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沒有如果 】
 
常人總會後悔說 : 早知道就.....,如果當初沒那樣,今天就不會這樣,誰曉得.....下一秒會發生甚麼事,世事難料、人生無常;
 
任何事都會有結果,可惜人生沒有如果,有些事往往無法再重來一次,而且千金難買早知道,治療後悔沒良藥。
 
人生沒有如果,生命不能墮落,因為有了堅持,所以學會堅強, 既然已成往事,何必再說後悔。
 
愛情沒有如果,感情還要繼續,因為有了失去,所以懂得珍惜, 既然不能重來,何必留戀過去。
 
世間只有一個你,人生也只有一次,機會失去了,你要懂得珍惜,愛情錯失了,你也別自暴自棄。
 
凡事沒有如果,但求一份結果,無愧於心,全心全意。
 
不用害怕,不必擔心,往往你最在意的事,越能成為你的致命武器, 請保持一顆平常心,一份淡然釋懷的態度;
 
這樣,失敗了,不會天塌地陷,成功了,就是偌大驚喜。
 
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不管是事業?還是能力?失去了,才明白甚麼是擁有,得到了,才懂得甚麼是放棄;
 
再美好,也只不過瞬間,再難捨,也逃不過別離。
 
請珍愛情感,讓我們一直活在陽光裡,不卑不亢,不驚不喜,不驕不躁,坦然微笑。
 
用沒有如果的態度,過只有精彩的人生!
 
【 文/愛分享《 生活感悟 》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有智慧的人,懂得 " 放下 " 與 " 分享 " 】
 
當你想要擁有一切,或許即是失去的開始,因為人要懂得珍惜!
 
有智慧的人,待人處事懂得 " 放下 " 與 " 分享 ",而非 " 擁有 " 和 " 佔有 "!
 
◆◆◆ 為何要放下呢?
 
人因為 " 想求 " 而苦,若無所求,那苦從何來!
 
人因為 " 想要 " 而苦,若無所要,那苦從何來!
 
人因為 " 想有 " 而苦,若無所有,那苦從何來!
 
有智慧的人,便知那是積極的人生態度;無知的人一聞,以為這是消極的觀念。
 
◆◆◆ 所謂:無為和無所不為;有為與無所能為!
 
其意:
 
學會放下心中的 " 罣礙 ",就能事事無礙!
 
學會放下心中的 " 執著 ",就能通權達變!
 
學會放下心中的 " 貪念 ",就能知足常樂!
 
學會放下心中的 " 傲慢 ",就能虛心求教!
 
學會放下心中的 " 恐懼 ",就能心安理得!
 
學會放下心中的 " 忌妒 ",就能欣賞別人!
 
學會放下心中的 " 憎恨 ",就能寬恕別人!
 
學會放下心中的 " 煩惱 ",就能一切自在!
 
◆◆◆ 為人處事~常留三分餘地與人設想
 
知人不必言盡,留三分餘地與別人,留些口德給自己。
 
責人不必苛盡,留三分餘地與別人,留些肚量給自己。
 
才能不必傲盡,留三分餘地與別人,留些內涵給自己。
 
鋒芒不必露盡,留三分餘地與別人,留些深歛給自己。
 
有功不必邀盡,留三分餘地與別人,留些謙讓給自己。
 
得理不必搶盡,留三分餘地與別人,留些寬和給自己。
 
得寵不必恃盡,留三分餘地與別人,留些後路給自己。
 
氣勢不必倚盡,留三分餘地與別人,留些厚道給自己。
 
富貴不必享盡,留三分餘地與別人,留些福澤給自己。
 
凡事不可做盡,留三分餘地與別人,留些餘德給自己。
 
【 文/ 仙姑娘 / Xuite日誌《 人生感悟 》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坦然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 】
 
世間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我們永遠無法控制每一件事情,比如挫折失敗、生老病死、海嘯地震、股市的漲跌,以及各種不幸事情的降臨等,但是我們永遠可以選擇自己的心情。
 
荷蘭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紀的教堂遺跡,上面有這樣一句讓人過目不忘的題詞:「事必如此,別無選擇。」
 
人在無法改變不幸,或不公的厄運時,要學會接受不可改變的現實。
 
接受現實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即使我們不接受命運的安排,也不能改變分毫事實,我們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如何去面對與接受。
 
我們常常認為是一件事情,引發了我們的某種情緒,但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卻認為,是我們內心的觀念,或者說心態決定了我們的情緒。
 
所以,不要把你的一切情緒,都歸於現在的事件、現在的人、現在的關係。
 
表面上是這些因素,決定了你的愛恨情仇,以及種種情緒,實際上,導致你負面情緒的罪魁禍首,是你內心對事情的想法、看法和態度,而這是完全可以用積極的心態去改變的。
 
從這個角度上說,我們完全有能力左右自己的心情。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接受現實。
 
告訴自己:是的,這已是事實,無法改變的,那麼你想怎麼辦呢?
 
