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y 31 Thu 2018 16:02
【 有些東西真正放下了,才知道沉重 】
- May 30 Wed 2018 10:25
【 老天給的幸福,要懂得享受。 】
【 老天給的幸福,要懂得享受。 】
有人說男女來自不同的星球,永遠搞不懂彼此。
我說,所謂幸福,就是懂得享受老天給的一切!
◆◆◆ 案例1 懂得尊重對方生活方式 價值觀強迫不來
認識一名女孩,既漂亮、能力也強,卻總是交不到男友。後來,我介紹一名男性友人給她,兩人看對眼開始交往,大家都覺得他們簡直是天生一對。
但是,不久兩人卻宣告分手。原來,這個女孩要求男方再回大學進修,因為「這樣在職場會更有競爭力」;
男方沒有閱讀習慣,她強迫男友一起參加讀書會,因為「兩人才可以共同成長」;每到星期天,就拉著男友上教會,因為「如果有共同信仰,夫妻感情會更容易維持」。一開始,男生還勉強配合,但熱戀期結束,這一切卻成為折磨。
男方說:「她給我好大的壓力,還沒結婚就這樣,結了婚還得了!」女生則委屈地說:「我只是為了我們的未來打算,這樣做有什麼不對?」
無論再怎麼親密,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我們覺得的「好」,在別人眼中未必是「好」,千萬別把自己的價值觀硬套在他人身上!
◆◆◆ 案例2 懂得尊重對方尊嚴 是情人不是下人
常常我們與愈親密的人相處,我們愈容易忽略禮貌。
這種不尊重對方的態度,也會成為壓垮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有一位女星在電視上談前男友,反省感情失敗的原因,是「太自我中心」了。
她說,以前的她,把男友對她的好、為她做的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但只要男友有一點錯誤疏忽,她就得理不饒人……男友決定跟她分手的時候,說了一句讓她痛心,但也讓她醒悟的話:「我覺得妳把我當下人,而不是當情人!」
仔細想一想,上次你失去耐心、發飆的對象是誰?答案多半是自己的家人、伴侶。而他們卻是我們最親近、也最重要的人!
如果因為長期疏忽這種對人不尊重的態度,導致我們失去了他們的愛,那有多麼不值得啊!
◆◆◆ 案例3 懂得用讚美代替批評 融化老公心
與另一半溝通,我們可以理直氣壯,但對方的反彈,卻可能超乎我們想像;「理直」之餘,更要「氣柔」,正面、柔軟的話語,最能融化鐵石心腸。
一位婦人老是抱怨丈夫懶得倒垃圾,為了這件小事,她大發雷霆、臭罵丈夫不懂得分擔她的辛勞,甚至氣得與丈夫冷戰好幾天,幾乎用盡所有方法,卻都沒有辦法讓丈夫「就範」。
直到有一天,兒子的幼稚園老師建議她:「把妳丈夫當成孩子,就用跟5歲小孩說話的方式,跟丈夫溝通吧!」
雖然半信半疑,但婦人姑且一試。當垃圾車來了,而她瞥見丈夫仍在電視機前翹著二郎腿。她壓抑著怒氣、深呼一口氣說:「親愛的,你可以幫我倒垃圾嗎?
如果你這麼做,真的是幫了我一個大忙!」丈夫倒完垃圾回家,她誇張地讚美他,彷彿在讚美5歲的兒子一樣:「真是太感謝你了!你對我真好!」從此之後,婦人不用生氣也不用翻臉,丈夫就會自動自發地去倒垃圾了!相同的訴求,用「讚美」代替「批評」,結果竟然截然不同!
兩性相處時常可見到各持己見、劍拔弩張的狀況,我認為不管老天讓我們遇到什樣對象,用包容取代挑剔,珍惜並享受對方的優點,才能掌握幸福鎖鑰啊!【 文/黃桐 】
- May 30 Wed 2018 10:22
【 先聆聽他的聲音 】
【 先聆聽他的聲音 】
你說都是為他好,他卻不領情,你覺得好委屈。
也許你真的是為他好,然而那是你認為的好,還是他真正的需要?
