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江宜樺、金小刀,以為躲在刀片蛇籠、鐵釘拒馬、警棍警盾、重重憲警背後,就可對太陽花學運擺出「誰理你們」的權力傲慢嗎?以為掌政府機器,就可以國家暴力肆行鎮壓嗎?套句馬英九自己說過的話:「你會死得很難看!」

黑潮波浪兼天湧,人民反抗大爆發!

三三○,歷史會紀念這個重要日子,超過五十萬台灣人民穿黑衫、上凱道,反抗馬英九政府黑箱服貿,共同寫下可歌可泣、感天動地的歷史新頁!

「島嶼天光」這首太陽花學運主題曲,咽喉略帶憂傷而勇敢堅強的歌聲,唱出台灣人心聲,唱遍凱道、唱遍首都、唱遍大街與鄉間,從北到南、從西到東、山間水涯,都傳來悠揚和聲。

這是一場波瀾壯闊的公民運動!如只說成嗆馬,實在太窄化運動的歷史意義,如只說成反馬,實在太小看公民意識凝聚,五十萬以上人民「占」出來,這是人民對馬英九路線的反抗大爆發,拒絕馬英九強將台灣推向中國的服貿政策。⋯⋯

這是一場和平理性的民主運動!超越藍綠、跳脫統獨,台灣人民不接受馬英九專斷決策的黑箱服貿,不接受馬設定與中國的政經統合框架,不接受在兩岸政商權貴交易的服貿共謀下被犧牲,年輕一代領頭為台灣前途衝出一條台灣路!

這是一場人民當家作主、還權於民運動,馬英九一人獨裁、國民黨一黨獨大,黨國威權幽靈借屍還魂,重新盤據台灣,學生的訴求如此合理正當,馬江卻派武裝警察暴力鎮壓,以棍盾暴打學生及群眾,造成血濺街頭,血跡未乾,馬江就企圖否認了事,背後就是黨國幽靈作祟

馬英九、江宜樺、金小刀,以為躲在刀片蛇籠、鐵釘拒馬、警棍警盾、重重憲警背後,就可對太陽花學運擺出「誰理你們」的權力傲慢嗎?以為掌政府機器,就可以國家暴力肆行鎮壓嗎?套句馬英九自己說過的話:「你會死得很難看!」(胡文輝)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太陽花抗爭本質是對馬政府的全面清算

Ads
by Google

燦坤福利社 全新福利品搶購 www.tkec.com.tw
搶購全新福利品,快上全國最大3C家電 福利品購物網,種類齊,價格殺!

 

儘管九趴總統一再抹黑分化,採取拖延戰術,企圖消耗反對的能量,但五十萬反服貿黑衫軍仍然走上街頭,創下台灣民主運動史上最波瀾壯闊的一頁。這個運動除了參與人數創下紀錄,支持的民意也高達八成,顯示馬英九已經失去統治正當性,若不順應民意,繼續頑強抗拒,恐怕只會落得下台的命運。

 

美國收視率極高的連續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其第二季結局或許可以讓《經濟學人》形容的「困在鹿茸中的馬英九」參考。劇中那位面臨國會彈劾的總統,最後主動辭職了,他說「我的支持率剩下八趴了,即使我沒有被定罪,也沒有人民的授權(no
mandate)領導國家了,所以我還是有尊嚴地下台」。五十萬人走上街頭,是馬英九應該認真思考如何下台的時候了。當然,以馬英九一向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格特質,即使全國只剩下他的夫人、金溥聰、江宜樺及一干高官的支持,他依然不會辭職,也不必奢求他會知恥認錯,只能祈禱天佑台灣吧!

