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只會說話 更要懂聽話 】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要聽話」,在家要聽父母的話;
在校要聽師長的話;成家後要聽配偶的話;上班時要聽長官的話,但是我們卻從未學習「如何聽話」,尤其在職場上,「聽話」經常具有上與下的權力表達意義,因此,不會「聽話」可能導致在職場上產生衝突。
◆◆◆ 聽話比說話 重要得多
「聽話」和「說話」原只是人類溝通的最基礎步驟,但「聽話」比「講話」要難。
一般說來,說話只是自己意思的單向表述,只要口齒清晰,總能傳遞資訊,而有些人只圖個發表欲的滿足,絮絮叨叨卻不將聽者如何反應放在心上,那又單純得多;
但要人「聽話」卻複雜多了,因為耳朵聽到的只是聲音本體,還得經由大腦解讀語音訊息,才能捕獲說話者的心意;
至於要不要順從說話者的心意,又牽涉到語意相不相應自己的喜愛,這其中便大有斟酌的餘地,因此大都很難如願以償。
尤其現在身處資訊發達的時代,許多人盲目講求效率,常常對方話還沒說完,或尚未聽懂對方的話就動手去做,窮忙了整天結果卻不符期待,因而事倍功半。
◆◆◆ 聽話默契 掌握話中話
筆者的一位朋友擔任人資主管,公司內部一個部門主管出缺,總經理請朋友先提供人選做為參考,朋友找了幾位自認不錯也在現職有名聲的人選供總經理參考,未料總經理從第一位挑剔到最後一位,指示朋友再找,朋友再找一批呈給總經理,總經理再次挑剔,此時,朋友終於聽得懂總經理挑剔中的話中有話,頓悟的他,馬上請示總經理是否有推薦人選,只見總經理從辦公桌抽屜裡拿出一份人事資料,指示朋友和總經理的口袋人選聯繫,這是下屬聽得懂長官說話的例子。
筆者以前一位長官,從將軍退伍後轉任總院長,參加會議時從不帶幕僚,但會議前一定要承辦人面報,哪怕只有短短五分鐘的口頭簡報,這位長官都能抓到重點,加上提供的書面資料,而這位長官主持或出席會議可說攻無不克,這是長官聽得懂下屬說話的例子。
◆◆◆ 聽話心法 撇除成見仔細聆聽
筆者在職場上體會到,要聽對方說話之前,首先要心無成見,仔細聆聽對方說話的內容、說話的語調及所表現出來的情緒,進而整理出對方所要表達的訴求,給予回應,如果沒有把握,可以禮貌地請對方再多說一點,但要記得,除非是長時間準備的演講,否則許多都是隻字片語,需要用心聽、注意聽,聽後還要用心思考、記憶,把對方的名詞片語組成一篇對方心目中理想的文章,因此隨身備妥紙筆或具有隨時記錄、貯存功能的手機或平板是很重要的,但是切記,在非當事人同意下,不要錄音、錄影。
最後,將對方說話的重點再複誦一次,除了確認外,更能讓對方知道自己有用心在聽話。
在職場上如何和長官、下屬及同仁培養出心領神會的「聽話」默契,就要從「聽到」話,進而「聽懂」話,最後要「實踐」話。
「聽話」,最後的重點一定得落在行動的強制性,否則,不只會變成「有聽沒有懂」、「雞同鴨講」,還會形成「陽奉陰違」,造成聽者與言者兩相背離的困局。【 文/羅品善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