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福之人的十種心態! 】
 
◆◆◆ 1、知足常樂
 
平安是福,知足是樂,清心是祿,寡欲是壽。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
 
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受思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佔盡,聰明不可用盡。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快樂就是看淡塵世的物慾、煩惱,知足常樂。
 
精神富足,才是真正的富有。
 
◆◆◆ 2、活在今天
 
人生只有三天,迷惑的人,活在昨天;奢望的人,活在明天;只有清醒的人,活在今天。
 
昨天已經過去,是過了期的支票;明天還沒有來到,是不可提取的支票;只有活在今天是最現實的。
 
◆◆◆ 3、不斤斤計較
 
人生不必斤斤計較,讓自己怒火攻心。
 
語云 “ 生年不過百,常懷千歲憂。百事從心起,一笑解千愁 ”。
 
如果想到我們都是來去匆匆的過客,只不過是到世間走一遭,還有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值得與人計較呢?
 
◆◆◆ 4、為自己而活
  
活得簡單不難,只需懂得為自己而活,為美好而生,為幸福而做。
 
需求越小,自由越多;奢華越少,舒適越多。
 
◆◆◆ 5、善待自己
 
多一分快樂,少一分憂傷;多一分真實,少一分虛偽;多一分悠閒,少一分忙亂。
 
這四多四少很重要,有了它們就活得心情舒暢。
 
老年人完全可以自主地安排好生活,善待自己,這樣便會內心富饒。
 
◆◆◆ 6、少氣多閒,身忙心閒
 
少氣多閒,身忙心閒。
 
真正做到這八個字不容易,關鍵是這個 “ 閒 ” 字。
 
老年人安度晚年,一定要有閒心,當然做點家務事也好,如果什麼事都不做也無聊,但是不要身忙心亂,要身忙心閒。
 
◆◆◆ 7、別跟自己過不去
 
改變一下自己的態度,去適應不同的情況,心情輕鬆舒暢,不要心鬱氣結,跟自己過不去。
 
人到老年,什麼事都看透了,無論如何自己不要跟自己過不去,一定要善待自己,莫苛薄自己。
 
◆◆◆ 8、懂得自得其樂
 
人生一場,別人追屋逐堡,我只要風花雪月,花棚石凳,小坐微醺,來歌一曲,品茗一杯,自得其樂。
 
住宅舒適方便就行了,何必非要樓上樓下。
 
一首歌,一杯茶,養養花,養養魚,享受自然之美,不是很好嗎?
 
◆◆◆ 9、學會享受生活
 
多了聆聽松濤、靜觀風雨、仰望星空、敞開心扉的機會,靈性俱足。
 
千萬不要錯過欣賞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機會,一輩子不容易,一定要好好享受生活。
 
◆◆◆ 10、保持簡單心境
 
心境簡單了,就有心思經營生活;
 
生活簡單了,就有時間享受人生。
 
我們要學會經營自己的生活,不是天天混日子,也不是天天熬日子,而是天天享受日子,這就需要經營日子。
 
塵世中有太多的喜怒,太多的悲歡,太多的煩惱和痛苦。
 
惟有如此,才能活得簡單健康快樂。
 
【 文 / Guandan 99 / Xuite日誌《 生活感悟 》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同事難相處 唯有誠懇溝通 】

一種米養百樣人,不同的環境,造就百樣人。曾遇到一名令人頭痛的同事。

她與我同部門同職等,偶爾有些專業知識需要特別請教她,她卻處處在言語上挑剔,例如:「你不要什麼事都問我,自己去找答案!」

又有一次,部門內有團體照片正在分享,大伙兒開心嬉鬧時,她不動如山,等我回到座位上,她竟酸溜溜地說:「妳不是很忙嗎?」

情況愈演愈烈,我旁敲側擊請教其他同事,結果他們告訴我,她講話就是這麼直接!

終於某次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寫了一封e-mail私下請問她,到底為何對我如此不滿?

結果,她不但回信:「我是對事不對人。」還同時副本給全部門,弄得我非常尷尬!