 

任何歷史事件的發生,往往是各種因素、能量累積到了沸點,才會在一次偶發的事件中全面引爆。如果只用反服貿去看太陽花學運的崛起,顯然缺乏宏觀的格局。太陽花學運開花,乃是馬英九執政近六年的民怨澆灌而來,是對其倒行逆施、罔顧民意的全面清算。首先是,執政者既無能又缺乏誠信。馬英九不但無法兌現六三三跳票捐半薪的承諾,而且在其任內,台灣經濟表現疲弱,薪資倒退十六年,失業率從未低於四%,但他卻厚顏宣稱其表現是有史以來最佳,亞洲四小龍第二名。

 

其次,這次學運會形成憲政危機,在於民主與威權的矛盾。總統與閣揆表面溫文儒雅,裝扮成自由派的模樣,其實毫無民主素養,尤其馬英九本人從學生到總統,皆無支持民主改革的紀錄。在戒嚴時期是威權統治的化妝師,反對解除戒嚴、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也把黨外反對運動視為叛亂份子。因為他沒有民主人權的思維,所以他的「依法行政」是在玩弄法律與遵循惡法,法律變成統治者的工具。一般人擁有這樣的思維會淪為法匠,如果是執政者,則可能成為獨裁者。真正民主社會的法治,講究法律本身必須符合普世價值,而且既適用於人民,也規範統治者的權力。

 

尤甚者,世代抗爭是太陽花學運的另一重點。此次抗爭的本質,乃是年輕世代要決定自己的未來,而執政者則選擇與整個年輕世代對抗。其實,世代矛盾來自於全球化,更來自舊威權體制殘留的遺毒,而馬英九正是威權體制的既得利益者。吾人了解,兩蔣為了鞏固政權,除了以中國大陸淪陷為藉口,凍結國會全面改選,以及修訂臨時條款讓蔣介石可以無限期連任。軍公教也成為他籠絡的族群,不管是當年公職考試有各省的配額,以及黑官漂白的特考,讓國民黨權貴第二代得以躋身政壇高層,而十八%更是一種赤裸裸的金錢收買。這些欠缺公義的措施,確實使軍公教成為藍營的鐵衛軍,卻造成各項年金潛藏債務達十多兆元,這些天文數字般的債務將由目前起薪二十二K、養活不了自己的年輕人來承擔。最後,台灣這二十年來經濟並非沒有成長,只是在產業外移、逾半外銷訂單在海外生產的情況下,成長果實被少數人所掠奪,多數人有的只是薪資倒退,飛漲的房價、物價,形成少數既得利益者對抗多數被犧牲的弱勢族群的對抗。而太陽花學運反映著這種社會階層矛盾的深層意義。

 

馬政府曾經大吹大擂的ECFA簽署三年了,何曾促進台灣經濟高度成長?這帖中國製的草藥既然無效,人民豈會相信後續的服貿、貨貿是救命仙丹?我們可以預見,一旦服貿、貨貿通過,中國力量將堂而皇之進到台灣,不僅本地多數產業將被中國國家資本巨獸吞噬,導致經濟潰敗,台灣的民主自由亦將崩坍,而且勢必出現香港那種親中者富可敵國、弱勢者苦無立錐之地,以及言論受到箝制,媒體人遭到暴力攻擊的悲劇。「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惡夢將在台灣出現。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沃草】馬記者會引述調查
今周刊兩度聲明撇清:不宜擴大解讀

 

2014年03月30日08:51

 


本新聞由沃草提供

總統馬英九昨(29日)晚召開國內記者會,其中引述了《今周刊》報導稱「國內13個大學經濟系主任,就有12個都支持服貿」以此佐證「他們認為這對臺灣經濟的未來是有利的。」對此《今周刊》編輯部發表聲明表示,在受訪的27位大學經濟系系主任、經濟相關智庫院長中,共有13位在時限內回覆;但在表達「應該與中國簽服貿協議」的12位受訪者中,有2位在受訪時特別強調「應該簽,但並非目前執政黨推出的版本」。因此,這份調查結果不宜擴大解讀為「國內所有經濟學專家之整體意向」,也不宜藉此猜測任何一位受訪者之個人意見。

昨(29日)晚總統馬英九召開記者會後,《今周刊》立即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表示為忠實反應社會對服貿簽訂的意向,《今周刊》一共做了兩份調查:一份受訪者為經濟系主任,一份為民眾。但馬總統只片面引述部分調查結果,卻刻意不提調查中有84%的民眾認為政府對服貿議題方面溝通不足、56%民眾不支持簽署服貿。《蘋果日報》即時新聞昨晚立刻引述《今周刊》聲明,表示「馬英九被打臉」。

