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兩性,情侶同志,夫妻,男女性愛感情婚姻嘿咻 (308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女友竟是大媽寶 綁手綁腳難下決定 】
 
Q:
 
跟女友原本是萬年好友,但正式交往,兩人之間距離大幅拉近之後,赫然發現她是個大媽寶,很多事自己無法做決定,都要問過媽媽的意見,有時候只是我們兩人就可以自己決定的事,像是租房子或是買摩托車這種事,她也一定要得到媽媽的許可,偏偏她媽媽又是個規矩很多很龜毛的人,一連串的延宕常常搞得我們錯過很多事。
 
我勸過她身為成熟的大人應該要自己學著做決定,好幾次都因此大吵到不歡而散,冷戰快一個禮拜,但她依然故我,做任何事都這樣綁手綁腳實在讓我很不暢快,我該如何改變她?
 
A:
 
跟媽媽有如此親密的親子關係不是壞事,只是如果因此失去身為一個成人的獨立性就不太妙了。媽媽畢竟是一個從她一出生就跟她綁在一起的人,2、30年來對她的各種行事風格與個性的影響不言而喻,當然這種凡事必請教皇太后的互動模式一定早已行之有年,忽然硬要扭轉她的習慣,成效不彰不用太意外。
 
當然,妳也已經學到「來硬的」對彼此的關係只有壞處沒有好處,長久下來,消耗的絕對只有妳跟她的感情,不是她跟她老母的親情,所以不如換個方式思考。
 
一個人會變成媽寶,表示她就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既然她這麼在意媽媽的意見到這個地步,試著讓她建立「以媽媽為基礎」的獨立思考判斷能力也許是個可行的方式,像是在需要她做決定的時候問她,如果是她媽媽的話會怎麼處理?循循善誘的引導她有效率的思考方向,儘量不要給她猶豫或問媽媽的時間。
 
做決定的能力不是一蹴可及,而是要像美少女養成遊戲一樣,需要時間和付出默默經營,身為「玩家」的妳,必須由小事到大事慢慢給她不斷練習的機會,保持耐心,同時也要循序漸進,不要一下就做得太過火。要讓媽寶長大不容易,只要有一點進步,就是身為女友的妳莫大的成功了。
 
【 文/KD〈Let’s talk〉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關在象牙塔裡的女人 】
 
有時候,人生的可悲是自己帶給自己的,而靈魂的不自由,通常也是自己束縛自己的緣故。
 
LAKIKI常去的咖啡廳的角落裡,總是坐著一個女人,正確地說是個有點上了年紀的女人了,約莫五十幾歲,擁有白皙的皮膚、優雅的氣質,總是對著窗外微笑的眼角,有著一點點歲月刻畫的痕跡。
 
LAKIKI去咖啡廳的時間不一定,有時候傍晚,有時候晚上,只要傍晚的時候去那兒,一定見得到她。
 
「晚霞好美,是不是?」女人突然轉過頭來對我說話。視野狹隘的鬧區咖啡廳裡哪來的晚霞?我只能微笑著點點頭繼續自己的工作。
 
「我是學藝術的,我那纖細敏感的個性讓我每晚都不得入眠,我會聽見各種奇怪的聲音。」
 
要不是她那輕柔的聲音還蠻悅耳的,光聽她說話的內容,我幾乎覺得是一個有精神問題的人在跟我說話。
 
「那就看看書吧!看本內容艱澀的書或許可以幫助睡眠。」
 
LAKIKI開玩笑說道。「謝謝妳的建議,我會試試看的。啊,我該回家了,還有人在等著我呢!」像一陣風似地,女人消失在我的眼中。
 
後來聽咖啡廳裡的人說,這女人每天傍晚都會來到這家店,已經持續十幾年了。據說跟青梅竹馬結婚的她,婚後過了幾年幸福的婚姻,某天丈夫突然離家出走再也沒回來。
 
女人每天都會來這間他丈夫曾經最愛來的店裡等待,「他會回來的,或許現在就在家裡等我呢!」女人嘴裡總是喃喃自語。
 
我想,她應該是思念她丈夫思念到瘋了,但LAKIKI不解,這十幾年來,她怎麼沒設一個停損點,放下這個執念過自己的人生呢?
 
相反的,她選擇繼續待在自己的象牙塔裡,期待某一天有人會來敲門,但這一天應該永遠都不會到來吧!
【 文/LAKIKI〈愛の相親事件簿〉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對的人,遲早會出現。 】

我很喜歡看連續劇,不管是哪個國家、哪種類型。 糾葛的多角戀情是常見戲碼,其中有一種是觀眾不知道誰會跟誰在一起,還有一種是觀眾透過片頭曲畫面或其他資訊,早就知道哪個會跟哪個配。

假如我所看的是後者,我總會為劇中人心急如焚,比如說這個人為那個人痛苦,為那個人無法自拔,而你明明知道劇本有幫他安排了一個更適合的對象,可他卻一直陷在不屬於他的感情裡,這種時候我都會著急地大罵,他不該執著的,怎不快放下?

⋯⋯

回到現實,我們的人生不也一樣?當你自以為是地認定了某個人,為他癡狂,雖然知道機會渺茫,卻還是無法將自己抽離,這不是和劇中人同樣痴傻嗎?

所以我選擇相信,老天必定早為我們準備了一個恰恰好的人選,就像編劇配給主角的那個對的人一樣。

如果現在放不開的這個愛情判定不屬於你,不用著急、不用太痛苦,試著把焦點轉移到未來那個對的人吧!你可以先為那個人做點值得的付出,就是去相信、去期待,某一天他的出現。【 文/甜芋妮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擇愛固執 小心錯過幸福 】
 
S神采飛揚地告訴我,和交往一年多的他已約定好明年春天步入結婚禮堂,但問題是,兩人的母親們都不贊成這件婚事。
 
近八十歲的S母親認為,相差十二歲的小男友經濟基礎不夠穩固,S嫁過去怎得的到幸福?
 
而這小男友的母親更是強烈反對這樁婚姻,她認為S年紀已過四十,再度生育的機會不高,更何況還帶著一個十三歲的兒子,她不斷責罵兒子娶一個「某大姊」將會終生後悔。
 
S義無反顧地想與男友走上紅毯,蓄著鬍鬚的小男友也告訴我,他是真心愛著S和S的兒子,雖然他沒有房子和太多積蓄,但穩定的工作和基本的溫飽不成問題,兩人開口希望我能陪著女方家長出席,參加小男友舉辦的提親宴,不致讓S孤單一人面對強烈反對的未來婆婆。
 
看到S和他的小男友情意堅定,我於是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依約到餐廳去和老人家吃飯。
 
◆◆◆ 熟男大叔閃邊站 就愛貼心小男人
 
這頓提親宴,小男友的母親從頭到尾都沒有好臉色,甚至神情嚴酷地質問S那十三歲的兒子每月要花多少補習費?
 
