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亂開性玩笑 惹怒女友 】
 
有個女性讀者跟男友為了一個很爛的笑話吵架。
 
他們倆去墾丁玩,在高雄火車站等車時,女生去了一趟廁所,而男生因為不愛打理外表而長年留著小平頭,讓他被誤以為是阿兵哥,當下就被搭訕問說要不要「叫小姐『桑』一下」。
 
和女友會合後,男生把這事講給女友聽,半開玩笑地說:「我幹嘛要叫小姐?我自備免費小姐。」
 
這下完了,這個爛玩笑徹底惹怒了女友。
 
◆◆◆ 床笫之事放得開 不代表可以口無遮攔
 
女生認為,男人心裡肯定有看輕她的意思,否則怎麼會脫口講出這樣的話?
 
男方則大聲喊冤,覺得自己只不過隨口一說,而且他們是床事很放得開的一對,平日的角色扮演遊戲裡,Dirty Word講得更多,他原以為女生很OPEN,誰知竟然會介意。
 
最後女生對我說,她不是開不起玩笑的人,可她就是覺得,如果男友沒有看不起女生的意思,壓根就不會這樣說話。
 
她問我:「開這種玩笑的男人是不是內心深處有仇女思想?」可是我在意的點卻是,就算男方真的沒那個意思又如何?難道女生就不可以單純地討厭帶有性含意的笑話嗎?
 
◆◆◆ 管你動機單不單純 女生不愛聽就別說
 
最近因為狼師事件,整個網路上都在討論著小孩的性教育。
 
我想起國小時,有個鄰居老先生問我:「月經來了沒有?」
 
那時我回家告訴爸媽,爸媽鉅細靡遺地問前言後語、問老先生還說了甚麼,試圖去分辨這該被歸類為性騷擾,還是純粹是一段提到了「性」的對話?
 
其實老先生算是看著我長大的,他的原句是要我回家提醒我母親,如果我開始發育了,得燉補藥給我吃,叨念著年輕人都不相信老祖宗的智慧,發育期不吃補藥轉大人,以後容易月事不調,甚至不孕。
 
最後,家裡的大人判定老先生是好意,叮囑我不要多想。可對當時連在學校都要跟男生在桌上畫楚河漢界的我來說,和一個男性討論月經是多麼尷尬的事啊!
 
於是從那次之後,每天放學回家我都繞路走,生怕再遇上那位老先生。
 
那時年紀小,避開了也就覺得沒甚麼,但長大了之後,愈想愈覺得忿忿不平,為甚麼類似的話是否被歸類為騷擾的準繩,是根據對方的動機,而不是我的感受?難道對方動機純潔,我就沒有資格感到不舒服了嗎?
 
◆◆◆ 性笑話拿捏失當 侵犯女方隱私權
 
我這一代的女孩已經沒那麼溫良恭儉讓了,辦公室裡的男生愛講黃色笑話已經嚇不倒我們,我們能講得更黃、能笑得更響,幾次下來他們也就不說了,因為女生沒反應,他們自然覺得不好玩。
 
可是很糟糕的是,陌生人的性笑話騷擾不到我們,枕邊人的性笑話卻深深讓我們覺得困擾,比如:我的朋友A體毛比較濃密,男友老是笑她性慾很強,說自己會被榨乾;
 
同學B喜歡去做spa油壓,男友老愛問她「被按摩師傅摸難道不會有感覺」;
 
讀者C買了按摩棒,男友追著問她「一個禮拜用幾次」……。
 
最後,當女生表達了自己對這些言語的不舒服後,男生無一例外地都表示自己只是開玩笑,還十分真誠地覺得疑惑,畢竟彼此坦誠相見無數回,做都做過了,爲還有甚麼不能說?
 
