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到底追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夏哈爾教授堅定地認為:
「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人們衡量商業成就時,標準是錢。
用錢去評估資產和債務、利潤和虧損。

所有與錢無關的,都不會被考慮進去,金錢是最高的財富。
但是我認為,人生與商業一樣,也有盈利和虧損。

具體地說,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時,
可以把負面情緒當作支出,把正面情緒當作收入。
當正面情緒多於負面情緒時,
我們在幸福這一『至高財富』上就盈利了。所以,幸福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

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
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

真正快樂的人,
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它的點點滴滴。
夏哈爾希望他的學生學會接受自己,
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要擺脫「完美主義」,
要「學會失敗」。

夏哈爾還為學生簡化出若干條小貼紙:

1.從你內心的熱情:

選擇做對你有意義並且能讓你快樂的事情,
不要只是為了輕鬆而選擇,或選擇只是別人認為你應該做的事。

2.學會失敗:

成功沒有快捷方式,歷史上有成就的人,
總是敢於行動,也會經常失敗。
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

3.接受自己全然為人:

失望、煩亂、悲傷,是人性的一部分。
接納這些,並把它們當成自然之事,允許自己偶爾的失落和傷感。
然後問問自己,能做些什麼來讓自己感覺好過一點。

4.有規律地鍛煉:

體育運動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每週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鐘,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5.睡眠:

雖然有時「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
但每天7到9小時的睡眠,是一筆非常棒的投資。
這樣,在醒著的時候,你會更有效率、更有創造力,也會更開心。

6.慷慨:

現在,你的錢包裡可能沒有太多錢,你也沒有太多時間。
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無法助人。
「給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兩個面。
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也在幫助自己。
當我們幫助自己時,也是在間接地幫助他人。

7.勇敢:

勇氣並不是不恐懼,而是雖然心中恐懼,仍依然向前。

8.表達感激:

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
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的。
它們都是你回味無窮的禮物。
記錄他人的點滴恩惠,始終保持感恩之心。
每天或至少每週一次,
你的“至高財富 - 幸福感”一定會不斷上升!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開任何人心結的20句話

 

一、過錯是暫時的遺憾,而錯過則是永遠的遺憾!

    不要害怕過錯而錯過……

二、寧可自己去原諒别人,莫讓别人來原諒你。

三、世界原本就不是屬於你,因此你用不着抛棄,

    要抛棄的是一切的執著。萬物皆為我所用,

    但,非我所屬。

四、你有你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干涉你。

    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認命。

五、如果你準備結婚的話,告訴你一句非常重要的

   哲學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對方的缺點」,

   世界上没有絕對幸福圓滿的婚姻,

   幸福只是來自於無限的容忍與互相尊重。

六、我的財富不是因為我擁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七、不是某人使我煩惱,而是拿某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八、活在别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

九、如果你每天呐喊21遍「我用不着為這點小事而

    煩惱」你會發現心裡有一種力量,試試看很管用的。

十、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十一、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没有的。

十二、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

     所以你必须,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十三、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

     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十四、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十五、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

     若有隻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反咬他一口嗎?

十六、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救。

十七、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没煩惱。

十八、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十九、與其說是别人讓你痛苦,不如說是自己修養不够。

二十、命運負責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們自己。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信

◎朵朵

親愛的,你說你很愛自己,這是真的嗎?

如果你總是自憐,自卑,習慣把自己縮小,就不是愛自己。

如果你總是自傲,自我,習慣把自己放大,也不是愛自己。

愛自己是知道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沒有比別人優越,也沒有不如別人。愛自己是不和任何人比較。

親愛的,無條件地接受真實的你吧。懂得愛自己的人才會有真正的自信。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二生肖簡介



    傳說在古時,玉皇大帝為了人類的記憶力太差,往往記不住自己的年齡,常導致很大的煩惱,祂見到這般情景,於心不忍,想出一個簡易的辦法,以十二生肖作為年歲的代表,只要記住十二生肖的循環更替,就可以輕易的推算年齡,萬無一失了;於是傳令天地間的飛禽走獸按時前往天庭,以報到的先後依序選出十二種生肖。

 

