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度的壓力是成長的動力 】
 
生活上不可能沒有壓力,適度的壓力也是成長的動力,《 壓力》這兩個字,常被我們掛在嘴邊,但是您又是否知道究竟什麼才是壓力呢?
 
實際上,我們日常談到的《 壓力  》,是一種當人感受到威脅時,由內心而發的個人感受,是一種抽象的不舒服感覺,亦即英語中的 Stress 。
 
《 壓力 》,是我們應對環境各種挑戰的身心反應,沒有了壓力感,我們對付各種大小問題,便會沒有了原動力。
 
一個人如果生活於太過舒服的境地,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有些人容易感受到壓力、緊張與焦慮,而在這種緊張的狀態下,常希望能趕快完成工作,才有放鬆的感覺;
 
他們對於挫折、額外的工作或生活變化,通常耐受性不高,所以表象上看起來容易煩躁、生氣。
 
對許多容易緊張、壓力大、自我要求高的人,需要尋找能夠放鬆、調適壓力的方法,讓自己能在高壓的環境下,繼續走下去,畢竟,琴弦緊久了,容易斷,也會失去彈性。
 
而且,「壓力」的認定,是相當主觀的,它牽涉到很多過去成長經驗、個性、認知、情緒處理經驗的影響。
 
《 壓力 》,是由於任何突發的改變,或長時期處於一個不能鬆弛的作戰狀態,也會產生嚴重的壓力。
 
壓力看起來雖然是來自您的四方八面,其實壓力的主要來源是您的內心。
 
過度受壓的徵狀是因人而異的,不少人都會有頭痛、失眠、緊張、腰酸背痛、易怒、脾氣暴躁、易發脾氣、不能集中精神、無胃口、情緒低落等徵狀。
 
嚴重時,更會有「身心體力透支」的情況出現,完全喪失了所有的精力,無精打采,亦會產生精神科的症狀,如焦慮、抑鬱等。
 
長期受壓,身體的免疫力會下降,心臟亦受到影響,令人更容易生病。
 
壓力跟膽固醇上升、胃病、高血壓、偏頭痛、皮膚病、腸炎等疾病都有關係。
 
相同的事件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卻未必會構成同樣的威脅,產生壓力的程度亦有所不同。
 
因此,個人心理因素,是造成壓力感的主要因素。
 
有數類型的心理特徵和性格,特別跟壓力扯上關係。如:
 
1 )  完美主義者,求完美的人,對自己和別人的要求都很高,凡事都要求做到完美,但結果壓力便會大增。
 
2 )  愛取悅於人,這類人由於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會活得很辛苦,因別人的看法是不容我們去控制的。因為害怕得不到肯 定,這種人經常會患得患失,壓力自然很大。
 
3 )  搏到太盡力,這類人由於內心過於熱誠,會驅使自己盡全力去做好事情。但由於個人的能力不足,和擁有的資源有限 ,所以會很容易弄到體力不支,身心都承受大量的壓力。
 
4 )  好勝心強者,這類人常跟自己說「絕對不能輸」的。
 
會認為,如果不能達到目標,便等同徹底的失敗。
 
但是,人不是 萬能的,如結果不如人意,這種想法會構成很大的壓力。
 
5 )  凡事非黑即白,有些人對事情有著一些不理智的看法。有時他們會太過執著,不認同中庸之道;
 
有時他們又會過份悲 觀,為自已製造壓力。
 
6 )  A 型性格者,特別跟壓力扯上關係。
 
擁有這種性格的人,一切都自視甚高,而生活充滿緊逼感。
 
他們常常都會處於「 趕工」的狀態,強迫自己凡事都要做得快,亦要求自己長期都要在巔峰狀態,來配合這份緊逼感。
 
結果是,壓力和A 型性格人士結下了不解緣。
 
要適應壓力,便要先從壓力的成因着手。如果壓力是因為挑戰、威脅或『人生大事』引起的,便要學懂適應。
 
如果是跟自己的心理因素有關的,克服方法便是要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況了。
 
壓力調適的過程,其實便是內在的自我探索之旅。
 
從剛開始的抒解壓力,到增加自我覺察,了解與接納自己的特質,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在不斷地了解、接納自己中,深化並整合自己,善用內在的資源,活出個人的獨特性。
 
並與他人和平共處,穿越表象,能夠欣賞、感謝與享受生命的豐足,與生命共舞。
 
在這一步步的旅程中,完整自己的生命,這也許是我們這輩子前來的目的。
 
【 文 / Mr. Right《 心靈成長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的頭像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晏安診所院長陳文昌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