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管和人生 】
這是一則選擇題,想想你最愛的人或你自己將來可能面臨插管的難題,請問你的選擇是:
1 . 生命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窮盡所有醫療手段。
2 . 我會尊重當事人的選擇,如果是我,也請尊重我的選擇。
3 . 活得精采,走得瀟灑,我不要做任何侵入性的治療,也不要我的親人受此折磨。
根據報導,前副總統李元簇高齡去世前,醫師曾評估如果插管,李副總統還可以再活一年,但李副總統認為他有許多故舊、學生來訪,見他插管很沒有尊嚴,所以還是決定順其自然離開了我們。
我不知道這份報導中,有多少真的是出自老人家的意志,因為在現實裡,許多人面臨要不要插管,都已不再是自己的意志使然。
一位老人家的生命權和尊嚴間的拔河,已經上演過無數回合。
在5月間,也由於瓊瑤和平鑫濤兒女間的爭議,再度喚醒社會注意這項老議題。
每項新聞評議都說,這種爭議沒有誰對誰錯,但鑽到心坎裡的為難,比瓊瑤自己的小說還婉轉曲折。
當插管的對象是自己的媽媽或是爸爸,才知道萬般地艱難和不捨。
我認識一名70多歲的祖母,她的媽媽已經去世整整10年,卻一直存著遺憾,認為當年就應該給媽媽插鼻胃管,也許再過幾年,治療疾病的新藥就會上市。
「要是給她插管,說不定我現在還有一個媽媽可以探望。你到公園走走,不是很多人插著管活著嗎?」
在她那一代人的想法裡,想辦法讓爸爸媽活著,還有人可以叫,就是盡孝道。
但如果自己臨到插管呢?當過衛生署長的葉金川說,他要放棄插管,有尊嚴地走。
也有醫生受訪時說,這個問題不難,插了管能活起來最好,不然就再拔掉啊。
但是,插進去要再拔掉,那只是把生死的問題往後推延,那時候,又是一番更痛苦的抉擇。
有時我會這樣想,尊嚴到底是什麼,是不是所有被插管的人就等於沒有尊嚴?
插管也許是一種醫療行為,也是一種人生的態度。
日本漫畫大師手塚治虫的漫畫《怪醫黑傑克》,有一集講到一個老人得了怪病,即使黑傑克以高超的手術也不能保證能延長老人的壽命,但老人最後還是決定接受手術。
幾個月後,老人還是走了,他卻託人轉告醫師,「謝謝醫師,我感到生命多麼的美好。」
或許這樣想吧,插不插管,是否自己已失去了決定的意志,我們都心存感激,謝謝有這麼多人為我們的生命做過努力。
我們愛過,也活過了。
在面臨插管之際才來歌頌人生,看起來好像有點諷刺,或者還有些黑色的喜劇感,但人生豈不就是如此?
【 文/呂政達〈50 Plus〉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