我們不和的事變成同事、主管都知情,主管還特別找我去關切,主管說:「她的個性,真的也得罪很多人,但現階段還是希望我想辦法和她和平共處。」

想想覺得自己不舒服的情緒,有必要讓她知道,所以我首先釋出善意,誠懇建議她說話要委婉,每到上、下班時刻,我也不忘和她打招呼,久而久之,她好像態度軟化不少。

也許是她自省過,後來對我及大家都和善多了。但沒多久,部門縮編,我們先後都被裁撤了,雖然好像白忙一場,但此後我學會溝通這本事,也不算太壞。【 文/子雅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美嬌妻變黃臉婆 都是老公的錯 】

神仙眷侶深夜宣布離婚,女方責怪自己太專注於事業,說自己婚後不是一個盡責的「賢妻」,成為最近影劇版沸沸揚揚的話題。

好多人都跳進新聞裡,彷彿身歷其境般,將男女主角當成是自己的親朋好友或是街坊鄰居,熱烈討論著他們離婚的真正原因:是誰劈了腿?是誰負了心?是否女人太自私專斷所以逼得男人必須遠離?還是男人中年危機,演過了深情的戲,轉頭就找了胸大年輕的妹,好滿足自己的慾?

但事實是,這一切的愛恨情仇,都與我們無關啊!不管我們再怎麼努力研究、批評,他們終究從相愛到決定不愛,放下彼此,給自己一條重新活出自己的生路。

然而,因著這件離婚新聞,更多女人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怎麼樣的女人,才配叫做「賢妻」?

★★★ 相夫教子方為婦德 成為女人最大枷鎖

我們的社會在我們年幼時,就灌輸我們一種觀念:男主外、女主內。

男人負責賺錢拚事業,女人在家顧家帶小孩;男人負責狩獵,女人負責維護;男人需要釋放紓解,女人必須矜持忍耐。

能做到這樣,才能算是「幸福婚姻」,而幸福的婚姻與家庭,關鍵在於那個家的支柱──女人、母親。

因為她們是維繫家庭的力量,是教導下一代良善的方針,一個家庭要沒了母親,一個女人要是無法守著家裡,那個家就會分崩離析。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這是社會給予家庭中女性的歌頌,卻同時也是送給女人最強大的枷鎖:為什麼女人就得成為這樣的角色?難道男人不行嗎?

★★★ 為家庭給出所有 方能換得賢妻美名

通常,反對這種論調的大多是女人,但同時最支持這種觀念的,也常是女人。

很多女人會美化這樣的論調,認為結婚生子照顧家庭守護丈夫,就是童話故事王子與公主最後最美的結局。

然而,這種對婚姻的想像卻有點不切實際。首先,女人得要想過,如果妳是一個想過優雅生活的女人,這樣的「幸福」會需要妳犧牲多少自我來換得?

所謂「持家」兩個字裡,包含了多少辛勤工作與壓力,煮飯、洗衣、打掃等日常工作,可不是只有一天、兩天,而是要維持一輩子。

如果一個女孩在尚未結婚之前,都是讓父母親呵護著,她是否有辦法在一夕之間轉變成偉大的女人,一肩扛起這些責任。

有了小孩之後,忍受身體上的苦痛不說,孩子哭鬧病痛,都得一一照料,而那些日常瑣事,卻不會因為一個孩子的誕生而消失,女人該扛的擔子愈來愈重,而這一切如果都是「賢妻」理所當然該做的,那「賢妻」會幸福到哪去呢?

★★★ 扛起家務分攤家計 還想追尋事業夢想

別忘了,現代社會生活不易,女性跟男性一樣都要外出工作、負擔家計,所以除了上述的家務責任以外,她們還得同時在職場上表現優異。

說到這裡,就知道所謂的「賢妻」,根本完全非人,而是「超人」。

而且,我們還沒說,現代的女性也被教育成必須獨立,我們說「女人也可以有事業野心與理想」,女人在受教育的過程裡,也開拓了不少見識,建立起自己在事業上的夢,然而一個「賢妻」的傳統定義,就要她們必須為了家庭犧牲自己。

然後我們再說賢妻有多偉大,母親節送上康乃馨與卡片,其他三百六十五天,就覺得這些犧牲有甚麼了不起。

★★★ 期望娶得完美賢妻 男人也該成為賢夫

或許,所謂的「我無法成為一名賢妻」,並不是對自己的指責,而是對社會的提問:為何,我必須成為一名「賢妻」,才配擁有幸福?為何,男人可以擁有的,女人就必須放棄?為何,我該扛的責任,男人可以脫身?

