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皮膚菌種多 別再拚命殺菌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現代人愛乾淨,動不動就喜歡使用殺菌清潔產品來洗臉、洗澡。不過,研究發現,正常健康皮膚上的「共生細菌」種類,比「病態皮膚」上的細菌多得多;即使是同一人,皮膚發炎處的細菌種類也會比較少。若能提供皮膚適當潤膚保護,讓皮脂膜正常、提供「共生菌群」正常生長環境,可能更有利維持皮膚健康。
在這項研究當中,法國研究人員分別在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的正常處與發炎處採樣,結果發現,健康皮膚與發炎皮膚上採得的細菌分布明顯不同。
「問題皮膚」上不僅共生菌的種類比較少,反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溶血葡萄球菌等都遠比正常皮膚上來得多。
完成菌群分析後,研究人員接著讓患者每天使用2次潤膚品,持續3個月後,患部濕疹嚴重分數計分平均降低38%,逾1/3改善幅度超過75%;原本異常增加的3大類葡萄球菌也明顯減少,菌群分布狀況變得與鄰近處正常皮膚類似。
讓皮脂膜正常 有利維持皮膚健康
但究竟是因為潤膚品提供油脂,讓原本缺損的皮膚屏障正常化、改變菌群分布?還是潤膚品中的硒以及其他益生菌、益生質,影響菌群分布?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不過,研究人員認為,藉由此一研究可知,皮膚上的菌群分布情況或可用來判斷皮膚健康與否,甚至藉以及早偵測皮膚的微小變化,提早預防皮膚出現發炎反應。
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朱家瑜指出,早年醫界已經觀察到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上的細菌有單一化以及葡萄球菌增生的狀況。一般認為可能是因為皮膚發炎、障蔽功能缺損,滲出的組織液成了培養基,導致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增生。加上細菌會互相搶地盤,當葡萄球菌大量增生,就抑制其他多重細菌生長。
過去有患者因此使用含有殺菌成分的清潔用品,結果雖然消除了部分葡萄球菌,但卻因為過度刺激,症狀更嚴重。
要扭轉這種狀態,應該是讓皮膚趕快恢復健康,除了使用抗生素藥膏、局部的免疫調節劑藥膏等治療,若患者皮膚炎較輕微時,使用不會引起過敏、刺激的潤膚產品確實也有效。但如果「發炎比乾燥嚴重時,光用潤膚產品是不夠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