百獸之中,龍、虎、兔、馬諸獸都自以為身手不凡,不是遲遲動身,就是上路時走走停停,只有老牛自知步伐緩慢,日夜趕路,不敢稍作停留;老鼠狡滑,悄悄跳上老牛角上休息,當老牛第一個趕到天庭的時候,投機取巧的老鼠立刻由牛角一躍而下拔得頭籌,受封為十二生肖的首領;然而老鼠這種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行為,弄到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下場。



    有關十二生肖的傳說,雖然荒誕無稽,費人猜疑,卻具有諷世警人的教育意義,在這芸芸眾生之中,人與動物的關係十分密切,自古至今從未改變,人類對動物不僅是利用,同時也具有一種強烈的感情,而且把人類比擬動物,來描述人類的心態,著名的伊索寓言就是最成功的例證。



雖然各國選擇不同的動物來表達人的出生年支,但其含義卻大同小異,而我們聰明的老祖宗,卻把中國的十二生肖表現在十二地支中,影響所及,日本、韓國、緬甸、星、馬等地都一直相沿使用,可見中華文化之廣博精深。

 

子寅辰午申戍皆屬陽,故以相屬之奇數為名;鼠虎龍狗,俱五趾,馬則單蹄,丑卯巳未酉亥都屬陰,故取相屬之偶數為名;牛兔羊豬雞均四爪,蛇無足。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戍狗

亥豬

    由此看來,所選擇的動物,都是各民族身邊所飼養或其有特別敬畏意義。茲分別說明如下:



1.鼠:

    老鼠對人類來說,是關係最密切的動物,牠分佈在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老鼠,牠們幾乎是無孔不入,無洞不鑽,無論在什麼惡劣的環境,都可以築巢為生。

即使是鋼筋水泥的高樓大廈,牠也有辦法挖洞棲息,正應了一句「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
。」

此外,老鼠適應性之強無物可比,植物的根、莖、枝、葉、果實,牠都可以食用,所以不論棲息在任何地方,都沒有缺乏糧食的憂慮。

    子,具有種、根、承續的含意,屬於十二地支的首位,方位是正北,如以一天的時間來看,是深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之間,正是人類經過白天一天辛勞工作後,夜裡休息的時候,若以四季來分,則是十一月,正是萬物進入冬眠的時期。

    基於這些原因,選擇適合夜間活動的「鼠」來代表「子」。以利弊來談「鼠」的時候,除了醫學實驗用部份鼠類,益於研究發展外,只有卡通之王「米老鼠」她那可愛的表情、動作,深受人類的喜愛。

    老鼠的繁殖力很強,不需多久,就能繁殖難以數計的鼠子鼠孫來,而這麼多的老鼠將吃掉多少糧食。所以動物學者曾說:「自人類以農耕方式生活以來,歷史就變成了一本記載人鼠戰爭的書籍。」可見老鼠是多麼令人頭疼難纏,不但囓咬穀物、衣服等任何物品,更會傳染瘟疫。

    李斯曾說:「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矣。」「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在街邊的老鼠吃的是殘羹剩飯,住的是地下污水道,見到人就驚慌得四處竄逃,不得安寧,而在倉庫裡的老鼠,吃的粟米又多,住的還是大屋簷下,生活安逸,無憂無慮,所以擇居而處是何等的重要。



2.牛:

    俗語說:「馬走千里,牛走千里。」意思是牛馬各走千里,同時出發,雖然到達的時間早晚有別,但同樣都會到達目的地,都不會半途而廢。

    在大平原上放牧的牛隻,都會聽從牛郎一人的指揮,牛進田中,一人一牛,體能相若,牛郎二人以上,牛不如人,負擔太重就不是好事。

牛是草食性動物,只吃植物不喜肉類。「牛耕田,馬拉車。」由此可見,牛是田中之畜,適才適所,可以充分發揮牛的能耐,馬能奔馳四方,「風馬牛不相及」,充分表達出牛與馬之間的不和諧。

    丑,有連結、整理的意思,屬於十二地支的第二位,方位是北北東方,如以一天的時間來看,是午夜一點至三點之間,正是草木皆眠的時候,若以四季來分,則是十二月,正是家人圍爐團聚的月份。

