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個存錢筒 教理財 】
 
朋友說她兩個女兒因為不太了解金錢的功能,發生了一些事,讓她對孩子的金錢觀的建立很苦惱,想聽聽我的做法。
 
女兒尚在襁褓時,我們就設想好要如何幫助她們規劃零用錢的使用。
 
兩個女孩各有3個存錢筒,第一個每週存50元,預計10年後,她們倆姐妹要出國宣教;
 
第二個每週存10元,當我們看到新聞報導天然災害造成的傷害,這個存錢筒就會出動去救災;
 
第三個則是讓她們存想要買的東西,諸如:漫畫書、零錢包、飲料、項鍊、手錶……
 
將存款劃分為長期、中期、短期,我們也會就著她們的需要來做討論,家中長輩額外給她們的零用錢,我們會一起討論該存在哪個存錢筒,盡量讓她們練習自己做決定及負責。
 
朋友回家後就如法炮製,他們討論決定5年後要去香港迪士尼玩,夢想啟動就即刻開跑!
 
我們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努力,美事一樁。
【 文/尤妤偲〈親子會客室〉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男友示愛行為太公式 感受不到真心誠意 】
Q:
 
男友是我的第二任,他的交往經驗很豐富,是個很貼心的男生,但是他在愛情裡做的事情好像有SOP,例如送我手鍊、生日吃大餐、過節買東西送我爸媽……,他做得真的很好,但我覺得好像每個男人都是這樣做,感覺很假。
 
我感受不到他對我是真心或有甚麼特別的,好像只是一種例行公事,我曾經跟他講過這種感覺,他反而怪我不懂得珍惜,說有多少女生想要像他這樣的男友。
 
當他這樣說時,我覺得更和他漸行漸遠,他又苦苦哀求我不要冷落他,我該怎麼辦?
 
我覺得他已經不是我喜歡的那個人了,只是執行例行公事而已,不再把我捧在手心上,我該怎麼做才好?
 
A:
 
妳說對男友的愛情SOP行為感到很假,我聽見妳的心裡面其實是感到很受傷,因為妳覺得自己不是他心中最獨特的那個女孩,他做的事情在外人看來好像對妳很好,但妳實際上卻感到這些行為和節日送禮都是被「應付」過去的,妳遲疑這不是真心誠意,所以妳感到難過。
 
妳不知道這感覺算不算怪,但他一直跟妳說妳應該要惜福,當他愈自我膨脹,妳就愈困惑,在妳的理智和情感上拉扯。
 
也許對他來說,這樣的行為如果真是「把妹」的例行手段,怎麼可能有妹不買單?
 
是否這也是妳感到不能接受的,妳摸不到他的真心,只看到他的敷衍,這樣的敷衍對妳很傷,也無從求證。
 
也許在外人看來一切都很合理,他對妳很好,但身在其中的妳卻更感到困惑。
 
當妳愈遲疑、愈退卻的時候,他反而苦苦哀求,希望妳不要因此冷落他,因為他期望妳能配合演出,這卻變成妳最為難的時刻。
 
妳知道這個為難的聲音很大聲,愈大聲,妳就離他愈遠,妳心裡面判斷著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的時候,也是妳感到最困難的時候。
 
要關閉其中一個聲音,妳都覺得自己在演戲,當妳演不下去的時候,就對自己愈失望。
 
建議妳,這兩種聲音共存的時候一定會難受,但這是很重要的時刻,妳必須要好好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將別人的眼光關掉,將他跟妳說的話關掉,好好聽聽自己心裡面真實的那個聲音,才可能踏出下一步,做出自己感到踏實的決定,祝福妳!
 