隨後,《今周刊》又再次發表另一篇補充聲明,說明有關經濟系主任調查之過程與方式,以及為何這份調查不宜擴大解讀,對馬英九再次打臉。補充聲明中提到,本次調查受訪對象包括各大學經濟系系主任、經濟相關智庫院長等,共計發出27份問卷;其中,在時限內回覆者共13位,5位未能在時限內回覆,9位婉拒填答,理由包括自認不夠熟悉此議題、時間不方便等。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拒絕表態,令人玩味。

在13份回覆問卷中,12位表示「應該與中國簽服貿協議」,1位表示「不應該」。在表達「應該與中國簽服貿協議」的12位受訪者中,有2位在受訪時特別強調「應該簽,但並非目前執政黨推出的版本」。

《今周刊》表示,本次問卷結果可解讀為「13位經濟學專家中,12位支持與中國簽服貿,但有2位強調『應該簽,但並非目前執政黨推出的版本』」,或「13位經濟學專家中,2位不贊成目前版本的服貿協議,1位不贊成與中國簽服貿」,不宜擴大解讀為「國內所有經濟學專家之整體意向」,也不宜藉此猜測任何一位受訪者之個人意見。

以下為《今周刊》編輯部聲明:

第一篇

根據中央社今日新聞「回應服貿
總統記者會致詞全文」中引述馬總統發言表示:「根據今周刊最新的調查,國內13個大學經濟系主任,就有12個都支持服貿,因為他們認為這對臺灣經濟的未來是有利的。」馬總統只有引述今周刊有關13位經濟系主任的調查結果,却忘了今周刊對全民的調查中有84%認為政府對民眾的溝通不足、56%民眾不支持政府和中國簽服貿。今周刊為了忠實反應社會對服貿簽訂的意向做了兩份調查,一份受訪者為經濟系主任,一份為民眾,關於本次調查詳細內容,完整報導如下
,完整民調簡報請見文末。

第二篇

本刊於3月26日發表《經濟學專家服貿意向大調查》,獲得社會各界廣泛討論與回響,惟部份討論或因對於調查方式及過程不甚了解,致略有偏誤解讀,造成填答問卷者困擾。本刊特此再次說明調查之過程與方式。

本次調查對象包括各大學經濟系系主任、經濟相關智庫院長等,共計發出27份問卷;其中,在時限內回覆者共13位,5位未能在時限內回覆,9位婉拒填答,理由包括自認不夠熟悉此議題、時間不方便等。

在13份回覆問卷中,12位表示「應該與中國簽服貿協議」,1位表示「不應該」。在表達「應該與中國簽服貿協議」的12位受訪者中,有2位在受訪時特別強調「應該簽,但並非目前執政黨推出的版本」。

故,本次問卷結果可解讀為「13位經濟學專家中,12位支持與中國簽服貿」,或「13位經濟學專家中,2位不贊成目前版本的服貿協議,1位不贊成與中國簽服貿」,惟上述結果不宜擴大解讀為「國內所有經濟學專家之整體意向」,也不宜藉此猜測任何一位受訪者之個人意見。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色噩夢 百百種

 

 

 

2014年03月30日

更多專欄文章

 


許多人常會做到跟性愛相關的夢,女人會警覺到是不是自己慾求不滿,設法紓解性慾;男人則會希望美好的性夢成真,而忘掉噩夢,因為噩夢大都非常恐怖,跟性器受傷等有關,像跟生猛肉食女用騎乘位做愛,突然聽到清脆的一聲,原來自己的性器斷了,或是自己不知道為什麼被丟棄在郊外,癱瘓無力,野狗或老鷹開始來啃食自己的性器等等,男人對自己的性器顯然充滿不安。





討厭的女人做了不討厭


山本說:「男人也常夢見跟很討厭的女人做愛,像被公司裡最討厭的大姊頭強要做愛等,但這樣一來,上班時看見她,反而無法那麼討厭,男人只要跟女人有過肉體關係,即使是在夢裡,感覺居然會改善!」但女人若是夢到跟討厭的男人上床,有時醒來還會噁心,甚至覺得這是運氣不好的徵兆。

男人也還會夢到自己偷窺鄰居大姐自慰,但接下來的情節卻不像A片,A片裡大姐會拉自己到身邊,然後摸著勃起的性器說:「你這是怎麼回事?我來幫你!」就做起愛來,而是夢到被警察用警棍狠狠揍了。