S每月薪水有多少可支配?還提到兩個人談戀愛就好,何必急著結婚云云。
 
S畢竟是經過風浪的成熟女人,始終保持臉色平靜,讓她的小男友去說話解釋就好,我也幫著說S經濟自主,獨力撫養兒子已十多年,根本不會成為小男友的財務負擔,甚至讓小男友多了個像朋友的兒子,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福氣。
 
最後S還是決定將婚事暫緩,她認為小男友的母親反對如此之劇,即使強嫁過去也不會幸福,不如讓這段愛自自然然、交給緣分去決定,能留就留,如果有一天走不下去了,那就讓愛離去吧!能夠開花結果是最好的,若終究仍難逃分手的命運,回頭至少還有家人的擁抱。
 
我望著S有點細紋的臉龐,看起來依然秀氣,忍不住問她,為什麼這十多年來交往的四段戀情,全都是小她八歲到十幾歲的小男友呢?是想要證明自己猶有青春、魅力四射,還是對年齡相近的四、五十歲成熟男人提不起勁兒?
 
S大笑說,在愛情的版圖裡,她猜測大多數的單身四、五十歲男人歷盡滄桑、甚會算計,他們通常希望交往對象還擁有生育的生理條件,若帶個小孩在身邊那是大大減分。
 
雖然曾經也有過老男人對待S誠懇體貼,但S又嫌對方大肚腩太不性感。
 
但二、三十歲的小男友就不一樣了,他們愛了就是愛了,熱情、純情而不精於算計,有體力陪她青春期兒子打電動、打籃球,又願意甜言蜜語逗S開心,而且她的情場經驗是,老男人不一定就有肩膀,小男友也不一定就幼稚不體貼,決定一個男人的成熟度的,不是年紀,而是成長背景和生活歷練。
 
雖然前面的幾段戀情後來都因為個性不合分手,但S相信,總有一天她能夠遇到一位對的小男友,然後修成正果。
 
◆◆◆ 樸實女孩不來電 堅持追求亮麗正妹
 
我想起另一位四十幾歲的朋友阿志,十幾年來他已相親多次但都鎩羽而歸。
 
吸引阿志想交往的,永遠是外型亮麗出眾、個性活潑的三十歲女性;對於那種外表樸實、很想結婚、內向保守、賢妻良母型的女生,阿志則始終興趣缺缺。
 
但亮麗活潑的女性卻對於阿志的修車店生活一聽就卻步,雖然阿志年收入破一百萬,但修車店的黑手形象是時髦女性難以跨過去的心理障礙。
 
阿志花了不少錢請心儀的對象吃法國餐、送花送禮物,但最後總是無疾而終,一年又一年過去至今仍停留在光棍狀態。
 
我問阿志,什麼時候才會對亮麗活潑女性死心,才願意試著和個性、外表樸實的女性交往看看呢?難道不想調整一下交往對象的模式試試看嗎?
 
阿志搖搖頭說,感情勉強不來,他寧可當一輩子的王老五,也不想花時間跟一個不來電的女性交往。
 
◆◆◆ 追愛條件僵化 真愛也許擦身而過
 
我們老是愛上相似的人,我們很難在感情世界裡給自己一份彈性,也許,也就因此錯失了緣分。例如,愛上阿志的女生阿志總是不愛,愛交往小男友的S最後總是面臨分手,盡管一再受挫,但他們還是拒絕給自己另一條路試試看。
 
我覺得對於想結婚的S和阿志來說,設定一個僵硬的交往對象條件,實在很可惜。婚姻其實是件非常實際的事,婚姻不是靠激情或外在就可以長久維繫的,一個人對或不對,首要關鍵在於彼此個性的合宜。
 
奉勸想要找個伴共度下半生的朋友們,憨厚樸實的個性不一定就代表生活無趣,總是要交往看看才知道,還是用一顆開放的心來看待老天爺給的緣分吧!幸福,也許就在那個一開始就被你拒絕的人身上呢!【 文/番紅花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單親 也有雙倍幸福 】
 
記得有一位大我兩歲的學姐,她在17歲的時候懷孕,並且生下一位可愛的小男嬰,我想她原本也和我想的一樣,以為人生就這樣和另一半幸福走下去,但我想老天爺希望給她一點考驗,又或是太年輕,彼此接受不了磨合,所以選擇成為了單親媽媽。
 
雖然變成了單親家庭,卻沒有降低全家人對小男孩的愛,尤其阿公與阿嬤對他更是疼愛有加,該給他的教育與溫暖一樣都沒有減少。
 
小男孩現在也已經5、6歲了,但他從來不會問爸爸在哪,他知道媽媽不僅是媽媽也是爸爸,儘管單親,卻沒有影響小男孩任何的生理與心理發展。
 
我想當初學姐在做分開這個決定的時候也是萬不得已,但她選擇用自己加倍的愛,來完整兒子的一生,也不願意委曲求全,讓看似完整的家庭其實只剩下軀殼而沒有愛。
 
最後學姊還找到了疼愛她而且願意接受小男孩的另一半,小男孩現在也有了爸爸的陪伴,並展開不同的冒險旅程,雖然父愛來得晚,但我相信這也會讓他更珍惜,並更懂得體諒與包容他人。
 
在這個世代,單親家庭的人越來越多,相信大家周遭都有這樣的朋友,所以教育很重要,不要因為你是單親家庭的小朋友就覺得自卑,或是擁有爸媽的人就覺得比較高等,大家如果都多一份關心與包容,世界也不會毀滅,會多一份溫暖與人情。
【 文/Joyce〈生活停看聽〉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玻璃球裡的愛情 】
 
跟交往7年的前男友分手後,才發現我們之間最大的問題,就是我以為我們之間沒有問題。平穩平淡地度過每一天,日復一日,比起轟轟烈烈,我感受到的是更多的踏實與安定,每天分享彼此的生活,也一起認真規劃對於未來的藍圖,我們幾乎不吵架,我以為這是我們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殊不知只是在維持表面的和平罷了。
 
「我們之間一直存在很多問題,我們價值觀差異很大,沒有共同的興趣,也沒有共同喜歡的東西,這些問題一直都在,只是我們視而不見。」
 
某一天,他冷靜不帶情緒地把這些話說出口。
 
那一瞬間,曾經陪在我身邊7年的男人突然變得好陌生,我很不甘心卻無力反駁,因為他說的沒錯,我以為這些差異是互補,我們可以從彼此身上認識與體驗更多不同的生活面貌,但其實我們只是不願意去觸碰那禁忌的話題,沒有人願意點破,我們之間的愛情,就像玻璃球,外表美麗卻不切實際。
 
他離開了以後,我開始細細品嘗一個人的生活,發現我已經好久沒有為自己而活了,突然覺得生活變得好輕鬆,於是分手的傷痛轉變成了感激,感激他在這麼多年後,鼓起勇氣做出這個選擇 ,放過我,也放過他自己。
 
