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決職場言語攻擊  】
 
 
屏除先入為主習慣

文/楊麗女

每個人來自不同家庭,有各自的認知價值,因而看事情的角度不盡相同,在融合成為職場的生命共同體前,必須先屏除「先入為主」習慣,學習不要立即分出孰是孰非,同時避免標籤化。

 

 

我的工作多半接觸經濟較弱勢的家庭,隨著社會福利的日臻成熟,我們提供的服務,除了可及性、近便性,最重要的是避免弱勢家庭被標籤化,讓受助者保有尊嚴又能緩解困境。

曾經接觸一個實例:一位獨身女子剛搬家,她發現鄰居是一戶單親家庭;媽媽和兩個小孩。某天晚上,該女子發現自己的高跟鞋不見了,隔天拖鞋又不翼而飛,女子起疑:「會不會是隔壁的單親媽媽偷走了?」於是乎,她到管理室要求調閱監視器,不巧監視器又故障,更加深女子的懷疑。她把所有物品都收進屋裡,不久看到管理室公告:「野狗橫行,加強門禁,不明物品,請住戶至管理室認領……。」

依多年經驗證明,人們經常無意間給人貼標籤,如同那位獨身女子,她主觀的認定單親等於弱勢,甚至手腳不乾淨。」事實上,接觸弱勢家庭的工作人員雖是專科背景,在職訓練時,經常會以「角色扮演」詮釋人在情境之中的不同反應,以站在對方的立場斟酌問題、了解全貌,也不會任意提供建議或下結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管我們從事的是什麼工作,職務高低、薪水多寡,對於每個人的人格都需要尊重,「張三很吝嗇,李四最會摸魚……」,職場隨時在變化,人也一樣,今日踏過的河,下一秒已經不同,若能在職場隨時保持彈性,工作才會更愉快。

謠言不攻自破

文/周宏昌

商場如戰場,職場亦復如此,充滿爾虞我詐、明爭暗鬥。有鑑於此,當初進入公司選擇技術部門,是我的志趣和專業。顧名思義,技術部門與機械相處的時間,當然比和同事久,我相信只要勤學肯問、精進能力,和同事間的友誼也會水到渠成。

年深月久,我也屆而立之年,長輩同事們也為我的婚姻著急,屢次關心介紹對象,但頻頻相親卻功虧一簣,隨之謠言四起:個性高傲、性向可疑、身染隱疾……種種流言蜚語如暗箭般四射。

「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身處職場,做事稍有成就,或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便容易引起他人嫉妒,向你非議,但非議的人有些可能只是信口開河,惹是生非也許出於一種猜忌心理。有時,這些似是而非的刺激,反而使自己獲得一個反省機會,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

後來結婚了,謠言不攻自破,當我提著禮餅,兩年後又陸續捧著彌月蛋糕、彌月油飯,我看到一雙雙誠摯祝福的眼神。在職場,對於別人的言語攻擊,如果是善意批評,不僅虛心接受,還要自我反省檢討;如果是惡質的非議,何妨「忍他、讓他、不管他」,盡己所能做好分內事,若結果是好的,別人的口業不妨一笑置之,不是嗎?

勿跟莫須有罪名起舞

文/水蓮荷

年輕氣盛的我,一心只求表現,對公司交付任務總是竭盡所能,全力以赴。努力終於有了代價,很快地獲得老闆賞識,職位也跟著水漲船高、扶搖直上。

受到老闆器重,意氣飛揚的我,意見、想法和同事大相逕庭時,總是據理力爭,為理想不肯妥協;開業務會議時,橫掃千軍的言詞既尖銳又犀利,往往讓同事招架不住,對我產生難搞的負面觀感。

「鋒芒畢露」讓同事視我如芒刺在背,礙於我深受公司器重,是老闆心目中的紅人,大家不敢明目張膽得罪我,便處心積慮用子虛烏有的言語攻擊我:「愛吹毛求疵、沒事找碴、為討好老闆興風作浪打壓同事」。其實,我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切只因求好心切。