也有男人夢見跟女人做愛時怎樣插入都插不準,直在周邊盤旋,終告萎縮,明明性經驗豐富,從沒發生這樣的事,宛如夢見自己在撥轉盤式電話,只有5碼,卻怎樣也撥不到精確的電話號碼,最後手指發麻癱軟下來

都喜子最近夢見她跟同事的男友在公司倉庫幽會,脫了下半身偷情時,居然整個倉庫變成冷凍庫,兩人全身發冷顫抖,眼看男友性器變成凍肉棒,不能隨便動彈,否則會像冰條般斷掉,非常恐怖,她擔心男友因此喪失性器,成了終生障礙,那自己往後性生活豈不黑暗一片,看來女人也對男人性器健全與否充滿不安。


劉黎兒《男女不思議》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雲:胯下癢冒紅疹 8成是股癬

 

 

 

2014年03月30日

更多專欄文章

 


【邱俊吉╱台北報導】前幾天天氣轉熱,不少民眾的皮膚病也開始發作,有民眾在臉書《蘋果生活八爪魚》貼文詢問,這陣子常覺得胯下癢,還長出一塊塊紅疹,不知道是出了什麼問題;醫師說,胯下癢最普遍的原因是長股癬,若不用藥,難以自然痊癒,最好就醫確認病因對症治療。
皮膚科開業醫師趙昭明表示,每當氣溫上升,胯下癢病例就會增加,一般來說,其中8成是股癬所致,其餘2成是濕疹造成,前者較難纏,若不用抗黴菌藥物,症狀難根除,且通常雙側鼠蹊都會感染。
趙昭明說,股癬發作時,許多患者會忍不住癢、不斷搔抓,導致病灶持續擴大,建議患者有症狀就要就醫,只要遵循醫師指示用藥,通常3周內便能治癒。





內褲不宜穿太緊


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鄭惠文提醒,預防股癬應保持胯下乾爽,洗澡後一定要擦乾,且不要穿太緊的內褲,也不要穿太厚的外褲,降低胯下的濕、熱,多半可以有效減少股癬的發生。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媒:馬若誤判 恐再跛鴨

 

 

 

2014年03月30日

更多專欄文章

 


台灣學運延燒,政府至今仍無對策,日媒指兩岸交流政策可能被迫踩煞車,馬英九總統若誤判民意恐進一步跛鴨化;美國《外交官》雜誌則指馬總統力圖說明服貿協議的好處,民眾卻擔心中國帶來的威脅。





日本時事通信社昨報導,台灣學運顯示台灣人民對政府急速向中國靠攏有很高的危機感,勢必影響馬從2008年開始推動的兩岸交流政策,支持率不到10%的馬總統若誤判民意可能更無施展空間。《朝日新聞》昨在社論讚揚台灣民主化過程,犧牲的人命比他國少,是值得誇耀的歷史,而學生意志堅定,拒絕離開立法院,也引起中國人民關注。


19國萬人接力330


《外交官》雜誌評論指,馬總統試圖親自說明服貿協議的好處,但此時「情感掌控局面,許多台灣人感受到(中國)的威脅」,這次台灣大規模抗爭,可能讓北京當局慶幸「不必處理如此複雜的公眾議題」。

此外,海外留學生聲援反服貿運動,發起「330全球時差接力遊行」,遍及全球19國、50多個城市,逾萬台人參與;活動總召、英國留學生謝璇說:「全球各時區的台灣人不會闔眼,接力捍衛台灣自由民主」,讓在台奮戰的人知道,他們「並不孤單」。

◎綜合報導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徵文大拼盤〉自助出國 考驗夫妻情

Ads
by Google

我的旅遊-泰國旅遊專家 thailand.mytour.com.tw/
自由行/2人成行mini
tour/團體旅遊 挑戰市場最低價!曼谷自由行6800起。

 

圖/swawa.com
圖/swawa.com

 

自助出國,其實是非常考驗夫妻、伴侶的感情,因為人生地不熟,該如何在旅程中磨合出好默契,的確需要很高的智慧喔……

 

〈老婆快抓狂〉不懂又愛問 情緒變焦躁

 

文/鹿夫人(新北市)

 

結婚前,我們決定先到歐洲自助旅行度蜜月,老公說一切行程讓我決定就好。有多次自助旅行經驗的我,相對於從沒自助旅行過且完全不懂英文的老公,我就像帶著一個孩子出門,替他找路、找食物、買東西等。