後來,他找到他所謂的靈魂伴侶,他們一起做著我做不來的事情,她改變了他對任何事情都漠不關心的人生觀,我也正式從這一段只是假象的完美愛情中脫離。
 
直到現在,看著他一步一步完成我們當初一起規劃的藍圖,夢想中的藍圖一直都在,只是現在他身邊的人,已經不是我了。
【 文/Bonnie〈分手快樂〉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男友熱愛冒險刺激 膽小女友擔驚受怕 】
Q:
 
男友跟我交往至今第4年,我們熱戀的時候很瘋狂,甚麼都敢做,本來很膽小的我,覺得男朋友帶給我另一片視野,跟他在一起好愉快。
 
可是後來愛情退燒後,我開始覺得跟他出去很不安全,例如有一次,他騎重機載我去跑山,因為路況不熟,一直在山中繞,打起瞌睡的我差點整個人從後座摔出去,我一驚醒馬上牢牢抓住他,但他事後罵我說這樣很危險,我氣得跟他說:「我摔出去更危險,你根本不顧我的安全。」
 
我們因此冷戰了兩個禮拜,最後是我去道歉才講和。他愛做這些讓我覺得很危險的事,我該怎麼勸他?
 
A:
 
看來妳還想留住這段關係,但必須要承擔的風險真大。想必一開始他開發了另一個願意冒險的妳,這的確是讓人很興奮的事情,畢竟每個人就像一本書,都是透過不同的戀情,打開自己未知的那一頁。
 
只是,回歸到個人的個性和安全感的問題,妳發現熱戀期過後,妳並不想要一直過雲霄飛車般的人生。
 
妳知道人為甚麼愛坐雲霄飛車嗎?因為它有時效性,那種刺激和快感,有開始也有結束。妳可以選擇1年玩1次,或者3年玩1次,自己決定何時想享受這份快感。
 
而目前妳的現狀是,妳身邊有輛雲霄飛車,他可能隨時想跑山、想出遊,而妳卻不想要這麼大量的刺激和冒險,加上那一次差點摔車的經驗,這麼可怕的恐懼經歷,妳男友非但沒安慰妳、撫平妳的不安,反倒指責妳,這讓妳最受傷。
 
我在想,妳男友的反應為何是「這樣很危險」然後外加兩個禮拜不理妳?
 
依照常理而言,如果妳摔出去更危險,也許他當時也感到很不安,但他的經驗和他的冒險犯難精神又跟他說:「別大驚小怪,難道要因此以後都不出門?」
 
妳要知道,獵人的天性就是打獵,當這點受到質疑和抗衡的時候,他就會不安,所以妳應該好好思考的是,如果他是獵人,他絕對不可能捨棄這些危險刺激的行為,那麼妳要怎麼對應呢?祝福你們!
 
【 文/諮商心理師 克萊兒〈戀愛翹翹板〉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單身不婚 與你何干? 】
 
雨芳40歲了,目前單身,也從沒結過婚,比別人幸運的是,她的家人從來不會催她結婚。
 
◆◆◆ 大齡未婚親友催婚 爸媽挺女好感心
 
「結婚有甚麼好?妳看我跟妳爸結婚這麼久,這樣有比較好嗎?」
 
雨芳媽媽常在家庭聚會時,當著她的面這樣跟雨芳說。而雨芳她爸聽了也不吭聲,頂多眼神示意叫她聽完就好,別開口幫他說話,免得她媽又囉囉嗦嗦的,到時候他吃不完兜著走。
 
雨芳的爸爸其實也挺感人的,之前一些觀念較保守的親戚當著雨芳的面數落雨芳的不是,說甚麼女人別只想著讀書和工作,結婚生子是上天給女人的任務,寧可不工作也不能不結婚。
 
雨芳聽了這些話沒生氣,只當是個笑話講給她爸聽,結果她爸竟然火大了,馬上抄起電話打給那名親戚。
 
「怎樣,現在換妳來教我女兒啦!嫌我不會教是嗎?有甚麼意見嗎?我告訴妳,她就不結婚,怎樣?
 
看看妳自己,結了婚之後這副德性,還敢來催人家女兒結婚,有意思嗎妳?」
 
這件事讓雨芳心裡挺溫暖的,不過雨芳知道,爸爸內心還是期望她能嫁個好男人,或是說,只要有個人能夠陪著她、給她承諾、陪伴照顧她到老就好,畢竟爸媽年紀大了,總有離開的一天,在確認雨芳有人陪之前,他還真是不敢闔眼。
 
「如果……是個女人的話,也沒關係的!」有一次,雨芳的爸媽一起慎重地跟她說。
 
雨芳愣了一會兒,突然噗哧一笑,趕緊澄清她真的不是同志。她以為爸媽會因此比較放心,沒想到爸媽居然流露出失望的神情。
 
◆◆◆ 早習慣單身 職場已婚群中變異類
 
其實雨芳早就習慣了一個人,工作順利,生活也挺滿足,自己買了個小套房,偶爾吃點好的,甚至出國走走。雨芳沒甚麼大志向,就是希望能好好過日子,至於愛情與婚姻,年輕的時候曾經憧憬過,走到了這個年紀,也逐漸把重要性往後放。
 
有人告訴她,早知道趁年輕時去生個孩子,雨芳倒是高聲反駁:「生孩子?我不如養隻寵物!」她養了兩隻貓,成天打架,夠煩她了,還孩子呢!
 
