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坐骨神經痛,脊椎 (6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後腰靠枕才好睡  僵硬 老化 所致

 

                          

不少人習慣睡覺時在腰部墊枕頭入眠,亞洲物理治療聯盟理事長、同時也是物理治療師的簡文仁表示,腰部弧度過大者才有此需求,可靠牆站立測試,手掌深入後腰與牆壁間空隙,如果無法以一個手掌厚度補滿,即屬腰弧過大,部分是先天所致,有些則是後天缺乏運動導致腰椎僵硬,或老化而引起、常見40歲以上中年人,合併常腰痠背痛者才需治療,但腰後塞枕頭易頂住腰椎恐過度施加壓力。



平躺俯臥,雙手向上、向後舉起並抬起上胸,雙腿向上抬,停留幾秒再放下;可以鍛鍊核心肌群,預防腰椎僵硬。資料照片

改抬腿入睡

物理治療師簡文仁建議,腰部弧度較大者可改以枕頭墊在膝蓋下方、抬高腿部,平躺時呈自然微屈膝,使骨盆後傾,讓腰部能貼到床面,同時抬高下肢可促進腿部血液回流,改善腿部水腫,高度視個人需求不同調整,以能夠讓腰部接觸到床面的高度為標準,時間也無須限制,至自然入眠即可。


練核心肌群

針對缺乏運動所導致的腰椎僵硬民眾,物理治療師簡文仁建議平時鍛鍊腰、背與腹部肌群等核心肌群,如平躺時抬高伸直腿部呈90度,可鍛鍊腹部力量,以及俯臥平躺、雙手向上伸直並向後舉起、抬起上胸,同時雙腿伸直並向上抬,停留幾秒再放下,可鍛鍊背肌。另外,腰部肌群則可以仰臥起坐訓練,頻率次數視個人體能程度不同,量力而為即可,只要稍感費力即可停止。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膝關節退化
中醫多層面治療

 







穴位圖。(照片提供/胡奕晟)

 

圖.文/胡奕晟

 

一名50多歲的女病患因膝痛徹夜難眠就醫,在治療數次後,夜間疼痛情形明顯改善,連行走和輕度爬坡時,無法施力的狀態也緩解大半。

 

膝關節退化是以膝蓋無力、痠痛、疼痛為臨床表現,特別是爬樓梯時,症狀會更為加重,也有人會伴隨膝蓋無法完全蹲下,及蹲下後難以起身,中醫治療在膝關節退化有幾個層面。

 

◎中醫傷科治療

 

因膝關節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膝關節面受力不平衡,導致膝關節磨損。膝關節面受力的狀況取決於股骨與脛骨動態下的相對位置,故中醫傷科醫師會視情況調整大小腿周邊肌群,有時甚至會往下調整到足弓、往上調整到腸薦關節,以求下肢的肌群張力均勻,使得膝關節的受力面可恢復正常,關節軟骨不會磨損,退化的情況才不會繼續惡化。

 

◎中醫針灸治療

 

除了針刺股四頭肌等以求膝關節周邊肌肉張力平衡之外,可針刺足三里、陽陵泉、陰陵泉、血海、梁丘等穴位。

 

◎內服中藥

 

視臨床情況可服用龜鹿二仙膠、獨活寄生湯加減、六味地黃湯加減等。

 

◎外敷中藥

 

可以桃紅四物湯合伸筋草、透骨草等煎湯外敷,急性期可考慮使用金黃散外敷。

 

◎肌力的鍛鍊與拉筋

 

鍛鍊股四頭肌可幫助穩定膝關節,避免加重磨損,然而適當的拉筋鬆開股四頭肌,也可避免因肌肉張力不平衡造成的磨損,兩者並不互相衝突。

 

◎穴位按摩的緩解

 

可按位於手肘的曲池、尺澤、肘後的天井穴以及肘側的小海穴等,此為膝蓋區域的對應穴位,可緩解膝蓋局部的疼痛感。

 

◎食療

 

可適量攝取黑木耳、白木耳、海參、山藥等食物,以補充膠質。

 

中醫師會根據每個病患的個別狀況加以處置,建議在症狀的一開始就尋求專業的中醫師協助,以免症狀惡化。

 

(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內湖分院中醫部骨傷科主治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