被冠上莫須有罪名,好勝心強的我不甘示弱,時常和滋生事端者針鋒相對,同事關係陷入危機,讓我身心俱疲,苦不堪言。一度想掛冠求去,但念及公司提供我一個能發揮專長的絕佳舞台,讓我頓生躊躇。進退兩難,權衡輕重,我決定改變自己試著融入與適應環境,藉以扭轉局面。

我試著對那些用言語攻擊我的人,不再耿耿於懷。內省反求諸己,一改過去強勢作風,放軟身段鼓勵大家有意見開誠布公說出,展現誠意,接受同事建議。勇於接受改變,終於扭轉頹勢,讓我不再飽受同事的言語攻擊之苦,安然而適切的在職場上笑傲江湖。

一個巴掌拍不響

文/驍龍

警察在進行車禍鑑定時,雙方都有不同比例的責任歸屬。職場關係也是相同道理,與其說別人被貼上標籤,自己或許也必須負一部分責任。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自己能想通這個道理,就不會因為自己感到委屈而走向離職一途。

我也曾經被同事貼上「不合群」標籤,真要認真探究,他們陳述的也是事實,不過這是因為他們倚老賣老、自以為是,讓我覺得跟他們做起事來備感壓力,也認為不公。我曾嘗試在聊天過程中,委婉表達個人想法,但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在他們刻意忽略這層因果關係,大家繼續依然故我。

其中有位同事,更是指桑罵槐的代表,常用他那有如大聲公的嗓門,雖沒指名道姓,但一聽就知道他在批評誰。對於這樣幾近面對面的直接批評,我通常選擇裝聾作啞不予回應,畢竟在職場闖蕩多年,深知到哪兒都有這種人存在,沒必要為了這種事自毀前程。若能退一步閃過朝我而來的攻訐,才能站穩腳步繼續為自己奮鬥。

如今我還是跟這些人處在同一個工作場所,雖然心中難免有些芥蒂存在,但只要心態上做好調適、在做事與處事間取得平衡,其實不需要離職,一樣可以活在屬於自己的天地裡。
做好心理建設才是真王道

文/大米蟲

幾年前,回到南部工作,老闆因為是認識的鄰居,賞給我一個名聲響亮的職位:「董事長室執行秘書」(真的很響亮,因為這家公司也才20多名員工而已)。對於這家公司的老鳥們而言,新來的我,無異成了攻擊的好對象。

 

 

從進去第一天起,不時聽到老鳥同事間,故意音量放很大的悄悄說:「這個妳不用做啦!丟給新來的執行秘書去做就好。」有時還會聽到,「老闆眼前的紅人,我等著看她有多厲害」、「哎喲!董事長室的執行秘書也會出錯,不是能力很強」,我忍受這樣的酸言酸語,還要逼自己以低姿態向老鳥們請教不熟悉的工作內容,再逼自己用最快、最不會出錯的方式學起來。

老鳥們加重我的工作量,我也只好硬著頭皮咬牙接下。還好算是幸運,這家公司的工作內容雖然毫無章法,但至少還算容易。憑藉在北部闖蕩數年經驗,每每都能順利過關。

當然,我不可能沒有脾氣,沒有怨言,大家都是人生父母養,我是來工作,並不是被妳們欺負謾罵的。但是,我只能躲在廁所裡,關起門來罵髒話發洩。走出廁所,又是一隻善良可親的特權階級菜鳥。

慢慢地,我找出生存模式:讓自己不帶私人情緒、不說閒話、工作時間一切就事論事、絕不拿職位階級打壓其他同事。身段放軟,和這些有敵意的老鳥們保持距離卻又維持客氣的關係。經過一段時間,他們大概覺得我無害吧!我被排擠的情況,已經稍有好轉。

如今再遇到閒言閒語,甚至指著我鼻子大罵的情形,我會先問自己:「這件事的錯誤出在我身上嗎?如果是,我該怎麼補救?如果不是,只是對方無謂的情緒發洩,實在不需要在乎。」擁有良好的自我心理建設跟強大的工作能力,才能是叱吒職場的最佳利器。

 

