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解、知足、感恩、包容 】
《 善解 》、《 知足 》、《 感恩 》、《 包容 》,是每一個人都應該要學習、具備的事。
這樣的一句話,除了可以提供一個人修身養性的目標,也時時提醒我們,滿足自身周遭所擁的事物,是多麼地重要。
要自度,才能度他人;我們要先修養自己的品德,然後以此身教去教導、影響別人;在人與事物中,要懂得運用善解,互相包容。
◆◆◆ 善解,
「善解」是什麼?有的人說:「轉念」。有的人說:「不傷己心」。也有人說:「正面思考」。
打開心門「善解」, 凡事往好的地方去想,慈濟志工董建德說:「用善解讀,只要無心往壞處想,無不都是好話。」
善解人意,顧名思義就是很能體諒人,很能體貼人、能够和他人進行換位思考。
『凡事要善解』,善解,就是善念。如自己行為有偏差,若有人指正我們,就要心懷感恩,切不要心生憤懣,若心裡有氣,就表示自己並無感恩。若有感恩心,則面對別人的指正,必能歡喜信受。
一般來說,就是所謂的〝 善解人意 〞,有善解的人,無時無刻地關注著周遭的人、事、物,這並不是他人所謂暗中盯人這樣的行為,有善解的人之所以關注周遭的人、事、物,那是因為他們希望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內,非常迅速、確實地解決問題。
這樣做,不僅不會讓事情擴大,對事件當事人的幫忙,就像給在大海中浮沉不定的人們救生圈一樣。
對人要懂得善解,即使對方有意傷人,只要我們無心接受,就很容易善解;
對事不要存有成見,若能打開心門事事包容,內心必然輕安自在。
相反的,因他人說話的習氣、無心的言語,放在心裏,使得自己心神不寧、精神散亂,這是傷害自己。
善解人意,首先要與人為善,善待他人,而後才能理解人、諒解人、體察人、體現你人格的魅力。
懂得相互接納、相互合作、相互融洽。尊重他人的優勢和才華,也寬容他人的脾氣和個性。
對别人,完全是欣賞他美好的地方,而不去計較他的缺點,或者說與自己不合拍的地方。
不能理解的時候,就試著去諒解;不能諒解,就欣然地去接受它。
所謂善解人意,就是順其自然,簡簡單單。看看自己的心,然後按照它告訴你的去做,用心就好,自然就好。
這才是真正的我們所需要的原汁原味的善解人意;善解人意,還包括善於體察他人的心境,給人以即時雨一樣的帮助,讓温馨、祥和、慰藉來美化人生,溝通心靈。
那要如何善解人意?其實很簡單,就是做你自己,不必强求,不必虛偽,畢竟有一種說法叫做返璞歸真,不要故作高深,不要用詞複雜,簡簡單單勾描的風景就像清水一樣,雖然無味,却永遠不會厭倦,没有咖啡的香醇,没有酒的芬芳,没有茶的清香,却又蘊含了這無數的變化。
誰能說出清水的味道?誰能說出簡單的感覺?就像是品嚐過佳肴無數,離不了還是米飯饅頭,這就是生活,真實又自然。
「善解」的相反詞是「惡解」,惡解別人好意的人,他的心態就是如此:「我就是這樣的人,而且事情過去就過去了,何必要你雞婆來對我說話,使我很沒有面子!」就如有人在培訓中時,大發修善改惡的心,很想徹底地脫胎換骨,洗心革面。
但卻在夢中夢到自己全身的皮膚都脫落了,偏偏就是臉皮死拉也拉不下來。這就是表示,人都很好面子啊!
其實在聽到人家指正自己時,自己心中也知的確是自己不對,但在人前就是抵死也不承認自己有錯!因為面子掛不住,反過來就說別人太雞婆了。
若再又有另外的人來說我們不對,我們因為非常執著,還是硬不肯認錯,而且也還認為那人實在太多管閒事!像這樣的人的心態,就是一念惡心。
修行,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能凡事善解,能一念善起,所有的惡就會消滅了。善惡是相對的,善起,惡就滅;
惡起,善就滅,所以要好好培養一念善心!有了善心,那怕是惡緣,也能夠轉為善緣,因此要好好將這顆心照顧好,修行是修心養性,就是修這一念心罷了。
◆◆◆ 知足,
人生在花花世界裡,每一天、每一秒,受外在的誘因(如金錢、人、性等等)的誘惑,食髓知味,漸漸變得不滿足於現狀,進而想要求取更多更多的慾望,胃口變大的結果,貪婪、自私,甚至為此而去犯罪!