 

在英國轉機的時候,因為飛機要在一個小時前才會公布登機門的訊息,但是在這一小時中,他一直使喚我去詢問,所以第一次到英國的機場都沒機會好好拍照和逛逛。

 

從捷克搭火車到奧地利時,他依然很害怕我們坐過站或是搭錯車,我被他影響到完全無法在火車上好好放鬆看窗外的異國景色,他每隔10分鐘就會問我甚麼時候會到?我們要去的國家是哪裡?那是甚麼地方?司機廣播的英文是甚麼意思?

 

後來我不耐煩地說:「不可以再發問了!反正你也記不住!」他知道我被他騷擾到情緒焦躁,之後的旅程他都謹慎發問,但還是難掩他焦慮的表情,也依然記不住我們要去的地方。但在這一個月的的旅途中,雖有小小波折,不過老公就跟寵物一樣可愛,為我們的蜜月時光增添了樂趣。

 

〈眼睛盯錯了〉人在旅程 心在手機

 

文/米其林(桃園縣)

 

先生和我婚前即是自助旅行的老手,習慣自己背著背包出遊,因此都有屬於自己的旅行風格及堅持。

 

婚前,先生的旅行計畫及預算較隨興,而我則會縝密規劃及嚴控預算。婚後我們很快的達成共識,所有旅行計畫由我擬訂,預算由他掌控,一起度過幾次愉快的旅行,一直到先生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

 

先生是「手機控」,
WiFi又愈來愈普遍,旅途中早上看新聞、中午收E-mail、晚上看影片,再加24小時的Line要回,自此旅程中,因手機的使用時有小衝突。有一次在開羅旅行,因遇齋戒月,天氣又炎熱,我們懶懶地在旅館吹著冷氣,先生滑著手機,接著如同發現新大陸一般說:「快來欣賞這些我們沒去的開羅景點。」我生氣地問:「我們現在在哪裏?在開羅。為什麼要在開羅看開羅的照片,而不是親眼目睹?若是如此,以後請你在家欣賞照片,我自己出來旅行即可。」

 

幸好從「開羅會議」後,先生降低手機的使用頻率,我雖不滿意但能接受,兩人各退一步,恢復以前的幸福旅行。

 

〈判斷出錯〉迷路兜圈子 火氣都變大

 

文/葛哈斯(桃園縣)

 

那年,一家三口到法德奧三國自助旅行33天,為節省旅費支出以及考慮行程的機動性,外子決定在巴黎機場租車。

 

一家人遊畢德國羅曼蒂克大道上的奧格斯堡(Augsburg)古城,準備開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時,卻怎麼繞也繞不出去,真是進城容易出城難。當時沒有租用GPS,全靠我在車上邊看米其林地圖,邊人工導航,我們在鎮上像走進迷宮不斷兜圈子,以為就要繞出去了,沒想到車子又轉回原點;為了每條叉路該向左或向右走,我與外子爭執的聲音越來越大,一直等到寶貝兒子開口大聲喊停,當下才驚覺這趟得花費我半年薪水,精心策劃的旅程可是得來不易無比珍貴啊,怎能讓這點小事給破壞?

 

停車向當地人詢問,才知道舊城區通往高速公路的路徑確實有點複雜!後來和外子協調,不管是誰判斷錯誤都不能口出惡言,要冷靜解決事情而非製造另一個問題。全家人建立了珍惜每一趟旅程的共識,此後數年的自助旅行途中,再也不見嘔氣的場面。

 

〈一回生二回熟〉事前沒做功課 行程大落漆

 

文/蘿拉(高雄市)

 

記得第一次全家自助出國因為缺乏經驗,整個行程大「落漆」,跟老公也因而在異國街道大吵,感覺真的很差。

 

只因沒做好功課,例如迷路,還有從這個景點到下一個景點要搭乘什麼樣交通工具、路線的安排等等很多細節如沒規劃好,真的會很掃興。

 

經由多次經驗的累積,歸納出幾點法寶可供參考:如第一次自助出國最好選擇語言相通的國家,這樣即使遇到困難也可立即求援,不會有語言的障礙。

 

