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 黑便是警訊

 

文/黃雅憫

 

王先生因糖尿病、心臟病長期服藥好幾年了,最近發現大便顏色變深且黏黏的,原本並不在意,但3天後,他吃完早餐後到廁所方便,瞬間眼前一黑,隨即不省人事。再醒來時,已躺在醫院急診室。

 

臨床上這樣的情形常發生,究其病因,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惹的禍。

 

腸胃道出血分為上消化道及下消化道兩類。上消化道出血在天氣變冷時容易發生,其原因眾多,最常見的是消化性潰瘍,如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另外,感染幽門桿菌,或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心臟血管藥、神經腦血管藥(通血管藥、抗凝血藥)等,都是可能成因。

 

消化性潰瘍的症狀,包括腹脹、腹痛、噁心、嘔吐、吐黑色液體或解黑便(顏色如頭髮或瀝青般)。但消化性潰瘍病人不一定都出現前述所有症狀,有些患者(尤其老年人),對於痛覺較遲鈍,經常不會覺得不舒服,直接以解黑便表現。

 

許多人有個錯誤觀念,以為吃消炎止痛藥時,合併用胃藥就不會傷胃。其實,非類固醇消炎藥會直接刺激胃的上皮,阻礙胃黏膜的屏障功能,減少胃黏膜的血流量,干擾表面損傷修復,導致潰瘍,這種影響並非使用一般胃藥就能避免。當民眾有以上症狀,應立即就醫。

 

若有消化性潰瘍的疑慮,尤其是已經出現黑便的症狀時,最好藉由「泛上消化道內視鏡(簡稱胃鏡)」診斷;民眾千萬不要因為害怕做胃鏡檢查,以為黑便可能只是短暫的,而忽略它的存在。

 

胃鏡可以清楚看見胃及十二指腸的狀況,當發現出血點時,便可以經內視鏡立刻進行止血治療,其安全性高,且可診斷兼治療,一舉兩得。

 

目前經內視鏡止血方式,再合併使用潰瘍藥物,療效很好。但若延遲就醫,就可能演變成嚴重症狀,需要外科手術才能治療。

 

(作者為永和耕莘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