◆◆◆ 嫉妒心作祟 不願妳愛得比我好

絕對有女人對姐妹就是這麼講義氣,不讓姐妹撿自己吃過的爛咖。但有一種女人,自己吃不到的,自己身旁的好友也別想吃!那男人其實跟她一樣,在還沒找到真正喜歡的對象之前,想要跟不同的人有「多元接觸」。

然而不合則分,彼此互無怨言,但你竟看上了我身旁的姐妹,這讓我情何以堪?在姐妹面前,怎麼也不好說自己曾經「試過」這男人。

為了不讓那男人得逞,於是就在姐妹面前把那男人給講殘,希望姐妹知難而退,自己獲得勝利!那……,萬一,他們倆其實是尋覓彼此多時的良偶呢?小心眼的女人才不管這些,「總之別讓他們在一起,害我之後難堪就好。」這種女人看待朋友的標準是:「妳怎麼好都行,就是不能比我好!」

◆◆◆ 玩咖也可能變天子 好過放任生命乾涸

她等待著友人回覆的同時,腦中閃過了很多念頭。朋友說不定真的是想要提醒她,但她也真的、很久沒有跟哪個男人看對眼了,如果這是個機會,她也不想錯過。於是她決定,不管怎樣,就算玩玩也罷,總比放任生命乾涸來得好。「跟妳不合,未必無法與我善終啊!」

自己想清楚了,不管朋友到底跟他是怎麼回事,對她而言,都不重要了。【 文/劉凱西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所有過不去 都將成為過去 】

一個男人的告白:「受了傷並不丟臉,甚至傷疤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戰績,但若是把它拿來當作是愛得深的證明,就太幼稚了。」

「哪有那麼容易可以忘掉一個人,如果這麼簡單就能忘掉,那一定就是愛得不夠深,不是嗎?」你在書裡看到這樣的句子,耳朵彷彿聽到嘶吼,聲音轟隆隆。

⋯⋯

你先是有點驚訝,跟著像是看見了以前的自己。

◆◆◆ 留在原地等愛回頭 用淚水證明情意

你清楚知道,這句話其實並不真的是一種責怪,而是一種求饒。因為,你也曾是那樣的人,也曾有那樣的想法。

因為他離開了,所以就堅持等在原地不走,這樣若他想回來的話,立即就可以找到你。

你把淚水當作是對他的一種召喚,成天以淚洗面。

你沒有想要傷害自己,而是如果他不要你了,那你也就不打算珍惜自己了。

他是你愛護自己的理由,即便他轉身了都還是,你的進退都還在他身上,你沒有想過其他可能,也不打算去找其他的可能,所有你想要的,你也只想要他給予,即使遍體鱗傷也毫不在意。你經歷過這些,所以明白。

◆◆◆ 誤認愛深所以傷重 原來只是偏執自憐

那時候的你,總以為就是因為愛得愈深切,所以才會傷受得愈是重,因此你不以為意,也不以傷疤為恥,甚至,還當它是一種炫耀。

即便嘴裡說著想忘掉,但心裡卻緊抓著不肯放。因為,你把痛的程度與愛的深淺畫上等號,愈是痛不欲生,心裡面就愈是隱隱感到驕傲。

你寧願自己愛得濃烈,也不要清淺,你是這樣去看待著自己的愛情。你為自己的專心一致感到驕傲。

可是一直到大了點之後,你才發現這裡頭包含最多的從來都不是愛的深淺,而只是自己對愛的偏執而已。

◆◆◆ 迷信眼淚與心碎 因而招惹悲傷戀情

一個人怎麼去理解愛,愛就會用同樣的方式回應你,就像是那些拉扯與自憐,最後都會再回到自己身上。再後來你才能理解這件事。

就像你曾聽過一句話:「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會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原來就是這個意思,因為自己迷戀悲傷的情節,迷信眼淚與心碎,所以跟著就會招惹到這樣的愛情。

可是,受了傷的人,總只顧著自憐,而忘了該往他處張望,才會以為這是唯一的選擇。

你這也才驚覺,這竟是一種「物以類聚」,一直站在陰影底下的人,怎能冀望可以曬到太陽,在某次你看到鏡中蒼白的自己,才意識到這件事,不健康的心情報應到了你的身上來,你不僅愛情面目全非,就連面容也都已經模糊,只剩下一張一眼就看穿的受難者姿態,它成了你的標誌,你驚嚇不已。