這陣子,雨芳換到了新的工作單位,讓她訝異的是,在那個單位裡,居然有不少女生才30歲出頭,就有個小學中、高年級的孩子了。
 
「反正女人就是要結婚生小孩的嘛,所以年輕時找到對象就趕緊結、趕緊生囉!」
 
那些女人給她的答案,不知為何有點熟悉。雨芳有種不祥的預感,說不定,在這個地方,像她這種年過四十還單身的女人,才是所謂的異類。
 
◆◆◆ 單身是個人選項 無關性向謝謝關心
 
身為主管,雨芳跟同事們本來就比較有距離,除了工作以外,幾乎不會有交集。
 
她在公司唯一的朋友,是另一個部門的主管芬芬,她們倆常中午一起去吃飯,偶爾會在茶水間聊天談公事,有時候假日也會約彼此加入自己的朋友圈,一起出遊。
 
然而這幾天,雨芳不小心聽到了幾個女同事在廁所裡討論她的私生活。
 
「雨芳姐都40歲了,還沒結婚欸!」
 
「對啊,該不會還是處女吧?」
 
女同事們呵笑成一團。雨芳在廁所裡聽了,突然有種隱私被侵犯的感覺,但她好奇,於是繼續聽下去。
 
「妳覺得她跟芬芬到底有沒有在一起?」
 
「妳是說……她是那個……」
 
「唉唷,40歲沒結婚欸,她長得又不錯,肯定有甚麼問題。」
 
「不會吧!聽說她之前不是跟人家訂過婚?」
 
「『訂過婚』為甚麼沒結婚?就是有問題啊!妳沒看過電影喔,最後一刻發現自己不喜歡男生,所以解除婚約或逃婚甚麼的。」
 
「啊,那怎麼辦?」
 
聽到這裡,雨芳終於受不了,打開廁所門,大大方方走出來,去洗手台洗手。
 
想當然,兩名正在八卦她的女同事,頓時神色大變,不知所措。
 
「我不是同志,就是單純沒結婚。只是,我爸媽都沒管我不結婚,妳們倒是這麼關心,還真是謝了!」雨
 
芳關上水龍頭,拿了擦手紙把手擦乾,「還有啊,就算是同志,也不必怎麼辦,說到底,只要能陪伴疼惜到永遠,愛不都是一樣的嗎?」
 
別管人家結不結婚,別管人家怎麼愛人,每個人有每個人選擇的人生與生活方式,秉持善意的祝福,才是讓世界更美好的動力。
【 文/劉凱西〈愛瘋迷〉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走過愛情 海闊天空 】
 
有很多女孩喜歡求神問卜,就是想要為愛情問出一個答案:「我和他會有結果嗎?」
 
人們總喜歡藉著這個問題的答案,來判斷自己該付出多少,就怕付出會沒有回報,耽誤了青春。
 
但既然沒有付出,也沒有過程,又何來結果呢?於是又有人開始問,愛情究竟是過程重要,抑或結果比較重要呢?
 
 
在許多人的生活裡,結果代表了結婚,但結了婚也有可能會離婚呀!
 
在我看來,感情沒有所謂的結果,而是許許多多的過程堆積而來。
 
結婚不過是邁入另一個階段,生活還是要過,日子還是在走,感情也還是要經營、要維繫,這些說來不就是把過程繼續下去罷了。
 
沒有人可以陪著另一人直到永遠,有的人是心變了,因為目標、環境、生活方式、選擇的改變而有了變化,導致了彼此的感情、緣分變淡;
 
也有人是因為擁有的時間太少,因為意外或傷病,人生不得不劃下句點。
 
然而愛情總會在過程中給我們一些意想不到的禮物,就看我們能不能去發現,並從中去學習尊重,學習面對生死,學習去原諒、理解、感謝、珍惜,和改正自己的錯誤,進而發現更深層的自己,而更喜歡自己。
 
擁抱回憶與記憶,覺得懷念而不是取笑當年那只懂得付出的自己,即使分開了,還能想到他的好、他曾為自己做過的事,還有那些快樂的時光,這些都是曾經愛過的證明,不是嗎?
 
能夠想到這些,就能幫自己也幫對方解套,同時避免自己跳入痛苦的深淵裡,也才能真正放手、放下,然後重新海闊天空呀!
【 文/心扉〈愛情大智慧〉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別讓嫉妒 毀了婚姻 】
 
宜柔比先生大兩歲,因為從事業務工作,所以上班時間很彈性,常約今年剛升任部門主管的先生士傑一起吃午餐,每個月總有好幾天到他公司附近等他下班,這對宜柔來說只是「順路」,卻讓士傑很有壓力,不希望被同事認為「妻管嚴」。
 
有一次,其他部門的女同事在假日傳訊息給士傑詢問公事,正好被宜柔看見,之後便不斷追問他行蹤,懷疑兩人關係曖昧。
 
每次她話中帶刺或醋勁大發,他都覺得她好像變了一個人,加上最近宜柔常要求看他的手機,這些行為更令士傑反感,不想和妻子說話,宜柔的不安全感因此愈來愈強烈。
 
◆◆◆ 嫉妒強化不安全感 猜疑破壞了感情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說:「嫉妒,永遠在培養更深的拒絕和更強烈的不安全感。」
 
在封閉的關係中,「嫉妒」的出現似乎理所當然,愛情的排他性也為它做了最好的背書,但在健康、開放的關係中,過度的妒忌卻極具殺傷力,甚至可能讓兩個人的心再也無法靠近。
 
行為科學家們已證實,較缺乏安全感、會限制另一半行動的一方,在婚姻經驗中容易有較強烈的挫敗感。
 
善妒與不安全感,常讓人一直想確認自己是不是被愛,不斷衡量另一半的付出,也容易因為不信任和不安而做出破壞力強大、傷害彼此的事。
 
◆◆◆ 3祕訣為親密加分 緩解不安冷卻妒火
 
許多人深受自己的缺乏安全感和愛吃醋所苦,又不知該拿它們怎麼辦?以下提供3個我個人也視之為重要親密功課的改善之道:
 
◆◆◆ 〈祕訣1〉面對內在恐懼,與擔憂不安共處
 
當我們感到自己正在吃某個人的醋,或在關係裡很缺乏安全感時,可以試著覺察目前的情況是否連結到過去甚麼不好的經驗?
 
是不是有甚麼感受和想法被嫉妒激了出來?有甚麼深沉的傷痛造成我們的自我認知很負面,導致無法信任伴侶也無法相信自己夠好?
 
暗藏在自己那些按捺不住的反應背後的,往往是「害怕」與「擔慮」,擔心伴侶對這段關係不忠誠,或是不再像過去那樣愛自己;
 
擔心達不到對方的期待,或自己不是伴侶真正想要找的人。
 
害怕受傷、害怕失去是人之常情,但若有一方太過害怕被拋棄,或太在意自己有沒有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即使對方並沒有做出甚麼嚴重破壞信任的事,還是很容易患得患失(就像前面的例子)。
 
雖然變動與不安是愛情常態,我們還是可以學習與這些可能的變動與不安感共處。
 
◆◆◆ 〈祕訣2〉對抗自我批評 避免傷害彼此
 
「負面自我認知」,常是造成夫妻關係不信任的大麻煩。內在負面的自我批評常讓我們討厭自己,也常會提供一些破壞關係的行動建議,一旦我們被捲入嫉妒的漩渦,負面的聲音可能會不斷自我懷疑,或傷害、折磨我們的伴侶,有時是緊迫盯人,有時是冷凍或漠不關心。
 
一旦真的這麼做,更可能造成原本害怕發生的結果,毀壞伴侶對我們的愛,導致對我們不信任和畏懼,對自己的感覺、想法、行為不再敞開。
 
案例中的宜柔,因猜疑與嫉妒讓關係緊繃,士傑冷淡的反應,又加深宜柔的不信任與不安,陷入了惡性循環。
 
所以,如果自己是很容易吃醋和缺乏安全感的那一方,可能需要試著做些事來消除排山倒海而來的負面想法,不因為內在的焦慮而做出可能促使伴侶變得更退縮、封閉的行為。
 
◆◆◆ 〈祕訣3〉接納嫉妒情緒 找方法冷靜下來
 
不論我們感到嫉妒多麼強烈,都可以找到讓自己冷靜軟化下來的方法。
 
首先,是同理接納自己的情緒,承認我們正嫉火中燒,但不是讓它暢所欲為。
 
在採取回應行動之前,可學習使用工具讓自己冷靜,例如散步或深呼吸,專注尋求自己的安全感和堅強,在患得患失中安頓身心,相信不論關係向前或變得很糟,我們都有足夠的內外在力量可以應對。
 