牛對於再重的負擔也能眾志成城負荷到底,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牛一向堅持己見,以自己的步調去完成目標,所以選擇了「牛」來代表「丑」。

    中國是以農立國,從刈草、翻土、犁田到收割,那一項都須靠牛來完成。古代天子祭天地,諸侯拜山川,都非用牛不可;用來做為供品的牛,必須毛色純正,長相整齊的牛中極品才可,對牛來講是犧牲也是一種榮譽。而「執牛耳」則是指各行各業中的權威人士。

    歷史上有名的田單復國事蹟,田單將軍使用神術奇計「火牛陣」,在牛身披上彩衣,牛尾綁上火把,一點火,牛就驚嚇得往敵營狂奔,使得敵人感到突來襲擊潰不成軍,牛也因此光榮地犧牲,但從此名揚千古,所以牛遇彩衣必須先犧牲自己才可留芳萬世,雖死猶榮。



3.虎:

    與其他動物比較,老虎得天獨厚,不但個性凶猛,而且有鮮艷又威武的外貌,我們常聽說;「雲從龍,風從虎」,而古人以青龍(東)、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為四靈禽瑞獸,象徵四方及四季,虎是令人敬而遠之的守護神。

    老虎,又稱大蟲,在山林中因霸氣稱王,生活範圍很廣,隨時確保自己的地盤,是肉食性動物,常常獨來獨往,在山林中耀武揚威,在平地卻完全沒有發揮才能的餘地,最怕的就是「虎落平陽被犬欺」。

也怕「老虎變成家貓」,老虎若被人類豢養,只能虛有其表,彷彿一隻家貓般的溫順可人,無從展現出豪放磊落的胸襟,也不能表達出「山大王」的雄風。

    寅,有擯斥之意,屬於十二地支的第三位,方位是東北東方,如以一天的時間來看,是清晨三點至五點之間,正是黎明的前奏,若以四季來分,則是正月,正是草木孕育新芽的時期,表現出欣欣向榮即將來臨的氣象,而「虎」正代表「寅」的特性。

    古人留下來很多寓意深遠的諺語,而與虎有關的「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以今日的世局來看,頗有此味;還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勸人執著而為,雖然險象迭生,也必須勇往直前;「三人言而成虎」,比喻無中生有的事情,我們必須注意謠言止於智者;「苛政猛於虎」,更是中外政治人士應再三思考必有助益的忠言。



4.兔:

    兔子的個性十分柔順,彷彿初露光芒的朝陽,是那麼地和煦可人,但是如果以為兔子溫和好欺侮,那就大錯特錯了,「兔走疾麒麟」,形容兔子動作敏捷;

「狡兔三窟」,就可以看出兔子是何等的深謀遠慮;「兔子不吃窩邊草」,可見兔子十分警戒周邊環境;兔子愛吃草是人盡皆知,而兔子更喜歡吃豆子來磨牙就鮮為人知。

  「狡兔死,走狗烹」,實力高強反而帶來殺身之禍;古代多少叱吒風雲的英雄豪傑,碰到過河拆橋的事例,所謂「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凡人只要看破沒有人可以長期仗恃白刃之勢,就不會遭到無妄之災;「守株待兔」則勸人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說明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穫。

    卯,有冒出的意思,屬於十二地支的第四位,方位是正東方,如以一天的時間來看,是清晨五點至七點之間,正是太陽初昇,即將普照大地的時刻;

若以四季來分,則是二月,正是萬物生長、萌芽的時節,以「兔」來代表「卯」最正適合不過。

    古人傳說月亮上住著一隻白兔在搗「長生不老」的藥,古代風雅之士常以月亮為題來作詩吟誦,「玉兔東昇」說明月亮與兔子的關係不只密切而且別有淵緣!