在任何一段關係裡,當你開口閉口說的都是「我」,那不是溝通,而是自說自話;
但你若以「你」為設想,要讓他把你的話聽進去,就不會太難了,這樣才可能有雙向的交流。
所以,親愛的,先聆聽他的聲音吧,那麼,他也才會聽見你的聲音。【 文/朵朵小語 】
- May 29 Tue 2018 21:05
【 下一站,幸福! 】
【 下一站,幸福! 】
世上最難做好的事,就是寬恕,尤其對象是害你的人。「能照亮一切黑暗的是什麼?」答案不是太陽,而是希望。
◆◆◆ 因為心中的黑暗,只有希望,才能帶來光明。
人生苦難,有如舞曲形式,周而復始,然而往者已矣,生者仍受煎熬,仇恨不是解藥,寬恕才是平和的萬能丹。
◆◆◆ 世上最難做好的事就是寬恕
帕華洛蒂唱起「公主徹夜未眠」,有惆悵,有豪情,讓人蕩氣迴腸,這首詠歎調源自杜蘭朵公主曾經對追求者出過三個考題,答對成婚,答錯砍頭,很多人在第一題就丟了腦袋。
「能照亮一切黑暗的是什麼?」答案不是太陽,而是希望。因為心中的黑暗,只有希望才能帶來光明。
電影《凱文怎麼了》描寫沉默青年竟用弓箭射殺了父親、妹妹和九位同學,凱文的母親成了妖魔,住家不時被人噴灑紅漆,看她的眼光盡是鄙夷和詛咒,她去探視凱文,也遭兒子羞辱,一敗塗地的她,沒有因此放棄人生,拚盡全力,就想搞懂凱文怎麼了?怎麼會生出這樣一個兒子?
日本電影《這麼…遠,那麼近》探索奧姆真理教毒氣殺人事件的兇手家屬心境,他們始終沒搞懂,一向平和的至親,那麼稱職的丈夫、妻子、姊姊或兄長,何以會成為殺人兇手?
導演感歎的是:當代人的肉體距離明明那麼近,何以心靈距離卻是那麼遠?
經典電影《戰火浮生錄》中描寫二次大戰受盡納粹迫害的受害者,劫後餘生,群聚巴黎鐵塔下觀賞《波麗露》芭蕾演出,噙淚泯恩仇。
人生苦難,有如舞曲形式,周而復始,然而往者已矣,生者仍受煎熬,仇恨不是解藥,藝術或能療癒,《島嶼天光》不就是傳遞了學運和平落幕的橄欖枝嗎?
持槍軍警不能嚇阻黑暗,只有加深恐懼,雙北首長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明白告訴乘客:「下一站,幸福!」這,不正是政治人物的從政初衷嗎?【 文/藍祖蔚 】
- May 29 Tue 2018 10:24
【 快樂跟錢財的多寡無關。 】
【 快樂跟錢財的多寡無關。 】
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每個人能感受到的快樂,誰也不見得比誰多或少,因為那只是一種心態,如果你感覺到自己很幸福,錢多點少點,真的不重要,不是嗎?