【 文/諮商心理師 克萊兒〈戀愛翹翹板〉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不愛了 就結束吧 】
 
從最初被朋友告知的半信半疑,到親眼看見她挽著另一個男人的手,有說有笑,那笑容是發自內心的開心,我相當確認。
 
當下沒有像一般人,怒火從心底往外擴延,而是愣了好幾秒,靈魂彷彿被抽離,身軀空蕩蕩,無法思考任何事情,心,漸漸地碎了,直到她與他消失於視線外,依舊無法抽離那情緒。
 
是否要再給對方一次機會?是否還要繼續走下去?問題在腦中盤旋許久,心裡的煎熬實在令人難受,尤其看著對方時,她的笑在我眼裡是那麼地虛偽。
 
更可悲的是我,明知道那笑是虛偽,卻還對此欲罷不能,是毒,明知有害卻離不開。
 
手心的溫度我感受不到,那天的畫面不停從腦海裡浮現,時而愣住,聽她關心地問怎麼了,心就會糾結,那是真的關懷還是虛假?
 
迷失的我,被朋友一句「愛情是需要兩個人共同演出的對手戲」,醍醐灌頂一般讓我從迷失的愛情世界找到了出口。
 
我只是在勉強自己,即便表面看起來還是一樣甜蜜恩愛,但那也只是我的一相情願罷了,底子裡早已經殘破不堪。
 
那天講出了我所知道的真相,沒有哭只是覺得痛。她說了聲對不起,我苦笑,反問了一句為何已經不愛我,卻不願提出分手?
 
她愣了幾秒,才緩緩地說;「我知道你還愛我。」我點了點頭,轉身便離開。
 
那話聽起來相當地刺耳痛心,知道我還愛妳,卻還不願跟我講真相,那是自私。
 
如朋友所說,愛情是對手戲,若變成了獨角戲,那已經不愛情了!想想當時猶豫不決在心裡糾結難耐的自己,還真是傻。
 
【 文/Bin〈戀愛大智慧〉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愛與被愛都受罪 】
 
 
 
無論男女,在喜歡上一個人時,即使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我們總會告訴自己:「沒關係,只要可以常常見面,繼續付出我的愛,就算他不是我的也無所謂。」
 
多無私的說法,但做得到的人又有多少?人總是貪心的,起初以為見到面就好,但就是想最好能多講幾句話;
 
以為吃個飯就好,但就是想最好能順便送她回家;以為默默在旁當個李大仁就好,但就是想揍所有靠近她的男人一拳……
 
承認吧!其實打從一開始,就一點都無法接受她不是你的。
 
張智成的《May I love you》:「我可以繼續付出,付出就夠我滿足。」
 
這一首感人肺腑的情歌,以愛不到或是遭到背叛為主題,字字句句都在描寫付出愛卻得不到幸福的人。
 
雖然,愛上一個人沒有錯,對一個人忠誠守候也沒有任何一條法律寫明說不可以,但,你愛的方式對了嗎?
 
你喜歡接送她,但也許她偶爾也想靜一靜,卻因為不想讓你失望而勉強答應;
 
妳買了很多食物放在他的冰箱裡,怕他餓壞了身體,但也許他認為那些占據了他放啤酒的地方卻不敢告訴妳;
 
你送熱可可給正逢生理期的她,但也許她只想懶懶躺在床上,卻得拖著身體下樓拿;
 
妳每天晚上打電話關心他有沒有安全到家,但他偶爾也會有應酬、朋友聚會的時候,卻還得一一解釋根本不需要對妳解釋的原因……出發點都沒有錯,但卻不是對方需要的!
 
付出的一方一直辛苦在愛,接收的一方因為無法付出相同的愛,漸漸被罪惡感吞噬,久而久之,不想傷害也會造成傷害,不想遺憾也只剩下遺憾。
 
因為曾嘗過愛一個人的苦,更不願讓愛自己的人經歷這種苦,只好照單全收對方所有的付出,以為不拒絕、不迴避、不排斥,就可以減輕一點無法回饋的罪孽。感動,並不在於形式或作法,而是來自於是誰做的。
 