唯一的辦法只有接受現實,然後想到,自己是不是有能力離開這樣的現實?
 
而人生,總會在接受現實後,有了新的起點,才能重新開始。
 
某位哲人說過,「我希望擁有三種智慧:
 
第一,努力做好自己能夠改變的事情;
 
第二,接受自己不能改變的事情,不要為了自己不能改變的事情苦惱;
 
第三,擁有辨別這兩種事情的智慧。」
 
人生有時很殘酷,總是充滿了變幻莫測的變數。
 
如果它給我們帶來了快樂,當然是很美好的,我們也很容易欣然接受。
 
但事情卻往往並非如此,有時,它帶給我們的,會是可怕的痛苦,如果這時我們不能學會接受它,反而讓痛苦主宰了我們的心靈,那我們的生活,就會永遠地失去陽光,過得非常憂鬱痛苦不快樂。
 
面對不可避免的事實,詩人惠特曼這樣說:「讓我們學著像樹木一樣順其自然,面對風暴、黑夜、饑餓、意外等挫折。」
 
這不是逆來順受,也不是不思進取,而是要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接受現實,並不等於束手就擒,接受所有的不幸,只要有任何可以挽救的機會,我們就應該奮鬥下去。
 
但是,當我們發現情勢已不能挽回時,最好就不要再幻想奇蹟,拒絕面對,我們就要理智地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只有這樣,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掌握好平衡。
 
如果你不想被殘酷的現實擊倒,就要學會接受,並順應無法改變的事實。
 
請記住比爾·蓋茨的忠告:許多殘酷的事實,我們是無法逃避和無所選擇的,抗拒不但可能毀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也許會使自己精神,受到嚴重的打擊。
 
因此,人在無法改變不公和不幸的厄運時,要學會接受它、適應它。
 
【 文 ∕ 愛分享 《 人生哲理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留一點夢想給自己 】
 
成長路上,有彩虹,也有風雨。
 
成功時,留一點清醒給自己,你會發現,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
 
幸福時,留一點責任給自己,你會發現,幫助別人是多麼快樂;
 
憂傷時,留一點微笑給自己,你會發現,平凡的生活充滿陽光;
 
失敗時,留一點夢想給自己,你會發現,前方的道路何其寬廣。
 
留一點夢想給自己,花朵將會綻放生命的奇蹟;
 
留一點夢想給自己,流星將會劃過生命的絕唱;
 
留一點夢想給自己,煙花將會揮灑生命的激情;
 
留一點夢想給自己,我們才會演奏出生命的贊歌。
 
我們啼哭著,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上尋覓夢想,尋覓一方屬於自己的晴空,尋覓自己獨特的人生。
 
人生十分奇妙,漫長的生命線,並不如線段般由一個固定的端點,射向另一個固定的端點,就此結束,
 
而是踩在喜怒哀樂的點上,跌宕起伏。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們已飛過。
 
面對人生道路上的層層荊棘,我們不能沒有夢想。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說過:「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弱者在打擊中頹廢,強者在打擊中堅強。
 
在苦澀的失敗中,我們學會了堅強,懂得了勇者無畏;
 
在不易的成功中,我們獲得了自信,明白了高山仍可攀;
 
在傷心的誤會中,我們懂得了理解,體會了渙然冰釋後的輕鬆;
 
在煩躁的埋怨中,我們知道了體諒,感悟了別人對自己的關懷。
 
人各有志,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也是繽紛多彩的,但唯有夢想,才能幸福。
 
陶淵明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找到了閑適淡雅;
 
王維在「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中覓得了精神歸宿;
 
