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當不幸福的勝犬 】

一位友人告訴我她要離婚了,我很驚訝,因為她的臉書上全都是與老公快樂出遊的照片,怎麼會要離婚呢?

我知道朋友的老公曾出軌過兩次,但最後還是回歸家庭,但妻子心裡的疙瘩豈能輕易就消除,朋友說那些看似恩愛的照片,與其說是在放閃,倒不如說是在安慰自己。

⋯⋯

每當心情不好時,她就安慰自己:「雖然我的婚姻不幸福,但至少我不是敗犬,我是勝犬,因為我結婚了」、「雖然我老公曾經出軌,但最後不都回家了嗎?雖然很難過,但至少我不是敗犬,因為我沒有離婚」。

聽到朋友這樣說時,我真的很訝異竟有人會這樣安慰自己。曾聽過一句話:「如果一個人沒有辦法決定自己的人生,那麼其他的人便會幫他做決定。」

這句話說得真好,「勝犬」、「敗犬」其實只是一種個人的想法,如果妳覺得這種想法與妳的人生觀相符,妳當然可以認同,但是親愛的,別忘了妳是一個有權自我思考的女人,妳有權決定自己想要過的人生。

結婚也好、單身也罷,離婚也沒關係,人生的每個決定都應該聽從自己的內心,只要是自己所做的決定,就算事後發現是錯誤的,這樣的人生也很值得,因為妳很認真地過著妳自己的人生。

如果只是一味地允許他人替妳做決定,允許他人在妳身上貼標籤,這樣的人生快樂嗎?真的稱得上勝利嗎?

想來我這位友人已經想通了這一點,才會決定離婚,我真心地為她的勇氣喝采!
【 文/小盼〈離開的勇氣〉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相愛容易 相處難 】

或許兩個人在一起之後,最難的事並不是因為想要處得更好而去調整自己,而是因為這些調整,所以開始覺得對方也必須以同樣的程度來回應自己。

這是愛情裡頭的陷阱題。當跟一個人相處得夠久之後,開始會愈來愈像對方,主要不是外表,而是行為舉止,這其中包含著自覺與不自覺。

⋯⋯

以前你沒興趣的事物開始引起你的好奇、曾經絕對抗拒的食物也不會再強烈排斥,然後養成了新的行為模式,同時戒掉了一些舊的習慣,就像是麵糰擺進模具裡頭一樣,你還是同樣的材質,但樣子不太一樣了。愛情會讓人變成柔軟可塑的樣子,然後不知不覺改變。

◆◆◆ 愛不知不覺改變彼此 變不了便成拉扯僵局

愛情裡的改變常常都不是彰顯的,而是以一種緩慢的速度調和著,這也是因為你會喜歡上的人,本來就擁有著許多你喜歡的特質,所以無須劇烈,但也因為不明顯,所以不會察覺。

更因為兩個人在一起了,適當的包容對方與讓渡掉一些自己都是必要,你不覺得為難,所以更加無法察覺。

這樣的改變並不困難,因為能夠變的都不是必須,難的是那些動不了的。

而戀人眼裡看到的往往也都是那些,愈是在意就愈難避開眼。

因此你會開始記憶起自己的改變,接著用它來指著對方的不改變,你們僵持,等著哪一方先妥協、先讓步。

一開始你以為這些改變是一種拔河,不斷你進我退,然後拉扯,最後找到平衡點。

但之後才發現這其實只是自己怕吃虧,所有的割捨其實都是一場精密計算,可是,愛情並不是比賽爭輸贏,不是誰付出得少就是贏家。

◆◆◆ 認為對方妥協不夠 一味覺得自己委屈

後來你更明白了,你在對抗的其實是自己的不安,你害怕的其實是無法掌握,而不是他的那些與你不同或你不喜歡的地方會危及到你們的感情。

尤其是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已經改變了許多,甚至已經退到底線的時候,更會被這樣的情緒所綑綁。

