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花錢

某日在路上遇一舊友,站著說了幾句話,隨後他離去。看著他漸走漸遠的背影,突然一股很奇特的印象浮了出來,竟是:這個人不花錢!

那幾天又與三、五個朋友一聊,發現社會上不花錢的人其實頗多。注意,這裡只說花錢,還不是說揮霍。

花錢,據說亦是要學習而來。不學,便不會。

有的人有不少錢,但他買東西,卻「不花錢」。譬似他買房子(往往還買好幾幢),買車子,買鞋子,買衣服,甚至說買唱片、買書、買茶壺、買骨董……但不花錢。

他喜歡擁有,擁有實質,能放在手邊的東西。卻不大去做「把錢付出去,而沒取回東西」的事;如吃飯吃掉、喝酒喝掉、抽菸抽掉、坐車坐飛機坐掉、住旅館住掉、旅行旅掉、雇嚮導雇掉、看戲看電影看掉、聽演唱會聽相聲聽掉、坐咖啡館坐茶館坐掉、按腳底按摩按掉、繳瑜伽課法文課書法課學費繳掉、請人吃飯喝酒請掉、送禮送掉、打小麻將輸掉、捐慈善捐掉等等。

他不花這一類的錢,卻後來會終於花到另一類的錢。那天和朋友站著等公車,他指著車站後的大樓,謂:像大樓管理員,看來是不花錢的。他原本的工作退休了,猶有些許餘裕,不思浪費,何不做大樓管理員,也好有些收入。然這收來的入,卻從不花。

似這般的大樓管理員,一輩子省吃儉用,有的銀行戶頭裡亦有個三五百萬的,你道這三五百萬他自己用得上嗎?難也。多半後來讓好朋友借去急用,或讓自己的兒女投資耗去,或被親戚倒去,或甚至被自己莫名其妙的理財(如買股票)給賠去。

被自己沒事取去「花錢」花掉的,幾乎是未之聞也。

這就像有的孝順小孩常奉錢給父母並叮嚀父母常出門花花錢,吃點好的玩點好的,別到了後來只能用這些錢買藥而已是一樣道理。

究竟哪些人不花錢?一、個性內向與生活保守的人——對於外界不多探知,亦不敢奢言享樂者。二、深嗜埋頭工作者——如學者矢志讀書做研究。如企業家矢志研發開展業務。如計程車司機矢志多跑一些車程。如著書立說者矢志伏案寫作。如音樂演奏家矢志練琴……他們連休假都無暇顧了,焉有閒工夫花錢?三、軍公教人員——傳統上固守撙節之美德,且矢志保住每月薪俸一如保疆衛土,亦不敢發展花錢之妄念。四、另就是所有隱隱自認錢積來不易、不想輕易將錢用去者。

如此可知不花錢,是一種心理狀態。如若不變動這樁心理狀態,即使錢財豐厚有餘,亦不會起意去花它。

主要是,太有「錢」這樣東西之念,而太無「花」這樣行為之念。

除非在生活文化上一步步培養出諸多的快樂與追求這快樂自然會用到錢的觀念,否則不可能乍然說花錢就花錢也。

人生實有頗多的觀察點;去花(to spend)?抑是去儲(to save)?這便是課題所在。(作者為作家)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生永遠是無奈的
 
 
 

醫生永遠是無奈的.....................
-
專家吐真言,醫生永遠是無奈的....

 

紀 小 龍 

 

2007-12-10

 

 

       紀小龍,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全軍解剖學組織胚胎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委員會委員、全國全軍及北京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每年在病理會診中解決疑難、關鍵診斷1000例以上。 

 

  我是做病理研究的。說到病理學,老百姓瞭解得不多。在國外叫doctor's doctor,就是“醫生的醫生”。因爲我們每天干的活,都是給醫院裏每一個科的醫生回答問題。並不是我們有什麽特殊的才能,而是我們都有一台顯微鏡,可以放大一千倍,可以看到病人身體裏的細胞變成什麽樣子了,可以從本質上來認識疾病。 

 

最好的保健就是順其自然 

 

  我認爲,最好的保健是順其自然。不要過分強調外因的作用,而是按照自己本身生命運動的規律,去做好每一天的事情。小孩、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各有各的規律,各有各的自然之道。大家都吃保健品,保健品毫無作用。男人喜歡補腎,我不明白他爲什麽要補腎。男性的強壯和性能力,是由身體裏的男性激素決定的,不是用什麽藥物、吃什麽食物能夠補充的。 

 

  化妝品只能用作心理安慰。有的人皮膚乾燥,抹一點潤滑的保持水分,那是可以的。但是想用化妝品變得年輕,今年20明年18,那你就上當了。 

 

  皮膚的黑和白,決定於皮膚裏黑色素細胞産生的色素多和少。我去美國的時候專門考察過,黑人、白人皮膚裏的黑色素細胞都差不多,差在細胞産生的色素是多是少。 

 

你以爲抹了藥,就能讓細胞産生的色素多一點或少一點,這是做不到的。很多化妝品抹上去之後確實有效果,但它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等於刷漿,你的黑色素細胞是永遠不變的。 

 

  每個人的皮膚都有7層細胞。如果你去做美容,磨掉3層,就像原來穿著厚衣服,看不到裏面的血管,現在磨薄了,血管的紅色就明顯,看上去就紅潤了,像抛光一樣。所以你做美容以後,會又紅潤又光亮,顯得年輕了。不過,人的細胞替補是有次數的,假如能替補50次,你早早的就消耗掉了,等你老了,再想替補就沒有了。 

 

  還有運動。咱們可以運動,但是不能透支。任何運動形式都有它最佳的頻度和幅度,好比說心跳,正常人1分鐘跳70下,你不能讓它跳120下、150下,那不是最佳的運動限度。運動的時候,不能超過身體裏細胞所能夠承受的限度。許多運動員都不長壽,因爲他的運動強度超過了應該承受的頻度和幅度。就像蠟燭,燃燒得特別旺,生命一定很快就結束了。 