究竟,「賢妻」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現代社會當然可以有賢妻,同時要搭配的,則是「賢夫」的誕生。

家庭的維繫,不該是用性別來分別責任的歸屬,當女人必須,也渴望外出工作養家時,男人當然也得承擔這個家庭裡的所有瑣事工作。

除了生理上無法克服的限制外,其實家務是可以平均分工、責任可以共同承擔。這個社會必須知道,很多男人有的,女人同樣也有,不論是理想、事業心、成就感,當然還有慾望。

★★★ 人夫只會嫌妻不賢 難怪人妻要逃脫

人對婚姻的幸福不該有任何幻想,在理解與包容之下,還能讓兩人維持自己的本質,才能達到幸福的終點。

如果男人只會嫌妻不賢,那也別怪很多結了婚的女人會說:「還是不要結婚比較好!」

因為,她們都是「賢妻」定義的受害者。【 文/劉凱西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因性而愛 三分真七分假 】

赤裸以對,當我們與對方坦誠相見,你嘴裡說的話都是真實的嗎?

我們會為了慾望而將自己包裝多少夾層?日本片《愛的放題》裡,一群男男女女參加了雜交派對,因為他們嫌戀愛後交往才有機會成功達陣實在過於麻煩又勞民傷財,不如報名加入雜交派對,從半夜到天明這段時間,能做幾次就做幾次。

於是自閉男看上了清純學生妹,只想打炮的金髮打工仔大戰幼兒園教師與嬌俏OL,已婚上班族則是遠離妻子相處壓力,只想下班後好好發洩。

外形胖碩的處男因為女孩們都被挑光了,只好挑沒人敢選的金髮大姐大。

從性而愛是可能的嗎?自閉男因為與清純妹的激情床戰,整晚兩人對戰數回,都讓清純妹發出響徹雲霄的聲浪,這一刻,激情成為穿透兩人的可能性。

自閉男認為可以從性而愛,但清純妹並不這樣想,因為性對她來說,是另一個自我性格。

整場戲讓人見到,原來我們在對方脫下外衣之後,只剩下肉體來衡量對方是否為自己慾望所求的時候,性器確實是一門評估標準,男人可能會因為女性有著誘人肉體而發動攻勢,但得到多汁肉體卻未必等同愉悅交歡。

憑雙眼看到的都可能是欺瞞你的,如同在幼稚園上班的老師,理論上應該跟清純畫上等號,但她卻是慾望至高的一位。

至於看起來江湖味十足的金髮大姐,背後又有甚麼樣的原因到店上每天參加雜交派對?

我們看到的都未必等同是真實的,就算是真實的,也未必是你想要的。

《愛的放題》最諷刺的一點,就在於整晚眾人只包著浴巾面對交戰慾望,清晨之後,眾人穿上白天應有的服裝,頓時間突然大家認不太得彼此。

全片安插了一小段巧思,也就是一對外型極度不出色的情侶中場加入,本來女方只是為了取悅男朋友而參加,結果等到雙方各自床戰之後,居然引發男性醋意。

也就是關係帶有主導地位的男性可以征服「她」人,但位居下風的女朋友卻不讓「他」人插旗。

這種兩性之間明明協調好的默契,卻經不起真實風浪,足見男女之間對於身體主權意識的戒心仍有分界。

赤裸的時候,愛其實三分真七分假。

兩性面對高漲情慾時的道德判斷各有主張,男男女女都有可能因性而愛,那份真實感必然引發內心質疑,畢竟我們都渴望由愛而性,於是片尾那幕學生妹悵然所思,也代表了缺愛者或許表面上說的,都不見得是真心話。【 文/羅斯提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讚美 讓女人肉體亢奮 】

一般都知道運動很重要的指導方式是稱讚,稱讚會讓人進步,做愛也是,尤其稱讚女人,女人會連肉體都亢奮,感受到性愉悅,而對性愛積極起來。

在床上稱讚女人,除了露骨地稱讚女人的肉體本身外如「乳房很美!」「臀部很性感!」「皮膚很光滑!」等,也可以稱讚技術或感度;