當自己所愛的人為自己付出時,才會有感動,否則只是壓力而已。
 
愛情是互相的,是勉強不來的,適度拒絕別人並不是錯事,阻止別人過度關心也絕非過分,因為拖久了,只會苦了對方,也累了自己。
 
在愛情中不要迷失自己,但也不要把自己的比例放太重,老是在細數自己的付出,期望得到回報,不是在愛人,而是在尋求被愛。
 
如果你愛的人不愛你,愛你的人你不愛,這沒有誰是誰非,不需要去探討誰愛誰多一點、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因為有些人就是會愛上你,有些人就是會被你愛上,也許沒什麼原因,只能賴給上天注定。
 
是不是每一次心動都可以換來一次相愛的機會,誰都說不準,只能問問自己的心,能不能承受拒絕或被拒絕的震撼教育了。
【 文/瑋凱俐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化悲觀為樂觀的想法,難如拆除舊牆。 】
 
老屋翻新的時候,打掉一座牆,總是比建造一座牆,來得困難。
 
不是難在技術,而是難在拆除舊牆的那個決定。
 
但舊牆不拆,新牆就無法建立。
 
所以說心念不如動念,光說不練,如何去蕪存菁呢?
 
就像您要給自己,一個樂觀的想法之前,得先移除原來那個悲觀的想法。
 
然而,您也不想再繼續住在,一間陰暗漏水的舊房子裡了。
 
那麼,親愛的,就勇敢地破除,原先負面的認知,給自己一個明亮的盼望吧。【 文/朵朵小語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因懂得而不離不棄 】
 
有多少人,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談 ;
 
有多少緣,從一朝相逢到一夕離散。
 
緣分的深淺,總是忽近忽遠 ; 人心的冷暖,總是一直變幻。
熟悉的陌生了,陌生的走遠了 ;
 
人在情在,人走茶就涼。 其實人與人之間,全靠一顆心 ;
情與情之間,全憑一寸真。將心比心,要有心 ; 以心換心,是交心。
 
若相知莫相棄,若相惜莫相離 !
 
人之相逢是緣,情之相通是心。是緣總會關情,是心就會動情。
 
每一份關愛,都含著情 ; 每一個牽掛,都連著心。情不在於擁有,在於長久 ; 心不在於距離,在於赤誠。
 
相處之道在於真,相守之程在於心。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真摯之情,當肝膽相照。
 
人心換人情,真心見真情。善待之心,就是真誠之處 ;守候之心,就是珍惜之情。
 
總有一些緣,自認為刻骨銘心,而美麗難以觸及 ; 總有一些情,不敢去擁有,因為害怕失去。
 
總是不確定,對方是惦記還是忘記。 總是小心的維繫,怕一旦失去再也無從尋覓。
 
主動,是因為在乎 ; 不聯繫,是沒有足夠的勇氣。
 
其實不能流連的便不是風景,不能永恆的便不是諾言。
 
善待一個為你認真過的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甚麼是珍惜。
 
很多時候,愛情,經得起風雨卻經不起平淡 ; 友情,經得起平淡卻經不起風雨。
 
緣聚緣散間,總有留不住的容顏 ; 悲歡離合間,總有想不到的再見。
 
相愛容易相守難,真心離傷心最近,熟悉裡的陌生最遠。其實所有的真感情,要的不是瞬間的溫柔而是一生的守候。
 
既然選擇了同行,便只顧風雨與共;縱然一路兼程,情有始終才能收獲感情。
 
真正對你好的人,一輩子,也不會遇到幾個。
 
茫茫人海,走進生命裡的人很多,走入內心的卻很少;蕓蕓眾生,
相伴一程的情不計其數, 相守一生的屈指可數。
 
相逢是緣,駐足流連的才是風景。擦肩是客,觸動心靈的才能生情。
 
相識要坦誠,以誠相待才能傾心傾情 ; 相處要真心,以真相對才能以情暖情。心存感恩,緣分才有生動。
 
最真實的感動,是風雨中的同心同行 ; 最貼心的感情,是心靈間的相吸相映。
 
生命的驛站裡,只要有那麼一個人,默默無言的守候,心甘情願地陪同,無怨地分擔著憂愁,無私地給予著所求。
 
陪伴於無言是踏實的心安,珍藏於心間是握緊的情緣。
 
經歷了緣分聚散,才懂得最大的慰藉,是心靈間的互相取暖 ; 體會了人情善變,才知道懂你的人,是最溫暖的伴。
 
情與情,無聲的眷戀 ; 心與心,無盡的流連。語之相懂,心之相通,情之相融。
 
真實的擁有,總是平淡中彰顯真心的所在 ; 純粹的感情,總是風雨中共苦同甘。
 
於人生,是一道靚麗的景致 ;
 
