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初春 病毒性腸胃炎增3成 】
 
冬天及初春是病毒性腸胃炎好發期,據統計,幼童在此時感染病毒性腸胃炎,比平常增加約3成,服口服疫苗防脫水。
 
亞東醫院小兒部主任梁昭鉉表示,病毒性腸胃炎是因感染病毒,如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每年11月至隔年3月是活躍期。
 
6歲以下幼童易感染,出現發燒、腹瀉、嘔吐等,隨感染的病毒種類不同,症狀與病也有所差異。幼童感染病毒性腸胃炎,應注意防脫水、電解質不足,以免病情惡化。
 
病毒性腸胃炎感染途徑主要是糞便、口水,藉由與患者密切接觸,像是接觸到患者的排泄物、口水,或者與患者共享食物、餐具,接觸到患者的嘔吐物,或是曾經摸過的物品表面,如門把、玩具等,未處理乾淨,沒有仔細消毒,都可能受到病毒感染。
 
整體而言,通常病毒性腸胃炎的潛伏期為1~3天,無論哪種病毒感染,主要症狀表現為發燒、腹瀉、嘔吐。
 
但病毒種類的不同,症狀表現及病程長短,也會有所差異。
 
其中,輪狀病毒感染症狀常見嘔吐、腹瀉很嚴重,甚至抽搐,也是造成較小的嬰幼兒腹瀉最常見的因素。
 
而諾羅病毒感染,則是嘔吐症狀較明顯,持續1~2天後會逐漸痊癒。
 
至於腺病毒感染則常見高燒,可能長達10天以上,並伴隨上呼吸症狀,眼睛發紅有分泌物等。
 
預防病毒性腸胃炎的感染,應注意經常用肥皂洗手。
 
◆◆◆ 防脫水 電解質流失
 
小兒科醫師梁昭鉉表示,治療幼童病毒性腸胃炎,應注意防止脫水和電解質大量流失。
 
若持續嘔吐,臨床上常用口服腸胃藥,或打止吐、止嘔針,讓腸胃先休息。
 
若嘔吐、腹瀉症狀持續,由於水分會持續流失,須小心是否有脫水現象,如小便量減少、皮膚較乾、眼淚減少等,這時則須採取打點滴,補充電解質和水分,以免因過度嘔吐和腹瀉,造成脫水、電解質不足,進而導致抽搐,甚至脫水性休克。
 
幼童較無法負擔長時間嘔吐、腹瀉,應注意可能併發脫水現象。
 
◆◆◆ 防感染 可口服疫苗
 
此外,幼童在止吐止嘔治療,經過至少6~8小時讓腸胃道淨空、休息一定的時間後,之後進食應循序漸進,開始可從白吐司、白麵包、白稀飯、白饅頭等開始進食,至少維持2~3天,飲食應避免油膩,也不宜攝取甜食,幼童喝沖泡牛奶,也最好泡半奶,即濃度減半,或是可選擇無乳糖的奶粉,以免造成腸胃道負擔過大。
 
梁昭鉉醫師提醒,預防感染應注意常洗手。
 
而其他可能接觸到病毒來源的物品,如被污染的玩具、門把等,都應充分事先消毒,可用酒精,或稀釋後的漂白水,即取市售家庭用漂白水100cc,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比例稀釋後消毒。
 
清理幼童的排泄物及嘔吐物後,也應充分洗手。
 
目前大部分的病毒尚無疫苗可施打,但口服輪狀病毒有疫苗,建議在6個月大前口服完畢,即可在疾病高峰期的年紀(6~24個月)前,及早提供保護力。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可諮詢小兒科醫師使用,降低感染機率。病毒性腸胃炎常見伴隨高燒現象,可能接觸到病毒來源的物品,像是有被污染的門把,應注意消毒。
 
治療病毒性腸胃炎後,可從白吐司開始進食,並應避免甜食,以免加重腸道負擔。
 
◆◆◆ 【醫師說】
 
家中有患童應避免食物共食,同時也應注意飲食衛生度,選擇新鮮食材並煮熟,避免生食,也有助於預防一般的腸胃炎。
 
【 文/梁昭鉉醫師/亞東醫院小兒部主任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