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與被愛 本是一體 】
 
有些人在愛裡,總喜歡分辨誰是愛人的那個,誰又是被愛著的那個。
 
然而,愛不是需索,不是予取予求,在愛裡,我們除了付出外,也要學會去接受。
 
當一個人只會不停地付出,卻不懂如何接受時,就表示在這場愛情裡是缺乏信任與安全感的,害怕當自己失去了利用價值就會被拋棄,因此總是有苦難言地不停付出,讓自己在愛裡變得疲憊與不自在。
 
愛是身在愛裡的兩人互相愛著也被愛著,能勇敢付出,也能坦然接受對方的好意,不覺得是壓力或虧欠,並發自內心感到開心。
 
在這當中,愛的瞭解與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自以為是地對對方好,帶著傲慢與自大,強迫對方接受你的好,卻沒想過你給的並不是對方要的。
 
如果愛裡的兩個人都能感受到愛著也被愛著,這樣正向的循環才能夠建立,也就能發現愛是種互相扶持,到了後來,你會發現付出就是收穫,接受裡也有著明白與瞭解,兩人在愛裡都能快樂地付出與接受,愛也就源源不絕了。
 
愛與被愛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的事,愛著也被愛著,而後延伸出滿滿的感謝。
【 文/心扉〈戀愛大智慧〉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不用去理背後中傷你的人 】
 
如果有人在背後中傷你,說一些悖離事實的惡言酸語,這是一種雜訊;
 
你應該知道,那通常是出於嫉妒、輸不起與不服的心態與心理。
 
嫉妒的起因,在於那個人深恨自己不如你,於是試圖用各種陰暗的方式,來推倒你、誣陷你。
 
因此你若認真地生氣,甚至反擊,就中了他的計。
 
只要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你就會發現,那個人對你來說,根本就是不重要的咖;
 
那麼他說的那些話,又哪裡值得你放在心裡呢?狗吠火車,不要理他就好了;
 
所以您應一笑置之吧,那只不過是一陣雜訊,其實沒有人會在意這種人的。
 
親愛的,請您記得:您根本就不用費心,去理在背後中傷你、污媚你的人。
 
【 文/朵朵小語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讚 美 與 批 評 】
 
批評容易讚美難;批評可以衝口而出,但讚美總是經過深思熟慮,不知這是不是中國人的習慣!
 
從小父母很少當面讚美,長大後才領悟到讚美的威力。學懂用心欣賞是第一步,用口表達才是有真正意義!
 
人們常說要" 接受批評 ",但為什麼沒有人說 " 接受讚美 " 呢 ?
 
小朋友從小被灌輸 ,要接受批評,謙虛做人的道理的確沒錯,但想深一層好像負面一點吧 ! 
 
反而學懂接受讚美,從正面思維中學習,日後長大對人處事的熊度,反而可起積極作用呢 ! 
 
學懂接受讚美,先要對自己有實際了解及肯定 ; 當聽到別人讚美時,回應一句  " 多謝,我會繼續努力 ! " ,總比什麼 " 過奬了..." 來得積極吧 !
 
適度的讚美是瓊漿玉露,能夠從中獲取自信、建立信心,過度的讚美則流於阿諛奉承;
 
適度的批評是金玉良言,能夠知過而改、自我警惕,過度的批評則趨於刻薄尖酸。
 
讚美能夠予人進步的原動力,也是與人相處應具備的條件。人需要適度的讚美,才能努力向上,突破艱難並創造極限。
 
◆◆◆ 讚美可分適當與不適當的讚美。
 
適當的讚美,不論對自己或他人都是有益的,除了可以使對方高興,更可因此促進雙方的友誼。
 
舉例來說:有一次小美在比賽中榮獲第一名,小明對他說:「妳的成功全來自努力,這個獎妳當之無愧!」
 
這樣的讚美,不僅令小美感到光榮,更可以增加她和小明之間的友誼。
 
相反的,不適當的讚美,恐怕會引起他人反感,假如小明對小美說:「妳的運氣真好,要不是小芬沒來,你也不可能會得第一名!」,這樣的讚美一定會令小美,感到很不舒服吧!
  