許多男人誤以為讚美女人技術是禁忌,其實女人的性技也希望獲得肯定,只要不因此懷疑女人是性經驗很豐富就好;

尤其像女人大多不喜歡的口交,如果男人發出很舒爽喘叫或稱讚女人,那樣女人也會樂意服務男人,即使初時笨拙,也是不斷改進,也會因為男人的肯定而自己的肉體也跟著亢奮起來。

女人總期待男人具體表現愛情,好好說出來就是最大的鼓勵,即使男人覺得直接稱讚很害羞或太粗,可以含蓄地說:「我喜歡妳的屁股多肉的感覺!」

「妳的裡面很美!」或有的女人為貧乳很自卑,男人更應針對這點來稱讚,如「妳可愛的乳房好萌呀!」

SM系語言 風險高

雖然有男人愛用SM系語言來進擊女人,如罵「妳這淫亂的母豬!要這樣搞才爽,對吧!」「妳好好看我的臉,給我更淫蕩些!」

但不是每個女人都會為這類從A片需學來的話而快感倍增的,風險很大,讚美才萬無一失,而且最好從平時就不斷練習稱讚女人很美很可愛,做愛時自然脫口而出;

最重要是讓女人覺得因為她有魅力,男人想要跟她做愛,能跟她做愛,無比幸福。

讚美時,最好連名字一起呼喚,更能傳情,但千萬別叫錯名字;也可以赤裸裸地讚美,如「妳那裡濕淋淋了!

妳聽到了嗎?整個房間只有妳那裡發出的聲音!超級性感的聲音!」「妳的喘叫更讓我受不了!」

但這類讚美必須等女人真的濕潤而埋頭專心做愛後才說,才有效果,否則像在搞笑,反而破壞氣氛而做不下去;

如果進入狀況,稱讚女人性器,女人就會亢奮到不行!

【 文/劉黎兒 /男女不思議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小三小王 都在哪遇到 】

小三小王通常都躲在什麼角落?這是很多人妻、人夫都想要知道的事情。

拜現代通訊發達,很多外遇緣分都是從通訊軟體跑出來的,不要說用戶自發性地找肉吃,有心人也會主動發訊,激起對方慾望。

很多人在網路上找一夜情,已經練得很熟悉,一旦被伴侶發現有異狀時,便立刻將軟體隱藏起來,或將對話刪除。

有個人夫就說,他每天回家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手機上調情的對話紀錄刪光光。

不少人在臉書上會找到多年的好友,原本根本沒有感覺,但因為臉書曝露的是日常生活的動態,所以很快就能了解彼此近況,之後聊著聊著就上床的案例也不少;

而很多夫妻因為不想讓伴侶知道自己的動態,甚至沒有互加彼此的臉書,還得多方透過其他共同朋友的動態,才能知道自己老公老婆平常的軌跡咧。

職場外遇 事件多

除了通訊軟體外,現實世界中最常去的地方,也是外遇最大宗集散地,例如公司。

以職場外遇來說,同事畢竟是共同奮鬥的戰友,相處的時間比枕邊人還多,自然情感投入可能也比在家多;更別說公司出差,那更是最好的藉口。

有個朋友一開始逃避公司的出差任務,但有一天跟業務女同仁搞上了,從此興致勃勃一天到晚替公司加班出差,可以名正言順消失好幾天,跟情人到另一個城市偷歡(或者根本就在原本的城市),因為是公司高階主管,出差幾天可以自己做決定的,就算枕邊人懷疑,他也大可以正經八百地說:「我是為了家庭去工作。」

就算伴侶要求要視訊通話查勤,他也可以先把外遇支開,視訊時跟孩子親密聊天搞笑,關掉後立刻脫掉褲子上床。

很多女人對於心理醫生會產生莫名的情愫,因為他往往是最了解她的人,有很多秘密女人甚至只能跟心理醫生分享,久而久之,產生精神上莫大的依賴,即便沒有怎樣,他在女人心中的地位絕對遠高過於丈夫。