◆◆◆ 好過或不好過 都是自己的選擇

當初你以為他已經奪走了你的最好,但沒想到是自己雪上加霜,連自己都不站在自己這邊。

跟著你才懂了,傷痛或許是證明了愛過,疤痕也可以是走過的痕跡,但卻不是用來當作慰藉的工具。

身上的傷疤,遠不如心裡的豁達。你以為只要他離開,自己就會不好,卻忘了,現在的自己已經不好。你終於大夢初醒,

但也只有真的走過了這一段,才會明白所有愛裡的悲傷,不管是淚水或心碎,如果你願意,其實都能讓它過去。

你可以把它們當作是一種經過,而不是最後的結果,而你口中的「身不由己」,其實都是自己的選擇。

所有的悲喜其實自己都可以是個守門員,為自己篩選。你也是這樣走過來的,所以更相信只要自己願意,所有的過不去,都可以過成一種回憶。

終於你已經不用再把傷疤當成是愛的證明,也不再把回首當成是一種未來,而是開始走在陽光底下,讓它蒸發一身的淚水。【 文/肆一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安全感 就在自己心中 】

「最近這人怎麼常常來按他的讚?是不是有什麼隱情?等等一定要好好質問一番!」戀愛中的男男女女,因為「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所引發的爭執、嫉妒,可說是不勝枚舉。

而挑起問題的人,也總是以控訴對方惡行惡狀之姿,正氣凜然或聲淚俱下地說:「都是他的錯。」似乎,這就是自己沒安全感的全部原因。

⋯⋯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在於,明明氣成這樣卻也不願分手,可是問題沒解決,下一次的爆炸,不過是換個戰場、換條新的導火線引爆罷了。

問題真的全在另一半身上嗎?或許更多的是你對自己、對這段感情的不信任吧!害怕對方離去、與「潛在第三者」比較的自卑、無法掌控的人心……,引發這些的,並不是愛,而是「恐懼」。

對另一半起疑,說穿了難道不是因為懷疑在先,才會試圖尋找某些蛛絲馬跡來證明自己的推論?

在一味指責對方之餘,為何不靜下心來深入自己的內心,思索自身恐懼的根源,並試圖化解,再進一步建立自信與安全感。

當一個人能從自己的內心中找到力量、找到安全感,這段愛情就好比平靜無波的大海,外在世界頂多只能因風吹拂發出淺淺波動,而不會掀起濤天巨浪。【 文/小元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想當的 不只是紅粉知己 】

朋友在因緣際會下,認識一位男生,常和這位男生聊天說地無所不談,甚至邊看棒球轉播邊用line討論賽事,有時還會一起出去吃個飯,但,僅此而已。

朋友對彼此的定位感到有些疑惑:究竟是普通朋友,還是男女朋友呢?兩人的關係就在這兩者間不停地擺盪著—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窘境吧!

⋯⋯

她把她的疑惑告訴我,我回問她說:「看妳對這段關係的定位吧!如果妳把自己當作他的紅粉知己,那就繼續維持下去;如果妳不想讓這段關係僅止於此,那妳就去突破它。」

過了一陣子之後,再遇到朋友時,便問她這段關係近況如何?她很失落地跟我說,他們已經沒有聯絡了。她語重心長地說:「前陣子他認識別的女孩了!

但他仍然想維持我們的『友誼』,因為他覺得和我聊天聊得很開心,這時我才知道,我只能是他的紅粉知己而已。」聽完之後,我一點也不意外,因為她已經當過好幾位男人的紅粉知己了。

有些女生條件不差,但總是無法順利進入情侶關係,就像我這位朋友一樣,一直在當一位溫柔可人的紅粉知己,但卻沒有機會讓自己成為別人的女朋友甚至是太太。

或許她們沒有在對的時機遇到對的人,也或許她們已經習慣把自己定位在紅粉知己,而讓自己失去讓關係更深入、更親密的機會。

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身邊有小昭、殷離、周芷若及趙敏等紅粉佳人,在這些紅粉中,小昭和殷離總是默默當個樂於付出、奉獻的紅粉知己,但最後都是黯然離開。

但周芷若和趙敏,不以身為紅粉知己為滿足,更想要當個名符其實的張夫人。

尤其是趙敏,在張無忌與周芷若結婚當天時現身搶婚,敢愛敢恨霸氣十足,讓她成為這場多角戀愛中的贏家,也獲得了張無忌的真心相待。

看來,女人若想讓自己的戀情開花結果,有時真的需要勇氣與果敢,甚至得帶點霸氣,畢竟幸福得靠自己努力爭取。
【 文/楊嘉敏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女人當自強 】

「女人要有錢」這句話常成為現代女人的至理名言,只是我發現,有很多女孩都誤解了這句話,只看到表面的字義,卻忽略了這句話背後真正的意指,其實是指女人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才能勇敢追求自己想過的人生。