5.龍:

    龍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虛構,傳說中的瑞物珍獸,是中國人所創,也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雖是時代變遷,但見龍跡經常在重大慶典上遊走。

千百年來,國人常把美好的願望寄託於動物之神,以祈求平安吉祥,因此,被賦予吉祥的四靈,廣受民眾尊敬喜愛。

龍是四靈之一,古人認為四靈具有無比的神力,傳統建築物或廟宇常裝飾四靈圖或龍吟虎嘯的壁畫。

龍有九似,龍角似鹿,龍頭似駝,龍眼似鬼,龍身似蛇,龍腹似蚩,龍鱗似鯉,龍爪似鷹,龍掌似虎,龍耳似牛。在我們中國,九是個極數,而八十一是九和九的乘積,象徵無垠無涯,無有所終。

龍既是瑞獸,自然不食人間煙火,只要逢雨遇水,就能凌雲昇空,又能興風作浪,更會呼風喚雨,吞雲吐
霧,「神龍見首不見尾」,變化莫測,真是集千萬寵愛於一身,非常有能耐。

    龍是瑞兆又是靈物,所以順理成章的被拿來作君王之喻,「龍者君也」,帝王自認是龍的化身,代表天意,君臨天下,龍德是天子之德,龍顏是天子之貌,龍駕是天子之車鸞輦,龍袍是天子之衣。

    辰,排在十二地支的第五位,方位是東南東方,如以一天的時間來看,是早晨七點到九點之間,正是大陽柔光四射,光輝漸增的時間;

若以四季來分,是三月,春暖花開的時期,以「龍」代表「辰」,彷彿萬物充滿無限生機。



6.蛇:

    蛇,又名小龍或稱長蟲,是夜行動物,性喜葷食、鑽洞或在草地中遊走,翠綠的外表,足以嚇人,沒有腳,靠腹部鱗片運動前進,大蛇不怕人,小蛇怕人,蛇的精力旺盛;「龜智蛇果」,讚蛇果敢,凡事都能貫徹到底,永不退縮,

家喻戶曉的「白蛇傳」,道出了許仙和白蛇娘娘之間哀怨動人的淒美戀情,沒有人會覺得白蛇和青蛇有什麼可怕之處,倒是白蛇的溫婉專情,和青蛇的靈俏忠誠,留下給後人深刻的印象;

舊約聖經中,蛇把智慧之果拿給了亞當,夏娃吃後,開啟了人類進步繁榮;「畫蛇添足」則言多此一舉之
意;「杯弓蛇影」比喻為了虛幻之事而自我困惑之詞;「蛇蠍美人」是形容女人的陰險狠毒。

    巳,有自我奮鬥的意義,是十二地支的第六位,方位是南南東方,若以一天的時間來看,是上午九點至十一點之間;若以四季來分,是初夏的四月,正是萬物欣欣向榮,萬頭鑽動之象,「蛇」正足以代表」。巳具有蛇的象形,是十二地支中惟一具有字相對生肖的象形文字。



7.馬:

    馬是一種極受人喜愛的動物,天生行動快速,性格活潑開朗,古人說過「行天莫如龍,行地莫如馬」,「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馬是沙場之物,自古以來,名將和名駒的佳話不少,項羽和烏騅的故事最膾炙人口令人鼻酸。

  「龍馬」是指具備仁德之馬,「駑馬千里」,勸人有志者事竟成。雖然中國各地都產馬,但是好馬在北方,長江以南無好馬,好馬都以大豆餵食,體格健壯,披上彩衣,追隨主人南征北討,騁馳戰場同享殊榮,一般馬匹得草而肥。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難求」,感歎識才之士不恆有,「馬耳東風」是摒棄忠言或善意批評,「天馬行空」形容一個人筆力雄渾氣概自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福無門,因果互牽,凡事隨緣自在,「良駒不跨雙鞍,烈女不配二夫」,充分顯示出馬的高風亮節。

    午,屬於十二地支的第七位,方位是正南方,如以一天的時間來看,是正午十一時至下午一時之間,此時正是日正當中,陽光普照,若是以四季來分,正是農忙的五月,一切充滿朝氣活力。



8.羊:

    說文解字上說:「羊者祥也」,古代能當做天子諸侯祭祀供品的物類(牛、羊、豬),必是神聖祥瑞的,由此可知「羊」在古人心目中,是一種溫文懦雅善良安祥的動物,總是不與人爭地低頭啃嚼青草,並且心平氣靜的漫步著。