除此之外,汽車教練、咖啡店店員、甚至是同一棟公寓的鄰居,都有可能因為近水樓台而感情升溫,「防不勝防」已經是鐵則,但面對外遇,伴侶不能不防,不為一口氣,只為「你怎麼可以比我爽?」【 文/《情慾愛神話 鳥來伯》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糖尿病 眼病變風險高 恐失明 】

◆◆◆ 穩定控糖 定期至眼科檢查

國內糖尿病患人數達170萬,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指出,糖尿病是種血管病變,因眼睛血管密度高,最需血液提供養分,糖尿病患的血糖若控制不好,容易造成眼病變甚至失明,呼籲注意血糖控制,日常也應戒菸、定期接受眼檢查。

陳瑩山醫師表示,糖尿病是一種微細血管病變,由於血中糖份的升高造成血管病變,所以會影響身體血管密度高的器官如眼睛,因此若糖尿病惡化,便容易影響視力。

糖尿病患不只容易得到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疾,一旦發生眼疾,病情惡化和發展速度還會比一般人快,呼籲應配合醫囑好好控制血糖,並定期至眼科檢查。

◆◆◆ 【提醒你】風險 較一般人高

糖尿病患罹眼疾的風險較一般人高,例如糖尿病患者得到白內障的機率比正常人高2~4倍,若罹患糖尿病的年齡小於40歲,機率高達20倍。

也比較容易得到青光眼、視網膜病變、黃斑部水腫等眼疾。

◆◆◆ 【這樣做】定期 至眼科檢查

30歲以下的年輕糖尿病患,應在診斷出糖尿病的5年內,接受第一次眼科檢查,之後每年1次;

30歲以上一經診斷為糖尿病,應馬上接受眼科檢查,之後每年1次;

至於懷孕的糖尿病婦女,懷孕頭3個月宜接受眼科檢查,之後每3個月1次。 
◆◆◆ 防血糖 忽高忽低

監測並記錄飯前、飯後血糖值,最忌諱血糖忽高忽低。每3個月回診驗糖化血色素值,最好控制在7%以下,若超過8%,應跟醫師討論改善方法。

◆◆◆ 戒菸 攝取護眼品

糖尿病患務必戒菸,另天寒適時添加衣物保暖,避免熬夜、生活不規律,以保護心血管和眼睛血管,也要控制血脂和血壓。

平常也可攝取魚油、葉黃素保健品,或是多吃黃綠色蔬菜水果、魚類等幫助護眼的食物。

◆◆◆ 【醫師說】

早期診治非常重要,一旦發現視力不佳、視力減退等,應趕緊檢查。 【 文/陳瑩山醫師/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完美主義其實並不完美 】

所謂《 完美主義 》者,也就是說 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要達到你所希望的樣子。

譬如, 你希望住在牆壁是天藍色的屋子裏,如果不是,你就會睡不著覺。

什麼是《 完美主義 》者,完美主義者是指那些事事過度追求完美的人。

《 完美主意 》者,看似無瑕的行為,實際上卻會侵蝕他們的努力,阻礙他們達成更多更實際的目標,對人體健康也有不良的影響。

完美主義 》者,常相信做好一切事情能贏得成功、賞識甚至愛;

他們相信每件事都有完美的解決之道,而無法容忍任何的瑕疵。

乍看之下彷彿是將事情做到盡善盡美的動力,但研究卻指出,它可能成為一種自我限制,對人體健康也有著相當的影響。

◆◆◆ 你是《 完美主義 》者嗎?

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顧問指出,力求完美的願望,會減弱人們對自己的滿意度,阻礙他們達成更多更實際的目標。

完美主意者,看似無瑕的行為,實際上卻會侵蝕他們的努力。

◆◆◆ 以下是《 完美主義 》者常有的特徵 :

1、 完全不接受多數人的想法。

2、 信奉組織體制。

3、 從未公開顯示任何消極的情感。

4、 無論犯的是多小的錯誤,都會感到很不安。

5、 總是庸人自擾。

6、 暗自覺得自己不如人。

7、 經常在事後批評自己。

8、 將自我的價值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上。

9、 不願嘗試新的事物。

10、過分注意自己的不足。

◆◆◆ [ 完美主義者的3種類型 ]
  