感謝同事解圍


文/庭院深深

專業能力,沒有人可以否定它在職場上的重要性,然而卻有些人因為自認是職場中的「勝利組」,因而狂妄自大。

剛入行時還是新手,對於所有機器操作流程完全陌生,雖然曾多次在一般的便利商店或圖書館自行操作過基本的紙本影印,但對於其他專業細節卻不熟悉,例如雙面影印、設定列印功能、如何自動送稿、如何多份影印的設定、機器卡紙了如何處理等等。

猶記當時到任不到一個星期,有一回因為某台機器卡紙,我按照某位同仁指導我的處理方式將卡住的紙拿出來,但試了好幾次,紙張依然不聽使喚,當我拜託另一位資深的同仁前來協助時,沒想到該同仁竟然回我說:「我不是教過妳了嗎?妳是腦殘喔!腦袋是裝屎喔!為什麼其他人一教就會,妳卻是怎麼教,怎麼不會……。」隨後資深同仁便用非常快速的動作把卡紙處理完成,完全無心指導。這段過程,對於當時還是菜鳥的我而言,心中非常難受,除了自責學得慢,更覺得顏面掃地,然而「旁觀者清」,當時其他同仁看到了,馬上幫我解圍:「人家才來多久?有需要這樣嗎?」事後輕聲告訴我:「之後有遇到問題歡迎來找我,我會盡力幫住妳的。」際遇猶如洗三溫暖,內心既感慨又感動。

我很明白,職場環境是競爭,是現實的,但當自己在職場上打滾多年後,我深深認為同仁、下屬無端的言語攻擊,都是最笨的方法,不只解決不了問題,也賠掉了在職場上的人際關係,還傷了同仁想要把事情做好的衝勁,實在不值得啊!

巧妙避開衝突發生

文/陳思妙

在職場裡什麼人都有,在我經驗中,最怕的是對自己有嫉妒心的同事,背後常放冷箭,無時都可以感覺對方的敵意散播在辦公室的氣氛中。

我有一位部屬,以往對她特別照顧,後因個人因素離職,也到適合工作,時常還會向我請教有關工作上的問題,我也不吝嗇的傾囊相授。後來我想轉換跑道也離職了,求職期間剛好她公司需要徵才,最後我們又成為同事,彷彿又回到以前那種相知相惜的情感。

好景不常,進公司後,我負責一個公司新專案,公司也是第一次接洽不同型態的case,在大家都是初體驗的情況下,我也沒讓公司丟臉,專案不但進行順利,也讓公司賺了不少錢,老闆也對我讚賞不已,不時在開會稱讚我的能力和效率。

久而久之,她便對我產生嫉妒,原本她是老闆和上司的寵兒,在我出現後,公司的焦點不再聚焦她身上,她開始處處刁難我,或者口出揶揄話語,例如她會對我說:「妳怎麼不穿好一點的衣服,每天都穿T恤,好像外勞」;還會藉機分化跟我比較有話聊的男同事,有一次客戶來訪,雖然我跟客戶並不認識,當客戶要離開時,我禮貌性的跟對方說聲再見,卻換來她數落我的口語:「人家是認識妳嗎?」(意思是說我憑什麼跟人家說再見)。

當下雖然覺得很無辜,但也忍了下來,起先我顧及同事之情不計較,她卻愈來愈過分,還會不時問我:「你何時要結婚啊!我看,很難吧!」 要開主管會議,她也會想盡辦法阻撓,諸如此類的行為不斷發生,不想理會她的冷言冷語,卻又讓她變本加厲,本想提辭呈,又怕說出原因會讓老闆為難。後來我跟老闆申請調派其他部門,和她避免接觸藉以減少衝突,後來二人感情也愈來愈淡。

人說嫉妒就像一把刀,最後不是插在別人身上,就是插進自己心裡。我想,在職場上每個同事的心態都不一樣,若是正面衝突造成的後果可能傷及彼此,更可能波及無辜同事。像這種情形,如果能巧妙避開接觸機會,或適時轉移焦點,也許辦公室可以換來些許的平靜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