再來就是蒐集當地相關資訊,不管是玩的路線、吃的、住的、當地風俗民情特色,至於蒐集管道除了上網了解以外,還有一個小撇步就是去旅行社索取套裝行程,旅行社所提供的資訊會比較完善,可以參考比較;最後如果身邊的親朋好友剛好是去過當地的,可以直接向他們詢問,自己再自備一本當地的旅遊手冊,我想就萬無一失了。

 

一回生二回熟,幾次之後,大家一定都可以成為自助旅遊達人的。

 

〈相忍為樂〉各司其職 默契慢熟

 

文/李繼孔(台北市)

 

再也受不了跟團的煩、累和苦之後,開始規劃「兩人成行」;幾番商議籌備,決定先到香港試試自己的能耐。

 

不料,才下飛機,「兩人組」就走失了。行前約定,我負責行李;她掌管證件與錢財。結果我還在轉盤前等行李,她已經出了海關。

 

機場警察見我推著行李、徘徊焦急張望一個多小時,趨前關切;這才把她從機場外「的士」候車處召回來。此後,在香港雖然只有五天,卻互相埋怨超過五年。默契和分工「凸搥」造成出師「大不利」。

 

第二次「自由行」到新加坡。既是出國旅遊,見獵心喜,或「偶爾」奢侈一下的心態隨時隨地發生。無奈,你的「心喜」不見得我也歡喜;我的「偶爾奢侈」,對方可能視為浪費。想要解決爭執與歧見,唯有委曲求全、相忍為「樂」。

 

現在一旦成行,我只負責搬運行李以及攝影工作,其餘諸般瑣務及吃、看、買等「小條代誌」,全由她一人概括承受其責。

 

自此以後,雙方極少脫口而出:「下次再也不跟你出國。」的誓言。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戀愛字慰〉還記得你的初吻嗎?

Ads
by Google

GOHAPPY購物網 象印家電限時回饋 www.gohappy.com.tw
日本象印生活館
熱銷不鏽鋼鍋具/保溫杯瓶 電子鍋/廚房家電 加碼特惠,限時搶購中!

 

(圖/水瓶鯨魚)

 

文/水瓶鯨魚

 

你還記得你的初吻嗎?

 

莎莎臉紅了,大砲忘了那個國中女孩的名字,阿BEN問撞到牙齒算不算?

 

許多藝人常公開宣稱:「啊,這是我的第一次初吻,好緊張。」是不是初吻?沒有人知道,就算是螢幕初吻,也是特別的。

 

最近有支美國服飾品牌的廣告影片《First Kiss》,兩天的點閱率即破千萬,幾天後,點閱率已驚人翻倍。

 

這支名為「初吻」的廣告,討論的內容不是慣見的戀人初吻,而是陌生人的初吻。兩個陌生人初見面就親吻,會是什麼樣的情景?臉紅心跳、羞澀彆扭或一吻鍾情?導演Tatia
Pilieva請來了20位陌生人到攝影棚進行實驗。

 

廣告中被安排在一組的人,有男男、女女、男女,首次見面都顯得尷尬,看著對方,一直笑場,直到開始接吻,閉上眼、唇碰著唇,一次又一次,多數人竟愈發投入、纏綿起來,冒出不可思議的火花。

 

看到形形色色靦腆、膽怯又尷尬的表情,每個人都情不自禁陷入回憶的氛圍,想起自己的初吻。

 

當然,多數人的初吻是極不可能在攝影棚裡面對攝影機,但初吻的場地更罕見像偶像劇或電影情節,既沒有滿天星子、燦爛煙火,也不在高級餐廳、浪漫海邊或河堤,多半是男孩送女孩回家的公寓門口吻別、車子裡的吻別、走在巷子裡的偷偷一吻或樓梯間的碰觸。

 

即使這世代,肉食男女總愛說「撲上去」、「推倒他」,有趣的是,許多戀人回憶起最美好的愛情體驗卻是初吻,而非初次性經驗,男人也不例外喔!