可是愈是這樣就應該愈要去思考的,並不是自己付出了多少,而是或許對方其實也跟你一樣,他一樣也是讓渡了自己可以給出去的部分了。

只是每個人的標準不同,而改變的多寡也沒有量尺刻度可以計算,你看不見或覺得不足夠,可能已經是對方的最多。

但可以確定的是,若一味地覺得自己委屈了,就只會加倍責怪對方,而這,對愛情於事無補。

愛一個人可以無條件包容,也可以有限制的界線,但卻沒有人能夠教你要到甚麼程度才應該停止、才不會受到傷害,就跟愛裡頭的那些改變無法準確計量一樣。

然而一個人永遠無法強迫另一個人改變甚麼,改變是一種自願,需要當事人准許。

◆◆◆ 以理解和信任為前提 情路才能攜手向前

兩個人要一起過日子,在最多時候能夠做到最多的,並不是去要求對方些甚麼,而是去要求自己盡可能去理解對方,他的思考、他的行為背後的原因,然後試著信任。

而在不了解的時候,更是需要如此。不只是信任對方,更多時候是讓對方信任自己願意相信著他。

不把自己的不安或不滿足強壓到對方身上,尊重他的個體性。

世界上不總是只有好人,愛情裡頭也是,但寧願去相信自己愛的人的好,而不要去預設他的壞。

試著去想像兩個人可以一起往下走,而不是遇到困難就開始覺得走不下去。

但這並不是要自己當對方過了界還要忍受,而是你要清楚自己的底線,在那之前你不設限,可是一旦越線也就不要勉強。

努力去好好相處,但若處不下去的時候,就祝福對方吧!

【 文╱肆一〈失戀共和國〉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喜歡自己的勇氣 】

喜歡自己,是需要勇氣的。

因為那意謂著,你不會為了別人的眼光而扭曲自己,也不會為了別人與你想的不一樣就失去對自己的信心。

⋯⋯

喜歡自己的勇氣,來自於你明白不需要與別人比較,也絕不會拿自己與別人做比較。

你知道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本來就是無法比較。

你也知道別人怎麼看你怎麼說你怎麼想你都是別人的事,對你來說根本不重要。

親愛的,你有喜歡自己的勇氣嗎?【 文 / 朵朵小語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正確消費 才能愛地球 】

為了因應當前環境惡化的問題,我極盡所能地教導孩子正當的消費習慣,如盡量不購買不需要的東西,生活中也盡量不造成過多的垃圾、物盡其用地不造成浪費和少逛街。

但就算是我這樣害怕地球暖化、擔心孩子將來沒有安身立命的家,不時對著孩子萬般叮嚀要愛護地球,孩子天生的貪婪,還是會無可克制地時常受到無所不在的商業廣告所引發,街頭購物的拉拔戰也因此時時上演。

⋯⋯

一次因為寒流來襲,小三女兒看到班上同學人手一包暖暖包,便又在街上吵著要買,我靈機一動地反問她:「暖暖包裡裝的都是鐵粉、活性碳、蛭石、鹽啊!

這些東西都要從山裡或土裡挖出來的,若是每個人一天就一包,妳覺得到底要多少座山和土讓我們挖?為何我們不戴手套就好呢?那是不是可以重複使用啊?」

她從此不再吵要暖暖包。現在上街購物,已成了訓練他們克制欲望最好場所。

也希望抗暖化不要只有少部分人在做,大家若是快點覺醒與面對,才能來得及遏止不斷惡化的地球,尤其是所有資本家的商業行為,更該為我們的下一代負責與著想。

【 文/蝕鶼〈生活停看聽〉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愛上你是命中注定 】

其實,要我再回頭看看愛上你之前的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氣。

因為過去的我,曾經是如此殘破不堪,像隻棄犬在風雨中打哆嗦,命運讓我身上的毛發出了惡臭,粘黏成一撮一撮像極了刺蝟,踉蹌地跌入雨水灘,濺起以為可以換取些許同情的淚,換來的卻是人們嫌惡的眼神,而那是我一天中,唯一獲得的關注。