◆◆◆ 親密伴侶請自重 尊重對方何需理由
 
這些愛情裡的性玩笑,有些女孩子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忍下來了,有些女孩子怕被說「開不起玩笑」忍下來了,可是我不想忍。
 
性教育不光只針對小女孩,其實甚麼年齡都需要。我們的身體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即使親密如伴侶,你也並不是我身體的主宰,每一次觸碰都要經過我的同意。
 
我不喜歡你拿我的身體開玩笑,不要問我為甚麼,因為根本不需要原因,這是我的身體,我有絕對的決定權,不只是我需要尊重,你更需要自重。
 
【 文/密絲飄〈愛唷傷腦筋〉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想抓住男人 先讓他投資情感 】

最近在紐約參加了一個由戀愛教練Mike Goldstein主辦的活動,為二十多名紐約慾女回答任何跟戀愛有關的疑難雜症。

一位二十多歲的金髮美女悠悠地問道:「和男人上床之後,要怎麼樣做才不會讓男人逃之夭夭?」

⋯⋯

原來她常到酒吧喝一杯,認識了男人之後展開約會,性慾很強的她常常約會不到幾次就和對方上床,不過每次愛愛後都慘遭被拋棄的命運,只見她愈講愈生氣,「我到底哪裏做錯了?」

以一個男人的角度,Mike Goldstein這樣回應她:「在和男人上床前,應該先讓他在妳身上做更多的情感投資,畢竟男人和女人的生理結構不同,很多時候,男人在性愛後不會像女人那樣容易產生感情上的依戀。」

讓男人對妳做更多的情感投資?聽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很多夫妻結婚了一輩子,卻還是不知道彼此內心真正的需求。

男人在妳身上花錢,帶妳去吃香喝辣或是買名牌服飾給妳,妳也可以拿這些去到處炫耀,但男人雖然寵妳,可是他不見得會打開心房投資感情在妳身上。

我曾聽過身邊一個男友的故事,有一天他和女友一起去公園散步,兩人坐在公園時,女生忍不住問對方:「如果你不是做金融工作,你真正想做的事是甚麼?」

男人猶豫了一下,然後開始告訴女友,自己一直想要成為電影編劇,話匣子一打開後,兩個小時講不停,男人回憶說:「她只是微笑地靜靜地聽著我的夢想,然後把頭靠在我的身上,這一刻我覺得自己已經愛上她了!她讓我覺得她懂得我的這些事情對我來說很重要。」

若不想當只能擁有一夜情的女人,切記,先讓男人對妳做了情感投資後,妳才會成為很難被其他人取代的女人。
【 文/喬思琳/〈單身拼圖〉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不是不禮貌 而是誤會了 】

一早送孩子上學,見到鄰居,我微笑道早安,卻沒見他們回應。

這家人平日待人接物就是「酷型」,不習慣與旁人打招呼,鑑此,我即可不必在意他們無感的回應,後來,我仔細再觀察,當時我打招呼時,他們都戴著安全帽,也許是這一點造成沒接收到對方招呼的訊息,而非聞之不回應。

⋯⋯

另一日早晨,在茶水間裡泡咖啡,走進一位同事,我與他道早,也沒反應,有點尷尬的情況下,又進來另一位同事,我大聲道早。

此時兩人同時回應:「早安!」等我更靠近這位同事時,發現原來他的雙耳裡塞了耳機,難怪剛沒聽到我第一聲的問候。

又好幾回在公車或在逛街時,數尺範圍內有年輕人對我微笑著,我正感覺納悶時,他們前來說:「老師,您忘記我了嗎?我是……」

教學多年,不敢說桃李滿天下,但上千位學生總是有,學生可能會認為我會記得他們的面孔,但天生拙於記下學生姓名與面孔的我,遇見他們,不是我冷淡,而是我實在不記得,讓學生可能以為老師漠視他們了。

我們往往釋出善意表達禮貌,卻是收到對方冷落態度回應時,心裡或多或少有些不佳感覺甚至有負面評語,然而這些實際經驗告訴我,有時真的是誤會了。
【 文/劉彥蘭/〈生活停看聽〉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有時候 愛是一種成全 】

捷運平日的早晨,往來的人群並不多,在安靜的腳步中,穿越長廊正準備走進月台的那一刻,突然聽到背後一陣咆哮嘶吼的哭泣聲。

「你知道我沒有你根本活不下去嗎?我只差沒有勇氣去死,你難道要看我走到那一步嗎?」、 「我們在一起這麼多年,我的生命絕對不能沒有你,你去跟她說,叫她走!你是我的,我不管、我不管……」

⋯⋯

尋聲望去,一眼就看見那依附在白色十字牆下,穿著黑色長裙、癱跪在牆角邊的女孩,歇斯底里、高昂怒吼的聲音,彷彿隨時就要引燃戰火。

再也顧不了身邊的情景,只要愛人回頭;全然不在意自身的處境,只要你一個點頭。

在愛情的路上,走到分手的那一刻,了無希望的吶喊,真能挽回些甚麼嗎?

