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抽菸 心臟病風險增3倍

醫師建議多運動 楊伊湄率9辣妹跳護心操

 

 
 
 
 
 

【許佳惠╱台北報導】國人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逐年上升,雖男性發生率是女性兩倍,但女性若抽菸,罹患心臟病風險將比沒抽菸女性高出三倍。醫師表示,戒菸、多運動、多蔬果才能遠離心血管疾病風險,而台大十三妹之一的楊伊湄昨率領九位辣妹教做民眾護心操。

戒菸降低患病率

昨為世界心臟日,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昨與心臟基金會辦護心衛教活動,國健局長邱淑媞表示,依照健保資料,國人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從十三年前每十萬人三十九點二人,上升到去年七十九點八人,十三年間約增一倍,吸菸女性更比起不吸菸女性,心臟病風險高出三倍,若戒菸一年後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機率可少一半。
亞東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李愛先表示,運動和戒菸可保護心臟,應養成每周至少三次、每次三十分鐘運動習慣,此外,壓力大也可能導致血管痙攣,因此工作時間不宜過長、休息時可做健康操。
心臟基金會昨也請來楊伊湄和九位辣妹教民眾跳護心操,二十五歲宅男小翁表示,被辣妹教舞很開心,民眾也可上網(
http://www.tsoc.org.tw/THF_web/index.asp)下載螢幕保護程式,每三十分鐘楊伊湄會現身螢幕,提醒使用者該起身活動。

 

護心 注意事項

●女性抽菸者心臟病風險高出3倍,男性抽菸者風險高出1倍,不論男女都應儘早戒菸,並避免暴露二手菸環境
●工作時間不宜過長,每工作1小時,應起身活動3至5分
●飲食多蔬果,少高油、高糖、高脂食物
●政府補助每人每周250元戒菸費用,可上網查詢相關醫院
http://ttc.bhp.doh.gov.tw/quit/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局、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畸形血管爆裂 壯漢中風險喪命

動靜脈畸形血管如同毛線球般糾結一團(右方紅圈處),20至30歲年輕人容易有血管爆裂情形,若大出血病患,需以手術摘除畸形血管。(記者蔡偉祺翻攝)

記者蔡偉祺/北縣報導

一名35歲年輕人,日前在高速公路開車時突然手腳不聽使喚,無法控制方向盤,險釀成連環車禍,經檢查發現是腦中動靜脈血管畸形,引發腦中風所致。台北縣署立雙和醫院主任葉宜憲表示,20歲至30歲年輕人是動靜脈畸形的高危險群,若出現腦出血症狀時,應該要注意血管畸形的可能性,避免耽誤治療。

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蘇鈺凱表示,該名病患左腦有嚴重動靜脈畸形,血管如同毛線球般糾結一團,發病時因血管爆裂才會造成右手腳不能動,到院確認病因後進行開顱手術,摘除畸形血管,目前恢復情形良好。

蘇鈺凱說,動靜脈畸形是先天性血管發育不完整,全身都有可能發生,發病率每年約為4%,且隨年齡增加風險也會提高,但除非透過影像檢查,很難發現血管畸形,所以這類病患多在20歲到30歲時爆血管,出現腦中風情形。

葉宜憲解釋,正常人的血液是由動脈經微血管再流入靜脈,其中血壓也會逐漸降低,但動靜脈畸形的病患,因動脈和靜脈間缺乏微血管緩衝,動脈中壓力、流速較大的血液直接進入靜脈,很容易就會衝破血管造成大出血。且若發生在腦部,形成腦中風,死亡率高達10%,甚至有50%患者會遺留永久性神經功能損傷。

葉宜憲說,因動靜脈畸形引起大出血,必須摘除畸形血管,所以確認病因很重要,另外年輕人若有劇烈且持續性的頭痛和遲發性癲癇,也有可能是動靜脈畸形的警訊,建議有疑慮就應求醫,避免發生遺憾。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腹主動脈瘤破裂 老翁險喪命

記者傅潮標/苗栗報導

苗栗縣王姓老翁3年前被診斷出有腹主動脈瘤,但他不以為意,沒有定期回診追蹤病情,且仍持續抽菸。直到日前晚餐後,突然腹部劇痛,急診後,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是腹主動脈瘤破裂,緊急手術才挽回一命。