 

  我們說,平時大家心跳是7080下,不過成年累月都是這種狀態也不是好事。如果你每個禮拜有一次或兩次,讓心跳達到100甚至120(最好不要超過150),你的血液加速流動,等於給房間來了一次大清掃。一個禮拜左右徹底清理一兩次,把每個角落裏的廢物都通過血液迴圈帶走,有助於你身體的代謝。 

 

  醫生的診斷有三成是誤診 

 

  醫生的診斷有三成是誤診。如果在門診看病,誤診率是50%,如果你住到醫院裏,年輕醫生看了,其他的醫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訪、討論了,該做的B超、CT、化驗全做完了,誤診率是30% 

 

  人體是個很複雜的東西。每個醫生都希望手到病除,也都希望誤診率降到最低,但是再控制也控制不住。只要當醫生,沒有不誤診的。小醫生小錯,大醫生大錯,新醫生新錯,老醫生老錯,因爲大醫生、老醫生遇到的疑難病例多啊!這是規律。中國的誤診和國外比起來,還低一點兒。美國的誤診率是40%左右,英國的誤診率是50%左右。 

 

  我們應該正常看待誤診。誤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太複雜,一時說不清,但是可以告訴大家一個原則:如果在一家醫院、被一個醫生診斷得了什麽病,你一定要征得第二家醫院的核實。這是個最簡單的減少誤診的方法。 

 

  有一些不是誤診的問題。比如說脂肪肝,它不是病。在20年前,不管哪本書上,都不會專門有這個詞兒,這全是B超惹的禍。有了超聲這個儀器,把探頭往你的腹部一放:哦!你是脂肪肝!這個詞就叫出來了。 

 

  我專門研究過這個問題。我在解剖之前,先給超聲科打電話,讓他們推一個超聲機到解剖室,在打開腹部之前超一下,看有沒有脂肪肝,然後打開來驗證。有時候他們說:沒有,打開一看:這不是黃的脂肪嗎?有的正相反。所以超聲診斷脂肪肝是不準確的。 

 

  身體裏脂肪多,你的肝臟裏脂肪一定多,問題是脂肪多了,給你帶來什麽疾病沒有?我們做了很多解剖,沒有發現一個肝臟的硬化、肝臟的損傷,是由於脂肪肝引起的。有人說你現在是輕度脂肪肝、過兩年變重度脂肪肝,然後就變肝硬化,最後是肝癌,說這樣話的人沒有任何證據。 

 

  還有酒精肝,都以爲喝酒對肝損害最大。酒精叫乙醇,乙醇到了肝臟,在那裏分解,像剪刀一樣,把兩個碳的分子剪斷,最終産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呼出去,水尿出去。如果你的肝臟裏都是這樣的剪刀,你害怕喝酒幹什麽?關鍵不是對肝的損傷,肝細胞死了可以再生,關鍵是對神經細胞的傷害。人體裏只有神經細胞是生下來多少個,一輩子都不會再增加一個,只會減少。喝酒每喝醉一次,都要犧牲一批神經細胞。 

 

  癌細胞是殺不死的 

 

  我對癌症的興趣,從70年代上學時候就開始了,到現在已經30多年了。開始的時候充滿了幻想、充滿了激情。我認爲,把所有的時間精力都用來鼓搗癌症,總能鼓搗出名堂來吧!1978年第一屆招收研究生,我就直奔著癌症去了。結果搞了半天,發現原來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每個新方法一出來,我就去鼓搗一陣,最後一個個都破滅了。 

 

  我感覺最悲慘的就是:送進來一個十幾歲的中學生,已經全身轉移、擴散了,他還不明白,還想回去上學。我去查房的時候,這個小朋友就問:爺爺,我什麽時候能夠上學啊?我怎麽回答?我如實告訴他?面對這麽幼小的一個生命,我怎麽能說得出來?我如果隱瞞,等這個孩子到了最後階段,就會知道我是在說假話,我再去看他,他還能信任我嗎? 

 

中晚期的時候,你去治療癌細胞,想把癌細胞殺死,這個思路是錯的。癌細胞是殺不死的!你不要指望通過醫學的辦法,來解決你的癌症問題。那麽要用什麽辦法呢?我打個比方:任何癌症,就像一個種子,你的身體就是一片土壤。這個種子冒芽不冒芽,長大不長大,完全取決於土壤,而不是取決於種子。種子再好,土壤不適合,它決不會長出來。怎麽改善這個土壤?這是現在研究的課題。 

 

  我們提倡健康體檢。早期的癌要治好很簡單,問題是怎麽發現。傅彪最後也到我那裏去看病,他是肝癌。肝癌多數都經歷了乙肝、丙肝,然後是肝硬化,第三步到肝癌。細胞變成癌要510年!肝臟受到攻擊,1個變2個、2個變4個,像小芽冒出來一樣,然後一點一點長大。你每過半年查一次的話,它決不會長成兩三公分的癌!只要提前治,在兩三公分以前,肝癌都可以手到病除。 

 

  像傅彪這樣的案例,如果提前診治,不是老說工作忙,是完全有辦法挽回的。但是他找到我的時候,已經沒辦法控制了。他的肝臟切下來我也看到了,太晚了,不可能再活下去。那時別人還罵我說:人家手術以後不是好好的嘛!你怎麽說人家活不長? 

 

  我可以肯定他活不長。他的癌細胞像散芝麻一樣,在肝臟裏鋪天蓋地到處都是,怎麽能活得長?有人說換肝就可以了。癌細胞很聰明,肝癌細胞最適合生長的環境是肝臟,肝臟裏面長滿了,它就跑別的地方去了,等你換了一個好肝,四面八方的肝癌細胞都回來了!沒有用的! 