⋯⋯

某一天,不知道是不是上天忽然起了憐憫,將你寫入我快要撐不下去的日子裡。

又或者是像阿里斯托芬口裡的遠古神話,我們本是一體,兩個頭,兩雙手,四條腿。

不知犯了甚麼罪,怒神狠狠地將我們劈成了兩半,經過了好幾世、好幾世,你終於出現在熙攘人群裡,你一眼認出了我,將我顫抖的雙手穩穩地從深淵拉起,牽著我奔入森林。

你是森林,你是灑滿陽光的森林,那麼壯碩巨大,卻小心翼翼溫暖地呵護我,土壤裡散發出的盡是寬容,樹上的每顆圓潤果實都是智慧,務實中點綴著浪漫,冷靜中深藏熱情,成熟裡還保有童心。

走著走著,身體暖了,脫去一件一件的恐懼,開始散發著你的氣息,那是一種勇氣,是一種肯定,是一種我這輩子從來沒有感受過的力量,於是我們的靈魂心心相印,

你的每個呼吸我都明瞭,你的每句話語我都珍惜,

你堅定的眼神卸下了我腳上曾經拖行的沈重枷鎖,

你的溫柔你的愛,讓我背上長出了翅膀,

你讓我相信,或許我還配得到奇蹟,或許我還有力量飛行。

這一切一切,請給我一個不愛上你的理由。【 文/情婦哲學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生氣會傷心 恐誘發急性心臟病 】

憤怒是心臟病的一大危險因子,且可能誘發急性心血管疾病。

雪梨大學資深醫學講師湯瑪仕巴克力指出,生氣會增加心跳速率、血壓,可能造成血管痙攣或緊張,這些突然性的變化,很可能誘發心臟病。

⋯⋯

避免經常生氣,有助心血管維持一定的彈性,如此自然減輕心臟負擔。

醫師指出,除了適度放鬆,適度運動、平時做一些緩和的柔軟操也對健康有一定助益。

心臟病的痛感多為緊縮、脹悶及壓榨感。平均持續時間為三、五分鐘,有時長達十五分鐘。

但無法單純從症狀判斷病情。

醫師指出,情緒緊張的人,心臟病症狀表現往往更嚴重。心臟病患者典型症狀有疲倦、頭暈,胸口不適,胸痛,但有些疼痛卻因痛感放射,被誤認為是胃病。

建議民眾若呼吸會喘,困難時趕快就醫。

運動增加大腦血流量,使神經細胞得到所需的氧與養分。規律性運動可以降低負面情緒出現,減少憂鬱的發生;

運動同時也活化大腦回饋系統,增加正面的情緒,而正面的情緒可調節免疫系統。【 文/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窮得只剩下錢的男人 】