實際上,羊遇到惡劣環境,仍然會隨遇而安,即使是懸崖峭壁、羊腸小徑也照樣來去自如,沒有草吃,只
要是綠色的植物照吃不誤,寒冬來臨,羊會跑到山谷中找食物,求生力很強,但是羊的汗腺長於腳底,最怕阻塞,會有生命之憂,故怕水。

    「蘇武牧羊」敘述蘇武忠貞節義、可歌可泣的故事。小羊折足跪乳之恩,人類特別稱讚羊有孝心,「羊質虎皮」指外強中乾的人,「掛羊頭賣狗肉」譬喻表裏不一之人,「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勸人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未,屬於十二地支的第八位,方位是南南西方,如以一天的時間來看,是下午一時至三時之間,陽光柔和,若以四季來分,正是溫暖適中的六月。



9猴:

    在達爾文的進化論中,人類的本源是猴子,猴子經過了長時間的演變進化為人。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是最吸引人的猴王,手執金箍棒,腳踏觔斗雲,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出生入死,令人又愛又好笑。

猴子除了水果,什麼食物也不吃,但是看到五穀,雖然不吃卻是玩性大發,滿地踐蹋,又拉又扯,好好的糧食就成了玩具,全給糟遢,這就是「大猴損五穀」。

「沐猴而冠」說人華而不實,專飾外表而沒有內涵。「癡猴捉月」喻人的無知和妄想。「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可見猴子會趁人之危瞎掰一下。

母猴愛子,子猴愛母,金絲猿的母慈子愛故事讀來哀怨感人,可見猴性和人性之類似。猴走起路來左搖右晃人模人樣,才智出眾是十二生肖之最。

    申,是象形文字,有伸張延展的意思,可以伸縮自如,屬於十二地支的第九位,方位是西南西方,如以一天的時間來看,是下午三時至五時,太陽即將下山,若以四季來分,是秋初季節的七月。



10.雞:

    金雞報曉,處處生機,人人朝氣蓬勃煥然一新,在古代民間祭祀,雞是必備的祭品,雖然犧牲了生命,得到的代價卻不及牛、羊、豬。

從前大夫相約誓盟,需用雞血來「歃血為盟」,雞骨可以用來占卜,今日選風鼎盛,動輒砍雞頭發誓自己的無辜,可見雞是古今皆宜的吉祥物。

    「雞鳴狗盜」說出人人各有專精,各有一技之長,「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指忠臣耿耿於朝,即使豪強橫阻,無法奪其志。

鳳凰是百鳥之王,又稱朱鳥,神靈之精,非梧桐不棲,非竹籽不食,非禮泉不飲,飛則群鳥從之,出則王政平、國有道,象徵明君的威德。雞經過歷鍊奮力展翅飛翔,可以飛上枝頭當鳳凰。

    酉,屬於十二地支的第十位,方位是正西方,如以一天的時間來看,是下午五時到七時,若以四季來分,是涼爽的中秋之月-----八月。



11.狗:

    自從人類以狩獵為生開始,狗就是人類最親近最忠實的朋友,也是最要好的生活伙伴,只要和人在一起,狗一定有食物吃,這種親密關係,自古至今,仍是恆久不變的。

在中國北方,狗擔任運輸和救護工作,可以展現體能,在一般家庭中,夜深人靜時,門戶的安全警戒工作,就交給最忠實的好朋友負責,夙夜匪懈,任勞任怨,盡忠職守,白天見到主人必定猛搖尾巴,表示親切和歡欣,惹人憐愛,故有忠犬之稱。

    狗在平地可以隨心所欲的奔馳,追逐小動物,喜食肉類,在白天沒事對太陽叫,被稱為「天狗咬日」,狗上山,環境不利,只有忍受外來的欺侮。杜甫曾經寫過:「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變幻為蒼狗。」望著時時刻刻變幻的雲,想想明日世事的變化也是無窮無盡,故有「白雲蒼狗」之嘆。