 

  我們有責任早期發現腫瘤、早期治療。如果是晚期,我建議針對生存質量去努力,減輕痛苦,延長生命。針對晚期癌症的治療不需要做,因爲沒有用。 

 

  作爲醫生,我給自己只能打20分。爲什麽?有三分之一的病醫生無能爲力,,有三分之一的病是病人自己好的,醫學只解決三分之一的病。而這三分之一的病,我也不可能解決那麽多,我能打20分就很不錯了。 

 

  做醫生這麽多年,我有一種感慨:醫生永遠是無奈的,因爲他每天都面臨著失敗。 

/文/作家:Z喵喵/SwtSeng的部落格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別人快樂是一種慈悲;讓自己快樂是一種智慧

 連續三個多月,丹尼餐廳的營收根本無法與成本打平。

經濟不景氣前這間小餐館也曾有過門外大排長龍的日子。

今晚,丹尼算了算帳款,他決定餐廳就開到今天了吧!他已無力再承擔虧損了。

應該是晚餐的尖峰時間,店裡卻只坐著一對父子,兩人共點了一份套餐。

孩子吵鬧著,父親先是不予理會,接著不耐煩的要孩子安靜。

此時有個戴著帽子、臉色陰沉的男子走進店裡,丹尼上前招呼,一邊心想:或許這就是餐廳最後一個客人了,不如多招待他一些吧!能做的雖然不多,但小小的驚喜或許能帶給他人一點快樂。  

幸運餐桌免費招待

男子點完餐後丹尼等著對他說:

恭喜你!你所坐的位置正是本日的幸運餐桌!

不僅所有餐點免費,還可獲得額外的招待!

男子驚訝的看著丹尼:沒想到我竟然這麼幸運!

丹尼笑著為男子送上招待的甜點,男子也露出笑容。

隔壁桌的孩子看到了吵著說:爸爸,我也要吃甜點。

父親卻說:沒錢啦!吵什麼吵!  

看到了這一幕男子對丹尼說:那麼,我也將我的好運分一點給其他人吧!

於是他請丹尼將甜點送到父子桌上。

孩子看到甜點,開心的又叫又跳;父親也露出了笑容,走到男子的桌旁向他道謝。兩人坐下來一聊,才知道男子是間小公司的老闆,名叫庫爾。庫爾問那位父親是做什麼?只見他沮喪的回答:我原是產銷經理。但因公司營運狀況不佳,已通知我做到月底。  

聽見這樣的回答庫爾想了一想說:

...,我的公司正在找尋業務方面的人才,不知你有興趣試試嗎?

這位父親露出驚訝的表情:這...,當然好啊!

兩人便約定了明日到公司面談的時間。  

這天過後丹尼決定再堅持一陣子,

並每天都選出一張幸運餐桌,招待坐在那張桌子上的客人。

消息傳開後許多人都好奇的要來碰碰運氣,

而丹尼爾餐廳的人氣因此越來越旺。

幾年過去後庫爾已是丹尼餐廳的老顧客和好友。  

有天庫爾突然問起丹尼:

你知道當我第一次走進餐館的時候心裡在想什麼嗎?

丹尼搖搖頭。

庫爾淡淡說:其實那天晚上,我走進餐館是打算飽餐一頓後想辦法結束生命。那天我妻子給了我封信,信中說她再也無法忍受我工作忙碌,時常忽略她。

所以決定與另一個男人遠走高飛!

那晚我感到自己一無是處。我那麼愛她,她卻感受不到。

我對這世界真是灰心到了極點。  

庫爾抬起頭來對丹尼微笑了一下:但也就在那晚我坐到了幸運餐桌!

一開始我內心深覺諷刺,但我並沒想太多就將幸運分給其他人,

並看到他人開心的回應時,我突然深深覺得自己還是有用的。

於是,我開始重建了自己的人生!  

丹尼看著庫爾眼眶盈滿了淚水。

他深深了解到,真正的幸運其實是來自於不顧自己缺乏的無私給予,

而自己也正是那眾多幸運者之一。  

讓別人快樂是一種慈悲;讓自己快樂是一種智慧。

每天我開著生命的窗迎進滿室的陽光,希望我能帶給別人太陽! 

/文/作家:Z喵喵/SwtSeng的部落格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我擁有愈多時,我願意給的竟然愈少!
 
 
 

在雲林急診的最後一個夜班,想不到病人竟像知道我要離開似的如潮水般從各處湧入。晚上         
9點多,門診醫生轉介來一位病人溫先生。他發燒、嘔吐,右下腹有明顯的壓痛及反彈痛,看來就像是盲腸炎。我幫他作了簡單的身體檢查,告訴他和他的妻子我的猜測以及可能需要開刀。『醫生,能不能更確定一點           
?』溫太太猶豫地追問。『好吧,』由於來診病人很多,我說,『等一下抽血結果出來我再進一步和你們討論』。一小時後,抽血的結果顯示白血球上昇、發炎指數也升高。『有八成的機會是盲腸炎了,』我說:『我會請外科醫生來和你們討論開刀的事』。只見溫太太又遲疑了:『八成 ?能不能肯定是或不是?
』我有點生氣的回答道:『當然還有可能是憩室炎、腹腔內膿瘍等等的可能。我也可以很武斷地只告訴妳就是盲腸炎,反正開刀下來醫生也會告訴你『是有一點發炎』而妳也不會知道真相。只是醫學上本就沒有百分之百確定的事,我希望你能夠了解,也尊重你知道各種可能的權利。而且臨床上已經這麼像了,等待進一步檢查可能會有盲腸破裂引發敗血症的危險。』           
溫先生始終不發一語,溫太太似乎不喜歡台北來的醫生這種多重可能的解釋方式。在雲林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麼龜毛的病人;我替他打上抗生素,並且安排電腦斷層(CT)