「晚上有空嗎?陪我喝一杯!」

雪倫收到利群的簡訊,消失了半年的老哥兒們,突然CALL她喝酒,連句開場白問聲好都沒有,雪倫知道,大概是利群又被交往不到半年的女友給甩了。

⋯⋯

◆◆◆ 炫耀女友當戰利品 忽略對方心情感受

雪倫還記得利群第一次跟她提到新女友的情景。

「空姐,三十多歲了,想找個經濟能力好,未來又有潛力的男性交往……我完全符合她的需求!」

利群說到這兒時,臉上驕傲得令人厭惡,若不是兩人如親姐弟般的交情,雪倫早就翻個白眼走人。

利群身在金融業,相當聰明,長得又一表人才。

那位空姐是個正妹,利群的反應讓人覺得,像這樣的女人,只有他才配得上,每次提起女友就像在炫耀自己的戰利品似的,顯得相當有面子。

雪倫只見過那個女生一次,印象中她的微笑很溫暖,讓人很想親近她,人也相當有禮貌。

那次雪倫跟老公到餐廳吃飯,碰巧利群跟女友也在同一家餐廳用餐。

打完招呼之後,雙方回到各自的位置上,雪倫注意到老公不停在偷瞄利群他們。

「幹嘛,看到美女就被迷倒啦?」雪倫一開始還不太開心。

「不是啦,」老公的臉像是看八卦般好奇,「妳看那女的,她好像有點不太耐煩欸,我剛看到她翻白眼……妳看妳看,現在又翻了……」

等到雪倫轉頭過去,那女生又掛回了笑容,雪倫感覺那笑容來得有點勉強,好像是為了要讓對方開心才笑,自己其實並不快樂。

雪倫又看了一眼乾弟弟,只見他往後靠著椅背,雙手隨著說話的過程在空中飛舞,像是演說一樣,只是聽眾只有一人,雪倫知道利群肯定又在分析全球金融現況。

「約會就約會,不多問點對方的問題,講甚麼國際金融!」雪倫滴咕了一聲,老公也聽到了,聳聳肩表示無可奈何。

◆◆◆ 自我感覺過度良好 郎才女貌依舊破局

雪倫本來就不看好這對「金童玉女」,她不好批評女方,因為幾乎根本不認識,但她很清楚自己乾弟弟的問題,否則,一個多金又俊俏的男子,怎麼會到現在還單身,還得拚命要人幫他介紹約會對象?

接到利群電話到了酒吧,雪倫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同樣的情節已經上演過很多次,只是場景換成不同酒吧罷了。

而她的工作,就是傾聽,然後提出建言,利群當然不會服氣,隨後兩人大吵一架,發誓永遠不再見面,但沒多久利群就又會來煩她,好像這一切不曾發生過。

「她甩了我!妳知道為甚麼嗎?因為一個暗戀她很久的男生終於向她表白,而她竟然馬上答應了!

我去做了一點調查,找出那男的家世背景,結果妳知道嗎?那男的……是個胖子!

像相撲選手那麼胖,滿臉橫肉,說話口齒不清,我打賭他每餐肯定都要吃掉一整個電鍋的飯,而且吃得滿臉都是!要找也找個好一點的,要我敗在這樣的男人手下,我真的很不甘心!」

◆◆◆ 用物質條件談戀愛 不知溫柔關懷才是關鍵

利群一坐下來,就開始劈哩啪啦不停數落那個空姐,說他買了多少東西給她、餐餐帶她吃好的。利群說到一半,灌了一大口酒,然後接著說:「不過我真是不懂欸!像我條件這麼好的人,為甚麼找不到老婆?」

利群說話的時候,雪倫一直在發呆,利群喊她,她才回神過來,開口第一句話竟是:「那是因為,你的條件在別人眼中,根本不算條件。」

「妳這話甚麼意思?」利群有點被嚇傻了。

「沒錯,你有房有車有錢,但是你真心關心過她嗎?你總以為女人要的只是物質,你也只在乎物質上的一切,但你是否問過她喜歡甚麼、不喜歡甚麼?老在人家面前炫耀自己有多行,但人家要的,是你的關心啊!」

利群的臉皺成一塊兒,完全無法理解。雪倫告訴利群:「你覺得自己有很好的條件,但這些都是物質上的。

錢人人都可以賺,但溫柔與關懷卻不是人人都有,你覺得自己給了她很多,但那些也都是物質上的,或許情感上,她沒有得到她想要的吧?」

利群依然不懂,雪倫知道,她講得再多,利群可能永遠也不會懂。

台灣很多男人被灌輸了同樣的想法,認為一定要有車有房有錢,才能娶到好老婆,彷彿用錢就能買到好老婆。

但大多數的女人都不會只在乎物質,內心的穩固才是更重要的。窮得只剩下錢的男人,當然很難找到幸福。

覺得自己條件好卻不受女人青睞嗎?或許,你根本沒自己想像中的那麼好。
【 文/劉凱西〈愛瘋迷〉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能力不夠強 靠好態度補強 】

好友老王的單位最近出缺,為了尋找合適的新組員傷透腦筋。

明明是個基層人力,他卻列出了一串徵才條件,什麼英文好、專業強、積極認真……所有標準都是高標,我笑著說,老王,如果有這樣的人才,你可能要花一個月十萬才請得起!