學會知足,就是要讓我們能夠去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東西;不管是事或物,我們中國古代有許多成語、諺語,都在強調知足的重要。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知足常樂」…等等,無時無刻地在提醒我們去體恤、感謝贈予我們事物、給予幫助的人;
有些我們所得到的東西,絕無僅有、獨一無二,就像名畫家留下的驚世鉅作,而得到他人「只給你」恩惠的人,是否該去小心地愛護它,慶幸上天賜給你一位貴人,帶給你向前看的動力?
有時,對某些事,求取是很重要的;但另一方面,當你得到想要的東西時,感到滿足、惜福反而比獲得東西更為重要。
感恩和知足似乎是相輔相成的,當你知足時,你就會了解生命的可貴,對於凡事,你也將會珍惜它,這是不需要任何勉強的,而是自然而然、發自內心的;
而當你實踐知足後,緊接而來的,你會慢慢發覺自己是個多麼幸運的人,你感謝帶給你幸福的那件事、那個人~喔~那你知道感恩了。
◆◆◆ 感恩,
就是那麼簡單,不需他人指導,更不需去強求,因為當你對所處的情況感到無可言語(例如:興奮得說不出話)那你就會了。
我們要對誰感恩?如何感恩呢?感恩是不是有一定的對象?
這些都是不重要的。試問,當你想表達對某人的感謝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可以說是正常的。怎麼說?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中國人害羞的原因吧。
嗯,有部分是,這是表現在外、潛意識的行為。但深入問題的根源去思考,你會驚奇地發現,不是不知道該說什麼,而是…要感謝的話,所要感謝的並不只一個人、一件事!
人言:〝 所有的事都是有始末的 〞、〝 有因就有果 〞,的確,當你在飲水思源時,你將會發現所有的事,幾乎是環環緊密地相扣;
當你感謝別人,你會發現,其實別人做這件事是因為我的緣故,而我起初絕不會想到對別人會影響那麼大……看吧…弄到最後,根本不只該感謝誰了,那,就感謝全人類好了,即使他並沒有幫你,但說「謝謝」帶「感恩的心」是件對你無害,對他人有禮的事,何樂而不為?
有時候,我們與人發生磨擦和衝突,實際上是自己的不對所惹起,或是做錯了事,或是因為自己態度不好所致,但在起衝突的當下,沒有人會承認是自己不對,而究竟誰對誰錯,旁觀者清,第三者總是比較看得清楚。
◆◆◆ 包容,當你遇到一個人,你希望和他相處和平、愉快時,包容是很重要的。
舉比較狹隘的朋友相處來說吧,和朋友相處,來自不同的兩個、三個家庭,因為教育方式、生活習慣、之前人際或是有人更絕的,用星座和血型來分,那每個人的人格明顯地有所差異,甚至有的差異很大。
但,你卻時常會看到兩個性格迥異的朋友合得來,有說有笑,對吧?
人不是獨居的動物,就是為了要和別人相處,當遇到不同的個體時,我們就會想去了解、親近他人,在心理上就會略有改變(例如你不喜歡的事,而你的朋友卻喜歡做,你多半也會陪著,但不會動手去做),行為也會略有調整,這個就是人與人之間無形的「包容」。
包容很重要的,若把人形容成固體,當兩塊固體相遇時,所產生的撞擊一定很大;
但如果是可變的液體呢?就可以將磨擦減到最小。我們應該要學著去包容別人,減少不必要的磨擦與傷害。
知足、感恩,是對自己,要自我要求有知足和感恩心;善解、包容,是對別人,面對外在人事要能善解和包容。
若能在生活中力行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人際之間就不會有衝突與磨擦,就能處在一片和氣的美好情境中。
這四點不管是用在人際、處事,或是所有地方,都非常適合,尤其是在人際關係方面,願你也能得到這四大元素。【 文/靜思語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