有錢人易得恐慌症,胡思亂想,每晚都要吃安眠鎮靜藥,才能入睡,想太多不一定會快樂。
不是很有錢的人,生活簡單,較不會利慾薰心,操煩的事比較少,天天都能逍遙自在,快樂無窮。
一個人
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不知足,不知惜福,老是抱怨自己所沒有的,忌妒別人所擁有的。
之所以不知足,不是因擁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
雖然虛榮心會給您,帶來滿足感,然而也會把您,帶入痛苦的深淵中。
人的價值觀,您認為快樂,能用錢買得到嗎?我想是行不通的,就算有,也只是一時的、短暫的。
很多時候,總是希望得到别人對我們的好。 一開始,感激不盡。
可是久了,便成了習慣。習慣了別人對你的好,便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
有一天别人不再對你好了,便覺得怨懟、很不是滋味,因此就感到悶悶不樂。
其實,不是别人對我們不好,而是我們的要求變多了。「習慣了得到,卻忘記了感恩、付出與回饋」。
【 文/ 網誌佳文 】
- May 29 Tue 2018 10:21
【 你的微笑 】
【 你的微笑 】
《 微笑 》,在人與人之間,它是一個表達方式,表示愉悅、歡樂、幸福,或樂趣;
但也可以是一個焦慮的非自願性的表達,在這種情況下,它是作為一個鬼臉。
一個微笑也可以自發或人為的,發自內心的自然微笑,能帶給人快樂,好印象好觀感。
從一個友好的微笑,到一個浪漫的微笑,微笑有很多種和不同的方式表達微笑;
《 微笑 》,可以表示多種溝通意義,可以使愛或輕視,驕傲或謙恭,輕浮或禮貌。
《 微笑 》,是一種無聲的親切的語言;
《 微笑 》,是一種無聲的動人的樂章;
《 微笑 》,是一種高尚的喜悅地表情;
《 微笑 》,是生活裡永遠明亮的陽光。
人的一生,是要經歷很多事,學會生活,學會微笑吧,讓微笑幸福伴隨自己一生。
你的微笑,像是夏日裡帶著花香的微風,拂過了人心,吹開了暑氣,帶來了芬芳又清涼的訊息。
你的微笑,落在他人眼中,就成了別人的一部份,他會帶著這樣的善意去面對另一個別人,傳遞另一個微笑。
親愛的,常常《 微笑 》,是你能給予這個世界單純又美麗的禮物,會給人正面樂觀的好印象。
常常《 微笑 》,這個世界也會回報給你溫柔與美好,聖經箴言篇記載到《 喜樂之心乃是良藥,哀傷的靈使骨枯乾 》。
【 文/朵朵小語 】
- May 29 Tue 2018 10:18
【 做人「傻」一點才幸福 】
【 做人「傻」一點才幸福 】
做人「傻」一點才幸福,太聰明都只是累了自己...
做人啊,就要傻一點才幸福,活得太聰明會很累!
胡想太多,容易情緒鬱悶不樂;
在乎太多,容易心煩敏感多疑;
糾結太多,容易焦慮到崩潰...
◆◆◆ 做人傻一點...
更能坦然看待事情,正所謂「傻人有傻福」。
傻一點,並不是說智商低,或者是要笨頭笨腦的,而是對人生的一份體悟、一份坦然。
機會來了,用力爭取,得不到的東西,懂得一笑而過;等不到的事情,也能儘早放手。
這樣傻傻過生活的人,心胸更開闊,更容易滿足,心情也更快樂!
◆◆◆ 做人傻一點...
不去計較活得更自在,做人啊,傻一點真的比較好,太計較,累的也是自己!
那些貪小便宜的人,不妨讓他三分;
那些好面子的人,不妨多誇他幾句;
那些阿諛奉承的人,就默默遠離他;
不是看不穿,而是不說破;
不是傷不透,而是懶得理;
傻一點的人,往往更懂包容和感恩!
◆◆◆ 做人傻一點...
受惠的都是自己,幸福其實很簡單,懂得適時退讓,
有些人看不慣,就不理會;
有些理說不清,就不解釋;
有些心讀不懂,就不糾結。
不爭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慈悲,放過自己,也放過別人!
做人傻一點,其實一點都不吃虧,不向家人要求太多,家庭才能和睦;
不和情人爭執太多,感情才能幸福;
不跟朋友斤斤計較,友情才能牢固。
做個「傻」一點的人,學習讓自己快樂過活。
從今天起,一起做一個傻一點的人吧!
不汲汲營營、不去計較太多。
常懷感恩的心,珍惜當下,感謝所有相遇與離別!
從現在起,做一個傻一點的人!
別自找煩心事影響自己,也別和工於心計的人往來,只要用心守護自己的快樂就好!