◆◆◆ 與自己的不安和解 讓心更自在
 
對於較缺乏安全感和善妒的人來說,即使另一半持續做出不會背叛的保證,也配合減少外出、少滑手機,還是可能因為害怕受傷而一再將對方推得更遠。
 
要從覺得是對方的問題、極力想去阻止甚麼,變為將注意力轉向自己並不容易,但至少可以拒絕沉溺在內在的自我否定與對人的不信任中。
 
願意承認和面對自己內在的脆弱,才可能慢慢生出迎擊恐懼的力量。與自己和解了,親密關係與自己的心都可以得到更多的自在與放鬆。
【 文/諮商心理師 張璇〈婚姻幸福學〉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期待又怕受傷害 】

在真愛裡,兩個人都是平等的,並沒有所謂身分、地位的差異,那不過就是一顆真心想要找到另一顆真心,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想要保護自己,又怕傷了對方,想了很多,不安與恐懼也慢慢在擴大。

男的怕遇到花蝴蝶,女的怕遇到放電男,擔心被當成小玩意,害怕認識的不是一個真實的他,而是他的公關模式,擔心有一天對方會改變,懷疑對方的愛只是一時新鮮,又或是一時意亂情迷。

⋯⋯

那一份患得患失的感覺,連自己都覺得怪。真愛看似樣錯綜複雜,但深入體會後,卻又沒有那麼困難。

首先,得明白真正適合自己的對象是甚麼樣的人,而後是用心體會、細心觀察,了解一個人的本心、本性,而後打從心裡去相信、信任對方,因為那是你自己所選擇的人呀!

再來就是克服來自自己的那些心魔,還有那些個不安全感。

要找到根源,就必須回溯到過往,可能來自原生家庭,或是幼年時某一事件的陰影,能夠了解真正自己、面對自己,才能真正化解心裡那些恐懼。

說到底,原來真愛就是讓彼此認識自己、瞭解對方的過程呀!【 文/心扉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當個無可取代的女人 】

一則由對岸網友假冒FB創辦人馬克.佐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寫的《我為何娶醜妻》貼文,在被揭發是偽作之前,得到了無數的按讚、無數的轉發、無數的女人為之心折,令我聯想到早些日子有篇關於影帝梁家輝與妻子江嘉年的文章,也得到了這樣的愛戴。

◆◆◆ 幸福豈由男人主導 堅強女人值得這一切

⋯⋯

這兩篇新聞的共通點是:丈夫很有成就,但依然此情不渝地愛著「糟糠之妻」。

每次這些文章被貼出來,我老是在下面的留言裡,不斷看到女人們tag自己的男朋友,許多還發出「你看看人家,那才是真愛」的教訓意味,有時我不禁好笑地想,媽呀,女人到底是有多害怕自己因為年老色衰而被拋棄啊?

當然我不是不感動,不只是梁家輝與馬克.佐伯格的婚姻,所有堅守諾言的感情,都值得感動。

我相信馬克與梁家輝的性格可能比大多數人要磊落得多,可是,感情是兩個人的事,能不能長久,總不是全維繫於男人的良知吧?難不成女人當真一點影響力都沒有,幸不幸福全在於男人的一念之間?

◆◆◆ 糟糠妻無悔付出 幸福關鍵絕非僥倖

在網路流傳的文章裡,當年江嘉年和未成名的梁家輝約會,為他買單,還顧及他的面子不讓他知道,婚後又為他和黑道談判,勇氣可嘉;

至於FB創辦人馬克.佐伯格的華裔太太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因為她父親曾有的難民身分,使她老被媒體描繪成飛上枝頭的麻雀,可是她本人可是個擁有哈佛學位的醫生啊,掙脫貧困出身、擠進世界名校,她靠的可是自己!

從有限的網路消息裡,我看到的是,這兩個女人擁有絕對不輸給她們丈夫的毅力、勇氣、堅持等等優點,能擁有那樣的丈夫,或許是一種幸運,但絕非僥倖,因為她們完全值得!而這才是身為女人的我們,可以控制和努力之處,不是嗎?

當然不是說我們都得幫另一半付錢或者得先考進醫學院,我要說的是,「願意付出」其實才是女人能夠獲得幸福的關鍵。

◆◆◆ 找到真正值得的人 為愛付出不求回報

我常常覺得,在感情裡,其實也適用禪語說的「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境界。

我們開剛始戀愛時,一頭熱地認定「愛就是為對方著想、為對方付出」,以為只要夠努力去愛對方,就能夠幸福,結果往往跌得頭破血流,甚至被人棄之如敝屣;

於是我們開始學乖,開始略帶叛逆甚至偏激地相信「認真的人就輸了」,覺得對男人太好反而會讓他們認定妳too eazy,反而不珍惜;

可是繞了一大圈,最終妳會發現,那些幸福的女人其實都很願意對丈夫付出,當她們現身說法時,甚至都會強調自己是「不求回報」。我想那是因為,她們終於學得了真正的智慧──找到那個適合自己的、值得去付出的人。

而這份智慧,誰也無法教妳,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妳得先了解自己,才知道誰適合自己,在這段路程上,沒人幫得了妳,只有妳自己靠著對幸福的渴望,支撐自己完成那些內觀的孤獨旅程。

◆◆◆ 無人能取代的優點 勝過空有美麗外貌

回到「外貌」這件事情上,我必須很老實地說,有個稱頭的另一半、成為被人羨慕的對象,的確是很爽、很爽的一件事—假裝不在乎別人眼光,就算騙得過別人,也騙不過自己。

可是一切的一切都是比較級,就像我喜歡好看的鞋子,但好穿更重要,就像我喜歡精緻的食物,但食材品質更重要一樣,我相信在馬克.佐伯格和梁家輝的眼裡,他們的太太肯定有一個無人能取代的優點,而這個優點的重要性,勝過於美女。

那麼,我們那個「無可取代」的優點,又在哪裡呢?【 文/密斯飄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只是想要的不一樣了 】
 
那天在籃球場上,看到一個籃球男孩默默站在場邊聽著女友對他的痛罵。
 
女孩不斷指責男孩,說他每天除了打球之外,還會什麼?
 