           
,然後轉身回到淹滿病患的來診區繼續處理其他病人。心裏面直嘀咕健保局審查員若是抽到這本病歷一定會刪我CT檢查費六十萬元,然後附上一句『要放大100倍以嚴懲浪費』。一小時後,斷層片洗出來,果然在盲腸附近有發炎腫脹的跡象。『現在盲腸炎的可能性有九成以上了,』我指著片子對溫太太說:『少數的病人可以只用抗生素注射治癒,但大多數的情況下開刀還是最好的選擇

            (我還是維持我的說明方式)。』想不到她竟然回我一句:『醫生,能不能帶藥回家吃就好  ?』。這回換我生氣了
           
!來診護士一直在叫有新病人新病人快來處理,這對夫妻竟然還這麼多意見纏著我。我說:『如果早要這樣就不需要這麼多檢查了           
!你不信任我們,我可以把你轉到其他醫院開刀,但要回去我不會同意。』他倆靜默不語。我於是說:『要不然你們就簽自動出院吧,有事我們不負責 !』。
           
            想不到一直不說話的溫先生竟然開口道:『簽就簽吧  !反正我爛命一條。』
           
我心頭一驚,只見溫太太低下頭說:『江醫師,我們不是不想治療或住院,只是我們一點錢也沒有。他每天作捆工領現,三個小孩才有飯吃。現在要是他開刀住院        …』。
           
我突然對剛才言語的魯莽感到抱歉,想了一想說:『我覺得你還是開刀才能最快復原。我找外科醫師下來看看,錢的事明天一早我會照會社工室來協助你們。』            
           
外科醫師也真好心,他算一算開腹腔鏡復原的最快,只要住院兩天,不過要自費兩萬多元;開傳統術式住院日數稍長,要花三千多塊;用抗生素治療則可能要住院一週以上。『真是一毛錢逼死英雄好漢 !』他搖搖頭道。
           
           
溫太太想等隔天早上社工確定補助金額後再決定治療方式,於是溫先生就先在急診打了一晚上的點滴與抗生素,溫太太則是回家哄小孩睡覺後,半夜又來陪先生到天亮。            
           
我在晨間會議時向鄰座的蘇醫師提到了這個病人。『想不到雲林真的有這麼窮的病人,在台北從來不會遇到…  』我說。可是他竟然皺起眉回我一句:『你怎麼可以讓他在急診待這麼久   ?盲腸炎會有破裂併發敗血症的危險! 』
            『我當然知道啊,可是         
…』我想反駁,可是他接下來的話卻讓我啞口無言:『我們可以讓病人因病而死,卻不能讓病人因貧而死!
』『你應該先讓他去開刀,錢的事再想辦法,大不了就幫他出嘛!』我腦中一陣昡暈,不是因為一晚沒睡的關係,而是他突然把我的心敲開了一道刺眼的光,像住院醫師放映在投影幕上的燈一樣亮。我想到十年前的一個晚上,俊貿提議我們去認養貧童,我立刻就答應。那時我的薪水還不到現在的一半,卻對這樣的事毫不猶豫;更早的時候靠公費過活,還能捐出一個月的家教費並且和俊貿在補習街挨家挨戶募款。而現在,『付出』這樣的想法竟已不自覺地被排除在我行為反應的選項之外           
!幾千塊對現在的我來說,不過是節慶一場吃飯錢;對溫先生來說,卻是一家人命之所繫。『我怎麼沒有想到 ?』我懊惱驚覺:『當我擁有愈多時,我願意給的竟然愈少! 』。
           
我一面想一面走出會議室,遇見社工說他們是登記有案的低收入戶,可以補助大多數的費用。我走到病床邊,看到護士小姐已經幫溫先生換好手術衣。我向溫先生解釋手術後大約要休養時間,然後拉上圍簾,把五千元放在他的手裡,他原本不說一語的漠然突然轉為羞赧,溫太太則在一旁說不要不要。我硬是把他手握成拳,說道:『沒關係啦,急診加住院要幾千塊,你開完刀還要一個星期不能工作。三個小孩總要呷飯啊!
』溫太太幾乎快哭了,溫先生終於說道:『醫師,我們雖不認識,可是,謝謝謝你對我們這麼好。我之後工作有錢,再慢慢還你。』

           
           
我揮揮手道:『沒關係,互相幫助而已。我要下班了,你還是要好好休養,不要急著出院,之後的復原才不會受影響。』

           
           
我經過忙碌的看診台,向喚醒我赤子之心的蘇醫師道謝;他一頭霧水。走出雲林急診的大門,門外清晨的陽光似乎更耀眼了!

/文/作家:Z喵喵/SwtSeng的部落格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睿智的人生建議

 

 

比爾蓋茲在某個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中, 對畢業生提出十一項極為睿智的人生建議與畢業同學共勉之: 1.人生是不公平的,習慣接受吧。

 

2.這個世界並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來的成績,然後再去強調你的感受。

 

3.你不會一離開學校就有百萬年薪、你不會馬上就是擁有公司配屬手機的副總裁,二者你都必須靠努力賺來。

 

4.如果你覺得你的老闆很兇,等你做了老闆就知道,老闆是沒有工作任期保障的。

 

5.在速食店打工並不可恥,你的祖父母對煎漢堡有不同的看法:機會

 

6.如果你一事無成,不是你父母的錯,所以不要對自己犯的錯發牢騷,從錯誤中去學習。

 

7.在你出生前,你的父母並不像現在這般無趣,他們變成這樣是因為忙著付你的開銷、洗你的衣服、聽你吹噓你有多了不起。所以在你拯救父母這代人破壞的熱帶雨林前 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間吧。

 