1、第一種是要求自我型 :

他們竭盡全力達到自己設定的高標準,當無法達到這些標準時,往往會過度自責、變得抑鬱;

  
2、第二種是要求他人型 :

他們總希望別人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常把人際關係搞得很糟;

  
3、第三種是被人要求型 :

他們之所以不顧一切追求完美,是因為深信其他人對他們寄予厚望,如果達不到這種期望,容易產生自殺念頭或出現飲食失調問題。

◆◆◆ 《 完美主義 》者的健康隱憂

瑞士蘇黎世大學臨床心理學及心理治療學博士佩特拉.沃爾滋育( Petra Wirtz )所進行一項研究顯示:完美主義者更容易在生活中產生心理壓力,其本身就可能成為一個筋疲力竭的壓力鍋。

完美主義傾向越嚴重的人,心理壓力越大,所顯露的「生機衰竭」現象就越嚴重。

這樣的信念容易導致憂鬱、生氣及焦慮等問題,進而引發和家人、伴侶與朋友間的緊張或衝突,也容易產生疲勞、急躁或信心受挫等負面情緒,從而對人體健康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

◆◆◆ 五大策略 跳出《 完美主義 》的框框

力求完美是沒有錯的,但當要快樂作為代價時,就要做一些改變了。

以下是專家所提供的五大策略,讓您打破完美主義的框框。

1、列一張要求完美的優點和缺點清單。

列完後便可能發現缺點遠多於優點,如人際關係、工作及焦慮等問題。

2、提高你對批判自我與孤注一擲的警覺性,學習以更實際、合理的想法代替愛吹毛求疵的習慣。

當你發現你苛責自己不完美的表現時,後退一步想想----並承認它有積極的一面。

然後問你自己:它真的像我想的一樣糟嗎?其他人怎樣看它的?在當時情況下它是合理而且良好的表現嗎?

3、重視過程,而非結果。

這會使你不只以達成了什麼目標來衡量你的成功,還包括你對這項任務的享受程度。

它能讓你體會達成目標的過程是有價值的。

4、學習如何面對批評。

完美主義者經常把批評視為人身攻擊,對批評產生防衛反應。將注意力集中在客觀的面對批評與自己。

如果有人指出你的錯誤,那就承認你只是人的事實--有錯誤本來就是自然的。

另外,問自己:從這次經驗中我能學習到什麼?

5、設定更實際的目標,你將逐漸意識到「不完美的」結果,並不會導致你所預期且害怕的負面後果。

你將因目標更容易達成而獲得更多的自信。

只要能充分瞭解完美主義對行為、人際及生活所產生負向衝擊,不僅以達成了什麼目標來衡量你的成功,並從錯誤的經驗中學習,就能更有效地改變僵化的信念,轉而將阻力變為助力,更能以心胸開懷的心面對人生,開創一片新天地。

【文 /周奕倫/大紀元記者編譯報導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感冒咳嗽難好 恐氣喘發作前兆 】

春寒料峭,早晚溫差大,不少民眾因此感冒,不過如果流鼻水、發燒等症狀改善,咳嗽症狀卻遲遲沒好要注意!

彰基胸腔內科主任暨中華路院區院長林慶雄強調,這種情況常發生在成年有氣喘病史的民眾身上,因呼吸道處在慢性發炎狀況,讓咳嗽難痊癒,若加上空污如廢氣等刺激,恐會誘發氣喘急性發作,出現喘鳴等典型症狀,甚至需送急診治療。

林慶雄院長提到,氣喘發作並非只有喘鳴、胸悶不適等典型氣喘,許多成年氣喘患者常自覺氣喘控制良好,疏忽規律使用藥物,而當感冒誘發咳嗽又不以為意,

其實,這可能是氣喘急性發作前兆,建議除了應照醫囑回診觀察肺功能狀況,並且平常穩定用藥控制以外,若氣喘控制較差的患者,現在也可合併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抗膽鹼製劑改善病情。

入春後早晚溫差大,氣喘患者需要小心急性發作。

◆◆◆ 【先了解】呼吸道發炎

林慶雄院長指出,若把氣喘急性發作出現喘鳴症狀,代表呼吸道發炎狀況100分為比喻,咳嗽至少就有50分,即是醞釀要氣喘急性發作的症兆,所以只要有氣喘病史的個案們都要注意是否常有咳嗽沒好的狀況。