男孩什麼話都沒有回,任由女孩生氣地自說自話,這是男孩表達愛的方式。
 
女孩叨叨唸唸,甚至氣極了破口大罵,這是女孩愛的方式。
 
你能說誰對誰錯呢?其實沒有對錯,只是,兩個人想要的已經不一樣了而已。
 
在一起之前,女孩就是愛上了那個總是開朗地在球場上奔馳的身影。
 
一開始,只是以眼神追逐,這麼耀眼的男孩,能夠跟隨著他的身影,女孩就很滿足了!後
 
來,兩人慢慢地愈走愈近、愈聊愈多,直到互相牽起對方的手。
 
因為愛著,所以不自覺想要更多,女孩開始希望男孩能夠多花一點時間陪她說話,多一點眼神放在自己身上,希望兩人的手能握緊一點,好讓兩人能夠肩並肩、踏著同一步調緩緩往前走。
 
但男孩,一直都沒有變,依舊是那個在球場上發光發熱的男孩,因為那是他所能擁有最美好的世界,緊抓著就能綻放光芒的世界。
 
所以男孩只是沉默地聽著,用沉默告訴女孩,因為愛著,所以願意安靜地聽著她說的每句話。
 
而女孩藉由更生氣地說著、唸著、罵著,藉此表達沒說出來的那些—因為深愛著而想要更多的陪伴與擁抱。
 
其實兩人都沒有變,只是想要的已經不一樣了而已。【 文/李欣桐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結婚的理由 】
 
促成結婚的理由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想與對方長長久久地相處、生活在一起的決心,那是兩份一樣的心情,結合而成的一份相愛的力量。
 
之所以結婚,是因為相愛,是因為認定了對方,而不是因為那人願意與妳結婚,那是不一樣的!
 
就像有些男女交往了多年,女的認為男的該給她個交代,儘管感情早已昇華,沒了愛情,只剩下習慣,但想到兩人在一起那麼久了,花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若分手,過去付出的那些就什麼都不是了!要是錯過了生育年齡,成了高齡產婦就更不好了,乾脆結婚,或許能有一些轉機。
 
結婚從來就不是為了轉換心境、轉換環境,又或者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婚姻該是一種安定的力量,也就是說彼此的心都要定,雙方也才能夠分享、承擔各自生命裡的春夏秋冬。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婚姻的,有的人喜歡新鮮感,喜歡變動,就像是個浪人,喜歡自由,不喜歡束縛,更不願停留。
 
也有人一提到結婚,如意算盤總是打得很精,分析損益、利弊,只是太過精明計算的結果,感情也就淡薄了。
 
結婚是一種堅定,一種決心,以那顆以不變應萬變的心來克服以後的種種困難,那一切都是為了想與對方長長久久地走下去,那裡頭的誓言,就是要彼此攜手共創未來的意思。
 
若妳只是因為婚紗夢幻,若妳只是因為害怕成為高齡產婦,若妳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那妳就不該跟風,把結婚當成一種流行。【 文/心扉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愛情 不該得意忘形 】
 
一個男人的告白:「喜歡一個人就會想要對他好,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本能,不需要勉強、不需要要求,當變成了一種強迫,也就是該結束的時候。」
 
應該,是一種自願、一種發自內心的作為,而不是一種不得不的義務。他離開以後,你才意識到這件事。
 
◆◆◆ 愛我就該對我好 當作認證愛的方式
 
你想,你所有對愛的想像,都是來自於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好。因為最張揚,所以最清楚;因為最直接,所以也最可靠。
 
在沒有什麼其他可當作依據之前,他對你的好,就是你的憑藉。「如果一個人連『好』都給予不了了,就更不用奢望他口裡說出來的愛。」
 
你聽了點頭如搗蒜,奉為圭臬,跟著,這念頭就往心裡扎了根,從此住了下來,身體因而力行。
 
那不僅是你認證愛的方式,更是你實踐愛的方法。
 
◆◆◆ 把愛變成了脅迫 一種與他人的競爭
 
當然,你沒有傻到用「好」來當作唯一衡量,你也不是真的非要人寵不可,你不是小孩子了,很早以前自立更生就已經內化成了一種本能。
 
只是不知怎麼地,你竟開始向他索討他的好,你們在一起了,所以他應該要對你好、他應該要好好對待、他應該……,當時的你沒發現,你的所有應該,其實都是建立在不應該上頭。
 
你把愛變成了是一種脅迫,若沒有達到就是一種對不起,他愈是做不好,你就愈是追討得勤。
 
甚至,你也開始把好當作是一種競爭,拿別人的愛來映照自己的,只要是少的,你都要,然後喋喋不休。
 
◆◆◆ 對愛的不安定感 把勉強視為理所當然
 
很後來你才了解,自己之所以會如此需要他的善待,並不是因為自己很想要被討好,而是源自於自己的自信心不足夠,所以才迫切地需要他的回應。
 
也或者是,你盡力對他好,所以覺得他理當也要同等對你好,妳把愛變成了是一種交易協定,遵守公平互惠的原則。
 
只是,你也忽略了,一旦「應該」變成了勉強,跟著就會勉強了兩個人的愛。
 
就因為如此,所有你對愛的不安定感,都以這樣的型式加諸到了他的頭上,最後再因為撐不住,所以才塌了。當時的你沒發現,所有你以為是拿來堅定愛的東西,卻成了那根壓垮愛的稻草。
 
愛情有那麼多的不容易,其實你一直都記得,你更不是刻意揮霍,只是不小心忘了要珍惜。因為擁有了,所以才放肆了。
 
跟著你才懂了,就因為自己把所有的應該都當成了一種理所當然,所以才會變得難辨是非、咄咄逼人。
 
這也是一種愛的得意忘形,忘了相愛的幸運,只記得愛的認定。
 
◆◆◆ 透過為時已晚的遺憾 領悟應該的珍貴性
 
人與人之間,尤其是愛情,並沒有所謂的應該。因為「應該」是一種自願,而不是義務。
 
所以,當有一個人打從心裡覺得「他應該要對你好」時,請不要輕易就讓他走。終於再沒有一個人願意對你好時,你才懂了這件事,所謂的「為時已晚」,不單是指自己懂得太遲,而已經錯過,更是一種對自己浪費了最好的他的感嘆。
 
回不來的都叫「太晚」,於是你開始學著不去把過去的遺憾變成一種悼念,而努力讓將來的「為時」,成為持續的恆久。這是你很後來的體悟。
 
至此之後,你不再視一個人的「應該」為日常,而是了解了它的珍貴性。
 
然後學著去將日常的好視為是一種可貴,而不是當作是索取更多的跳板,不再求多,只希望兩個人的歲月可以靜好,這樣就很好。【 文/肆一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學習接受愛的不完美 】
 
