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 23 Thu 2017 09:35
【 女人做愛時 想要怎樣 】
- Mar 23 Thu 2017 09:32
【 就放手吧 】
【 就放手吧 】
想緊緊抓住什麼的時候,往往握痛了手心,卻還是抓不住。
當你放開了手,一切反而豁然開朗了。
⋯⋯讓該走的走,該留的留。
若懂得放手,就會懂得以一種輕鬆的心態,去看待人生所有。
也會明白,真正屬於你的,從來都不是需要用力抓住的。
親愛的,是你的自然是你的,與你無緣的,就讓它走了,別再放在心上了。【 文/朵朵小語 】
- Mar 23 Thu 2017 09:28
【 謙卑和善 暖化工作氛圍 】
【 謙卑和善 暖化工作氛圍 】
眾所周知的俗語:「愈飽滿的稻子,麥穗愈是低。」雖說這是植物的特性,但每個人的脾性,也需要持續地觀察和學習。
在教育歷程中,各種知識專業從小灌輸,期望能學有專精,貢獻社會,也因為有了「專業」,看待瞬息世事,也習慣以自己的認知價值,詮釋周遭的人、事、物。
⋯⋯在職場上,我也常以自己的「專業」論斷某人:他怎麼把自己搞成這副德性,長得人高馬大,卻一年換二十四個頭家?
好好的工作不做,何苦繞了大圈,又回到本行?無形中自己衍生了「專業」的「傲慢」而不自知,多年來,總有些自認為莫名的衝突和抱怨,直到年前見識到了一位長官的謙卑風範,深刻改正了我的「傲慢」。
夜深人靜反思,「專業」有時候會變成作繭自縛的元凶,不自知者,還振振有詞地辯駁。
林董,學富五車,初來乍到,沒有新官上任的火藥味,只有和煦謙遜的溫暖,讓同仁覺得「同一國」的窩心,總是為同仁工作上的辛勞加油打氣,常在會議前後給我許多提醒和商量,讓我甚為汗顏。
從此之後,我面對求助者,總會反芻林董的提醒,隨時保持謙卑,讓它成為我的工作態度。
只是一些微幅調整,讓抱怨的話減少,工作氛圍卻變得更快樂了。
職場多年冷暖自知,每個人都有脾性,要順和職場,就必須將「與人為善」做為起點,「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謙卑是生活態度,更是職場的試金石。【 文/楊麗女 】
- Mar 23 Thu 2017 09:26
【 剛剛好哲學 留下進步空間 】
【 剛剛好哲學 留下進步空間 】
從小至大,在傳統教育模式下的求學路上,我們總是追求著滿分,彷彿唯有「一百分」才是這世界的真理。
直到出了社會後,才發現滿分不一定是對的。
⋯⋯倒不是說做到滿分是不對的,而是指,該給自己留一點進步與改進的空間。
◆◆◆ 做事不得要領 徒有苦勞也枉然
在職場上,不難發現有些名校畢業的同事在工作上反倒不得要領,明明已經很認真在做事,將自己累得半死,最終結果卻依然不得上司喜愛。
這時就應該懷疑,是否自己過於「認真」,卻始終沒有把事情做對?