 

2012年一位美國心理學家針對380名26歲至60歲中產階級男女作了一項調查。統計結果顯示,超過6成的男女承認,他們一生中最值得記憶、也最難忘的體驗是初吻,而非初次性經驗。

 

因為初吻比起第一次性經驗,心情上純美純粹多了,性經驗反而情緒複雜。據許多受訪者形容,初吻,幾乎都表示那瞬間彷彿有電流通過全身,以科學家的說法,那是因為腦中會釋放一種叫作「多巴胺」的激素,因此「多巴胺」又被稱為「快樂物質」。

 

很遺憾,初吻的快樂物質並不長久,畢竟電流是有時效性的,因此在統計調查裡平均只有45秒,比廣告片還短,而且9成9的人都不會和初吻對象成為終生伴侶。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婚姻向前看〉歷經失敗感情 恐懼給出婚姻承諾

Ads
by Google

施羅德(環)歐洲小型公司基金 www.schroders.com.tw
專挑市值後30%企業,聚焦A級股與轉機股, 2高1低投資思維,掌握歐股新潛力!

 

文/心理諮商師 張璇

 

Q:

 

經歷過數段無疾而終的感情之後,已不像一般女生那樣,對婚姻充滿憧憬。就算遇到一個人,愛得再死去活來,還是沒辦法瘋到直奔婚姻殿堂。不是完全否定婚姻,也不想一直當愛情遊牧族,但只要想到男人連運動或遛狗的時間都可以偷吃,就覺得頭皮發麻,也擔心需要妥協和放棄許多東西。麻煩的是,最近男友向我求婚了,當我猶豫時他說我一定是不夠愛他。我想我應該很不適合進入婚姻吧?是不是有些人就是不適合結婚呢?

 

A:

 

常有人問我,難道一定要給出婚姻承諾才表示真的愛對方?的確,那張契約給的保障其實有限,它是證明彼此愛情深度的一種方式,但絕不是唯一方式;願意給對方不離不棄承諾是一種崇高的愛的表現,但兩人是不是適合共組家庭,又是另外一回事;畢竟,一腳踩進婚姻圍城,事後懊悔和逃離的人不計其數。

 

如果真要問我意見,我不會說哪種人一定不適合結婚,因為我相信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是可能變動的,婚姻觀也易隨著生命經驗和生命階段而變化。但我發現有3種類型的人進入婚姻常會遇到較大的挑戰甚至苦不堪言,或者說,勉強進入了也容易放棄。

 

第一種是過於自我中心的人,雖然好戀愛和好婚姻都不會讓一個人迷失或失去自我,可是若一方只考慮個人需求,而無法嘗試涵容彼此差異,或不願對家庭作任何妥協讓步,雙方齟齬多了,自然容易想說掰掰。第二種是過度浪漫主義的人,如果總想保有熱戀時的互動、過於期待戲劇化生活,厭棄婚姻裡的平淡、無法好好「過日子」,在婚姻裡必然易有窒息感。第三種是太完美主義的人;如果對婚姻生活和對另一半性別角色期待過高,又愛拿伴侶和別人比較,很容易因不切實際、感到有落差和失望而不斷指責伴侶和抱怨現狀。

 

以上3種人都可能在婚姻裡適應不良或遇到較多的難題。但看來妳只是擔心婚姻會讓妳失去自我,和妳一樣對婚變有著莫大恐懼和害怕受傷的人不少,我覺得能在衝進圍城前先更多去覺察自己的恐懼與擔心是件好事,最好能和男友一起討論,並一起先看清它平實、不能怕麻煩和得彼此各退一步的本質。在溝通婚嫁時間及對對方的意義的過程裡,就是一次寶貴「共同面對問題」的協商經驗。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情塔羅牌〉中年男渴求紅粉知己

Ads
by Google

919團購-大容量行動電源$349 www.momoshop.com.tw
天然橘子濃縮洗衣精10件599 倍舒柔破盤150抽60包$599

 

(圖/余沛珈)
(數字2)對應塔羅牌:寶劍2
(數字1)對應塔羅牌:權杖4
(數字3)對應塔羅牌:愚者
(數字4)對應塔羅牌:力量

 

文/塔羅專家 傅子綺

 

男人需要不同定位的朋友,除了老婆,他們也希望能有其他的女性朋友,更明確一點的說,這些中年男人們多希望自己身邊能有個「紅粉知己」跟他聊聊彼此心裡的小秘密啊!