⋯⋯

◆◆◆ 面試後回饋 是勝出關鍵

徵才經驗豐富的老王回應,其實這些都只是相對標準,而非絕對標準,意思是說「有,很好;沒有,也未必不會被錄取」。

「既然如此,那你為何要把標準訂這麼高?」我問。

老王說,因為他要看的是應徵者的「態度」。

「舉例來說,我剛剛面試了甲、乙兩個人,學歷經歷能力都差不多,但我覺得都還不夠理想;我就跟她們直說,我從面談中,看不出她們的企圖心與積極性,請她們回去再考慮,是不是真的想要這份工作?」

「結果,當天下午,乙就寫了封長長的信,一方面感謝我撥出時間面試她,一方面分析自己表現不夠好的原因,再一方面她也查了相關資料,重新思考我問的問題,然後給了我一些比上午面試時更周延、有想法的答案。

至於另一位甲小姐,過了兩、三天也沒再跟我聯絡;我想,我應該會推薦乙小姐給高層主管複試。」

◆◆◆ 老道理卻是硬功夫

「態度」在職場上的重要性,幾乎已經是所有教戰守則的第一課,是老得不能再老的話題,但有趣的是,道理雖然人人懂,可是真正在工作場域裡,能夠維持「好態度」的工作者,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多;

換句話說,如果你能夠切中長官們最重視的「工作態度」,就算專業能力或工作歷練稍微不足,還是有非常大的機會能夠在競爭者之間脫穎而出。

為什麼對主管來說,組員的「好態度」如此重要?

答案很簡單,多數職場工作都需要「團隊作戰」,唯有「態度好」的人,容易跟團隊成員合作愉快,也才可能創造出一加一大於二的績效;

假設今天團隊內的成員,每一位各自的能力都強,但卻因為誰也不服誰,然後互相制衡對方,爭功諉過,試問這個團隊還有成功的希望嗎?

再者,從主管的角度來看,「好態度」的員工,才可能會「好帶」;

上班族最討厭難搞的老闆,同樣地,主管也不會喜歡一個不好帶的組員;

因此,比起其他可以再補強的專業能力,「好態度」才是挑選團隊成員的最重要關鍵。

應徵工作前 你做了多少「功課」?

在我的定義裡,「好態度」除了態度客氣、好溝通外,還包括對工作的「積極性」。

例如,你想應徵一份工作,去面談前,你究竟做了多少「功課」?對你要應徵的公司有多少了解?你又能為新公司創造多少價值?

在網路時代,光是公開資訊,就足以讓你成為半個專家;如果訊息這麼通透,你卻連網頁都不去多看幾頁,那就甭怪主管不是伯樂了。

如果你問我,瀏覽幾頁網頁才算是夠認真?我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但我可以偷偷告訴你,我在面談目前這份工作的前一天,漏夜看了五十多個網頁,超過四百則關於新公司的相關報導,並且整理出個人心得,以及對公司的建議。我就以此數據提供參考囉!
【 文/蔡祐吉〈職場觀察員〉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謠言 止於智者,自在過好當下每一天! 】
 
職場上有許多好事之人,明明風平浪靜,生活平和,由於他們可議之心,聽話生話,話中又加油添醋,於是變成謠言傳說,越傳越離譜,讓人際關係處於緊繃局面。
 
所謂好話不出門,壞話傳千里,很多不實謠言,三傳兩傳,一傳再傳,很多時候都會在不小心,或有心人的特意傳遞中,又傳回到當事人的耳裡,每個人聽到別人的事,都會當做聽八卦,但若聽到有關於自己的不實傳聞,暴跳如雷或,心裡鬱悶是免不了的當下情緒。
 
年輕時期的我,就是那種聽到對自己不利,或不實謠言,就會氣得像發狂,不知所措的人,尤其那時候的閱歷少,眼界也小,心胸當然不會開闊,比較容易在小事與人計較,當聽到別人傳來,某人說了自己的小話時,年輕氣盛的我,怎麼可以壓得下心裡的那口氣,當然是要找對方理論,非爭得對方甘拜下風,向我認錯道歉,才肯罷休。
 