於情感,是一抹暖心的柔情 ;
 
於心靈,是一份慰藉的情感。
 
知音且解語,知心且懂情,因懂得而不離不棄,因真誠而相惜永恆。【 文/愛分享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最痛苦的抉擇 】
 
那是我當實習護士生涯中的最後一日,那天,病房收了一個肺癌患者。
 
臉色蒼白的廖小姐,即使因抗癌藥物使她失去了大部分的頭髮,仍可見到她在帽子遮掩下那張清秀的臉龐。
 
在白皙皮膚的襯托下,她纖瘦的身軀更顯羸弱,先生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她,一進護理站就向我們點頭示意。
 
這天她腹水高漲,服藥後不停嘔吐,call值班醫師來抽腹水時,她的先生一看見那根粗針刺入太太的肚皮便不忍再繼續看,遂往病房門口走去。
 
十分鐘過去了,廖小姐的腹水流盡,我的白衣也被腹水濺濕了一片,但濕的不只有我的白色制服和病房地板,還有廖小姐的眼眶。
 
她娓娓道出罹病後面對疾病的辛苦,年輕的她不甘心就這樣離開人世,積極面對治療,卻仍不敵病魔的摧殘。
 
後來她心境轉變了,既然疾病無法痊癒,那她就要好好過完剩餘的人生,他的先生陪她四處旅遊,她說她人生想去的地方都去走了一遭,如今已沒有遺憾。她告訴先生如果她有突發狀況不必急救,不久前廖小姐因藥物過敏陷入昏迷,廖先生還是將她送醫急救,把她從鬼門關前救回來。清醒之後,廖小姐的疾病使她更加痛苦了!
 
「我告訴他愛我,就讓我好好走。他回我他覺得他還沒準備好要失去我,但是我覺得永遠都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啊!」
 
廖小姐在我眼前,漸漸模糊不清,我眼角的淚滑過臉頰,沾濕了我的衣襟。
 
人的一生都在抉擇,倘若這項抉擇是生與死時,又會是何等痛苦悲情呢?
 
走出病房,廖先生頻頻向我道謝,他誠懇的眼神裡也泛著淚光,不知是否有聽見方才我與他太太的對話。
 
身為實習生在白色巨塔游牧的日子裡,我所窺見的那些疾病和生命裂縫,藏匿著無法訴諸的苦楚,常常讓我去思考人生的這些生離死別。
 
我窺見許多人在擁有健康的當下,往往忙於工作,疏忽其他,唯有在發現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之際,才會後悔那些當年沒有鼓起勇氣說的話、沒有實踐的夢想。
【 文/謝佳真《 人生護理站 》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情軍師團〉相親者們 來爆料
 

為了尋找未來的另一半,你曾經透過現代婚活聯誼或者網路社交平台牽線來個盲目約會嗎?結果和感想如何呢?