近來,我聽到一個老媽媽提到,他的兒子要結婚了,但女方提出若要結婚就必須把房子登記在她名下,婚後也必須將財政大權交由她管理,她才會有安全感。

⋯⋯

這可讓這位老媽媽慌了,畢竟能夠有那麼一些資產,也是因為她和已經過世的老伴從年輕時一起打拚到老累積起來的,未來媳婦這樣的要求,讓她很為難也很不安,讓這場婆媳大戰提前開打。

我能明白這位老媽媽的心慌,在她那「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年代,女性是很壓抑的,是必須完全地服從的,是不太敢有什麼要求的,不像現在的女孩子很懂得為自己爭取權利,會把自己對金錢的觀念講得一清二楚。

這也讓我很感嘆,人們總說過去的社會認為女人是靠男人吃穿,如今,卻又好似走了回頭路,只是女人們變得更敢於爭取,可心底那份不安全感始終還是沒有被撫平,也才會讓自己的控制慾變得愈來愈大。

說到底,女人若沒有自己的成就、自己的夢想,只想著靠著男人得到物質享受,那份不安也會愈來愈擴大,因為她之所以一直想要控制另一半,就是因為她心底覺得無法掌握自己的人生呀!

只是,別人給的,說不定會有收回的一天,說是送的,到後來也有可能變成欠的,還是靠自己,心裡最踏實了。【 文/心扉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放下孔雀心態 】

到了動物園,只要經過孔雀所在的區域,就能看見孔雀開屏的景象。

孔雀彷彿有靈性,如果遊客發出讚歎聲,頻頻用手機捕捉牠們美麗優雅的身姿,牠們便會不斷增加開屏的次數,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人類看。

⋯⋯

而職場裡有不少人,也會把自己當成孔雀看待,認為自己能力卓越,是超級A咖,希望別人重視他,時時給他掌聲。

他們有很強的表演欲望,特別是在人群面前,會使出渾身解數,展現出最佳狀態,讓老闆、主管可以看到,並期待得到他們的肯定。

若去分析他們的成長背景,大多會發現,他們在學生時代,往往是學業成績名列前茅,經常奪得校內外比賽獎項,師長和同學,把他們當成明星般看待。

他們習慣當天之驕子(女)。步入社會後,也容易懷抱優越感,認為自己在公司裡,頂著名校的學歷,本來就該成為大家矚目的焦點。

有這種「以我為尊」的想法,覺得別人為他鼓掌、歡呼,是應當存在的,到了公司,很快就會失望,畢竟,企業所重視的,是員工能不能盡本分,將手上的工作完成,而不是到處炫耀。

老闆或主管,也常將員工的賣力表現,當成理所當然,甚至只會苛責,認為員工做得不夠好,還有努力空間,有些人無法適應這種得不到掌聲的工作狀態,就會感歎遇人不淑,想要辭職,每天過得無精打采。

其實無論到哪裡上班,都不可能經常聽到「你好棒」這類的肯定。

你最該做的,就是放下孔雀心態,不要用自己的角度看待工作環境,將別人的批評指教,當成必要的存在,如此一來,也才能抱著平常心行事,融入企業文化,和公司成員相處愉快。【 文/凡客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態度 】
 
有的時候,別人對我們莫名其妙地熱情,有的時候又無端地冷漠;
 
有的時候,我們與別人打招呼,而對方卻視而不見;
 
有的時候,我們與別人交談,對方好像心不在焉,忽冷忽熱…也許這些都沒有理由,只是一種偶然,也許是我們過於敏感了,所以我們不必太在意,要用一顆平常的心對待。
 
別人對我們微笑,我們也報以微笑就可以了,不必去想微笑後面的動機和含義。
 
同樣,別人對我們視而不見,冷面相向時,我們也大可不必疑神疑鬼,自己嚇自己,自己折磨自己。
 
也許別人本是無心的,或他本人正陷入苦悶之中,只因我們過於多心,才是別人的態度有了一種特殊的意義。
 
有的時候,我們自己遇到麻煩的事、生活不太如意、情緒不好,別人在與我們打招呼、交談時,也會這樣的,換位想想,也就沒有甚麼了。
 
不必把時光,用作無謂的思慮。一千個人也許會用一千種不同的神情面對我們,難道我們要一一去作註腳嗎?
 