自知缺點與不足之處,就盡量調整修正,當人生歷練多,慢慢學會自我要求與反省,處事也不再那麼容易衝動,聽到任何話也會在生氣之前,先踩殺剎車,靜思想想之後,再做出反應,以這樣的方式來維持人際往來,這似乎收到的成果,會比以前衝動結果好得多。
 
近幾年,我從人際來往中,領悟到一個真理,那就是「忽略不實又令人難受的謠言」,因為只要是人,只要有互動,這些言語上可能的不適感,都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當聽到對自己不利,或不實的言語內容時,若能忽略跳過,專注地做自己當下的事,不但不會有難受的感覺,還能清心自在的過好每一天呢!【 文/奇異果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親愛的 別說我想太多 】
 
對於華人來說,農曆年象徵著團聚、圓滿的意義,可是,我們其實經常為了達成表面的團聚和圓滿,最後弄得自己一肚子氣。
 
比如說我的朋友小莉,在過年時臨時被叫去拜訪男友家,即使時間倉促,她還是準備了伴手禮,結果男方媽媽發現她是在便利商店買的禮盒後,卻說:「你們年輕人就是不知道要省,多走幾步路去大賣場買會比較便宜呀,也太懶惰了吧!」
 
男方媽媽的幾句數落,當場讓小莉的心裡覺得很受傷,除了一片好意卻被人潑冷水的尷尬以外,更擔心的是,男友媽媽是不是不喜歡她這個未來媳婦,所以才故意這樣挖苦她?
 
當她試圖跟男友說出自己的感覺時,男友卻回她:「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是妳想太多了吧?」
 
可是,真的是她想太多了嗎?
 
言者無心出口傷人 聽者仍舊很受傷
 
我相信小莉男友的媽媽或許講話的風格本來就是比較直接,又或者,說不定是男友媽媽那天早起忙了一整天,自己情緒有些浮躁,並不是故意要酸小莉。
 
可是,我要說的是,無心傷害依舊是種傷害啊!要不然,坊間何必出那麼多有關說話之道的書籍呢?
 
更何況,誰說一定要確定別人確實是惡意攻擊時,才有資格感覺受傷?
 
我永遠都記得自己曾經在百貨公司電梯裡經歷過的尷尬場面:一個看起來絕對不到三歲的小孩,指著同搭電梯的先生說:「媽媽,妳看,那個叔叔沒有頭髮。」
 
──那小孩絕不是要出口傷人吧?三歲娃兒懂什麼?可即使如此,那位先生難道心裡就不受傷嗎?
 
你要是跟他說:「小孩子懂什麼,何必想太多?」其實無異於跟他說:「小孩子什麼都不懂,所以被他的言語刺傷你也只能自認倒楣。」這就像是被人踩到痛腳,就算你是無意,我的腳依舊會瘀青啊!
 
伴侶傾訴委屈時 要的是認同而非敷衍
 
我知道許多人在聽見伴侶抱怨被別人說話傷到時,會回答「你想太多了」,其實是想告訴對方「那件事沒什麼大不了」,可是,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你這一句「想太多」,才讓事情變得更加難以收拾。
 
當我們試圖向伴侶傾訴委屈時,我們想聽到的是:「如果我是你,我也會生氣。」我們想聽到的是:「如果我是你,我也會受傷。」而不是「你想太多了」的敷衍。
 
在受傷的時候,我們都希望被了解、被認同,而不是被指責。因為「想太多」三個字,像是被指責自己胡思亂想、庸人自擾、小心眼,甚至愛計較,而我們試圖跟伴侶傾訴委屈,不過是希望他了解我們的感受,可是一句「想太多」,代表的是他認為我們的感受是庸人自擾,壓根沒有理解的必要。
 
會說出這種話的情人,實在是太不懂溝通的藝術了!更何況,這些生活上的嗑嗑碰碰,我們其實也知道沒有人能幫忙解決,終究要靠我們自己,之所以會對另一半傾訴委曲,從來都不是冀望他能幫忙解決,只是想從他那裡得到安慰和認同,然後我們才能產生解決問題的勇氣和力量呀!所以,親愛的,別再說我想太多了!【 文/密絲飄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