朱自清在月下荷塘中,尋得了片刻的寧靜與歡愉……拼搏一如既往,卻是詩情畫意。
 
他們的人生之路名留青史,我們應該努力充實自己,雖靜寂無聲,但卻堅實不移。
 
太陽在有夢的地方升起;月亮在有夢的地方朦朧;毅力在戰勝困難中顯現;精神在戰勝自我中昇華。
 
小草因為其出土前的奮力一搏,而感受到了春天的愛撫;雄鷹因為其飛翔前的奮力一搏,而感受到了天際的廣闊。
 
留一點夢想給自己,天空中靜靜流淌的浮雲帶走陽光,迷離的陽光恍惚地灑在身上,有一種淡金色的希望在醞釀。
 
留一點夢想給自己,人的生命在得失、悲喜之間奮鬥、充實。人生若與拼搏相存,有如彩虹橫貫碧空,有如臘梅綻放於寒冬。
 
【 文/愛分享《 生活感觸 》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將心比心,才有真心 】
 
花樣年華指間過,愛一個人是要有愛心、用心、專心、真心去了解、去關懷、去懂得、去疼愛、去體貼、去付出、去經營。
 
在這個喧鬧的塵世,人之相見渴求一份機遇和緣分,相遇都要靠機緣,而這是可遇不渴求,渴望緣是天意,份是人為。
 
然而,知音是貼切的默契,知己是完美的深交,緣分是久久長長的相聚,朋友是生生世世的牽掛。朋友你感覺到了嗎?
 
一生遇到的大部分人,都是從陌生到熟悉、再從熟悉到陌生,這是世間最無奈的聚散。
 
所以跟越在乎的人在一起,越是想要折騰。大家以為,唯此才會讓彼此記憶更深、永世不忘。
 
感情中,那些互相的折磨,都不過是想把一個人,長久的留在生命裡。
 
我們常常為錯過一些東西,而感到惋惜,但其實,人生的玄妙,常常超出你的預料,無論甚麼時候,你都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堅持,努力,勇敢追求,風景變幻,人世無常,順其自然的力量,神祕,莫測,閃著光,就這樣突然地,把驚喜帶到你的世界中來。
 
人在旅途,肯陪你一程的人很多,能陪你一生的人卻很少。誰在默默的等待,誰又從未走遠,誰能為你一直守著。
 
這世上,別指望人人,都對你好,對你好的人,一輩子也不會遇到幾個。
 
人心只有一顆,能放在心上的人,畢竟不多 ; 感情就那麼一塊,心裡一直裝著你,其實是難得。
 
再好的緣分,也經不起敷衍,再深的感情,也需要珍惜眼前。歌可以單曲循環,人不能錯過再現 ;
 
情可以平平淡淡,心不能視而不見。在乎你的人,不在乎天長地久,更在乎你想不想擁有 ;
 
原諒你的人,願意原諒你的一切,因為不願意失去,有你的世界。
 
其實在這個世上,能把你放在心上的人,並不多。懂得善待,才能相守,珍惜當下,才配擁有。
 
人生,沒有永遠的愛情。沒有結局的感情,總要結束 ; 不能擁有的人,總會忘記。
 
人生,沒有永遠的傷痛,再深的痛,傷口總是要痊癒,才不會痛苦。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邊,等它消失,你只能想辦法穿過它。
 
不管人生怎樣,學會淡忘,淡然,淡定。因為下一季,一定是春暖花開,紫奼艷紅。
 
慢慢的才知道:人在旅途中,有許多錯過,痛斷肝腸 ; 有許多遇見,念念不忘。
 
一些夢想,可能會換來一身的疲憊 ; 一些尋找,讓它隨風而去,未嘗不是輕鬆。
 
向前走,走過不屬於,或屬於自己的風景,學會收藏,學會遺忘,更要學會堅強。
 
慢慢的才知道:真心對一個人好,不一定有回報,而你忽略的人,可能對你最真。
 
很多東西,可遇而不可求 ; 很多東西,一生可能只能一次擁有。
 
人也是一樣,一生相遇可能就那麼ㄧ次,再來可能就無緣、無法再相見了,今天見面了,或許明天就再也見不到這個人,因為人生多無常難料,所以要把握機會,惜時、惜福、惜緣。
 
歲月中,忘記不了的,就銘記 ; 生命中,堅持不了的,就放棄,人生,原本就是一種歷練,快樂著就是幸福的……輕輕的問一聲:對嗎 ?
 