印度歌舞片《魔幻藍詩》也是一個深愛著對方但對方卻選擇別人的故事。

男主角在某個場合裡遇見了美麗動人的女主角,第一次看見她眉頭深鎖、鬱鬱寡歡的神情,就深深地吸引了他。

自此之後,他想盡辦法接近她、討她歡心,也極盡所能地讓她打開心房,露出燦爛的笑容。

觀影之人,無不猜想女主角最後一定會選擇這個時時討她歡心、人帥、心好,又視她為珍寶的男人。

然而,結局並非如此,愛情之「難以理解」也非旁人所能想像。女主角最後情歸那個她等待已久突然自戰場歸來的男人。

愛不到自己苦苦追求的女人,最後終究無法抱得美人歸的男主角,最後在幽暗的隧道裡望著自己心愛的女人的身影,即使是最後一次見面,仍一如往常想辦法要讓她展露笑顏,並深深地祝福她。

愛的極致不一定是擁有,有時候,反而是成全。

成全了對方的男主角,帶著以往幫女主角抵擋風雨的傘,杵着杵著,一步步獨自向前走,並以一段詩句貫穿全劇:「有人說,如果你找到了真愛,表示上帝對你很慷慨;如果還沒有,那是因為上帝與你同在。」

捷運女孩,擦擦眼淚,勇敢地去找到屬於妳的真愛吧!【 文/慌貓/〈情字這條路〉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心機用盡斬桃花 不如另覓良人 】

年輕時把愛情看得很重,談戀愛總是很用力,一旦愛上了就死心塌地的我,偏偏遇到個風流男子,為了捍衛愛情,我失心瘋地做出許多可笑又荒謬的舉動。

有回我偷看男友手機,發現女子傳來的曖昧簡訊時怒火攻心,我立馬用他手機回傳:「我有女友了,別再打擾我。」

⋯⋯

再將兩則簡訊一併刪除,以為這樣就天衣無縫,卻不知道對方也非省油的燈,隔天一封不死心傳來追問的簡訊立刻讓我破功,男友於是責怪我侵犯他的隱私權,偷看手機就算了,居然還佯裝他亂傳訊息。

結果我不但沒成功斬斷男友的爛桃花,還花了不少工夫才讓他消氣。

我也曾在發現男友劈腿時,不動聲色地記下小三的手機號碼偷偷打電話給她,我沒有擺出正宮的姿態對她惡言相向,而是表明想跟她「做朋友」,希望能動之以情讓她主動退出。

那女孩雖然在酒店上班,卻感覺很單純,佛心來著的她不但沒向男友告狀我「騷擾」她,還反過來安慰我男友對她或許只是一時「暈船」,說不定很快就會回心轉意了。

但就算我用了這麼多心機,這段長跑多年的感情最終還是分手收場,我也終於領悟到,如果另一半的心根本不在自己身上,就算心機用盡,到頭來也只是白忙一場,與其成天疑神疑鬼擔心他又亂來,還不如慧劍斬情絲,把精神力氣用在去尋找真正對的人。

【 文/小乖/〈愛情大智慧〉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嗜吃油炸物 餐具含塑毒 乳癌禍首 】
 
年滿25歲女性應定期做乳房檢查。
 
乳癌連續9年高居國內女性癌症首位,醫師分析認為,1960年後出生的女性開始接觸西化飲食與使用塑膠餐具,由於高油脂食物與長期接觸塑化劑,都可能誘發乳房細胞癌病變,因此這群現年約半百的女性,漸漸成為國內最好發乳癌的族群,也拉抬整體女性乳癌發生率。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侯明鋒醫師指出,歐美國家女性乳癌發生率,每10萬人有200多人,醫界認為與其愛吃高油脂食物有關。
 
◆◆◆ 罹癌風險暴增9成
 
國內乳癌雖是女性最好發癌症,但每10萬人中只有70多人,這是因為飲食西化大約是在1960年後才引進國內,因此1960年代後出生的女性步入中、老年時,比上一代女性更好發乳癌。
 
除飲食西化,常接觸塑化餐具等環境毒物,也可能是國內乳癌發生率增加的禍首之一。
 
中研院日前發表研究指出,常接觸塑化劑產品的女性,罹乳癌風險比一般女性高9成,侯明鋒醫師說,他所參與的乳癌老鼠實驗也證實,常接觸塑化劑的老鼠,乳癌腫瘤成長速度是未接觸塑化劑組的2倍。
 