年少時期的愛情,追尋獨一無二的悸動浪漫,年長了之後,愛情不再只是單一心跳節奏,更懂得理解妥協的藝術,每一個階段的我們都有著不同的愛情理念。
 
就如電影《編織戀愛夢》(How to Make American Quilt)裡,女主角芬恩為了想好好把碩士論文寫完,暫時告別剛跟她求婚的山姆,來到鄉下外婆家。
 
外婆有好多個老姐妹常常聚首她家縫製「百花被」,每個人把自己的人生故事,選擇一些元素,繡在被上面。
 
隨著與外婆這些友人相聚,這些人的愛情故事也慢慢對芬恩產生潛移默化。
 
芬恩的外婆Hy長年與外公疏遠,外公一時意亂情迷之下與老婆妹妹Glady譜出情愫,Hy為了發洩情緒,把家裡瓷器全砸碎,再把這些碎片黏在牆上,代表對過去的憤怒無法化解,寧可將這些傷痛示人。
 
外婆友人Sophia年輕時候是個超級美人,更是位跳水好手,遇上了風度翩翩的大學生便閃電下嫁。
 
Sophia依循傳統,但也想追尋夢想,奈何養兒育女讓她的人生選擇所剩無幾。
 
Evie則是嫁給了一個藝術家老公Dean,老公婚後持續劈腿,但Evie一方面困在傳統,二方面老公總使出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使得這段婚姻進退兩難。
 
比芬恩年紀稍長的Marianna,是個曾經旅居法國的浪漫女子,更是芬恩的精神指標,芬恩請教她關於自己愛情上的困擾:
 
「若要在情人與朋友之間選一個,妳會想嫁給誰?」她說:「我會想嫁給精神伴侶。」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會被芬恩提的問題困擾:你接受你的伴侶需要哪種特質為主?
 
芬恩與未婚夫顯然交往許久,像個朋友般地,而芬恩在游泳池遇上的火熱情人固然給足她好感,但不確定性太高了。
 
Marianna說,當年她在法國遇到的精神伴侶寫給她一首詩:「年輕情人追求完美,老情人學會編織破碎的情感,並懂得欣賞修補後的成熟之美。」(Young lovers seek perfection. Old lovers learn the art of sewing shreds together and of seeing beauty in a multiplicity of patches.)
 
這段話點醒了芬恩,看了這麼多外婆身邊人們的悲傷愛情縮影,她才明白愛情的度量應該如何調整。
 
《編織戀愛夢》沒有鼓吹人們尋找電光火石的激情時刻,而是想告訴大家,如何接受愛情裡的不工整,就像那條被單,每條縫線都在改變,縫下去就回不了頭。
 
接受雙方特質才能理解愛情美好,折衷妥協,看起來是萬般現實,卻是保守派不變的永恆核心。【 文/羅斯提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得不到的愛 最美 ? 】
 
平凡穩定的日子過太久,總教人想對天空大喊一聲,看能不能改變些什麼──當然,這樣的想法只會存在對自由依然嚮往的生命裡。
 
◆◆◆ 生活太單調 偏離軌道找刺激
 
每天陪伴著同一個伴侶,面對同一群人,早上同一個時間起床,搭著同一班公車,走著同一條路線,去赴同一個工作。
 
「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日期,我們卻一直過著同樣的日子,「出軌」因而成了個浪漫刺激的概念,期盼偏離重複的生活軌道,探探別條路上的日子是不是比較有趣,但心中興奮的同時又恐懼顫抖,怕這一偏離,也許就回不到原來的軌道,而原本那條軌道除了無趣些以外,似乎也沒啥不好。
 
男人常是出軌的那方,但這不代表女人就完全不會有出軌的慾望,人只要對自己的生活無法滿足,尋求改變幾乎是求生本能。
 
但情感上的出軌,代表了對承諾過的生命,以及呵護自己的親人的一種背叛,就算沒有婚姻法條的約束,道德上也不容許這樣的抉擇。
 
於是許多人在平穩的感情生活裡,突然遇見了某個似乎能揚起內心激情火花的第三人,卻因為諸多規範而必須壓抑,但壓抑的同時卻也讓那些火花更為強烈,強烈到讓人誤以為那就是人生裡難得一見的真愛了。
 
◆◆◆ 最後關頭踩煞車 錯過的愛情更難忘
 
背叛嗎?教條嗎?一切都不重要了,面對出軌激情的人,常常想要賭上一切。
 
但如果老天夠疼惜他,就會在最後一刻給他提示,好讓他在最後關頭踩下煞車。
 
這讓他感到心痛,因為好不容易才尋覓到的真愛,居然因為自己的懦弱而眼睜睜看著對方離開,他理想的世界頓時崩解,只能再循著脫軌的足跡,一邊低著頭慢慢走回現實,一邊把錯過的那段愛情,再幻想得更驚天動地,讓感情再度加乘,讓原本的生活更加可悲,而他自己,就是那個為了顧全大局,而不得不痛下決定的悲劇英雄。
 
「出軌」的確是許多壯烈愛情故事的主題,不管你再怎麼不同意出軌的行為,那些愛情故事仍然有辦法把你搞得錐心刺骨,因為故事裡的主角─不似現代某些把出軌當便飯的混帳─內心是尊敬愛情的,他們尊敬與正宮所建立的情感,才讓人相信他們對第三者也絕非逢場作戲,是那真摯讓人感動,也同時讓人心痛──但這或許是編劇對此類的激情摯愛過譽了。
 
◆◆◆ 激情火花被迫中斷 回憶停留最美一刻
 
平靜生活裡短暫出現、被迫中斷的激情火花,或許有辦法讓人懷念一輩子,但也許這也是它最美麗、最恰當的存在了。
 
出軌的人之所以感受自由舒適,是因為在某個與世隔絕、專為偷情所設計的空間裡,好似顛覆了所謂的教條,在偷情的時空裡,世界不論抽象或具象,都在這兩人的掌控之中。
 
然而,如果偷情的人走進了平常的生活,甚至過起了平常愛侶所過的日子,原本被顛覆的教條又回頭被他們給扶正,被掙脫的約束被撿回來綁在兩人身上,原本火熱的激情,成了另一個平凡無奇,他們是否還能繼續懷念當初相遇時的美麗?還是,他們寧可就讓愛停留在最高漲的那一點就轉身離去?
 
