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會客室〉別以成績論英雄
親愛的大人,我人生最重要的人、最愛的人,請以「努力」論英雄,別再以「成績」論英雄……
〈家長看過來〉只看分數 失了孩子心
文/蘇菲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IQ早已過時,人有多種智能組合,現行考試體制根本測不出孩子的實力。
有人怎樣考數學就是不及格,但是平時觀察能力細微,同學的衣服掉鈕扣馬上發現;有人連成語都不懂幾句,但天生就是人際互動的好手,交了很多朋友。試問出社會工作後,是數學、語文成績重要,還是觀察能力、互動能力重要?
曾在學校待過的我,體認臺灣教育環境的守舊,有些人依然對成績排名錙銖必較,對公立和私立大學定位之分偏見仍在。之前有個高中學生傳訊給我:「我已經不住家裡了,我也不想回家。」起因是成績退步之故,媽媽不讓他有任何課外活動,也不給零用錢,包括和朋友出門、參加社團、參加畢業旅行,放學回家就是被逼著念書。曾經因為吵架,鬧到學校的老師、教官都知道,孩子想住宿,她也不准,就是要在她的掌控之下。
他說很後悔考上好高中,讓媽媽像走火入魔一樣逼著他,也跟他說過:「如果大學沒考上台政清交這幾所,你這輩子就廢掉了。」他離家多次,寒流來時寧願睡在國小的教室裡,也不願待在家裡見到他媽媽。
學生現在住大伯家,但我想他的宿命依然存在。家庭該是培育一個孩子最重要的成長之地,是怎樣的教育方式,會讓他聽到念書就頭痛,成績不好就無法得到認同?我們不是該讓孩子具備足夠的競爭力,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中生存嗎?怎麼會用同樣一種教法,同樣一種測驗評量,讓孩子愈受教愈後退,愈沒有自信和勇氣去挑戰呢?
這真的不是唯一的例子。曾經身為台灣教育體制下的學生之一,我由衷地感同身受。
〈孩子內心話〉我真的盡力了
文/Alice
親愛的大人:
「盡力就好」,在考試前你們總是這樣對我說;但在段考結束、升學大考結束,你們為什麼看起來不開心?你們說「沒有」,卻在看見分數時皺了眉頭;你們說「沒關係」,卻在放榜時歎了氣;你們說「以後大學考好就好」,卻怎麼聽起來像「你高中考得不好」?
親愛的大人,曾經我是你們掌心裡的寶貝,你握著我的手,一筆一畫教我寫「盡力而為」,我睜大雙眼問你們這是什麼?你們說那是指凡事要付出最大的努力,去完成。
成長的歲月總是稍縱即逝,轉眼間小女孩長大了,但她沒有忘記,你們耐心教導的道理,她真的沒有忘記。
在學業上她用了心,但親愛的大人,「成績獎勵」是你們最溫柔的殘忍。如果在一次考試上,我花了很多時間準備,考得好,你們的金錢也勝不過鼓勵;如果我沒有盡力,卻意外獲得好成績,拿到那些金錢我也不會開心。相反地,若我已經盡了力,你們卻以成績不夠好為理由,扣押零用錢,即使表面上不說,你們也早已否定我的努力,這一霎不經意,卻加深了已成形的挫折感。
記得當時國中升高中要考基測,我那時週一到週五住校熬夜苦讀,六日也留校自習,那時的每一天,我都告訴自己「加油,成功是留給堅持到最後的人」,但正式的考試,我仍然比模擬考掉了5、6個百分比,走出考場的時候,我不知道要如何告訴爸媽我考不好,只想安靜大哭一場。
那陣子是我第一次體會「現實」,體會「低潮」。但親愛的大人,你們告訴我「妳不夠努力」,我說我努力了,你們說「妳不夠聰明」……
等待放榜的日子裡,每一晚我總在為那些話語哭泣。原來,眼淚可以那麼多,失望可以那麼重。後來我上了高中,那些話仍插在心底。我介意、我記得,只是我沒有說。
或許有些時候真的是我們愛玩、懶惰,所以你們罵我們,教導我們該做些什麼,謝謝你們總是包容、在意著我們,引導我們,在這一趟人生旅程。
但,我們需要你們更多的了解,在責備前,能不能先停下來,聽一聽我們的心,看一看我們的努力?
因為愛你們,所以被誤會時我們吼了回去,因為那一刻,真的讓人很難過;因為愛我們,所以當我們對你們吼,你們會生氣、傷心,認為我們桀驁不馴。
青春,總會替親情打上千千結,「解鈴還需繫鈴人」,親愛的大人,我人生最重要的人、最愛的人,下一次,請以「努力」論英雄,別再以「成績」論英雄。
勾勾手,做約定,你說的我都會聽,但請你相信,我是真的盡了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