    戍,屬於十二地支的第十一位,方位是西北西方,如以一天的時間來看,是下午七時至九時,若以四季來分,已是落葉凋零感人寂靜的秋末---九月。戍,人戈,就像人拿著戈,對人而言,狗在保護人,是人類的好伙伴。狗逢一口為吠,逢二口為哭,逢二日亦有哭象,若逢三口為亂吠之犬,逢四口反變為「器」,為可用之材。



12.豬: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在家中養豬,祭拜大典也少不了牠,其與人類的關係深遠,一般人都以為豬又懶又笨,實際上豬很聰明,又愛清潔。

    西遊記中的豬八戒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山野之豬性兇猛,活動力強,而家豬則由於被豢養於欄內,長得肥胖,不易活動。

    亥,是十二地支的最後一位,方位是北北西方,若以一天的時間來看,是下午九時至十一時,若是以四季來看,是草木逐漸彫零枯萎,初冬見寒的十月,亥相當於(核),所代表的意義是指堅固的殼中的種子度過嚴冬之意,另解是指事物的中心點,凡事充滿自信。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ause

◎朵朵

工作太多,生活太茫,於是你的心也太累。

那麼,就給自己按下一個「pause」。

什麼也不要做,什麼也不要說,讓自己處於空無。

沒有意義就沒有吧,浪費時間就浪費吧,人生不是時時刻刻都要兢兢業業,也不是時時刻刻都要找到意義。

把自己從耗電狀態中抽離開來,像不唱歌的電吉他,或是靜止的時鐘。

所以,你需要暫停,當你只想一個人安安靜靜,就按下「pause」,讓自己瞬間歸零。

等你整理好了內在的秩序,當你又覺得充滿昂揚的活力,那麼就再度回到運轉狀態。

親愛的,這時你才會以一個更自信也更自覺的自己,重新去感受工作與生活的意義。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善待自己

 

◎朵朵

因為發了一頓莫名其妙的脾氣,你感到莫名其妙地沮喪。

總是這樣,在你表現出一個暴躁無禮的自己以後,最難堪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畢竟負面的情緒累積了負面的能量,而且總是累積在自己的身上。

因此,對別人要好,自己的感覺才會好;對別人不好,自己的感覺也不會好。

親愛的,請記得,善待別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當善意成為一種自然的流動,上天也自然會善待你。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終止惡夢的方式,就是「醒過來」

 

有人說:生命給你什麼而你接受了,那就是幸福。  

然而很多人卻無視於自己的天命,拼了命去向外追求,在人生道路上跑得氣喘吁吁,感覺幸福的終點好遠好遠。  

其實,幸福就像狗尾巴,當你兜了一圈又一圈,費盡心力企圖抓住它,它將永遠跑在前頭讓你追,但是只要你放下追逐,只管往前走,幸福的尾巴,就會永遠跟著你!

仇恨使生命黑暗,愛卻能照亮生命。.......美國人權鬥士馬丁‧路德‧金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煩惱,所以有許多人不約而同地問了佛祖一樣的問題:「我該怎麼做,才能不再煩憂?」有個自以為聰明的人很不服氣,便專程去找佛祖,挑釁地問:「世上有千千萬萬個人,就有千千萬萬種煩惱。

但是您給他們的解決方式都完全相同,那豈不是太可笑了?」

佛祖沒有生氣,只是反問男子:「你晚上睡覺的時候,會做夢嗎?」

「當然會!」男子回答。

「那麼,你每天晚上做的夢,都是一樣的嗎?」佛祖又問。

「當然是不一樣的。」「你睡了千千萬萬次,就做了千千萬萬個夢。」

佛祖微笑地說:「但是要結束夢的方法,卻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醒過來』!」男子聽到佛祖的回答,啞口無言。

我很喜歡這則禪宗故事。這則故事把煩惱比喻成「夢」,只要我們願意放下,就能從夢中清醒來。
無論你的煩惱是什麼,方法都是一樣的。

我當記者的時候,分別採訪過兩個老婦人。

她們的人生際遇有驚人的雷同:都自小喪母,成為別人的養女;都嫁了一個酗酒的老公;兒子都很不孝順;兩人身體都不好,晚年都在洗腎。

然而,她們兩人的心境卻大不相同。

 