◆◆◆ 塑膠餐具忌裝熱食
 
成年女性每月自我檢查乳房,少吃炸雞、薯條、鹽酥雞等高油脂食物,並少用塑膠餐具裝熱食。
 
高醫一般外科醫師陳芳銘指,嗜吃高熱量食物易肥胖,這也是誘發乳癌危險因子。【 文/ 侯明鋒醫師/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婚禮不等於婚姻 】
 
「我一直覺得婚禮是做給別人看的,真正的人生根本沒人在關心,大家吃吃喝喝,然後鳥獸散。」
 
正逢適婚年齡的朋友,寫Message一語道破「婚宴秀」的真相。
 
黃道吉日的星期天下午,在FB看到好多人都去參加婚禮,比豪華、比排場、宛如真人實境秀的婚宴,每次都看得我嘖嘖稱奇,從來沒有結過婚的我,忍不住又透過Message寫下心中的碎碎念:「當然每個女性都會期待夢幻的婚禮,只是每次看他人的照片或影片,都會想著,這一刻的歡樂,不知在悠長人生裡,能支撐多大震度的考驗?」
 
聰敏的友人在FB公開她對我的回答:「婚禮就像一場煙火秀或開幕典禮,只在這一天這一刻燦爛,千萬別寄望能延展多長遠的未來。」
 
我總是佩服也沒結婚的她,到底是如何培養出冷靜揶揄婚姻的能力啊?
 
永遠覺得大惑不解的我,正巧遇上剛參加完婚禮,回職場上班的工作人員,這個思想永遠很正面、三十而立的男子,覺得婚宴是新人與大家分享喜悅的美好聚會。
 
但是提到了感情的未來,他誠實地說:「不知道愛哪一天會不見,就像很喜歡吃鐵板燒的人,也許在某個時間點會不再愛吃,萬一結了婚,二十年後某日早晨醒來,發現不再愛對方了,該怎麼辦?」
 
「結婚證書不能保證什麼,重要的是,對方表現的行為,能不能讓你放心?結婚只是讓你們所生的子女,有了血脈純正的保證,讓戶政人員好辦事。」
 
他的追加補充,讓我沉默思索。
 
「阿姨,妳覺得生男生還是生女生好呢?」回家以後,八歲的外甥女一本正經地邊寫功課邊問我。
 
婚禮不等於婚姻,但沒有婚姻就無法建立受到法律保障的家庭,身分證背後的配偶欄,會在哪一種形式下,寫上誰的名字,雖與他人無關,但人人渴求認同。【 文/艾格妮絲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其實 你只在乎你自己 】
 
一個男人的告白:「愛一個人時,要把對方當成是自己去愛,但卻不能把他變成是自己的中心,只繞著他轉。」
 
但後來你才明白,常常我們口中說出的「我很在乎你」,其實最在乎的都是自己。那些在乎都跟自己比較有關,而跟對方無關。
 
◆◆◆ 打著在乎之名 其實只看見自己心情
 
「因為在乎你,我才這麼做。」當自己吐出這句話的時候,你滿懷著信心。
 
伸手不打笑臉人,你是在對他好、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他,因此他理當會感激、理當會歡欣接受。
 
只是原本你心中的人之常情,沒想到他的一句話就讓你的自信給瓦解:「那你可以不要在乎那麼多嗎?」他幽幽地吐出這句話。
 
你震驚的情緒大於悲傷,你對他這麼好,怎麼換回來的卻是他的否定?你的不可置信讓你石化,只得僵在原地,動彈不得。
 
但你還在想著他怎麼可以這樣說,你還在這樣想著,於是你才發現,即使到了此刻,你在乎最多的,還是自己的心情。
 
 
你看到自己的悲愴、自己的被否定,呼天搶地,但卻忽略了他的心情。你忘了他的喘不過氣、他的受困,只專注著自己的受傷。
 
◆◆◆ 所謂你都不在乎我 往往是變相的要求
 
多少次,我們拿著「在乎」的名義,卻是在要求對方要在乎我們的感受?你這才驚覺,這其實是一種卑鄙,以為只要把「你」擺到「我」的面前,就成了一種無私。
 
也就像是,當自己說著「你都不在乎我」時,其實是只看到了對方對自己的不好,而忽略了他對自己好的地方。
 
愛一個人時,因為放鬆、因為自然而然,所以往往都會不自覺地開始要求對方,就像是在乎與不在乎,常常都成了一種變相的要求,只是自己沒有察覺。
 
當然優點與缺點不能相抵,不是他有一項好就可以抵銷一個壞,而是去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與缺乏,真心去接受。
 