不管我們做的是錯與對,總會有各式各樣的態度,各種各樣的議論。
 
如果我們糾纏其中,不但要遭受煩惱,而且甚麼事也無法去做。
 
假如我們做了一件好事,忘掉它就是了。「做不求回報的善事,自會有美麗的結局 」;
 
假如我們做了一件錯事,只要從中吸取教訓,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就是了。
 
任何事都可以化解,有甚麼可以耿耿於懷的呢?假如我們在無謂的瑣事上少用些心思,少花點精力,一心一意地投入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許會活得更加的輕鬆,更加的愜意。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雨果的話雖然有些浪漫,有些理想,卻也不無現實的啓示。
 
正因為海洋的寬闊,才會有海納百川;正因為天空寬闊,才會有繁星閃爍。
 
如果我們以寬闊的胸懷,面對人生,面對他人,也一定會少去許多的煩惱、苦悶、憂慮;多一些平靜、快樂、溫馨。超越了應該超越的東西,對自己和別人都是一種解脫。
 
只要我們襟懷坦蕩,問心無愧,大可不必事事在意。不要因別人的眼光,而心神不寧,不要因別人的語氣,而不知所措,不要因別人的態度,而六神無主。
 
從嚴格意義上講,這乃是一種人生態度,人生智慧,人生修養,人生境界。
【 文/愛分享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不一樣的皮蛋豆腐 】
 
皮蛋豆腐是一道再尋常不過的小菜,路邊攤、中式麵館、餐廳隨處可見,可說是台灣特有的涼拌菜。
 
皮蛋豆腐有許多做法,坊間多將豆腐舖底,皮蛋放置兩側,淋上醬油、撒上蔥花、香菜,就可端盤上桌。
 
比較費功夫的會自製醬油、醬油膏、泰式風味醬汁、韓日式味噌醬等,再撒上柴魚、肉鬆、蔥絲、辣椒絲(末)。
 
但不管如何變化,多是完整的豆腐和皮蛋。
 
先父追隨政府來台,流離居無定所,一家七口食指浩繁,不斷炊已大不易,從不敢奢求飽餐。物資匱乏的年代,如何利用食材做出佳肴,就成為生活中的大事。
 
先父做得一手好菜,在「窮則變,變則通」之下,皮蛋豆腐迥異於一般。
 
他將皮蛋去殼和豆腐放進容器內,加入鹽、味素等調味料,和蔥花一起攪拌混合,但不要全部壓碎,保留些許塊狀增加口感。
 
重點是添加鹽炒花生,花生必須去掉外面的薄膜,這道程序頗為費時費工,也是與眾不同的配方。
 
先父將花生以雙手搓揉、湯匙碾破,接著找個空曠處,就口或電扇將薄膜吹掉,留下花生仁備用。
 
薄膜經過擠壓化成碎片,隨風飛散的景象,彷彿蘆葦花滿天飄揚,那畫面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
 
摻入花生仁的皮蛋豆腐,淋上麻油提味,清涼軟嫩的香氣,夾雜著香脆的口感,瀰漫整個口腔,讓人不知不覺一口接一口,成了炎夏最佳的開胃菜。
 
先父仙逝三十多年了,我在外面從沒看過這種做法,不知是自創還是家鄉味改良?
 
某日我親自下廚,嘗試早已遺忘的滋味,當細細咀嚼花生時,記憶和懷念油然而生,透過這道皮蛋豆腐,回首過往點滴,不禁悵然失神。
 
【 文/吳一忠〈思念的味道〉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肯定每一次進步 】
 
今年暑假,弟弟開了冰店,自己當起老闆。自從冰店營業後,只要一有空,家人便往冰店跑,就是希望能幫上忙,招呼著客人、端端冰品、洗洗碗盤湯匙都好。
 
那天,我照例到冰店幫忙,趁著客人較少的空檔,回娘家看看爸媽。
 
爸爸卻無奈地說著,這段時間家人在冰店幫忙,常常都被弟弟罵!幾次下來,對於去幫忙都避之唯恐不及。
 
我想著剛剛在店裡跟弟弟還有說有笑,他說著打算推出什麼產品、預計怎麼推銷等等。
 
同樣是幫忙,怎會有著如此迥異的結果呢?
 
細細回想著家人的態度,他們總是覺得弟弟做得不夠好、沒有促銷活動、不會管理工讀生、哪裡又怎樣不好等等。
 
每次的幫忙,總會提出一些「建議及指導」。其實,對於家人的建議,我也是心有戚戚焉。
 
但是,曾經宅在家長達一年、作息日夜顛倒的他,現在每天都準時開店。
 
曾經不知道未來人生方向的他,現在用心地計算比例及火候,煮著豆子、打著冰淇淋、搓著湯圓,曾經說話都彷彿含著滷蛋的他,現在用親切的口吻跟客人介紹冰品。
 
弟弟的每一個進步都不是理所當然的,每一步的往前,我都看在眼裡,用肯定及鼓勵支撐著。
 
雖然,距離100分的完美,還有段漫漫長路。但,在與人互動時,你喜歡一直被提醒著你的不完美嗎?還是,每一次微小的進步都被肯定、鼓勵著?
文/劉秋蘭〈生活大補帖〉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