「讚美」就是誇獎別人的優點,說好聽的話,稱讚別人的好處,讓人的心裡,覺得溫暖;
 
「批評」就是對於別人的好壞,用言語去指責,讓人的心裡,感覺不舒服。
 
讚美別人有很多的好處,不但會使人心情愉快,也會使自己得到更多的友誼,如果以讚美的方式,鼓勵別人,會讓人更有信心,就會更加努力,
 
所以自己所說的好話,可能會使別人成功,自己也會覺得心情愉快。
 
對於別人的優點,就要讚不絕口,別人有缺點,也要以誠懇的言語告訴他,才不會傷到別人的心。
 
有一個學鋼琴的學生,練了很多年,他的媽媽一直覺得,他都沒有進步,就找了一位老師來教他,當他在老師面前試彈時,心情非常緊張,就越彈越難聽,結果那位老師,竟然稱讚他彈得很好,於是學生就越來越有信心。
 
『讚美他人』,是別人樂於聽見的語言,別人也會因為你的讚美,獲得鼓勵以及感到滿足及喜悅,也因此使對方對你產生好感,
 
可見讚美他人,在人際關係中,是一種很好的促進雙方友誼的語言。
 
因此,當別人有好的表現,值得你去讚美他的時候,應該馬上表現出你的,真誠去讚美他,但記得讚美在形式上,是需要有對象的,這個形式上的對象,指的是「對方良好的表現」,否則毫無對象及目的的讚美他人,便會使對方產生反感,感覺諂媚或為了目的,討好他人的感覺,反而形成了反效果。  
 
批評又分善意和惡意,惡意的批評,一點好處都沒有,甚至還可能惹禍上身,例如會傷害他人的自尊、會破壞友誼……等。
 
舉例來說:比賽過後,甲隊勝利,乙隊敗北,甲隊對乙隊說:「你們實在太爛了,再回去練個十年吧!」乙隊聽了非常生氣,雙方因此發生衝突,這是損人又不利己的行為;
 
相反的,善意的批評,則較能被接受,假如甲隊改成:「要不是你們的打擊沒發揮,恐怕我們早就輸了!」這樣不僅不會發生衝突,還皆大歡喜呢!
 
而善意的批評,卻能夠改正缺失,以免過於驕縱自大。『由衷的稱許,誠心的建議』即是兩者的真諦。
 
切莫為討好上級或同仁而諂媚,如此便失去了讚美的真正涵義。
 
反之,也是如此,批評不可一味依自己主觀意見,來評斷別人,應適度地,建議使歸於好的方面,否則便會成為『惡語傷人六月寒』。
 
如果用不當的言語批評別人,不但會被人討厭,也會傷到別人的自尊心,
 
不好聽的話,就像釘子一樣刺傷別人的心,留下永遠的傷痕,
 
說了不適當的話,也會禍從口出,為自己帶來災害,
 
不好的批評可能會引起爭吵,不會受到歡迎,也交不到朋友,只會批評別人的人,自己也不會進步,還會影響到大家的心情,更會影響人際關係。
 
『批評他人』,分為兩種心態,一是存心指責或攻擊對方;二是勸告對方能夠改善某些缺點,或者說善意的告知對方他的缺點。
 
前者,通常是為了自己或某種立場而為;後者,為了他人或全體的利益多於自己﹝個人﹞,而批評就像夫妻間偶爾吵個架一樣,是成長中所不可避免的,也是相互進步的力量之一,
 
同樣的,不管是為己還是為利,惡意的批評,往往會傷害到雙方的感情;
 
但善意的批評,卻能夠讓對方感知你的用心。
 
『接受讚美』,是人人都喜歡聽到的,他往往使我們心靈上產生某種滿足感,並且肯定自己在某方面的表現及信心,
 
因此只要我們無愧於己或他人,應不吝嗇於別人的讚美,而當別人讚美你的時候,代表他接受了你某種表現及優點。
 
不過有一個心態很重要,就是不能因此而過於驕傲,「勝不驕」或「驕者必失」等俗語,大家都聽過了許多次,這顯示這做人要中肯、懂得謙虛,你能夠肯定自己;但也不能過於放縱自己或鬆懈自己。
 