 

紅粉增添生活色彩 知己分享心情壓力

 

不知是哪位男人的名言:「能有位紅粉知己,可是男人的夢想哩!」

 

男人都希望有個好朋友可以跟他分享工作心情、人生雜感,把不能分享給老婆的心事跟壓力分享出來,若這個對象是個女人就更好了,如果還是個美女,那真是人生夫復何求了!有關「紅粉知己」這件事,一開始的確可能是不涉及性愛的(如果是偷情的個案,不在本篇討論的範圍內),有些男人甚至還會刻意壓抑自己這部分的情緒,因為如果突破這方面的界線,反而會危及雙方關係。

 

友情不一定變愛情 但界線很難把持

 

對於踏入中年人生的男人們來說,那些少年時對愛情的激動跟每日的心動神蕩只能在回憶裡找到,他們的確不想放棄家庭,因為這代價太大,但平凡的生活總是讓人更想抓住青春的尾巴,有個美麗的紅粉知己,會讓他覺得自己又有「生活盼望」的火花——那不見得是愛情,但很容易走到無法把持的後果。

 

【塔羅測驗】 解析中年男的桃色友誼

 

為什麼這些邁入中年的老公們,都這麼想要有個紅粉知己?這是一個中年危機的地雷嗎?身為老婆,又該怎麼看待老公的這段桃紅色的異性友誼呢?請從1~4選一個數字,可對應出以下的塔羅牌,看看專家的解析,讓妳的婚姻不再迷惘。

 

數字1

 

對應塔羅牌:權杖4

 

 

妳的老公是傳統保守觀念的既得利益者,就是想要享受傳統價值的好處,比如說希望擁有一個安穩的家庭,家裡有老婆互相分攤生活費用,也能彼此支持,但又希望生活能有點小期待小溫馨,只是會秉持著不會破壞原本穩固的好處為基本原則。所以對於期待生活中有些小驚喜的他,建議妳開始陪他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這一類的懷舊文藝愛情電影,經常帶著他重溫當年約會的情景跟景點,一起抓住青春的尾巴,別把「我們老了」這句話放嘴邊,讓你們一起變年輕吧!

 

數字2

 

對應塔羅牌:寶劍2

 

誰在婚姻牆內沒有迷惘?男人的中年危機來臨時,若給他遇見一位傾心女子,當對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厭煩,或者身旁的男性友人們都有了紅粉知己,誰不會對原有的生活產生懷疑:「這就是我要的人生嗎?」於是,心情可能出現某種程度的動搖,但也有可能是婚姻的轉機。

 

現在絕對是一個緊張的時刻,你們夫妻倆應該好好聊聊雙方共同的目標,還有這些年你們彼此的成長與互補。我一個女生朋友結婚後事業突飛猛進,老公卻停滯不前,於是他們之間出現狀況,也很巧地拿到同樣的牌,經過一番諮商,他們決定攜手共同前進。

 

數字3

 

對應塔羅牌:愚者

 

你倆的婚姻世界給了男人太多的自由,於是他們開始覺得自己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不是「是否應當要」的問題,而是「為什麼我不能要」,於是,極度的自由意志就有可能導致極度的放縱。

 

也許妳的另一半決定要試著多專注在自己身上,他認為年輕時自己為了小孩犧牲了時間跟興趣,也犧牲了自己的魅力,但這樣的想法對夫妻中的兩個主體都是不公平的。問題是,妳愈是想限制他,反作用力一定更強,所以妳何不也對自己公平一點,也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找回自己的魅力。婚姻應該是彼此的成全圓滿,不應該有任何人犧牲。這樣反而能讓他重新看到妳的魅力,因此而更珍惜妳。

 

數字4

 

對應塔羅牌:力量

 

男女的特質有很大的不同點:男人喜歡變化,女人善於堅持,尤其當女人要定了這個婚姻。大女人俱樂部的成員們,若妳連小三都不怕了,更何況只是個紅粉知己。女人要懂得時而放鬆、時而緊控的馴夫策略,更要懂得該保有什麼並在適當的時候給出什麼。不用堅持要妳的另一半把百分之百的時間都給妳,也不用堅持他的身體、精神、財產都要百分之百忠誠於婚姻,讓他可以有自己的重心。聰明的女人不用什麼都知道,只要知道妳在乎的重點就好,讓伴侶徹底了解一件事:是妳給了他空間,那麼,他也不會太過分。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