風景,因欣賞而美麗 ; 感情,因用心而含情。
 
其實每一次笑中,帶淚都關著情,每一份思念與憐惜,都連著心。
 
感情所尋求的,無外乎就是一份實實在在的情,一顆真真切切的心。
 
對你好的人,不是對誰都那麼好 ; 一直守著你的人,才是珍貴的脈脈深情。
 
人生最長久的收獲,其實就是珍惜。
 
不珍惜你的,說了珍惜,也會離開 ; 能珍惜你的,不說珍惜,也會一直在。
 
知緣惜緣,才得真緣,將心比心,才有真心。
 
【 文/愛分享 《 心靈感觸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感恩生命中的貴人 】
 
人生就像蜿蜒曲折的水流,彎彎曲曲;世事就如翠綠綿密的山巒,重重疊疊;青山綠水綿遠流長,千山萬水源源永不息。
 
生活中,有苦有樂,坎坷與喜樂並存,我們之所以能一路向前, 貴人的幫助功不可沒。
 
什麼是貴人?
 
支持我們的人,和我們共進退的人;在我們需要時,陪我們在身邊的人;在我們困難時,幫我們度過難關的人。
 
當我們心灰意冷時,是貴人激勵我們東山再起;
 
當我們得意自滿時,是貴人提醒我們驕兵必敗;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是貴人幫助我們度過難關;
 
當我們茫然無措時,是貴人指明我們前進方向。
 
他對你恨鐵不成鋼,卻總能看到你的優點;
 
他恨你到無可奈何,又從不忍心離你而去;
 
世界之大,人海茫茫,相遇是一種緣份,所以要好好珍惜身邊,每一個貴人,人心交人心,真心換真情。
 
時光在忙碌中溜走,歲月在奔波中飛逝,請不要忘記給他們,一個真摯的問候和祝福,每天都好有福氣!
 
感恩生命中的貴人,我們要心存感恩,對這些貴人們說聲:
 
謝謝您!
 
【 文 / Guandan 99 / Xuite日誌 《 人生哲理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心如蓮花,人生才會一路芬芳 】
 
這一世所有的相遇,都是上一世的重逢。
 
愛了,是續寫前世故事。
 
恨了,是了卻前塵仇怨。
 
沒有哪次相遇可以準備,沒有哪次重逢可以預演。
 
生命是一場情理之中的意外。
 
笑看花開是一種好心情,靜賞花落是一種好境界。
 
人生無盡的悲歡離合,不過是不同的心路,不同的歷練,在落花的那一剎那,從心底湧出千差萬別的感受。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淨的蓮花。
 
沉靜的眼,平和的心。
 
除此世上還有什麼更可貴。
 
年復一年,你看破了多少?
 
日復一日,你放下了多少?
 
千方百計,你得到了多少?
 
精打細算,你失去了多少?
 
求而不得,你煩惱了多少?
 
斤斤計較,你結怨了多少?
 
貪心不滅,你造惡了多少?
 
人生在世,你享受了多少?
 
臨命終時,你帶走了多少?
 
流年滾滾,塵世喧囂。
 
“ 萬物於鏡中空相,終諸相無相。 ”
 
當我們在這一生中,經歷了世間春夏秋冬的節令更替,經歷了風霜雨雪的侵襲後,要開始學會安之若素、隨遇而安,學會像一盞茶那般,嘗得起先苦後甜的人生百味。
 
生命是一場懂得,剪一段流年的時光,握著一路相隨的暖,把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詩意的風景。
 
生活簡單,讓人輕鬆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
 
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輕若飛花,輕似落霞,輕如雨絲;
 
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靜若夜空,靜似幽谷,靜如小溪。
 
人之所以快樂,並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
 
樂觀的心態,來自寬容,來自大度,來自善解人意,來自與世無爭。
 
人生沒有完美,想通了,看開了就是完美。
 
只有內心安靜祥和,才不會被外界所左右。
 
心如蓮花,人生才會一路芬芳。
 
【 文/ 仙姑娘 / Xuite日誌《 心靈感觸 》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人間相逢,最寶貴者乃是「緣分」。 】
 
世間上最寶貴者,並非黃金碧玉,也非汽車洋房;最可貴者乃是「緣分」。
 
人與人要有緣分才能合好;人與事要有緣分才能成功;人與社會,乃至事事物物、你、我、他等等,都要有緣分才能圓滿功德。
 
「緣」之一字,意義甚深。結緣就是播種,不播種,將來怎麼能有收成?
 
結緣愈多,廣結善緣,人脈愈多,天時地利人和,加上自己的努力,還怕事業沒有成就嗎?
 