苗栗市大千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陳柏霖說,腹主動脈瘤是指腹部主動脈的直徑超過正常1.5倍,通常是大於3公分。發生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與吸菸、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有密切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每百名60歲以上男性患者中,大約有一人的動脈瘤超過4公分。如果腹主動脈瘤直徑超過5.5公分,破裂機率將大幅提高,手術風險也倍增。

由於腹主動脈瘤通常沒有症狀,多數病人是在做其他檢查時無意中發現。某些體型較瘦的病人可在肚臍周圍摸到搏動性的腫塊。

陳柏霖說,傳統腹主動脈瘤手術,須由正中剖腹進入後腹腔,將腹主動脈以人工血管置換,傷口約30公分。術後須等腸胃恢復蠕動才可進食,且由於傷口疼痛影響咳痰功能,常引發肺炎等併發症,住院時間約需兩週。

目前已可用導管方式置入血管套膜支架治療,傷口僅在雙側腹股溝約5公分長,疼痛減輕許多,恢復也快,通常隔日就可進食並下床活動,約一週內就可出院。

血管套膜支架手術原需自費約50萬元,但今年2月起,健保局通過健保給付,病患只要自行負擔少數耗材費用。不過,並非所有腹主動脈瘤患者都適合接受血管套膜支架手術,仍須由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判斷後決定。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情不穩定 易患心血管疾病

文/柯俊銘

您和朋友、伴侶或配偶的關係如何?彼此的溝通是否順利呢?若答案為否定的,相處起來常是戰戰兢兢或感到無趣,恐怕得提防身體健康會受到傷害。

一份於今年7月發表在國外期刊「健康心理學」的報告指出,若與他人之間的互動總是充滿焦慮、不安,或因覺得是負擔,而老在敷衍、逃避對方,長期下來似乎易患有慢性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值得民眾作為參考。

該研究由加拿大阿卡迪亞大學的心理學家Lachlan McWilliams博士所主持,其領導的團隊針對5645位年齡介於18至60歲的成人進行調查,目的在探討不安全的依附關係是否會提高未來罹患慢性病的機會。

過程中,所有個案都要填寫結構性的量表,藉以評估其與親友間的依附關係傾向於下列何種類型:

●安全依附:可以和人親近,且願意付出感情,提供幫助,為他人所依賴。

●規避型依附:和他人親近有困難,覺得交往很麻煩,難以信任對方。

●焦慮型依附:嚴重缺乏自信,害怕遭拒絕,擔心表現不好被他人討厭或拋棄。

另外,他們也接受問卷訪談,內容主要在確認有無關節炎、慢性背痛、偏頭痛、季節性過敏、中風與心臟病等15項常見疾病的病史。如果醫師曾診斷出其他未列於問卷中的疾病,如癌症、癲癇等,個案被要求需坦承告知。

在排除性別、教育程度等人口學變項的干擾後,統計發現,規避型與焦慮型等不安全的依附關係和往後罹患慢性疼痛、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潰瘍的風險有關聯性存在,其中又以焦慮型依附關係最為明顯。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屬於焦慮型依附關係的人,其未來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居然高出安全依附關係者約50%,數字相當驚人。

研究者表示,這些人長大後,在社交上易有不安全的依附關係,肇因往往源自於孩提時的負向經驗。早期生活中與重要他人不愉快的互動,無形中會影響性格發展,導致要建立安全依附有困難。若常處在關係不穩定的壓力下,健康很難不被波及。

其建議有依附障礙者,不妨尋求專業諮商的協助,重新改造自己,並修補與他人的感情關係,相信健康也能因此受惠。(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治療浮腳筋 內視鏡手術傷口小

「內視鏡動力輔助靜脈曲張手術」術前照片。(記者蔡百靈翻攝)
以傳統外科抽除手術治療靜脈曲張後,腿部留下多處明顯疤痕。(記者蔡百靈翻攝)
以傳統外科抽除手術治療靜脈曲張前。(記者蔡百靈翻攝)
內視鏡動力輔助靜脈曲張手術後,傷口微細不明顯。(記者蔡百靈翻攝)

記者蔡百靈/花蓮報導

腿部靜脈曲張俗稱「浮腳筋」,輕微時如蜘蛛網般突起,嚴重時會像一條條蚯蚓附在腿上,易有潰瘍、感染、出血等症狀,花蓮慈濟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李俊達建議,透過「內視鏡動力輔助靜脈曲張手術」,不僅手術時間短、傷口微細且安全,不失為治療的好方法。