『接受批評』,這是最重要的課題,而我們要藉著它,來檢視自己的錯誤、反省自己的行為,能夠接受批評、改正過失,便能夠為自己帶來進步,
 
同時也讓人瞭解你是個,懂得變通,且不為固執的人,可知宰相之所以為宰相,是大家都聽過的「宰肚裡能撐船」。
 
這顯示著一個人的心胸寬大,能夠接受不同的意見,且不論這意見是惡意或善意的,
 
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能夠一清二楚的瞭解自己的缺點,要是能夠從他人的批評中,發現自己也不加注意的缺點,可以說是收穫且是不錯的法子ㄛ!
 
如果別人對你的批評,是一大堆的話,那也的確是該好好檢討了。
 
從讚美及批評他人,到接受讚美及批評,這四種關係,不斷環繞於我們人際周圍的對待之中,並且大可看出一個人格格局來,格局之中的棋子,該如何走皆看自己。
 
走在成長的道路中,藉著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我們能夠用語言讚美或批評他人,但同樣的接受讚美與批評,嚴然的也是一項美德及重要的課題,這之間各自形成了一個,人際關係的格局,是我們所必須要瞭解的。
【 文 / Mr. Right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嘴巴吃素 為人卻不友善 】

下完課,買了一個排骨大便當,開著車載著女兒,正準備回家,女兒卻嚷嚷吵著,想喝甜湯。

車子開著開著剛好經過老街道,有一間賣甜湯的老店。因為只是賣甜湯的小店,剛好店裡也沒有其他客人,所以一進門就先點了甜湯,並且告知老闆,我們先吃自己買的便當,再喝甜湯,外食部分會自己收拾。

⋯⋯

沒想到老闆對我們翻了白眼,沒好氣地說:「你不知道我吃素嗎?你不知道賣甜湯的,都吃素嗎?」

一頭霧水的我心想:有嗎?賣甜湯的都吃素嗎?不知道!真的不知道!記得另外一條街的甜湯店兼賣糯米、水餃湯,還包豬肉呢。

算了,每家店各有特色,還是尊重這家店的原則吧!於是,我跟女兒好像犯下了滔天大罪、罪不可赦的樣子,頭也不敢抬,匆匆忙忙地,趕快把便當和甜湯吃完。

我還主動告知老闆,便當盒我收拾了,老闆迫不及待、很不耐煩,趕快衝過來,迅速把桌子擦乾淨,又怒氣沖沖、狠狠地對我們說:「你們很麻煩。」

上了車,女兒驚嚇地跟我哭訴著說:下次不要帶她去這家甜湯店,她會害怕,好恐怖!一直問我,她犯了什麼錯?

這次錯誤之行,讓我對吃素者,得到新的體會:「心裡沒有真正吃素,寬容地對待不同人,只是嘴巴吃素,有意義嗎?」
【 文/陳芳修/〈生活大補帖〉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高潮時為何一張苦瓜臉 】

人在高潮時,爽到最高點,感覺何等痛快淋漓!但事實又似非如此,怎麼一到高潮之際,每人表情反而流露痛苦呢?

照理說人類這種麻瓜,達到高潮應浮現香瓜臉,怎會一個個變成了苦瓜臉?痛快、痛苦,雖僅一字不同,卻未免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

不少人堅信到現在,飛碟仍於世界各地綁架地球人,做樣本觀察。外星人觀察幾世紀了,恐怕最搞不懂的是:人類高潮不是該欲仙欲死嗎?