世間上的一切功成名就,都有原因;而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要靠「因緣」。
 
世界上有的人富可敵國,但是沒有人緣,到處被人嫌怪;有的人貧無立錐之地,反而到處受人歡迎,這都要看他平常是否與人「結緣」。
 
結緣的方法很多,例如對人行個注目禮,就是用眼睛跟他結緣;贊美某人很好,就是用口與人結緣;或是用服務、用技術、用心意、用道理都能跟人結緣。
 
「緣」不是佛教的專有名詞,緣是宇宙人生的真理,緣是屬於每一個人的。
 
人的一生中都是在「緣」中輪轉,例如機會就是機「緣」、眾「緣」和合才能成功,建房子少個一磚一瓦,都不算完成。
 
「被人利用」也是一種「結緣」;人不僅不要怕被人利用,有東西也不要怕給人分享,因為人與人都是相互關系的存在,彼此是一種因緣的組合,因此,「給人」就是給自己,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結緣」能化解嫌隙,平日抱持「結緣」不「結怨」的態度,容他、耐他、化他、度他,待時機成熟時,一定可獲得對方的好因好緣。
 
是依靠因緣而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應該多多廣結善緣,因緣愈多,成就愈大。
 
有時一句好話、一件善事、一個微笑,都能給我們的人生廣結善緣,成就大好功德,所以,每個人都不能輕易放棄任何結緣的機會。
 
「善結人緣」,使我們的人生更寬闊,前途更平坦;積德結緣的人生,才是幸福的根源。
 
【 文 / Mr. Right 《 人生感悟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朋友並不是越多越好 】
 
「認識甚麼人,交甚麼朋友,交多交少取決於一個人的動物本性。」
 
◆◆◆ 有的人是魚,
 
成群結隊,形成一個龐大的群體。這樣,就能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中生存下來。比如海豚。
 
即使是最兇猛的鯊魚,在海豚面前,也毫無抵抗能力。牠們會把鯊魚圍起來,然後憑借著快速靈巧的優勢,用堅硬的喙撞擊鯊魚柔軟的軀體和骨骼。
 
再強大的鯊魚,在海豚團隊的攻勢下,都無招架之力。即使不是海豚,哪怕是最弱小無攻擊力的小魚兒,結成團隊,也能形成一個很好的保護圈。
 
因為,當敵人來臨時,它們會立刻四散,讓大魚顧此失彼,小魚從而獲得逃脫的機會。
 
◆◆◆ 有的人是狼,
 
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但是,不論是力量、速度還是攻擊力,都比不上虎豹。所以,它們需要結群,以便集體照應並協作獵敵。
 
◆◆◆ 如魚如狼的人,
 
想必都是信奉「多個朋友多條路」的交友原則。他們交友有一定的功利驅使:「遇困境時有朋友相幫;遇獵物時,可結伴圍攻。」
 
◆◆◆ 但是,有的人並不這樣,他們選擇了獨居。比如老虎。
 
虎是強者,少有生物能危及它的性命。牠們無須通過同伴的幫助獵食。所以,牠們不必結群,牠的領地只允許它存在。
 
◆◆◆ 還有的人是鷹。
 
牠是獨行俠,並不結伴而行,只在自己的天地裡自由翺翔。牠有著自己的廣闊天地。
 
在那蒼茫的天地間,牠獨自飛行,自在來往,無拘無束。牠憑借著敏捷強勁的身手衣食無憂,生存無患。所以,牠同樣不需結群。
 
◆◆◆ 不論是虎還是鷹,
 
牠們都沒有「多個朋友多條路」的交際原則。那麼你呢?你是願意廣交朋友,還是離群索居?
 
朋友對於你來說,意味著甚麼?是用來保命、圍獵,還是用作其他?
 