最怕的是,若是放大了短處,從此對長處也就視而不見。
 
◆◆◆ 在感情還沒崩塌前 及時調整相處步伐
 
跟著你也才體悟到,當他說出「你可以不要在乎那麼多嗎」時,其實不是一種否定,而是一種求救。
 
他一定是受傷了、一定是不愉快了,所以才會這樣說。
 
「可以不要那麼在乎」並不是要推翻你所有的對待,而是一種需要調整步伐的示意。
 
在感情還沒有崩塌前、在關係還沒有不能回頭前,這句話給了一次善意的提醒,讓你還有機會去思考與改善。這竟是一句關照,你終於可以如此去想了。
 
在許多時候,言語都是中性的,但能夠拆解出什麼,就只能全憑本事。而不再只是感受自己的情緒,就是收獲的第一步。
 
◆◆◆ 默默關懷不強求 才是發自內心的好
 
最後你才明白了,真正的「在乎」其實不會用言語去強調。可能是一個關照的眼神、一個行為的體貼,或是眼裡的一抹包容,但卻可以感受到彼此的關懷。
 
在乎從來都不是張牙舞爪,而是一種默默。而這種默默,不勉強、不脅迫,不會拿在乎去要求些什麼,僅僅只是對喜歡的人的照顧,發自內心地希望他可以很好,對他好就是你的目的與理由,然後,若是對方也可以同樣在乎自己,就是一種福氣。
 
原來,在乎是動詞,受詞是對方,你對他的在乎,不應該是建立在自己的情緒上頭,而是對方的感受。
 
所謂的「在乎」,指的是去感受對方的感受,是一種心情上的體貼。
 
你懂了,不再把在乎變成是要求更多的藉口,而是開始學著以後要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相愛的初衷,或許愛情就能有始有終。【 文/肆一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傾聽的藝術 】
 
傾聽不容易,《 傾聽 》是一種修為,那是放下自我的謙卑與寬容,是對生命的尊重。那是內在涵養的體現。
 
做好一個傾聽者,須放低自己放下身段,耐心地做個聽眾,一個把自己擺在別人之上,瞧不起別人的人,恃強凌物、沒有忍耐力的人,是做不好聽眾的。
 
花的私語,鳥的鳴囀,流泉飛瀑,雷鳴電閃,街市的喧攘,夢中的囈語呢喃,大海的呼吸,大地的沉酣。
 
紅塵萬象,無量生靈,無時無刻不在傾訴,無時無刻不在展現。
 
可是,我們又聽到了多少它們的故事,洞悉了多少它們的秘密,了悟了多少天地間的玄機?
 
曲高和寡,因為能夠傾聽的人太難找;
 
知音難覓,因為善於傾聽的人太難得;
 
忠言逆耳,只有度量寬宏的人,才能體會傾聽的益處。
 
歷朝歷代一直都有言官、諫官,可是,真正能夠從善如流,接納諫言的明君,又有幾人呢?唐太宗舉賢納諫,仁政天下,聞過則喜,時時內省,寬容大度,方才有了貞觀之治。康熙帝亦是如此,才有了康乾盛世。
 
歷史上有名君主開創的煌煌帝業與開明盛世,無不與君王的廣納善言,敬天地敬神明,恭謙忍讓、順天行道有關。
 
那些明君首先自己做出了表率,以仁愛之心使民心相嚮,國泰民安。
 
傾聽不容易,傾聽要靜心、耐心、虛心。
 
靜下心來,讓本性的那面與宇宙溝通,便能明辨是非,不會被偽善假言假象所欺騙,讓大噪之音充斥雙耳擾亂內心。
 
靜心與神明溝通,可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抱著一顆坦誠謙卑的心,方能聽到那絃外的真音,才能聽到天籟的玄妙,辨別人言的真偽,才能領悟造物的博大和瑰麗;
 
有耐心,才能從各種繁雜的大噪之音中,找到內心的那份寧靜,才能真正辨別善惡美醜,聽到其中有益身心的清音,回歸本性的純真與善良。
 
虛心更是傾聽的前提,一個不虛心的人,內心已被自己被噪音填滿,充滿了狂妄、自負和偏見,是不會去傾聽他人的訴說、聆聽自然的告誡的。
 
審視我們的內心,能否傾聽別人完整訴說一件事時而不急於發表議論、給出結論?還能否於深夜用心聆聽月光下的星光閃耀、草木生長與飛雪曼舞?還能否在大噪之音中發現那根雅弦?
 