◆◆◆ 以八十分為目標 保留進步空間
在過去求學階段,分數是絕對值,一百是一百,八十是八十,成績一出來勝負立判。
但在職場上,一百與八十,在老闆眼裡其實都在同一級距內。
若一開始便到達了一百,往後除了維持成績外,剩下只有退步空間了;
相反的,八十分的觀念,除了讓自己的壓力不那麼大外,還保留了一些進步的空間,即便只有進步一點點,在工作上也是正面的加分效果。
◆◆◆ 邊做邊確認 階段性調整方向
我們不難發現,工作極為認真的人,明明只是在準備階段,就已經開始擔心老闆會不會接受。
這樣的態度不是不好,只是徒增煩惱,畢竟人的心思不可能被另外一個人所完全掌握。
事情做到六十分,便試探性給老闆看一下,方向錯了即使重做,損失也不大,先確定方向是否正確,再慢慢做到八十分,再來一百。
不然等到做到了八十分,甚至一百分時,與老闆討論才發現方向完全不對,一切努力瞬間化為烏有,那挫敗的心情是難以調適的,若運氣再不好一點,還會在老闆心中留下你都沒有用心聽他講話的印象,這可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 放下滿分主義 確定方向後再衝刺
其實說穿了,這世界沒有多少人知道自己要什麼,只有看到成品時才可能將自己心裡所想的模糊景象變得清晰。
相信在蘋果手機完全成形前,賈伯斯也不知道自己心中所想的手機是怎麼樣子,也只能講講大概的感覺。
所以啊!姑且先放下自己拼命三郎與滿分主義的心態,改追求及格就好,確定了大方向後,再全力衝刺也是來得及的,這樣剛剛好的模式,才是生存之道。【 文/夜月 】
- Mar 23 Thu 2017 09:21
【 一見鍾情的美夢泡泡 】
【 一見鍾情的美夢泡泡 】
許多女孩們熟悉的《仙履奇緣》再次拍成電影版,片中女主角艾拉因為父親娶了後母之後,家族因此多了後母的兩個不成材,又尖酸刻薄的姐妹。
大家都知道艾拉在後母與姐妹嘲笑欺侮下,成了灰頭土臉的「灰姑娘」。
⋯⋯一次,她騎馬到森林裡,遇見了陌生人基特,基特不想要王子身分曝光,就騙說自己只是個學徒,艾拉則保持神秘沒講明身分。
接下來就上演了神仙教母用南瓜、老鼠跟蜥蜴變出馬車,又幫灰姑娘搖身一變成為公主裝扮,上演了一場午夜前玻璃舞鞋的愛情故事。
這些熟悉的情節,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反覆上演。在愛情醞釀發酵之前,你是否都在假扮另一個人,另一個你想讓對方喜歡的人。
喜歡往往會擴大想像,當想像離自己的現實太遙遠之後,美夢泡泡吹太漲,自然就會虛幻破滅。
基特對於那些知道他身分後,就連忙投懷送抱的女生很反感,所以刻意掩飾自己身分;而艾拉則渴望甩開現實囚困的狀況,渴望變美,然後可以實踐愛情藍圖。
但當她發現基特居然就是王子時,卻開始質疑自己的身分是否匹配?電影裡更反覆質詢童話故事裡的那一套「一見鍾情」。
你怎麼能確定「一見鍾情」不會「再見傷心」?童話故事裡的故事走向總是這麼無憂無慮,沒有大風大浪侵擾,只有一路平順地邁向幸福應許之地。
當有人質疑一見鍾情時,許多人還是仰賴著這份衝動,許多童話故事裡的「上一代」,幾乎都相信這種天命般的召喚,所以下一代踏上這樣的直覺愛情,就顯得不奇怪了。
或許我們總樂於把愛情貼上「命中註定」這標籤,這種浪漫探險才能使我們跳脫乏味現狀。
你相信那玻璃舞鞋,只能讓一個女子穿上?明明看起來這麼輕而易舉的穿鞋,卻是增一分少一分都無法妥協。愛情也是如此,永遠跟穿鞋一樣。
男人就是那雙鞋,如此閃亮,看著好看,穿著好看,但不適合的尺碼,怎麼勉強自己都是徒勞無功的。
灰姑娘與王子都坦誠第一次見面時都武裝了自己,所以重點永遠在第二次。
你是否能接受我原來的樣貌?即便我一貧如洗,或是我根本與你想像中落差太大?
愛情的包容在童話故事裡,其實沒幾分考驗,現實世界裡的殘酷挑戰,比比皆是,這時忍不住羨慕起故事裡的主人翁,有神仙教母先建立起美好投射,而你我只能求神拜仙,也只換來幾分忐忑。【 文/羅斯提 】
- Mar 23 Thu 2017 09:13
【 愛比較的人,往往無法知足快樂。 】
- Mar 23 Thu 2017 09:10
【 活著就是幸福 】
- Mar 22 Wed 2017 20:38
【 愛她就要包容她 】
- Mar 22 Wed 2017 09:34
【 把同事當家人待 卻收到怪禮物 】
- Mar 22 Wed 2017 09:30
【 嫁入豪門的悲慘人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