第一個老婦人談及往事,她處之泰然。她說種種的不順遂,是她人生的功課,現在她年紀大了,該吃的苦都吃過了,所以她覺得自己真好運,人生像倒吃甘蔗,愈來愈順利。這名老婦人,現在是某公益團體的志工。

第二個老婦人談及往事,仍然咬牙切齒。她指天怪地,罵兒子詛咒媳婦,她說老天爺對她真不公平!這名老婦人,也跟那個公益團體有關,但她不是志工,而是受到志工關懷的憂鬱症患者。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們兩個臉上的表情、散發的氣息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當下讓我感覺:中國人說的「相由心生」,真的非常有道理。當志工的老太太,因為已經放下了煩惱,
所以給人的感覺是祥和又親切,讓人很想親近,表情有如菩薩;
                       
                        
                         

 得憂鬱症的老婦人,還把多年來的 不順遂、痛苦扛在肩上,她的氣息  尖銳又暴烈,讓人避之唯恐不及,               

 表情如同厲鬼。

然而,對於後者,其實我是深刻地同情的。她的一輩子都在吃苦,但她不但不願意放下那些苦,還要抱著那些其實已經遠離的苦難不放,讓它們繼續折磨自己。

也許,人生真的有太多無法逆轉的苦難、無法挽回的遺憾。

也許在夜闌人靜的時候,我們會因此哭泣,覺得蒼天真是無情,竟然讓我承受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是,你我都不應該忘記,能將我們從痛苦的地獄拯救出來的絕對不是別人,只有我們自己。

人生有太多包袱,我們可以選擇將它一一扛在肩上,也能選擇瀟灑地放下它們,而能否放下,則會決定我們未來的人生將繼續痛苦,還是可以享有幸福。

 

 

 

心靈小語

想擺脫惡夢的糾纏,唯一的方式是「醒過來」;
想忘卻人生的不順遂,唯一的方法就是「放下」。

人生有太多包袱,我們可以選擇將它一一扛在肩上,也能瀟灑地放下它們。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緣,而不要隨習氣。

 

 

 

 

學佛人最常用的一個詞是什麼? 不是阿彌陀佛,就是隨緣了。

隨緣吧!當我們無可奈何的時候,會這樣安慰自己。

隨緣啊!當我們想滿足自己慾望的時候,會這樣包裝自己。

隨緣啦!當我們懶散而不想精進的時候,會這樣開脫自己。

其實這些都是在隨順習氣,而不是在隨順因緣。

什麼叫做隨緣?就是隨順因緣的簡稱。 它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隨因,二是隨緣。

所謂的隨因,就是要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與方向,牢牢地跟隨著它,就如同向日葵跟隨陽光一樣。

對於學佛人來說,這個目標就是我們的菩薩願。它就是我們一生,乃至於生生世世當中要跟隨的目標與方向。
菩薩願不是空洞的,它應當落實到自己的這一生當中,就在這一生,每個人都應當有自己修學的目標。或者是開悟自性,或者是證悟法身,或者是往生淨土等等。

隨因是根本,隨緣是方便。有了長久的菩薩願,也有了今生修學的目標,人就有了主心骨,有了一股天地間的浩然之氣。 也有了佛菩薩與三寶的加持和擁護。

雖然看不見,但是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不思議的力量就會逐漸顯現。 有了隨因的目標,就可以實踐隨緣的方便了。

所謂的隨緣,就是對於外在的一切,凡事不強求,心中不掛念。有什麼樣的外在緣分,就隨順著它而生活,隨順著它而學習,隨順著它而修行。隨順著它而一步步走向隨因的人生目標。

可是如果外在因緣無法提供簡單而基本的生活,或者無法提供學習和修行的空間與自由。那麼就不應當再隨順它了。

良禽擇木而棲這時應當選擇隨緣離開, 哪怕對方是是親人和朋友,哪怕那裡有看得到的富貴榮華與錦繡前程,既然已經沒有了學習和修行的自由空間,就應當果斷地選擇離開,這才是真正的隨緣。

因為隨因,所以隨緣。

也許有人會問,你這不是執著嗎?為什麼一定要隨這個因呢?難道不能隨緣放棄它嗎?是的!它是一種執著。然而它是覺悟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種執著。