怎麼人人在性高潮攻頂,竟清一色「好像很痛很苦的表情」,有的女生甚至哭起來。

西班牙科學家做過調查,人類做愛時92%閉眼。的確,大多數時做愛是雙方不互看。儘管不看,而是用聽的,也覺得對方高潮時的呻吟,彷彿「哪裡在痛得唉唉叫」。

有的偶爾還是會偷看對方高潮,看了不禁心想:「喔,天哪,他是快死了嗎?怎麼一副痛成這樣的表情?」

就算沒看對方,憑經驗回想,自己在快進入高潮時確實是屬於痛的神情……眉頭緊皺、雙目猛擠、臉皮上揚、鼻孔撐大、咬牙。

這表情在英語有一個專門術語「醋襲擊」(vinegar strokes),比喻高潮時的表情如聞到、舔到醋那樣,酸到一整張臉不行,尤其指男人射精時。

◆◆◆ 眼歪嘴斜像被雷劈

紐約性心理諮商博士莎拉解釋了源由,人類感覺「痛」、感覺「性高潮」的腦神經在大腦區域中旁鄰交疊。

難怪性高潮亢奮來臨,身體在開同樂會時,這兩位左鄰右舍就一塊現身了。

也有些伴隨高潮時的表情,被形容為「滑稽詭異」(funny),要笑不笑,要哭不哭那種德行。

這是因為高潮時,臉部肌肉放鬆,在那一剎那,臉部神經是無法受控制的,以致出現平常時不會有的「這是啥米碗糕臉」。

高潮臉,匪夷所思,實在有看頭。Aura Rosenberg攝影作品集《Head Shots》即這種思維下的創作,惟書名所指的大頭照非一般大頭照,特指高潮的臉部表情。

她從1991到1996年花了5年時間,拍攝百位男士在射精瞬間的表情特寫,有眼歪嘴斜,有五官皺成一團,有像被雷打到,有像吃酸梅,有像在哼「啊!多麼痛的領悟……。」每一張臉都有靈魂吶喊的況味。

◆◆◆ 特寫照片網路瘋傳

2003年,更廣闊的高潮照來了。一個網站打著「你╱妳的高潮照」旗幟,刊登網友傳去的高潮臉部表情特寫。

看的人也都紛紛有高潮了,但不是性高潮,而是好奇高潮;總想一睹到底哪些人居然大方到公開如此私密的表情。

細想,高潮時是痛苦臉不為過。不然,如果當對方高潮時,你忽張開眼睛,看到對方正慈眉善目在對你微笑、或橫眉豎目在瞪你,保證你會熊熊被驚嚇到抽搐。

【 文/許佑生 /作家、性學博士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午夜夢迴 的寂寞 】
 
每段遠去的愛情,都像是青春的殘骸。殘骸見證一段時光,一段印記。
 
有人寧願愛情走了,留下值得紀念的東西,代表自己經歷過愛神的淬鍊。
 
這紀念物隱含無形與有形,可能是回憶,可能是物品,可能是午夜夢迴的傷心,也可能是故事。總之,好壞都會帶來體悟。
 
我們應該給愛情種子多次發芽的機會。
 
畢竟,《遊園驚夢》裡的杜麗娘因相思成病,應該已屬古典年代了,怪的是人類對愛情的渴望,仍頗原始,但即便原始,仍因人格特質不同,而有了對愛情需求的差異,比如有人要把自己奉獻給他人時,生命才感到完整。
 
有人卻必須佔有擁有,才感覺自己的存在。無論如何,要適性成長,如此既不委屈自己,也不剝奪他人。
 
◆◆◆ 不論怎麼選都有遺憾
 
武則天晚年說她人生最孤獨的時光,就是稱帝的那十多年,因為她的人生那時除了剩下「權力」之外,什麼都沒有了。
 
女孩在求學時命運差異,不會太巨大,但大學畢業後面臨人生三叉路,可以選擇的選項增多時,多會走到「個性就是命運」。
 
比如有的女人對現實缺乏安全感,她就會省吃儉用,不敢勇於嘗試人生。
 
有的人的目標是要嫁給有錢人,於是擇伴僅往有錢目標邁進,就是委屈自己,也要嫁給有錢人,然她們往往在空巢期時,卻感到自己的人生空蕩蕩,一切只剩下錢。
 
相反地,只為情而活的愛情動物,到中年後,忽然面對辛苦的人生時,也大嘆愛情無用。
 
好像不論怎麼選擇都有遺憾?其實不然,選擇其中一條路不意味著要放棄另一條路,就好像讀《壹週刊》,也可以讀《紅樓夢》;讀商業性刊物,也可以讀泰戈爾詩集,不該涇渭分明。
 