8.在學校裡可能有贏家輸家,在人生中卻還言之過早。 學校會不斷給你機會找到正確答案, 真實人生中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9.人生沒有寒暑假,人生不是學期制,沒有哪個雇主有興趣幫你尋找自我,請用自己的時間來做這件事吧。

 

10.電視上演的並非真實人生。現實生活中每人都要離開咖啡館去工作

 

11.書呆子好一點,你未來很可能就為其中一個工作。

 

 

/文/作家:Z喵喵/SwtSeng的部落格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困難時的人生至理

 

1980年,大衛在美國阿靈頓商學院讀書。他的大學生活,主要靠父母按月寄來的那麼一點錢來維持。

 

不知怎麼的,家裡兩個月沒給大衛寄錢了。大衛的布兜裡只剩下一枚硬幣了。肚子咕咕直叫的大衛走到電話亭旁,把所有的錢也就是  那小小的一枚硬幣投了進去。

 

 「喂,你好,」電話接通了,千里之外的大衛母親說話了。

 

 大衛帶著哭腔說:「媽媽,我沒錢了,現在餓得慌。」: 大衛母親說:「親愛的孩子,媽媽知道。」

 

 知道了為什麼還不遞錢?大衛剛要把這個疑問怒沖沖地向媽媽說,忽然感到母親的話音裡有一股深沉悲涼的味道。大衛預感到不妙,他    趕緊問:「媽媽,家裡出什麼事了嗎?」

 

 大衛母親說:「是的,孩子,你爸爸得了重病,已經五個月了,不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而且由於患病導致工作沒了,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斷了。因此,這兩個月沒給你匯錢。媽媽本不想告訴你,可你大了,應該自謀生路了。」

 

 大衛母親說著說著,大哭了起來。

 

電話那端,大衛也「撲嗒」、「撲嗒」直掉眼淚,心想:看來自己必須輟學回家了。

 

 大衛對母親說:「媽媽,你別難過,我現在就去找工作,一定養活你們。」

 

 殘酷的現實把大衛擊暈了。還有一個月,這個學期就要結束了,如果能有十塊八塊的錢,大衛就可以熬到暑假,然後利用兩個月的假期打工賺錢。可現在一分錢也沒有了,必須退學了。大衛和母親說「再見」掛掉電話前的那一刻異常難過,因為他的學習成績很棒,並且他很喜歡阿靈頓商學院的學習生活。

 

 掛斷電話後,公用電話傳出一陣噪音,大衛驚喜地發現許多硬幣從投幣口湧出。大衛高興壞了,伸出手去接那些錢。

 

 如何去對待這些錢?大衛心裡直犯嘀咕,留給自己用吧,完全可以,一是沒人知道,二是自己確實很困難。但考慮來考慮去,大衛覺得不該據為己有。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爭鬥後,大衛把其中一枚投進公用電話,撥通了電話公司的服務電話。

 

 聽完大衛的訴說,服務小姐說:「錢屬於電話公司,所以必須把它們放回去。」

 

 掛掉電話後,大衛就把錢幣往回投,可一遍遍地把錢幣放回去,公用電話就一遍遍地把它們吐出來。i

 

 大衛又給服務小姐打去電話,服務小姐說:「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我現在就請示上司。」

 

 孤獨無助的大衛在電話裡透出一股淒涼,服務小姐強烈地感受到了,她覺得電話那端一個品行優良的陌生人需要幫助。

 

 不一會兒,服務小姐把電話回撥到這部出了毛病的公用電話。她對大衛說:「我請示了上司,上司說這錢送給你了,因為我們公司現在人手不夠,不想去為了幾個美元專門派人去取。」

 

 「呀!」大衛高興地跳了起來。現在,這些硬幣光明正大地屬於他了。大衛蹲下身來,認真數起來,一共9美元50美分。這些錢足夠大衛支撐到暑假打工領到第一筆薪水。

 

 往學校走時,大衛一路笑著。他決定用這些錢買點兒吃的,然後去找份活幹。

 

 轉眼暑假到了,大衛找了份清理百貨倉庫的工作。那天,大衛找到百貨公司老闆,跟他講了公用電話的事和自己找工作的想法。百貨公司老闆告訴大衛隨時可以來上班,不只是暑假,平時學習不忙的時候也可以來工作,因為百貨公司老闆覺得大衛是個誠實的人、尤其是個慎獨的人,清理倉庫絕對信得過。

 

 大衛幹活非常賣力,老闆很欣賞他、也很同情他。老闆給了大衛雙倍的工資。

 

 領到薪水後,大衛把錢都寄給了母親,因為大衛此時已經得到消息,他獲得了下一學期的獎學金。

 

 一個月後,錢又寄回大衛。母親在信中說:「你父親的病有些好轉了,我也找了份工作,能夠維持生計。你要好好學習,別餓了肚子。」

 

 看完來信,大衛又掉下了眼淚。大衛知道,父母就是忍饑挨餓,也不會反過來向需要資助的大衛要錢的。

 

 每每想到這些,大衛就淚水直流,心瀾難平。

 

 一年後,大衛順利完成了學業。畢業後,大衛開了一家公司,第一年,大衛就創利10萬美金。大衛時刻不忘公用電話的事。他寫信給電話公司:「讓我終生難忘的事情是,貴公司把意外的『9美元50美分』資助了我。這一善舉,讓我避免成為輟學青年,走向極端貧困,同時也給了我無窮的力量,激勵我時刻不忘拚搏。現在我有錢了,我想回贈貴公司1萬美元,略表我的心意。」

 

電話公司老闆比爾隨即回覆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祝賀你學有所成,事業發達。我們認為,那些錢是我們花得最值得的一筆。這倒不是指9美元50美分換回了1萬美元,而是說那些錢讓一個人懂得了這樣一個人生至理箴言:在最困難的時候,一不要忘了希望就在眼前;二不要忘了堅守正直品性。」

 

 20多年過去了,大衛怎樣了?在美國芝加哥市,有一幢豪華大樓,它的外形就像一個公用電話亭,這就是ADDC公司的辦公大樓。ADDC公司的開創者、現任總裁,便是大衛。大衛,同時是菲力慈善基金會的最大捐獻者之一。

 

/文/作家:Z喵喵/SwtSeng的部落格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法簡單,生命更寬
   
 

人生有好多難關,課業的難關、感情的難關、工作的難關、健康的難關……

 

想要過關,的確需要很多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但別忘了一個小小的訣竅:即早把人生的路拓寬!

