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教養不同調 扮黑臉被批太嚴格 】
 
Q:
 
我和太太教養小孩的理念不太一樣,這幾年小孩愈來愈皮,她卻放任他們把家裡弄得又髒又亂、吵鬧尖叫、對長輩沒有禮貌。
 
老婆無視孩子的偏差行為,不願承擔責任,只好我來扮黑臉,但每次管教他們,她都在旁邊扯後腿,不但不感謝我在管教上的付出,還怪我對孩子們太嚴格,說我對他們的態度很像我爸對我和我媽,沒有同理心、說話很傷人(她知道我家很多事,以前父親常對我和母親大吼大叫)。
 
小孩不守規矩難道都不用管嗎?好好講、用同理心能解決問題嗎?
 
A:
 
看來你們是慈母與嚴父的組合。我們常以為自己了解配偶或孩子的觀點和感覺,但往往只有當對方的舉止態度符合我們的期望時,才會明顯表現出同理心。
 
如果孩子聽話、有責任感、有禮貌、不需要催促就做完功課,父母自然也會對孩子發揮較多的同理心,若與預期不符,憤怒和失望便會不經意地削減我們的同理心,也拉開親子之間的距離。
 
告訴她自己家裡過往的故事,在吵架時竟被她拿出來攻擊,相信你一定很不好受,或許你心裡也會納悶,妻子這樣偏袒孩子,那她又有多同理你的感受?
 
但仔細想想,自己對孩子的言行,是否也是小時候的自己被對待的方式?
 
是否也希望父親多關心你一些、口氣好一點?或許你也不喜歡父親說話的方式,言行卻不知不覺受他影響。
 
許多人無法從雙親身上學習同理心,所幸,這個能力長大後再培養也不遲。
 
不妨問問自己三個問題:「希望孩子怎麼形容我?」「實際上他們是如何形容我?」
 
「如果兩者之間有差異,如何改變態度和行為,才會讓他們以我希望的方式形容我?」
 
如果希望孩子們說你「溫暖有愛心」、「肯支持」,可能需要多說一點誇讚他們的話語。
 
同理不表示一定要完全同意他們的想法,而是站在對方立場去了解她/他的感覺及世界,雖不一定能解決問題,但是學習換位思考及表達對對方所傳達的訊息的了解,能減少負向的交流,改善互動的品質,至少在彼此的鴻溝之間搭起了一座橋。
【 文/諮商心理師 張璇〈婚姻幸福學〉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