李俊達說,靜脈曲張主要是長時間站立造成,因重力使血液蓄積在下肢,讓靜脈壓過高,導致血管撐大擴張;根據統計,約有25%的女性、15%的男性患有靜脈曲張,特別是老人、孕婦,及需要長時間站立的職業族群,如護士、美髮師、專櫃小姐、老師、廚師等都是高危險群。

目前靜脈曲張的治療有多種方法,包括:

一、穿彈性褲襪改善及防止。

二、以硬化劑治療:經侵蝕性的化學藥劑注射到曲張的靜脈,破壞血管內膜,使曲張部位封閉後消失,但治療中會有劇痛、色素沉澱,甚至發炎、紅腫、潰爛等後遺症,且易復發,僅適用於少數患者。

三、傳統外科抽除手術:在腿部開2個約2至5公分的傷口,切斷結紮及抽出大隱靜脈,需要半身或全身麻醉,住院2至3天;若靜脈曲張太嚴重時,需要數個小傷口,一段段地抽除曲張的靜脈。

四、顯微靜脈切除術:是針對大隱靜脈的分枝,採用較精細的器械及美容的縫線,需自費。

五、血管外皮膚雷射治療:適用於細微的靜脈曲張,常用的有染料雷射與雅鉻雷射或脈衝光,需要自費。

六、自動光纖靜脈內雷射治療:用於大隱靜脈曲張,沒有傷口,血管壁及周圍組織不受傷,疤痕與疼痛較少,需自費。

李俊達說,有別於傳統手術,自費的「內視鏡動力輔助靜脈曲張手術」是以內視鏡的管子進入皮下,把曲張的靜脈吸入絞碎再抽出;適用在有大片靜脈曲張的患者,只需0.3至0.5公分的小小傷口即可進行,且手術時間短,目前接受手術的病人都有很好的效果。

他也建議民眾,走路、游泳、騎腳踏車等都可促進靜脈循環,平日應避免久站或久坐;另外,避免便秘、肥胖、抽菸,及穿著彈性褲襪等,都能預防靜脈曲張。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紫斑症

 

紫斑是因為皮下出血所引起的皮膚的紅紫色的斑點。

 

跟因小血管擴張所引起的紅色的 斑點(紅斑)不同。

 

紫斑症是會引起紫斑的血液病的統稱,因此原因疾病很多,不過 多屬於血液病的一種。

 

紫斑是出血性疾病的症狀之一種,在皮膚下出現紅紫色的斑點 ,其實它的本質是出血性疾病因還會有其他跟出血有關連的症狀如:粘膜出血、關節 出血、腸道出血、尿道出血等等。

 

因此,如果發現皮膚上有紫斑出現,還需要注意是 否有流鼻血、下血 (便血) 、血尿等症狀,這些都是同一病因所造成的。

 

 

紫斑的顏色剛出現時是紅色,然後就由紅色、紫紅色、紫青色、青色、綠色、黃色依 次變色最後褪色而消失。因此紫斑的顏色就因為發生後的時間的長短而異,通常在二 至四週內會消失。

 

 

出血性疾病中以紫斑為主要症狀的疾病叫做紫斑症,其出血的原因是由於毛細管、血 小板及凝固因子的變異所引起。紫斑由其形狀的大小、範圍可分為點狀(Petechiae)、 斑狀(Ecchymosis)及瀰漫性出血(Sugillation)。

 

 

點狀出血的大小在約 3mm以下,像蚊子咬到後的紅腫一樣大小,斑狀出血就範圍較大 ,像被手指用力擰到後產生的紫斑一般大小,從3 mm 到 4 ~ 5 cm 大小。瀰漫性出血 則為一大片的出血,屬於嚴重的症狀。點狀出血多因血小板數減少或血小板功能衰弱 而引起。斑狀及點狀出血的同時出現多因毛細血管因、免疫因素、血小板和凝固因子 缺乏等多重原因所引起。彌漫性出血則多因凝固因子減少所引起。

 

 

發現紫斑現象時應詳細檢查病因。如在上面已提過,紫斑不過是出血性疾病的症狀的 一種而已,因此經常有紫斑好了,但因腦部出血而引發半身癱瘓的結果,更有雖然半 身癱瘓有了進步改善以後,又接著引發顛癇症的病例。