【 文/ C Money 網誌《 品味人生心靈成長 》 】
- May 29 Tue 2018 10:16
【 生活淡定簡單就好。 】
【 生活淡定簡單就好。 】
青春都會老去,希望記憶裡的對方,一直都好。
學會在每一個春天裡栽一些小花,為自己也為別人的生活撒播美麗。
學會去與自己的傷痛和平的共處,這就是成長的意義。
尋找機遇而不是安逸,停在港口的小船是安逸的,與此同時它的底部,將會變得腐朽不堪。
走到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不沉迷過去,也不狂熱地期待著未來,生命《 淡定簡單 》這樣就好。
人生正是我們做出的選擇,定義了我們自己,我們其實就是自己所有抉擇的總和。
我們的一生始終都要面對痛苦的抉擇,道德的取捨。
每一段青春都會老去,但希望記憶裡的對方一直都好。
人生就像是一出戲,可惜沒有彩排,也沒有重播,演到了盡頭的時候,更不能去回頭看。
做與不做的最大區別是:後者擁有著對前者的評論權。
不要停留在過去,不要去回憶從前,時間是會咬人的,你不走,會滿身傷痕 。
冒險就是風險,如果你從不曾冒險,也就不會有成功的風險。就在冒險中尋求成功的人生吧。
如要鍛煉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稱心,才能養成堅忍的性格。
興之所至,心之所安;盡其在我,順其自然。
這世界上沒有未完成的故事,只有未死的心。
在兩個人的情感對弈中,最後動心的未必是贏家;而最後死心的,則必定是輸家。
每天看似周而復始,其實那都是新的開始,再雷同的今天,亦不會是昨天的曡影。
【 文/愛分享 】
- May 28 Mon 2018 16:57
【 不要帶我們進入試探-靠主得勝 】
- May 28 Mon 2018 10:11
【 憂鬱症患者 九成會失眠 】
【 憂鬱症患者 九成會失眠 】
「醫師!我已經好長一段時間都睡不著,白天全身痠痛,做事都提不起勁,想要補眠也都無法如願,朋友又勸我千萬不能吃安眠藥,吃了,身體就完了,會變老人痴呆,會洗腎…。
可是睡不著實在讓我很痛苦,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在門診的場合裡,類似的抱怨幾乎每天都不斷上演。簡單幾句話,道盡當事者的辛酸、煎熬與無助。
眾多研究報告顯示,慢性失眠的患者,幾乎一半左右與精神疾患有關,其中又以焦慮及憂鬱佔絕大部分。
問題是,套句患者常問的一句話:「我有憂鬱症嗎?」精神科醫師在面臨這般的提問時,常會不自覺洋洋灑灑地,從生理機轉談到人際關係,但是重點不外乎只有2個:
●有關憂鬱的症狀,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體重下降或上升、嗜睡或失眠、動作遲緩、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經常出現負面想法,且持續存在(至少2個星期)。
●這樣的症狀已經造成日常生活功能的障礙。
對於憂鬱與睡眠障礙的因果關係,有時不免陷入「雞生蛋、蛋生雞」的邏輯辯解。
不過,有幾個研究結果可供參考:
一般說來,90%的憂鬱症患者會出現睡眠障礙。而在憂鬱症治療過程中,假若睡眠持續不好,那麼憂鬱症也相對地不容易痊癒;憂鬱症會再次發作的前驅症狀通常也是睡眠障礙。
因此,對於睡眠這個佔去人一生約3分之1時間的活動,還真不能等閒視之。
睡眠障礙的成因五花八門,因此在與醫師就安眠藥疑慮展開攻防戰之前,應該與醫師共同探究睡眠障礙的原因。
除了症狀的呈現之外,目前已有睡眠檢查儀器來提供醫師做進一步的鑑別診斷,也唯有對睡眠障礙的原因通盤瞭解,才能進一步找出最佳的治療方式。
假若安眠藥是考量之一,只要掌握住用藥以及減藥原則,並配合睡眠衛生習慣的養成,其實安眠藥反而有可能是擺脫睡眠障礙的一項利器。
隨著時代的進步,憂鬱症與睡眠障礙不應該還是隱晦不明、羞於提及的身體不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西元2020年以前,憂鬱將是心血管疾病之外,造成人類失能(disability)的第二大原因,所以必須要正視!【 文/王介暉/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