◆◆◆ 空污危害大

若氣喘患者出現咳嗽症狀沒好,又缺乏警覺意識回診觀察,再碰上外力因素像是空污、菸害、環境污染物如油漆有害物質等,就可能讓發炎指數短時間內上升,開始誘發喘鳴、胸悶等狀況,甚至需要送急診治療。

◆◆◆ 【這樣做】應回診監控

建議咳嗽好不了仍要及早回診檢查呼吸功能狀況、連帶檢測發炎指數,並且依照醫囑每日使用藥物控制氣喘病情,避免養成氣喘發作才使用緊急用藥如支氣管擴張劑等應急治療。

◆◆◆ 可搭配用藥

而針對氣喘控制較差的第四、第五級氣喘患者們,除了吸入型類固醇與長效乙二型促進劑(ICS/LABA)等日常控制藥物以外,也可合併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抗膽鹼製劑,可改善肺功能,並降低急性惡化、住院急診的風險。

◆◆◆ 【醫師說】

部分氣喘患者有對特定食物如牛奶、花生等會過敏的體質,接觸後同時會誘發氣喘發作,建議可檢測過敏原。

【 文/林慶雄醫師/彰基中華路院區院長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不要抱怨生活,不要抱怨別人 】

匆匆的時光,讓我們走過無數的歲月;

如果,抱怨生活,就是禁錮了自己思想,嚮往美好世界的心;

如果,抱怨別人,就是我們的靈魂,找不到了自己的依靠了;

抱怨,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我們身邊,總有些喜歡抱怨的人,當然也包括我們自己,都是一個粗糙的生命,是需要經受生活的慢慢打磨,才能變得光潔、明亮。

生活裡,抱怨很多,有人抱怨生活不如意,有人抱怨事業不順利,有人抱怨感情不順心,有人抱怨孩子不聽話,有人抱怨婚姻不幸福。

每個人都有抱怨,而抱怨也各式各樣,抱怨這,抱怨那,似乎這個世界,就沒有不可以抱怨的東西似的。

然而,抱怨過後,回頭想想:「 當抱怨之後,我們得到了甚麼呢 ? 」

也許,我們得到的,只是一堆發洩後的無奈,和一個爛攤子的煩心事;

而對於環境、生活,沒有任何的改變,也許,唯一改變的只有心情變的煩躁,本來平靜的天空,多了一片陰霾。

人生是多變的,生活是多采的。人生不能一帆風順,生活不是事事如意;

人生不是完美無瑕,生活不是完美順心,不如意者居多;

人生不能隨意塗畫,生活不是隨心所欲,想怎麼就怎麼;

人生有路途長漫漫,生活是苦樂參半,有悲傷也有喜樂;

人生不都是風輕雲淡,生活有悲歡離合,也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是多采多姿、豐富的世界。

我們誰都有自己的生活,誰都離不開生活,誰都不能鄙視和逃避生活,人生有很多事情是不如人意的,生活中,十之有八九也都是如此。

如果每天都在抱怨,那麼,自己的世界裡,怎麼會有美好存在呢 ?

人生起起落落,風風雨雨,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是不可改變的經歷,想想這些不能改變的事實,難道我們只有抱怨嗎 ? 難道不能換個角度,改變個心境,轉換個心念 ?

實際上,在這個世界上,最應該受到抱怨的是我們自己,面對困難沒有勇氣,碰到挫折沒有自信,通常只會怨天尤人,怨聲載道,卻從不曾問自己,對生活努力了嗎 ? 用心了嗎 ?