武則天晚年雖嘆僅剩權力,但其實也因權力才大享男寵。
 
故感嘆人生僅剩下錢的孤獨者,應思考鈔票如不用就只是數字只是紙,可別讓自己是有錢人,但卻是乞丐命。而唏噓人生僅剩愛情者,應想想愛情故事曾經的光彩。
 
雖只剩下殘骸,但那可是用生命時光所換取來的。 【 文/鍾文音《風月小報》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懂做人,到處有貴人 】
 
有魅力,會讓人忍不住地想接近你。
 
懂做人,會讓人忍不住想拉你一把。
 
職場上,大家看的不只是你的能力,想出頭,還得看你有沒有魅力。
 
學會做人,不僅能讓人喜歡你、信任你,在關鍵時刻,也會有貴人願意拔刀相助,踢出臨門一腳。
 
所謂「做人」,並非委屈求全、討好奉承,而是給對方適度的尊重與讚美,同時,也優雅、高明的表現自我。
 
工作時,你要充滿自信,但不能過度展顯自己;
 
你要誠懇率真,但不能給負面情緒太多藉口;
 
你要心懷鬥志,但也要懂得為勝利者喝采。
  
如果你要的不只是安全過關,而是更上層樓,努力打拚之餘,絕不能忘記學會如何受到好評。
 
徹底掌握人際相處的眉角和門道, 做起事來,才能左右逢源、如魚得水,受好評的力量,絕對超乎你的想像。   
 
懂做人,到處有貴人,讓你受好評。
 
受好評的人,對人具有慈悲憐憫心。   
 
受好評的人,懂得控制自己的脾氣。
 
受好評的人,對人具有同情同理心。
 
受好評的人,會站在別人立場思考。   
 
受好評的人,會主動施捨關懷別人。
 
受好評的人,會捨棄小我完成大我。
  
受好評的人,懂得收斂自己的光芒。
  
受好評的人,不會挑剔他人的過錯。
  
受好評的人,不會批評他人的長短。
 
【 文/作者: 橫山信治/譯者:駱香雅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活在當下 管它上坡或下坡 】

在職場上總有那麼些人特別喜歡唱衰別人,嘴上說著:「那傢伙已經不行了,開始走下坡了。」

我常覺得那個被說的人不一定開始走下坡,倒是那發話的人最近一定不是很順心。

⋯⋯

或許,那一個人看似被調離了權力的核心,但你又怎麼知道他不是得償所願呢,說不定他正慶幸,不必老是周旋在「皇親國戚」中,成天擔心受怕,說不定,他正需要那麼一個休息,與緩衝的時間,來修復他與家庭的關係呢。

職場上的成就絕不是不進則退的,老想攻頂,老想更上一層樓,其他的什麼也不顧,才是真正累人,適時休息一下反而有利無害。

另外,也用不著忙不迭地為自己定位,斷定自己是在頂峰,又或者是在爬坡,還是在下坡,這些反而會變成成見,限制住自己。

覺得自己在頂峰的人難免心高氣傲,也就容易得罪人,也會讓自己少了進步的可能,也容易失去不少機會,覺得自己是在爬坡階段的人,會猶豫、會躊躇,會思考著,是否要放棄,還是該轉換跑道,處在這一情緒之中容易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也容易出現意志不堅的問題;

斷定自己在下坡的人,則會覺得氣餒、洩氣,做起事來也就力不從心,但說不定事實並不如你所想像的那麼糟,只是你想多了。

用不著急著去斷定,你現在所處的位置,管他是上坡、下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做好自己的本分,活在當下,這也是一種隨遇而安的樂活精神。【 文/Nacy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包養愛情 被愛還是被需要 】

愛一個人,是愛「那個人」,還是愛上「愛人的感覺」?或者是愛上「自己被需要」的那份感覺?