悉達多太子,要是沒有這種執著的話,怎麼可能會圓滿佛果呢!請聽太子是如何說的吧:不成正覺,不起此座!多麼強烈的執著啊!然而正是它,正是這種堅定不移的隨因,引領著太子走向了最終的覺悟。反之,如果為了滿足自己的名利慾望,為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生活享受,就放棄隨因的人生目標。雖然他自己美其名曰隨緣,可實際上他是在隨順習氣。

不要說什麼菩薩願了,就是他當初的修學目標,也絕無實現的可能。在漫漫的生死長河當中,他將流轉不息。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如經中所說,他將為智者之所憐憫。

但願大家都能夠樹立菩薩願,都能夠樹立今生的修學目標,都能夠隨因地堅持這個目標,隨緣地去實現它,不要隨順習氣而放棄。

正是:一句隨緣太隨便,其中滋味少人知。願大家都能夠如是隨緣,而不要隨習氣。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出去的話
 

◎朵朵

說出去的話,像灑在地上的麵包屑,被群鳥啄了,永遠不可能回來了。

說出去的話,不能回收,不能修改,也無法塗抹,出去了就是出去了。

說出去的話,可以在瞬間讓遍地開出花朵,也可以霎時將空氣冰凍。

說出去的話,也許是一帖撫慰人心的良藥,也許是一把割傷人的刀。

所以,親愛的,別帶著情緒說話,以免讓自己說出事後懊悔不已的話。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錢買不到的滋味

 
圖/swawa.com

文/呂政達

薪水階級、月光族、賺一輩子買不起台北房子的人,怎樣告訴已過慣富裕生活的孩子,變窮、收入變薄後,「孩子,我們還擁有快樂,只是你不能再換愛瘋。」

政客決定「戴鋼盔」漲價時,也沒有告訴人民,「情感幸福」(Emotional Well-being)和「生活評價」(Life  Evaluation)是不一樣的。前者等於快樂感,後者則是收入所帶來的物質生活。當物價高漲後,一般是後者下降,但前者卻不一定會高起來。根據心理學家Daniel  Kahneman和經濟學家AngusDeaton聯手研究,高收入雖可增加「生活評價」,但情感、情緒、心情的滿意度到每年七萬五千美金(就說約合新台幣兩百萬吧)後就停步不前,超過這個收入,賺再多,也不會有更高的快樂。

這個研究有其參考價值,但台灣每年能賺到兩百萬的,已屬M型社會的極端,還是沒有說服我們,金錢是不是真的買不到快樂?

心理學家Jordi Quoidbach和Elizabeth  Dunn則以問卷的方式,想了解金錢是不是真的會阻礙我們體會到日常生活的快樂。她們找了數量頗多的成年工作人參與調查,果然發現,越富有的人越對比較小額的活動「無感」,例如,太陽出來的日子、和朋友喝一杯冰涼的啤酒、吃一塊巧克力等等。這就讓我想起有名看來家境不錯的媽媽,指著女兒口袋裡的一包巧克力說:「妳為什麼要吃這種次級貨?」女兒說:「這是同學給我的,她們都說很好吃。」媽媽說:「別吃了,我帶妳去吃頂級冰淇淋,搭配進口的巧克力。」這個女兒大概永遠無法體會,同學口中的「好好吃」是何種滋味。

這個研究還將受試者分成兩組,都給他們吃巧克力,但有一組會先看到鈔票的圖片,另一組沒有。結果,看到鈔票這組報告吃巧克力的享受感,就明顯低於另一組。有了鈔票,而且還只是圖片,就已讓人魂不守舍,巧克力的味道也變了。對啊,金錢會降低許多日常生活中出現的享受和愉悅感,我開始想,政客、富人們吃巧克力時,感受到的滋味,跟一個月光族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也可將這個研究擴展到日常生活的體驗,試驗看過鈔票後,各種活動的愉悅感會不會改變,例如生啤酒、生魚片、炸雞排、魚子醬、麻辣鍋或跟心愛的人分享一球冰淇淋。然後我們才會真的知道,對你,哪些滋味才是連金錢也無法取代的。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