所以說,緊急踩下煞車而不出軌的決定,也許是上天給有出軌念頭的人一個恩賜。如此一來,他就只會記著最美的火花,而非裹腳布般的臭與長。
 
1993年的美國電影《純真年代》中,一對偷情男女在社會壓力下被迫分離,那是一個讓人心碎的愛情故事。
 
然而,故事並非結束在戀人分離之時,在那之後,男主角與未婚妻結婚,生了孩子,過著穩定滿足的生活,那個當初差點毀婚的男人,在妻子死後多年,依然深愛懷念著故妻。
 
他並非忘了當年那位差點為了她放棄一切的女人,她在他的心中,依然盤踞著最痛的位置。
 
妻子死後多年,他原本有機會與情人重逢,或許就此相伴終身,然而他在相見前最後一刻,依然選擇離去。
 
已經選擇放下的感情,就讓它停在最美的畫面。
 
激情是不是真愛?當初他以為沒那麼愛的女人,最後卻跟她擁有了一輩子,平凡卻也平順;
 
當初他要真的跟第三者走了,或許今天他們早已分離,各自依舊尋覓著能長相廝守的愛情。
 
得不到的愛最美?或許只是因為它停在了最美的那一刻,所以才會覺得它最美吧!【 文/劉凱西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擇偶 豈能光看外在 】

知道我和W分手的人,除了驚訝之外,大都還展露了點遺憾,或者嘟囔自語地說:「怎麼會這樣?我覺得他條件還不錯啊!」

W是我研究所同學,為人踏實、質樸、節儉、孝順、專情不花心、細心又愛乾淨,名校優等生畢業的他,在知名外商公司工作,薪資福利待遇不錯,年薪百萬,在外縣市擁有一棟四層樓透天厝,再過三年就能還完房貸,跟父母關係良好,時不時就用Skype和父母談心,條件好得沒話說,看起來是個值得託付終生的對象。

⋯⋯

可是,我就是不喜歡。喜好品嘗美食的我,約會時總是會聽到他說:「這家餐廳好貴,不然妳自己進去吃,我在外面等妳。」

所以我們約會總是吃著五十元便當,後來他甚至連我的花費都要管理,要求我不能花太多錢在「吃」上面,吃被他視為一種奢侈的享受。

而他的節儉是個無限上綱的藉口,連他的房貸和裝潢費,都要求我無持分地贊助。

記得以前有個長輩曾說過:「孝順的孩子一定不會壞!」可是W卻是名副其實的「豬隊友」,每次吵架他都會在第一時間告知他的父母,彷彿是傳達加急戰情,為了不讓父母責備他,他總不忘加油添醋一番,或者在臉書上張貼討拍文,搞得我像是萬惡的千古罪人。

還有他的愛乾淨,表面上是維持家裡整潔,可是實際上他卻是嚴格堅持每一個東西都要依照他的要求擺放,稍有一些差距,便要吃他一頓排頭,對於不時發懶的我,真是一頓折磨。

光看外在條件,他是個再好不過的老公人選,但是相愛相處之後,才真的是冷暖自知。

這讓我想起早年母親,也曾因為對方家境不錯,而推銷給我一位男性,當初若真的光看表面條件,卻沒有真實相處過,就這樣進入婚姻,說不定真的會讓一樁喜事,最後變憾事。女孩呀,請別這樣傻唷!【 文/小兔子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懷疑姐姐的T身分 表達支持卻無回應 】
Q:
 
我跟姐姐是隔代教養外加單親家庭環境長大的孩子,爸爸是個盡責的父親,忙著在外賺錢養我們,但也造成我們跟爸爸的感情不壞也不親,爺爺奶奶則是只要我們不學壞,其他的事情不太管。
 
姐姐從小到大都不喜歡穿裙子,永遠ㄧ頭超短頭髮,青春期之後,整個人行事作風都神祕了起來,跟家人的交流變得很少,在外面的時間很多,她的朋友清一色都是「很T」的類型,
 
我想,她應該覺得家裡的人不想也不可能瞭解她,加上身分敏感,導致她不想待在家裡。
 
其實我對於姐姐的事就算不瞭解也猜到個八成,身為她唯一的妹妹,我一直嘗試想要表達我對她的支持,也很樂意當她跟其他家人溝通的橋樑,但不管我怎麼在臉書或是直接對她明示暗示,她就是不為所動,表現出一副沒興趣跟我談的樣子,讓我很挫折,我該怎麼讓她敞開心胸?
 
A:
 
身為「多數」異性戀的妳,能夠展開心胸表達對姐姐的支持,擁抱身邊的LGBTQ族群,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也別忘了考慮從一開始妳所在的位置與姐姐立足點並不那麼相同,妳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身為局內人的姐姐不見得能毫無罣礙,而姐姐一路走來經歷過的事情,妳也很難親歷其境感同身受,加上一路以來家裡的人對此話題毫無著墨也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要擊破早已築起的高牆讓她敞開心房,可能真的還有好一段路要走,「同志仍需努力」。
 
對姐姐而言,妳是同輩、同性、親妹妹,但同時也有被家裡人發現祕密掀起家庭風暴的憂慮,造成你們至今仍無法直來直往。
 
不過,這也就是妳必須努力的路線,保持耐心,不要把她逼得太緊,如果她還不想談,沒問題,妳的態度不需言說,讓她用感受的最直接:妳可以持續在各種管道放送妳想傳達的訊息,不管是社群媒體瘋狂轉貼文章,還是在自己房間插一支彩虹旗,做妳能做的,讓姐姐若無其事地被包圍,當一切變得不刻意,她自然能感覺到妳的心意,願意放下心防相信妳,跟妳交心。這過程雖然緩慢而艱難,但是只要能透出一點微弱的光線,她就能知道滿室溫暖的燈火就在牆壁後方等著她。
【 文/KD〈Let’s talk〉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生育壓力壓垮幸福婚姻 】
 
太空梭都要上月球的時代,這「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念還是紮紮實實地存在的。
 
不要懷疑,即使在這國際化到瞬息萬變的台北,仍然有這種八股思想的男人存在,受害者就是LAKIKI的遠親D小姐。
 
「受害者」聽起來好像很可憐,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這句話實在說得太有道理。
 
話說D小姐嫁給一個獨子,兩人結婚8年了,想盡辦法想要幫夫家傳宗接代,卻怎樣都生不出孩子。
 
「生孩子需要緣分,生不出來就當頂客族,也很好啊!過著兩個人的愜意人生,多好啊!」
 
LAKIKI一向覺得人生冥冥中有安排,順應命運過日子就是幸福。
 
「我去檢查過了,我沒問題。我總覺得少了孩子就像人生缺了點甚麼,我要拚到不能生為止。」
 
D小姐固執地說道。結婚8年,她做人工受孕就做了6年,想孩子想到瘋狂的她甚至想要去借腹生子。
 
說也奇怪,D小姐的先生看著太太受了6年人工受孕的苦,不但不安慰她,還不斷地給她壓力:「我媽說妳如果生不出來,要我乾脆去外面生好了。」
 
D小姐的先生好好的人不當,居然說出這種連畜生都不如的話來。
 
怎樣都聽不進去周圍人的勸告的D小姐,據說為了做人工受孕,做到全身都快壞掉了,卻還是不肯放棄。
 
在LAKIKI看來,這對夫妻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能怪誰?原本應該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就在生孩子的壓力下一天度過一天,要是LAKIKI,早就趁早離了海闊天空。
 
天知道是不是兩人精子與卵子排斥,搞不好換了個男人,孩子就生出來了。
 
女人們醒醒吧!生孩子是女人的能力,要不要生是我們的權利,而權利應該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 文/LAKIKI〈愛の相親事件簿〉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