日片《紙之月》裡,平凡的主婦梨花因為不想一天到晚只能待在家裡,怕自己閑得發慌,此時剛好考上銀行行員,因為能力得到肯定,意外幫自己創造了另一份成就感。

⋯⋯

相較之下,梨花的丈夫始終與她之間缺乏激情,兩人沒有生孩子,因為身為老公的,連那檔事都受到工作影響而力不從心。

這對無性夫妻原本就這樣相安無事,直到梨花遇見了一位大學生光太之後,她赫然發現,內心那股期待許久的慾望,正悄悄燃起。

梨花與丈夫的感情裂縫因金錢問題而擴大。當她用上班賺來的錢買了對錶,老公卻不領情。

對梨花來說,老公的行為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對我的排斥」,更代表了「你否定了我的努力」,即便雙方仍是一派和諧,維持日本人慣有的禮貌之牆。

但當梨花發現大學生光太如此渴望著她,因而啟動了她內心深處封存慾望的原始碼。更可怕的是,慾望就是人類最常誤用、誤會的載具。

以為這麼做,沒什麼大不了,反正也不曉得會怎樣,不如就讓直覺帶領吧!

梨花喜歡上光太,又知道他因為欠學貸而私下與高利貸公司借款,為了避免日後光太惹禍上身,梨花動用了客戶款項偷借給他,一次又一次挪用公款,她發現原來擁有了金錢,也能買到過去體驗不到的高度尊貴地位。

因為有錢供養光太,看他過得開心,梨花深切地感覺兩人生活緊密疊合。

但讓人好奇的是,究竟梨花是為了什麼而產生感情?因為被喜歡,還是喜歡被需要?

講明一點,這種類似包養的關係,是真的感情嗎?即便不說破,被包養的那一方,明知道接受了女方大批金錢資助,內心是否會有抬不起頭的片刻?

如同梨花與丈夫的關係,本來都是丈夫撐起這個家,若非梨花去上班,她也找不到自己的存在地位。

光太後來也決定提早自食其力,因為經濟強弱的確影響了愛情裡的自尊,經濟能力強的,往往代表選擇性多,今天是我選你,有錢有自由,也難怪資產雄厚的人往往可以更輕易地得到他們想要的「感情輪廓」。

《紙之月》最後解放了梨花所有壓抑,她從小就熱愛助人,從幫助別人的成就感轉嫁到自身的存在感。

一路以來,她的幸福看起來就是建築在他人的滿足之上。又有多少人像她這樣傻傻付出不求回報,哪怕對方已變了心,還寧願自己什麼都沒看到呢?【 文/羅斯提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包容 並非委曲求全 】

「意見不合」四個字有多常出現在你們的相處中呢?所謂的「不合」,說穿了就是期待落空吧!

相處中最難過的是,彼此得先接受「意見不合」這個現實與假設不符的情形,這種難過夾帶著自尊與面子的問題,逼我們得承認自己不見得是對的。

⋯⋯

想重新將彼此的思維座標連線,就要先停止「你為什麼要這樣?」的大哉問,因為那就是他在他能理解的範圍內所能做出最好的選擇。

所以不如去想:「我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呢?」忽然就能明白,原來這也只是彼此認知的不同而已,不代表誰不愛誰或誰對誰錯啊!之後才能和平地、謙卑地開始找尋重新連線的方法。

你將會發現,爭吵的背後,有來自兩個人過去源遠流長的成長經驗在裡面,造就了在現在這個節骨眼上讓我們失焦了。

在這之後,我們開始學習展現更多的包容和同理,最後付諸行動練習,做到真正的寬恕和理解。

而愛情中,最美的情操叫做「我願意」。

很多時候,不是做不到同理,是要命的驕傲讓我們低不下頭;不是不想好好溝通,是連各退一步時,都還在想穩住上風。

所以為了彼此,我們願意學習放掉自己的傲慢,做到更溫柔的關心,學會欣賞對方的優點,而不是只會責備和數落。這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學習真愛。

別擔心自己會在勇於付出中迷失了,我相信我們會在學習真愛的過程中,讓自己離真善美更近了。【 文/邱嬋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