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和稀泥的開始
記者鄒景雯/特稿
十月四日下午,行政院長江宜樺走向立法院長王金平,在國會闢室致意,在場還有副院長洪秀柱、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這場對話結束前,對於溝通內容,王金平希望彼此都無須對外公開,但雙方自不同的門分別離開後,江宜樺前腳一踏出,立刻就向媒體就「江王會」做了述說與宣達。
這是馬英九政府非常典型處理政治運作的手法。說他是演戲,太簡略,應該說︰這是連續兩回合失利後,國民黨要展開第三回合攻防的起手式。首先就是,必須重新修復形象,營造有利爭取外界支持的友善環境,以便在後續漫長的訴訟中從王金平手上奪回話語權。
其次,更關鍵,就是針對目前已經展開的刑事偵查與行政調查,設立防火牆,非常合理的推斷是︰經過偵訊過後的馬當局等三人,已經嗅覺到有關監聽與洩密的事態發展,可能會超過他們可控制的範圍。尤其,屬於司法行政單位的法務部監聽調查小組,資訊的獲得,相對更加易如反掌。上週五在議場,江宜樺與羅瑩雪部長的交頭接耳,看在國人眼中,若還不知道他們在關切什麼,實在不容易。
由此可以預見,檢察總長黃世銘要被「馬江體制」設定為「司法界的余文」,已經八九不離十,剩下的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若當局屬意「愈快愈好」,也非常符合「理性選擇」。
這時,站在公民的立場,應該關注︰國民黨此一「假性和解」,是否標示著和稀泥的開始?也就是原本的「大是大非」︰包括違法監聽國會的責任會不會被成功地技術性切割?教唆洩密的追查,是否就查到總長洩密這條紅線上為止?乃至政治關說司法的國會自律問題,也一併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昨天,若干原先同情王金平的國民黨立委開始大呼萬歲,這段期間不論是痛恨威權復辟、監聽國會、侵犯人權、特權關說的人,都要警覺︰這些相互揭弊的行動,有可能在國民黨一黨的「家和萬事興」大黑帽,被再度掩蓋,不得再見天日,以利這群既得利益者在持續的恐怖平衡式黨內鬥爭基調下,得以使資源概由少數人壟斷並私相分配的模式恢復運作?
如果是這樣,人民豈不成為政客的玩偶?因此,覺醒的公民當然必須全力防範,並預先提出強烈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