聯誼遇見邱比特 輾轉捕獲另一半

文╱小千〈愛情軍師團〉

過了二十五歲之後,開始緊張身邊怎麼還沒有出現穩定交往的對象,無論在職場、家族聚會、朋友敘舊等場合,不免都有關心自己的同儕及長輩,接踵而至的關懷暴漲至紅色警戒了。

「最近有個餐會聯誼活動,要不要去參加?」有一天朋友突然這樣對我說,才發現有相同困擾的人也不少。記得第一次參加活動的時候好緊張啊!會場裡不乏聯誼經驗豐富者,那些用眼神打獵的男男女女,似乎已經在獵物臉上設定靶心記號,受到現場的氛圍感染,我也開始對每位異性進行評分。

「我是個喜歡室內活動的工程師。」獵物一號說著他的嗜好,但實在是不對我的興趣,我內心打了叉叉;「我是高中數學老師。」獵物二號的職業我喜歡,但看了年齡我又退縮了;「我任職某高科技公司的經理且喜愛旅遊」獵物三號被我列入口袋名單,日後我們出去過一次,但發現他是個亂槍打鳥、約會滿檔且只要誰願意上鉤就可當對象的人,當天我立即就放生這位「菁英獵物」。

相同模式的聯誼參加很多回合,心情總像在狩獵戰場上敗興而歸的選手,別說交往對象了,連個朋友都沒認識到,這時我才發現我的觀念該矯正了。回歸初心,無論聯誼或是朋友介紹的對象,我都抱持著認識新朋友的新鮮感以及對人的好奇心展開交際。後來在某次的因緣際會中,朋友的朋友介紹我認識了現在的老公――雖然沒有在聯誼中認識另一半,但遇見了「邱比特」,也算成功。

有時錯放了執著,就會像隻追著自己尾巴不停轉圈的貓,但當我們調整步伐往前看,會發現更多不同的世界,也會遇見更多緣分唷!

婚活認識健談男 騷擾糾纏嚇壞女孩

文╱棒果

因為是家裡唯一的獨生女,所以父母及親朋好友對我的婚事都特別關注,但上班工時長,同事又幾乎都是女生,根本沒時間也沒機會認識異性,已屆大齡女子的我拗不過爸媽的親情攻勢,只好乖乖順從他們的要求去相親!

婚友活動在一家私人招待所舉行,從中午十一點開始,現場準備了各式料理,照顧到每位賓客的飲食習慣,使得這場相親宴還不至於難以忍受。與會人數約二十幾位,男女比例差不多,每個人自我介紹後交換名片,就開始用餐。我拿了餐點飲料往角落空位走去,當我大塊朵頤吃得津津有味時,有個皮膚黝黑、身材壯碩的男人朝我走來,在我身旁坐下劈頭就說:「小姐,我覺得妳完全不像來參加相親,反而像個旁觀者,不跟人聊天光顧著吃東西,妳是本來胃口就這麼好,還是餓很久了?」聽完我不但不覺得惱怒,反而覺得有點意思!我欣賞有話直說又有幽默感的人,所以就跟他聊了起來。

他說他開了一家水電工程行,美其名是老闆,其實甚麼都要做,服務範圍含括北中南部,經營很多年,客戶群也累積不少!

接下來下午的行程是到郊外騎協力車,需要兩人一組,那位健談的L君提議跟我同組,我也同意,一路上我們邊騎車邊聊天很是愜意,行程結束後,L君跟我要手機號碼跟LINE,我想說多個朋友也OK,基於禮貌就給了他。

隔天晚上他就傳LINE給我,想約我單獨吃飯喝咖啡,我心想,一來不熟二來也怕尷尬,就提議再找兩位朋友作陪,他卻說這樣就不是約會!他看我堅持找人作陪,於是說改天再約,但接著就每天照三餐傳訊息或打電話給我噓寒問暖。我覺得他的行為實在過於躁進,所以電話都關靜音,訊息也以貼圖回覆,沒想到後來他居然在訊息裡說他很喜歡我,想跟我有進一步的關係,還傳一些不堪入目的色情圖文!我嚴正地警告他,請他停止這些行為,也不要再跟我聯絡!可是他屢勸不聽還變本加厲,曾經一天打了數十通電話,因為不堪其擾,最後我乾脆封鎖了他的LINE和電話,才恢復了我平靜的生活!

這個經驗如今想來仍是餘悸猶存,深以為要認識異性,婚友社、聯誼中心的人良莠不齊,女生一定要懂得自我保護,免得惹來不必要的麻煩與困擾!