仔細想想,不管我們的生活,是婉約惆悵,還是粗狂荒涼,抱怨,只能讓事態變得更糟,反而,不抱怨,卻可以是一種轉機和堅強了。

但凡是一個喜歡抱怨的,一定是懦弱的,不敢自己承擔,卻將責任推給生活和別人,自欺欺人,活的痛苦、難過。

但凡是一個習慣抱怨的人,一定是缺乏自信的人,總是依賴命運能給自己幸福,能讓自己比別人快樂,而不付出辛苦,得到收獲,即使付出一點,也要百倍的回報。

但凡是一個每日抱怨的人,是不知足的,即使擁有整個世界,也不覺得滿足,仍然還有抱怨,總是不平衡,總是不快樂。

◆◆◆ 《 抱怨 》是一種心態,

抱怨生活的不堪,只能說自己內心有多不堪,抱怨別人殘忍,只能證明自己不懂感恩;

也許,他抱怨不是目的,只是想證明自己的價值,或者引起別人的注意。

◆◆◆ 《 抱怨 》是一種毒癮,

適當的抱怨,可以是情緒的發洩,可以是心情的調整,但是,當到達一定程度,就上了癮,甚至會傳染別人,害人害己。

◆◆◆ 《 抱怨 》是一種病態,

仇恨自己不喜歡的,嫉妒自己得不到的,是一種異常的思想,常常用不公平這個藉口,來麻醉自己,遮掩自己的病痛。

◆◆◆ 《 抱怨 》是一種愚昧,

是頭腦發熱,是一種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不尊重他人的尊嚴,而自私狹隘的心性,煩悶、急躁,而不懂得理智分析的一種結果。

其實,人生大可不必抱怨甚麼,我們做不了大事,可以做小事,我們做不了大人物,可以做小人物,量力而行,自得其樂。

其實,我們根本不需要抱怨甚麼,人生就是個相對的事物,有歡喜就有悲傷,沒有那麼多一帆風順,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也是平常,懂得生活,多給自己些平靜的接受。

其實,我們抱怨的越多,內心的痛苦就越多,抱怨的越少,樂觀就會越多,當把抱怨當成一種習慣了,那也就是丟失了整個世界。

◆◆◆ 如果我們能做到不抱怨生活

如果我們能做到不抱怨生活,也不失為一種人生的智慧,同時也就具有了豁達的胸懷,寬容的氣魄,為此,世界也就和諧了許多,生活也就陽光了許多。

◆◆◆ 如果我們能做到不抱怨別人

如果我們能做到不抱怨別人,也是一種美德,也就懂得了感恩,懂得幫助是互相的,懂得關心也是相互的,如果你能用輕鬆的態度對待別人,別人也會給你一個清爽的微笑。

◆◆◆ 如果我們能做到不抱怨生活

如果我們能做到不抱怨生活,不抱怨別人,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扭轉一下看問題的角度,懂得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這樣就可以心平氣和的生活和對待別人了。

坐在時間的長廊,看歲月的風雲,你會有所感悟:「人生與其抱怨甚麼,不如完善自我,放下抱怨,發現生活的樂趣,擴展生命的深度,不要挑剔別人的缺點,懂得反省自己的缺點。」

面對時光的靜好,看人生的風景,你會有所感悟:「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世界不並是完美無瑕,不平衡,不滿足,不公平的事情也太多,如果能多一些對生活的洞悉,多一些多人生的醒悟,保持積極樂觀,享受生活,知足常樂,寧靜淡泊的姿態,有甚麼不好 ? 」

在時光的縫隙裡思考,在悠長的歲月裡感悟,你會發現:「一個懂得生活的人,一個健康樂觀的人,根本就不會去抱怨生活的磨難,人生的曲折,而是,遇事先靜下心來想想,怎麼去化解矛盾和解決問題,然後樂觀而睿智的生活。」

光陰流逝,不要讓歲月留給我們太多的抱怨,在磨練中應該給自己一些淡泊;

人生過往,不要讓往事,給我們留下太多的迷惑,而應經歷磨礪而不抱怨,這才是生命的意義;

面對生活,我們不應該無止境的抱怨,應該用堅強和睿智去面對,這樣才能感受到生活裡溫馨、恬淡的美妙時光。

人生苦短,紅塵深淺,人生如果要保持快樂,就要遵守一個原則:「相信自己,不要抱怨生活,從容面對坎坷;學會知足,不要抱怨別人,積極完善自我;

相信自己,一切都會過去,不要抱怨,多一些快樂,不要抱怨,多一些簡單,你會懂得,不抱怨也是一種人生的美麗。」
【 文 / Great Daily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