個性像個傻大姐的她,人緣極佳。常常「人未至,聲先到」,腳步還沒跨入辦公室,就聽到她「哈哈哈」的笑聲傳進來。

一位剛畢業的年輕美眉問她:「大姐,你看起來好像很快樂,難道妳都不會像我這樣每天想東想西的嗎?」

午間休息,她請年輕美眉去附近的咖啡館喝杯咖啡,如同開導自己的妹妹一般,語重心長地說:「從前,我最常被朋友念的一句話就是:『你想太多了!』當我聽見別人這麼說我時,真的很不開心,彷彿別人都在我背後笑我『很多心』本來是想跟朋友傾訴煩惱的,但被說成『你想太多了!』不但說不出口,反而感受到更大的壓力。」

她說得沒錯,當一個人心情不好時,以找朋友傾訴作為心靈減壓的辦法,但朋友給他的回應是:「你想太多了!」,這句話聽在失意人的耳朵裡,其意義幾乎等同於「疑神疑鬼」、「沒事找事」、「杞人憂天」等負面的評語。但是,如果一聽到「你想太多了」這句話,就真的繼續連想到「疑神疑鬼」、「沒事找事」、「杞人 憂天」等負面的評語,那也的確真是想太多了。

◎用簡單的想法,化解複雜的情緒,心靈得以舒張,生活游刃有餘

「後來,我學會了放過自己。想歸想,這是個性使然,很難改變的,但我想完一遍之後,覺得自己對『最好的』和『最壞的』情況,都已經有所準備了,就不再擔心它。」

原來,看來像個傻大姐的她,並不傻!體察並接受自己的個性,找到適當的解壓方法,就可以用簡單的想法,化解複雜的情緒,心靈得以舒張,生命有了寬度,一切就變得游刃有餘了。

想多,有什麼錯呢?孔子不是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嗎?對不可預知的未來,存在些戒慎恐懼的擔心,其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問題是,我們不能讓自己的情緒永遠只停在戒慎恐懼的擔心上,必須即時把這份擔心轉化為處理的行動。找到解決的方法或準備可能的替代方案,然後就放下這份擔心的壓力,順隨事件的自然發展,用最適合的方式去因應。

法鼓山聖嚴法師的「四它」名言,很有步驟地教人們心生煩惱時的解決辦法:「面對它、接受他、處理它、放下它。」不論多麼複雜的負面情緒,都可以用這麼簡單的邏輯化繁為簡,恢復心靈的平靜,行動會更有力量,生命也將因此而更加有寬度。

曾經我也是常被朋友笑說:「你想 太多了!」的那種人,天生個性上的拘謹,讓我很放不開。對愈在意的事情,就愈緊張;但是愈緊張,腦筋就愈不容易轉彎。自己覺得很煩惱,別人卻認為是過度神經質。

直到最近幾年,我才漸漸找到讓自己放鬆的方式。我相信:把自己的心放得寬厚一點,別人就覺得你溫和許多;對別人寬容一點,世界就會給出一條更寬闊路讓你走。

◎壓力在人的心裡面儲存久了,就會變化成為身體的疾病

現代人面臨的生活難題所帶來的壓力,可以說是和空氣一般無所不在,它不會平白無故消失,但若不真實面對,它也可能像空氣一般令人很難察覺出來。當壓力在人的心裡面儲存久了,就會變化成為疾病,藉由身體的症狀向主人提出警示。不但生命的寬度沒有增加,甚至連生命的長度都縮減了。

根據來自美國的一項統計指出:去醫院看病的人之中,大約有75~90%患者的病因和壓力有關。而在台灣的資料顯示:每四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因為壓力太大,而出現身體不適的現象,稱之為「身心症」。

很多頭痛、失眠、胃潰瘍、胸悶的病人,經常出現在醫院的內科、神經科、心臟科、家醫科門診,但他們真正需要看的是「精神科」。否則,長期拖下去,就會惡化成為「憂鬱症」。

每個人的生活中,也許都會碰到很複雜的事情。但不同的想法,卻可以找到不同的出路。一個人陷在裡頭「想東想西」,很容易變成「胡思亂想」,不如找有處理經驗的人一起「集思廣益」,找到可以讓自己放心的解決辦法。

找人傾訴,是不是個好的減壓方法?關鍵在於你是不是找對了人,一個心靈能量很高的人,能夠耐心 聽你訴苦,並給出客觀的建議,的確有助於你獲得正面的想法。但是只會說「你想太多了!」的朋友,幫助就有限了。

如果你認為「求人不如求己」,那麼讓自己睡個好覺、多吃點高纖低脂等具有減壓效果的食物、聽喜歡的音樂、閱讀有益的書籍,或百忙中來個無所事事的下午茶,放自己一天假……簡簡單單地善待自己,輕輕鬆鬆的想法就會如清澈的山泉不斷湧現。

善待自己,第一個動作是:寬待生命。原來,不是問題真的有那麼難解決,而是心頭的壓力成了絆腳石,阻擋了我們去路。

找尋解決方案之前,要先學會放下。孔武有力的人,可以搬開擋路的石頭;力氣不夠的人,可以從旁邊繞過去,總之,不要讓自己碰壁。過了心頭的這一關,智慧就在前面招手。

人生有好多難關,課業的難關、感情的難關、工作的難關、人情的難關、健康的難關……想要過關,的確需要很多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但別忘了一個小小的訣竅:及早把人生的路拓寬。

◎只要用對指令,Enter!就能改變命運

「我們不能控制生命的長度;但是可以開拓生命的寬度!」這句經常用來互勉的話,但是要開拓生命中的哪些寬度呢?我想,最基本的是:對別人的「寬容」、自己的「寬心」、對生活的「寬厚」、對前途的「寬闊」。
.當我們懂得對別人「寬容」,願意時時付出關心,就會常常開心。
.當我們學會讓自己「寬心」,有效練習鼓勵自己,就能保持樂觀。
.當我們能夠對生活「寬厚」,彼此勉勵舞動心靈,就有更多能量。
.當我們想要讓前途「寬闊」,趁早規劃生涯發展,就要從心開始!