尋尋覓覓聯誼人海 下一次輪我放婚訊

文╱瑞克

想認識異性,交友網站及App不一定有見面機會,匿名性質也有許多不確定因素;親友介紹的對象,談不成則略有尷尬;一對一相親又太正式拘謹,因此未婚聯誼活動便成為折衷的好方式。

根據我的經驗,未婚聯誼活動大都由公司或機關委由公關公司承辦,常見活動形式有下午茶、一日甚至二日以上活動。下午茶就是在餐廳或咖啡店換桌聯誼,固定時間和同桌異性朋友自我介紹或閒聊後換到下一桌,期間可能有小遊戲同樂;全日活動常會搭乘遊覽車到戶外活動場所進行,從上車起就開始進行自我介紹,到達活動場所則是換桌聯誼及遊戲,午餐又一次換桌,下午除了換桌聯誼也有團隊競賽任務活動,勝者有禮品;二日遊以上則是全日活動的擴增版本。活動結束前,工作人員會發小卡片讓參加者填寫心儀對象,以往會現場公布配對成功者,近來多改為私下告知,以免現場尷尬。

在大學任職的我,原本對未婚聯誼不敢嘗試,怕不來電時與對方無話可聊太尷尬,但後來參加過的同事直說不錯,才讓我鼓起勇氣跨出第一步。第一次參加的一日活動,是學校的人事室籌畫辦理,上車起就與鄰座異性聊天,然後有分組聚餐跟準備小節目表演及蜜餞DIY。工作人員似乎將參加人員按職業及收入分組,例如醫生與教授同一組,約僱人員同一組,感覺被分等級評斷,然而整體活動仍算有趣,餐點也不錯,讓我有興趣繼續參加。

唯一參加過的二日婚活,是學校單位包給旅行社辦理的一百二十人聯誼。活動從學校禮堂集合、長官致詞開始,接著分批分隊上遊覽車,車上開始認識自己的小隊成員,還要開始構思小隊的隊呼及晚間的表演,抵達某旅店用過餐後,又繼續動腦筋,並著手排練節目,另外也有團隊趣味活動。

晚餐是小隊烤肉,酒足飯飽後就是本日的重頭戲「營火晚會」。您沒聽錯,因為此旅行社專門辦理學校畢業旅行,就依樣畫葫蘆於聯誼活動,只見各小隊卯盡全力推出歌舞、短劇、魔術等,並有帶動唱、「第一支舞」燃起晚會高潮,晚會後大家吃點心、聊天並準備休息。

第二日活動較為簡單,早餐後就是第一天完全沒有執行的「換桌聯誼」,一百二十人不作分組自我介紹,而是男女一對一自我介紹,一個人只給一分鐘,時間非常緊湊,雖然某些人已在前一天稍微認識,但更多人只能藉此機會對到話,聯誼效果可想而知。

聯誼的參加者中,有熱情參加活動的,有漫不經心滑手機的,有拿出全套攝影器材猛拍照的,有不願透露個人資料的,大概怕被人知道報名聯誼或怕被參加者打擾吧!多次聯誼下來,偶爾會有心儀自己或互相心儀者,不過通常對那些心儀自己的人都不來電,互相心儀的,又不一定能順利發展,因此到現在還在聯誼人海中尋覓。在這過程中,我覺得最大的壓力,是看到那些曾一起聯誼的臉書朋友放上閃光照或婚訊,讓人好生羨慕,但我總相信,下一次的聯誼就會是我的姻緣來臨之日。

老天爺給我愛吧 三年內我要嫁出去

文╱新竹 妮娜微

自從意識到自己已是剩女一族,身邊的好男人也一一被貼上「別人的」標籤,我就慌張地報名了科技公司舉辦的單身聯誼,號稱「秒殺額滿」的一日聯誼,讓我對擠身科技新貴太太充滿期待。