傾聽也容易,只要你放下了偏執與傲慢,放低了自己,讓心靈之窗開起,無量豐富的雅音就會自然融入你的心田。等你體味到傾聽的妙處時,你就會有更多的領悟。
 
《 傾聽 》是人心性的體現,善於傾聽的人,心如明鏡,洞徹萬物。
 
當然,這樣的智者,是不允許雙耳被垃圾充斥,一定會讓真善忍這雅弦時時彈響潤澤自身,讓自己的心徜徉在平和安詳的廣闊天宇,隨時隨地準備領受造物者的恩賜。 【 文/靜心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看開吧!微笑平常心看待人生。 】
 
這世上的事,總有一得一失,你擁有多少快樂,失去時就有多少悲傷,死亡會讓一切都變得公平。
 
在死亡中,沒有富人或窮人之分,讓有錢人死得舒服, 窮苦的人就死得痛苦。
 
愛情能給你歡樂,同時也給你痛苦。
 
財富能給你享受,同時也帶來苦惱。
 
成功會使你快樂,當失敗時的痛苦,將變得無法忍受。
 
如果得到期待的東西,那會很快樂,相對的, 當失去時也會感受到等量的悲傷,得到八分快樂, 失去也會八分痛苦,總數都是一樣。
 
有人得到財富,卻失去了健康、家庭、感情。
 
有人事業與成就少三分,但生活與健康卻多三分。
 
有些東西看似不公平,仔細去想,其實是公平的,很多人認為有錢比 較快樂,這不一定是對的。
 
窮人平時用幾百元就能得到快樂,待有錢後要花數萬元, 才能得到同樣的快樂。
 
當口味越重,口感就越差。
 
當錢越多,那些錢的價值就越小。
 
當你肚子很餓時,一顆饅頭是美味可口的,當連吃五顆饅頭, 就會食不知味,反正食物少量才會感覺好吃,會想再吃, 大量吃多了,反而會膩不好吃,不想再吃。
 
有錢人怕被偷、被搶、更怕死,房子太大怕打掃,吃太多會怕胖, 吃太好怕會死,有錢人現在還不是吃生菜、穀類, 這些食物以前都是窮人、動物吃的,即使擁有全世界, 也只能日食三餐,夜寐一床。
 
就算擁有百張床,也只能睡一張床,擁有一千雙鞋, 也只能一次穿一雙,就算有能力,點上百道菜,但能吃多少, 吃太多不就撐飽難受。
 
人的財富地位,也許有高低之分,但快樂與幸福的體會, 並沒有高低之別,只是富人快比較複雜,窮人快樂比較單純, 就是這點差別。
 
當人生快樂,悲傷便在一旁窺視。
 
當你痛苦時,隨之而來的是歡樂。
 
最後會發覺,每樣事都搭配好了,每種痛苦與快樂,每樣所得到的、 失去的、好的、壞的,到最後算算數字還是一樣, 也許有人早點得到,有些人晚點得到,有人先失去,有人晚失去, 總數還是一樣。
 
你擁有多少快樂,失去時就有多少悲傷,死亡會讓一切都變得公平。
 
在死亡中,沒有富人或窮人之分,讓有錢人死得舒服, 窮苦的人就死得痛苦。
 
死亡都顯露全部,它一直都是十分,有人得到十分, 離開時就必須失去十分,那將是十分的痛苦。
 
這是絕對公平的,例如有人得到三分,有人得到七分, 得到三分的人,雖只有三分幸福,卻得到七分快樂。
 
得到七分的人,擁有七 分幸福,卻只有三分快樂,有人先得到,有人晚得到, 有人什麼都沒得到。
 
先得到的人可能先失去,後得到的人只是後失去, 沒得到的人就不會失去,總數是一樣。
 
所以人生不用太計較,只要珍惜擁有,知足常樂,惜福感恩, 回饋社會,才會健康快樂。
 
親愛的,請看開吧!微笑平常心看待人生。
 
【 文 / Mr. Right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