運用這些觀念和行動,來開拓生命的寬度,就像電腦鍵盤的Enter按鍵一樣,只要用對指令,Enter!就能改變命運。

快樂與幸福,其實就在這麼簡單的一念之間──輸入「心胸開闊」的指令,按下Enter,就會出現「人生寬廣」的結果。關鍵是:你願不願意、以及何時採取行動?

現在,就在你心靈的鍵盤上Enter一下,試試看!美好而寬闊的人生,於是展開在眼前。

(本文摘自《開拓生命的寬度》/吳若權/方智出版)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越厚道的人,運走的更長
   
 


約好多年前,一好友帶了一個會算命的朋友來家小坐,好友說「我這朋友會算命,很準,而且敢寫下來的,要不要算一算」。

 

當下回說:「我不敢算命,如果是好命,到時候再享受也不遲,如果是壞命,個人修養境界沒那麼好,由現在開始心裡的疙瘩可能就放不來,時候未到,命就開始壞了」想了一 想,還是問了一句話:「倒是有興趣知道,如何做才能趨吉避兇」。

 

這朋友回說:「只有二條路可走」,這二條路筆者背到現在沒忘,願和大家分享。

 

一、讀好書,最快,讀了好書,會改變思想,會影響行為。

 

二、積德,這是一輩子的事,德積多了,好運自然來。

1.

某人去算命。

「您正當運,擋都擋不住!」算命先生道喜:「唯一要注意的,是別跟也正當運的人鬥,兩虎相鬥,必受傷!就好比鑽石戒指不要跟鑽石戒指磨擦一樣的道理。」

「那麼表示我可以跟不當運的人去鬥囉?」

「那也不行!」

算命先生沉吟了一下:「當運的人去欺侮不當運的,是不厚道。 不厚道的人,運走不長!」

「照您這麼說,我是誰也不能鬥了!」

「可不是嗎!人在運上,愈要謙沖自牧,不但不能鬥人,即使有點小虧,也不妨吃著。」

算命先生笑道:「 有福氣,不獨享,讓大家分享,福澤才綿長 !」

2.

同樣的財運,也要看你怎麼去把握。運氣就好像火種,可以點亮一跟蠟燭,也可以點燃一個火把,點爆一個火藥庫 。

3.

「當然!許多人的壞運,可以因為你的善行而改好了,你自己的運能不改嗎?這世界就像水,總是平的。你今天送出一些水、明天又送出一些水,雖然是注進別人的水面,那水還是要回流的。回流之時,常是你缺水的難關。」

 

算命先生長身一揖:「 命由己作,福由心生。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大善人的命,難從天定,更由不得我算了 !」

我們要知命、造命、受命、惜命、救命,以積極的態度把握生命。所以,我們要認命不能抗命,要樂知天命,才會有好命。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最困難時 也要守著的人生至理

這是一個 真人真事的故事, 非常感人 .

 

人家會成功,會有成就,不是單憑運氣的 ,要有堅強的毅力和決心,並且不忘做人的品格,等種種的因素,才會造就今日的他,我們大家都應該要向他學習 .

~~重點是他不忘本 ,而且懂得感恩與飲水思源!

 


1980年,大衛在美國阿靈頓商學院讀書。他的大學生活,

主要靠父母按月寄來的那麼一點錢來維持。


不知怎麼的,家裡兩個月沒給大衛寄錢了。大衛的布兜裡

只剩下一枚硬幣了。肚子咕咕直叫的大衛走到電話亭旁,

把所有的錢也就是那小小的一枚硬幣投了進去。


「喂,你好,」電話接通了,千里之外的大衛母親說話了。


大衛帶著哭腔說:「媽媽,我沒錢了,現在餓得慌。」


大衛母親說:「親愛的孩子,媽媽知道。」


知道了為什麼還不遞錢?大衛剛要把這個疑問怒沖沖地向媽

媽說,忽然感到母親的話音裡有一股深沉悲涼的味道。大衛

預感到不妙,他趕緊問:「媽媽,家裡出什麼事了嗎?」


大衛母親說:「是的,孩子,你爸爸得了重病,已經五個月

了,不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而且由於患病導致工作沒了,

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斷了。因此,這兩個月沒給你匯錢。媽

媽本不想告訴你,可你大了,應該自謀生路了。」


大衛母親說著說著,大哭了起來。


電話那端,大衛也「撲嗒」、「撲嗒」直掉眼淚,心想:看

來自己必須輟學回家了。


大衛對母親說:「媽媽,你別難過,我現在就去找工作,一

定養活你們。」


殘酷的現實把大衛擊暈了。還有一個月,這個學期就要結束

了,如果能有十塊八塊的錢,大衛就可以熬到暑假,然後利

用兩個月的假期打工賺錢。可現在一分錢也沒有了,必須退

學了。大衛和母親說「再見」掛掉電話前的那一刻異常難過

,因為他的學習成績很棒,並且他很喜歡阿靈頓商學院的學習生活。


掛斷電話後,公用電話傳出一陣噪音,大衛驚喜地發現許多

硬幣從投幣口湧出。大衛高興壞了,伸出手去接那些錢。


如何去對待這些錢?