從遊覽車上就開始每半小時換位置,心裡偷偷筆記了年薪破百、有房有車、前途無量等等的資訊,不知道為甚麼,一向被說很愛挑剔的我,這次覺得大部分的男生都有點兒帥氣。

從分組午餐到一起做甜點,氣氛雖然挺融洽,但我對於團隊中有一個說話有點嗲氣的女老師,以及另一位蘋果臉蛋很會臉紅的公務員小姐有點在意,就覺得她們身邊不間斷地總圍著兩、三個男生,而其中不乏我的菜。

第一次親密接觸之後的投票結果,女老師笑得更嬌氣,因為她得了人氣最旺獎。但也沒關係,我早就自我心理建設過,現場速配成功絕非好事,雖然明知這道理,但終場沒得到「我欣賞妳」的小紙條還是讓我有些失落。

聯誼結束後一個月是熱騰騰的通訊期,有個男生和我天天LINE得火熱,這期間我偷偷去算命、去看相,都說我的紅鸞星動,可是偏偏聯誼男遲遲不約我單獨出去。在我積極明示暗示之後,總算有了第一次約會,但我不懂為甚麼當我們面對面時,他卻冷著一張臉?忐忑地結束約會後,聯誼男繼續在LINE裡撩撥我,這次我主動出擊約他再出來時,得到一句:「我雖喜歡妳,但又沒到很喜歡。」後來側面得知,原來他積極追的是嬌滴滴女老師,而我不過是個備胎。

捨不得封鎖他的LINE,但我繼續上網報名了兩場聯誼,學起化妝更買了新洋裝,算命不會錯,三年內我一定會嫁出去!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支持單親媽追幸福 對方子女卻反對 】
Q:
 
父親八年前離世後,媽媽從來沒有和任何異性交往過,直到今年,有個一起在社區當義工的叔叔常對她噓寒問暖,颱風來或逢年過節時都會打電話來關心我們家,還會送媽媽他自己種的菜,雖然只是一些小小的舉動,我跟姐姐都覺得李叔叔人不錯。
 
他也是孤家寡人一個,最近他終於跟媽媽告白了,李叔叔甚至明示想共結連理,媽媽已經很習慣一個人的生活,兩人開始約會,但她似乎並不想再婚。
 
我和姐姐都支持她的人生下半場有再幸福一次的機會,李叔叔的子女卻不是很贊成,為甚麼會這樣?
 
父母有個老伴不是很好嗎?我該鼓勵媽媽跟李叔叔更勇敢一點嗎?
 
A:
 
許多熟齡者的身心健康研究都強調「社會支持」的重要,尤其對單身的長輩來說,休閒和情感性支持有助降低寂寞、增加幸福感,提高生活滿意度。
 
志願服務、宗教活動、親友聚會和情愛關係都能提升老年生活品質,但他們的愛情需求卻常常被忽略。
 
有些子女反對是因為自己的情感上過不去,有時是經濟因素,擔心父母再婚影響到自己的繼承權,或增加撫養上的負擔;
 
也可能是害怕父母萬一感情受挫會受到嚴重傷害,萬一情財兩失鬧出悲劇就麻煩了。
 
有句話說:「老無所伴難處大,老有所伴好處多」。
 
情感的交流或身體的相依相伴有益身心,卻不一定要共同居住或再婚。
 
目前歐美正流行一種老年人的親密關係型態,稱之為「Living Apart Together(簡稱 LAT)」,即「在一起,但不住一起」。
 
兩個人相互關心也有承諾,卻選擇不同居,各自住在原來的地方,有個人的私有時間及空間。
 
在英國,已有百分之五十四的成年男女認同即使結婚,夫妻也並不一定要住在一起,這樣反而能讓許多中老年伴侶在關係中更自在,不僅可以保有彼此的生活習慣與方式,也不乏情感慰藉和陪伴。
 
單身父母遇到聊得來又能互相照應、扶持的對象,有些子女一開始很抗拒,慢慢便會適應和接受,所以別太擔心吧!
 
