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不起,就沒事了? 】
「跟他說對不起!」我厲聲地責備犯錯的孩子,然後要求他跟對方道歉,之後,就應該皆大歡喜,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一直以來,我都是如此解決孩子間的紛爭,也覺得「先了解事件,找出元凶;
然後,說對不起;最後,問題解決」是專業的問題解決模式。這個SOP直到今年校慶會被推翻。
一個外校的學生欺負班上孩子,身為導師當然要伸張正義。
先了解事件:剛詢問始末,就強烈感受這學生非善類;
進入流程二的責問:還沒使出道德勸說,這學生直接桀傲搶白:「要不然,對不起嘛!」
這算哪門子道歉?我當場怒火攻心。「都說對不起了,要不然妳想怎樣?」
都說對不起了,按照以往模式,我好像「不應」怎樣,再怎樣就太沒風度了,但我卻氣得說不出話來。
這讓我想起引起社會輿論撻伐的「小燈泡事件」。嫌犯釋出善意向小燈泡的媽媽道歉、表明悔意,希望(自以為就可以)獲取小燈泡父母及社會諒解(減輕刑責),但目睹自己心頭一塊肉被殺害,天倫夢碎的傷痛,難道是一句對不起可以弭平的?
這擺明是要求好人犧牲權益給壞人機會,拿著人道招牌卻變相鼓勵犯罪,而大家卻習以為常,亂象如何不頻出?
電視節目中,壞人對好人極盡所能地蹂躪,最終儘管得到報應,但常是一句「對不起」就能獲取諒解,最後和好人一樣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無怪之前有一個學生立志當壞人:「壞了99集,最後一集痛苦10分鐘,只要聲淚俱下道歉,還不是過跟好人一樣的生活。」如果真實生活也這麼處理,誰要當好人?
「對不起」應構築在道德良知上,若孩子沒有真的悔悟,沒有真的意識到自己訛誤的行為所帶來的損失,「對不起」只是一個卸責及免於被責罰的手段。
◆◆◆ 〈家長看過來〉與其以德報怨 更應以直報怨
「對不起」使用最浮濫的場域應在校園中,最有利的證據就是霸凌事件,所以被霸凌者恆被霸凌,事情將一再循環重演,如果孩子在學校學的就是這種行為模式,難保不會原封不動帶到職場及日常生活中。
那要以暴制暴嗎?當然這不是好的方式,但與其要求「以德報怨」,我想「以直報怨」才是我們應給孩子的正確處理方式,該如何做呢?以本身的經驗提供父母參考。
◆◆◆ 1.先和孩子釐清哪裡做錯了。
孩子有口無心的道歉,很多時候只是懼於權威,而沒有正視或理解自己錯誤的行為。
循序漸進、切入核心地引導,讓孩子能夠自省,除了導正偏差行為,也能讓孩子減少再度發生偏差行為的機會。
◆◆◆ 2.讓孩子知道他須為他做錯的事以「行動」做彌補。
口頭道歉完,最重要的是行為內化,這時,適當的讓孩子付出代價是必要的。
例如:欺負同學,就讓他擔任同學的守護天使等,具體可行的方式。
◆◆◆ 3.溝通有效彌補方式並承諾不再犯錯。
如何彌補呢?有時父母師長可依照孩子情況或情節輕重做判斷、決定,但要立竿見影,還是要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懲處,這時,和孩子溝通擬定條約及向有經驗者諮詢,就是可考慮的方式。
沒有一套標準的「作業流程」適用於每個事件,但你及孩子用較明確的態度處理錯誤及修正、澄清觀念才是解題良方。
孩子在事件處理中,該學習的除了導正問題行為,問題處理的能力及降低再犯的機會,才是孩子最大的習得。
【 文/周素珍/國小教師〈親子會客室〉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