 

大衛心裡直犯嘀咕,留給自己用吧,完

全可以,一是沒人知道,二是自己確實很困難。但考慮來考

慮去,大衛覺得不該據為己有。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爭鬥後

,大衛把其中一枚投進公用電話,撥通了電話公司的服務電

話。聽完大衛的訴說,服務小姐說:「錢屬於電話公司,所

以必須把它們放回去。」


掛掉電話後,大衛就把錢幣往回投,可一遍遍地把錢幣放回

去,公用電話就一遍遍地把它們吐出來。


大衛又給服務小姐打去電話,服務小姐說:「我也不知道該

怎麼辦,我現在就請示上司。」


孤獨無助的大衛在電話裡透出一股淒涼,服務小姐強烈地感

受到了,她覺得電話那端一個品行優良的陌生人需要幫助。


不一會兒,服務小姐把電話回撥到這部出了毛病的公用電話

。她對大衛說:「我請示了上司,上司說這錢送給你了,因

為我們公司現在人手不夠,不想去為了幾個美元專門派人去取。」


「呀!」大衛高興地跳了起來。現在,這些硬幣光明正大地

屬於他了。大衛蹲下身來,認真數起來,一共9美元50美分。

這些錢足夠大衛支撐到暑假打工領到第一筆薪水。


往學校走時,大衛一路笑著。他決定用這些錢買點兒吃的,

然後去找份活幹。


轉眼暑假到了,大衛找了份清理百貨倉庫的工作。那天,大

衛找到百貨公司老闆,跟他講了公用電話的事和自己找工作

的想法。百貨公司老闆告訴大衛隨時可以來上班,不只是暑

假,平時學習不忙的時候也可以來工作,因為百貨公司老闆

覺得大衛是個誠實的人、尤其是個慎獨的人,清理倉庫絕對信得過。


大衛幹活非常賣力,老闆很欣賞他、也很同情他。老闆給了

大衛雙倍的工資。領到薪水後,大衛把錢都寄給了母親,因

為大衛此時已經得到消息,他獲得了下一學期的獎學金。


一個月後,錢又寄回大衛。母親在信中說:「你父親的病有

些好轉了,我也找了份工作,能夠維持生計。你要好好學習

,別餓了肚子。」


看完來信,大衛又掉下了眼淚。大衛知道,父母就是忍饑挨

餓,也不會反過來向需要資助的大衛要錢的。


每每想到這些,大衛就淚水直流,心瀾難平。


一年後,大衛順利完成了學業。畢業後,大衛開了一家公司

,第一年,大衛就創利10萬美金。大衛時刻不忘公用電話的

事。他寫信給電話公司:「讓我終生難忘的事情是,貴公司

把意外的『9美元50美分』資助了我。這一善舉,讓我避免成

為輟學青年,走向極端貧困,同時也給了我無窮的力量,激

勵我時刻不忘拚搏。現在我有錢了,我想回贈貴公司1萬美元

,略表我的心意。」


電話公司老闆比爾隨即回覆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祝賀你學有

所成,事業發達。我們認為,那些錢是我們花得最值得的一筆。

這倒不是指9美元50美分換回了1萬美元,而是說那些錢讓一個人

懂得了這樣一個

 

[人生至理箴言]:在最困難的時候,一.不要忘了希

望就在眼前;二.不要忘了堅守正直品性。」


20多年過去了,大衛怎樣了?在美國芝加哥市,有一幢豪華大樓,

它的外形就像一個公用電話亭,這就是ADDC公司的辦公大樓。


ADDC公司的開創者、現任總裁,便是大衛。大衛,同時是菲力慈

善基金會的最大捐獻者之一。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幸福的人生/星雲法語

 

我們都想過幸福快樂的生活,可是幸福快樂不是光想就有,我們必須建立一種正確的人生觀,才能享受到幸福快樂。如何增進人生的幸福呢?

一、不比較、不計較的平等觀:

 

有些人很喜歡拿自己和別人做比較,諸如我有痛苦,為何你沒有?為何你這麼好?為何我如此差呢?一有了比較、計較的心,就會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與煩惱。凡事不與人比較、計較,就好像「你騎馬來我騎驢,看看眼前我不如;回頭一看推車漢,比上不足下有餘。」有這種平等心、滿足感,就不會痛苦了。

二、不怨天、不尤人的因果觀:

 

我們經常因為一件事情做錯了,就怨天尤人,怪家裡的眷屬不支持,怪世間的親朋好友不幫忙。如果能有不怨天、不尤人的因果觀,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就可心安理得了。

三、不侵犯、不推諉的道德觀:

 

就是對人要不侵犯,對事要不推諉,因為侵犯他人就是犯戒,也就是給人不自由;推諉就是不負責任,就是不敢承擔。

四、不貪求、不瞋怒的修養觀:

我們要把貪求的心改成一種善法欲,也就是好的欲望。譬如發奮讀書、發心做善事,而不是貪求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更不可以瞋恨破壞自己的修養。

五、不自卑、不懊喪的戰鬥觀:

人生宛如一個戰場,遇事無須自卑與懊喪,要勇往直前,要當仁不讓。

六、不邪見、不妄動的禪定觀:

要培養自主、自尊與自信的性格;面對問題要以智慧來判斷,要能「以靜制動」,也就是「如如不動」的禪定觀。

因此,我們要享有一個幸福的人生,應該有:

一、不比較、不計較的平等觀。

二、不怨天、不尤人的因果觀。

三、不侵犯、不推諉的道德觀。

四、不貪求、不瞋怒的修養觀。

五、不自卑、不懊喪的戰鬥觀。

六、不邪見、不妄動的禪定觀。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