不管是甚麼相處型態、是否進入婚姻,儘量尊重他們的步調或遲疑,試著不說服、不干涉、不介入,相信他們會按著適合的節奏,為彼此的關係做出最好的選擇。
【 文/諮商心理師 張璇〈婚姻幸福學〉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當女生口出哇塞 好屌 】
 
多年前我班上有名青春美少女,得知我高中、大學、研究所念的都是名校,對我發出如此的讚嘆之聲。
 
我還清楚記得,當「哇塞」、「好屌」接連從她口中冒出,我的心頭連遭兩震,而她卻一派輕鬆自在,眼神滿是崇拜。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驚嚇,我的心跳差點停止、緩不過氣來。同學,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這個問題實在尷尬,可是又不得不面對。
 
◆◆◆ 原是台語低俗髒話
 
先說「哇塞」(ㄨㄚˋㄙㄞˋ)。現在的「哇塞」只是個感嘆詞,然而大家或許有所不知,「哇塞」的來歷背景頗為不堪,原是台語髒話「哇塞恁娘」的簡稱。
 
「哇」是「我」的假借,「塞」相當於國語的「肏」或作「操」,是個相當於英文fuck的粗鄙字眼,「恁娘」就是「你媽」,這4個字的意思不言自明。
 
由於台灣本省與外省族群語言的交流,「哇塞」在1970年代開始流行於台灣的國語族群,不過那時大家似乎比較委婉,許多人會轉個音改說ㄨㄚˋ ㄙㄟˋ,以避開髒話的直接聯想。
 
想不到多年之後,女學生竟當著我的面,大剌剌地說出原汁原味的「哇塞」!
 
我是個知道詞語由來的五年級生,同學天真無邪,但對我而言不啻是個晴天霹靂……。
 
再說「好屌」,曾幾何時,「屌」是國語裡男性生殖器的俗稱,是個讓人難以啟齒的字眼,而今已是許多青年男女琅琅上口的流行語。語言的變化宛如海嘯,狠狠地把我們這代人都打趴了。
 
1990年代,美國的MTV(音樂電視)頻道進軍台灣,在熱鬧的西門町圓環架起了一面巨幅的廣告看板。
 
看板上一名年輕男子幾近全裸,腰際圍著一塊白布遮蔽私處,腳底下踏著2個木箱,胯下用繩子吊掛著一台電視機,貌似在練九九神功。
仔細一看,電視機的螢幕是MTV的台標,旁邊的廣告詞就2個字:好屌。
 
◆◆◆ 過去之非今日之是
 
這個「MTV好屌」的廣告,可是驚世駭俗之作啊!「屌」字以如此醒目的姿態,矗立在車水馬龍的台北鬧區街頭,在當時的社會氛圍簡直匪夷所思,不可想像。
 
「屌」我從來不講,也講不出口,而廣告卻敢如此明目張膽地挑戰我們的底線!
 
接下來,MTV音樂台不斷地在電視上播放「好屌」的宣傳短片。短片拍得時髦前衛,讓人感覺「屌」所代表的,是一種有力、帶勁、厲害的感覺,是一種吸引人的特質,是一種流行的元素。
 
於是,在媒體的反覆操作下,不明就裡的年輕人開始喜歡說「好屌」,國語流行歌壇的天王周杰倫更是「屌」不離口,「超屌」、「這個屌」成了他的口頭禪。
 
風行草偃,偶像的動態受到歌迷的追逐,偶像的言行受到了粉絲的模仿,這陣「屌」風吹倒了大陸,還衍生出「屌爆了」、「屌絲」等次文化詞彙。
 
把粗俗當時髦,把低級當有趣,這股風氣讓許多人搖頭嘆息,不以為然。
 
不過話說回來,持平而論,我們現在認為是對的,不乏積過去之非以成今日之是者;現在覺得是經典的,或許也曾有過不堪的過去。
 
我們看不慣,皺皺眉嘆口氣,不用便是,語言自有一套篩選調節的機制,無須杞人憂天。
 
鑒往知來,敞開心胸,「哇塞」、「好屌」又有什麼大不了的? 【 文/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