很多時候,功利性強了,我們未必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因為沒有人願意你把他當成生存的工具,攀附的權杖。
 
佛經裡說:有友如地,有友如山,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意思是:「把你當如花者,當你好看時會把你戴在頭上,你不好看的時候就會把你踩於腳下;把你當如秤者,會權衡你的權勢身份,然後決定是否跟你套近乎;把你當如山如地者,則並沒有功利上的考量,你們的情誼只會如山固如地廣。」
 
所以,朋友並不是越多越好。你把「朋友」當花當秤,「朋友」自然會同等待你。所以,有的時候,朋友越少反而越真。
 
有的時候「多出去走走,廣交天下友吧,生活圈子別太狹小了!」
 
「人多了,世界就雜了。在自己安靜的世界裡更自得,更能做許多有意義的事。」
 
的確,圈子沒有那麼複雜。我們不必以功利的標準去擇友。我們也不必參與那個大大的圈子裡,本不屬於我們的活動和事件。在自己的天地裡,自己有著淺淺的自得。
 
在那一片天地中,獨自做著該做的事,既不平庸膚淺,也不野心勃勃。所以,倒希望做一只鷹。
 
牠的天地很大,牠的世界很廣,牠不用應付交際禮儀,不用應付人情冷暖。盡管牠的夥伴寥寥,但牠一樣能成為天空的王者。
 
所以,有的時候,大可不必刻意去結交各種朋友。
 
結交多了,一則世故,二則功利,沒有幾個人願意真心待你,就像你從始至終未對別人推心置腹一樣。
 
與其表面敷衍,倒不如真心去結交幾個知己。
 
◆◆◆ 如魚如狼,還是如虎如鷹,
 
全在於你對交友的認知。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
 
但是,不論哪一種活法,都別把朋友當成自己謀生的工具和攀附的依據。
 
不然,別人也會這樣待你:「捧你時如珍寶,棄你時亦如敝屣。」。
 
【 文/愛分享《 人生感悟 》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修行是改變自己,不是改變別人 。 】

何謂修行~~

很多人以為吃素念經、禮佛拜懺、做慈善工作,甚至修神通、修到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或是把身上的氣脈打通了,就叫作修行。

⋯⋯

其實,所謂修行,簡單的說,就是修正自己身體、語言、行為的偏差,通過任何方法而達成這個目的,就是修行。

所以,上述如誦經拜懺、吃素禮佛,這些作法的確可以讓我們得到身心的平靜安定,因此,它也是修行的方法之一,但不是修行的目的,這要弄清楚才行。

至於修神通,佛教主張因緣果報,一切的一切皆緣於過去生中的業力牽引,而有現前的受報,未來的出路,也要靠著各自本身的努力才會慢慢好轉,單憑神通是無濟於事的。

很多人梵唄唱得很好,誦經持咒都很熟練,這樣固然很好,但這只是修行的入門工夫。

所謂:「誦經不如解經,解經不如行經。」經典教導我們修行的方法,知道方法、熟悉方法,還要一步一步確實的去做,才能得到修行的利益;

如果在日常生活、工作之間,還是跟以前一樣,動不動就怨天尤人、牢騷滿腹,那表示吃素誦經只做了表面工夫,對於修正自己的習氣、行為和觀念都沒有絲毫的益處。

我們要轉變行為和觀念,就是把貪、瞋、癡、慢、疑這些毛病改正過來。

與人相處的時候,除了要用慈悲心、包容、寬恕別人的錯誤;同時,還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將成果奉獻給眾人,隨時隨地能運用理性和智慧,解決各種煩惱。

所以,一個修行深厚的人,非但對自己有利益,他的行為舉止也一定能嘉惠他人。

曾經有一位太太來向我求助,她的先生吃喝嫖賭樣樣來,一回家就把家裡搞得雞飛狗跳,連小孩子都怕看到爸爸回來。

我問她想不想離婚?她說她希望還有機會挽回婚姻和家庭。我建議她至心誠懇的念二十萬遍〈準提咒〉,可能會有轉機。

結果,她的先生還是和往常一樣,一點也沒變,反倒是她改變了。她說,誦二十萬遍〈準提咒〉之後,讓她的心安定下來,心一安定,慈悲心和智慧心就像泉水一樣湧出來了。

她不再整天埋怨先生,也不怨嘆自己命運不好、遇人不淑;她全心全意撫養三個孩子,還教導孩子要同情爸爸的不知悔改、愚癡可憐。

因此,她的先生每次喝得醉醺醺回來,她跟孩子不再躲得遠遠的,也不吵架,他們噓寒問暖、發自心底的關心他。

漸漸的,她的先生回來也不好意思吵鬧了,家裡的氣氛也就慢慢改善了。

所以,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讓自己做一個有理性、有智慧的人。

改變自己面對環境的心態,那麼,再惡劣的環境都可以泰然處之;

這樣不但可以讓自己身心安樂,也可以幫助身邊的人開發內在智慧,得到身心安樂。這就是修行。【 文 / 聖嚴法師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