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結婚為前提交往 不懂為何總被打槍 】
Q:
這幾年因為很想安定下來,都是以結婚為前提在交女友,認真參加過好多次聯誼,也在交友網站和APP認識不少女生,好不容易交往了幾個,時間卻都不長,最多只有半年左右就結束,幾乎都是對方提分手,很像傳說中的半年魔咒。
我的條件不算差,身高175,薪水45K,還有人說我是小金秀賢,三高條件沒三樣也有兩樣,還是一直收到好人卡,有的嫌我不夠貼心,有的覺得跟我沒什麼興趣交集(我就是一般人的嗜好啊),有的不喜歡我無自己購屋的打算(婚後有父母的房子住)……,難道興趣較少、不是那麼懂女生在想什麼的男人,注定很難結婚?還是我找的對象都不對呢?該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伴侶呢?
A:
與戀人是否合適,是一種主觀看法,常取決於個人的擇偶標準。
有些人的擇偶重點在價值觀、興趣的相似,比如考量對方是否也和自己一樣較務實、家庭觀念強烈,或是喜歡閒雲野鶴、不拘於常規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更在乎角色和需要上是否互補,比如一急一緩,一方喜歡照顧對方,另一方正好也喜歡被照顧。除了「同質論」和「互補論」,在擇偶理論中,還有一種「交換論」的說法,強調關係的發展與回報有關,所以除了思考對方是否符合我們心中的條件,也要考慮自己可以給對方什麼?
如果總是用同樣殷勤問候和溫馨接送等柔情攻勢追求心儀對象,就會明白這些對想婚女性來說不是關鍵,除了客觀社會條件外,還會考量是否興趣相合、談得來、有足夠安全感(有些人的安全感來源在物質),或貼心等等。
一些情侶分合研究亦提到,「低其他選擇」(對方是否很容易被取代)也會影響對彼此合適度的想法。一對戀人如果認為與對方分手將難再找到如此適合的對象,覺得其他人無法取代,關係的穩定性便能加增。所以,如何讓自己滿足女友的心理需求(也就是女生所說的「貼心」),在對方心中建立不可取代的位置,得靠你自己多做功課啦,請再接再厲!
之前的挫敗經驗或許已讓你學會兩件事:
1.行情好的異性擇偶標準也較高。
2.那些讓你一見鍾情的對象幾乎與你沒什麼交集。
「越過表象和感官的吸引,找出真正適合自己個性與特質的異性」,是可以幫助你破關的第二項重要功課,不知你是否能稍微放慢速度和調整心態?愛與親密的智慧需要慢慢累積,試著不那麼目標導向(結婚)趕進度,或許心情會輕鬆許多,更能「看見」你的她。【 文/諮商心理師 張璇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