 

 

血液的成分

 

血液由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所組成。人體血液約有4000~5000 ml各血球成分有一 定生命期限,紅血球為 120天,白血球為 4~7 天,血小板為數小時至一天。血液天 天、時時刻刻在汰舊換新,骨髓則為血液成分的來源就是製造血夜成分的地方。血液 凝固因子則只有在肝臟製造出來而存在於血液中,參與血液凝固的工作。

 

現在許多疾 病的檢查,必須靠驗血來做,因此須抽血液來做檢查,抽一小部份的血液馬上會有新 鮮血液補充過來,即使不抽血每天還是有一百二十分之一的紅血球自然破壞掉,如不 是骨髓時時刻刻造出紅血球來補充的話四個月後體內的紅血球就完全沒有了,因此大 家不用怕抽血,要怕的是得到骨髓不能造血的疾病。在顯微鏡下看血液的抹片時,所 看到的大部分是粉紅色的圓形紅血球,其中點綴著幾個淡藍色的白血球,血小板的數 目約為紅血球的1/ 20 ~ 30,看起來很像是紅血球的碎片,中間帶有一點點淡藍的顏 色。

 

  • 一、紅血球:為攜帶氧氣及養分的血球,生命期限為 120天,如果骨髓的造血功 能有問題,不能造血或生產不夠時,血中的紅血球數量就不足引起貧血。
  • 二、白血球:為維護健康抵抗外來侵略的血球,生命期限為 4~7 天,一般來說 ,人體感染病毒時,會看到白血球數目的下降,而感染細菌時則白血球數目會上 升,這是白血球的正常反應,如果發現有不正常(平常看不到)的白血球時,應 該要注意是否得了白血病(血癌)。
  • 三、血小板:有幫助血液凝固的功能。
  • 四、血液凝固因子,全部在肝臟製造,主持血液的凝固作用,因此有嚴重的肝臟 機能衰竭時,因為不能生產凝固因子使血液凝固造成出血的症狀。其中抗血友 病因子為家族遺傳,以前的俄國皇帝家族即有此遺傳性疾病。有這一種病的人 須經常靠輸血治療,而輸血很可能感染各種傳染病如 B、C型肝炎、愛滋病等。
凝固因子包含如下:
  1. Ⅰ .纖維素原 (Fibrinogen)
  2. Ⅱ .全凝血霉 (Prothrombin)
  3. Ⅲ .組織血栓形成素 (Tissue thromboplastin)
  4. Ⅳ .鈣離子 (Calcium)
  5. Ⅴ .前加速素 (Prolactin)
  6. Ⅶ .第七因子 (Factor Ⅶ)
  7. Ⅷ .抗血友病因子 (Antihemophilic factor, AHF)
  8. Ⅸ .Christmas 因子 (Christmas factor)
  9. Ⅹ .Stuart因子 (Stuart factor)
  10. ⅩⅠ.血漿血栓形成素前形質 (Plasma thromboplastin antecedent,PTA)
  11. ⅩⅡ.Hageman 因子 (Hageman factor)
  12. ⅩⅢ.纖維素安定因子 (Fibrin stabilizing factor,FSF)
血液凝固作用的機轉如下:

當身體受傷時會先引起下面三種反應:

 

  • 一.機械性作用:局部血管收縮。
  • 二.外因性作用:釋放FactorⅢ組織血栓形成素(Tissue thromboplastin) 使血 液外凝固系凝固因子開始活化(發揮作用)。
  • 三.內因性作用:暴露出的內皮下基膜及膠原使血液外凝固系凝固因子開始活化 。

     

    內因性和外因性凝固系統使各種凝固因子起一連串連續性的反應作用而終使血液開始 凝固,發揮止血的作用。

紫斑症的成因

紫斑症之成因可大分為下列三種:

一、由血管原因引起的紫斑:

  • 過敏性紫斑(Schenlein Henoch):常見於年青人及小孩,會併發肚子痛的症狀。
  • 單純性紫斑:多見於年輕女性為血管的脆弱所致。
  • 老年性紫斑:多見於血管脆弱的老年人與女性。
  • 壞血症引起的紫斑:因缺乏維他命 C 所引起,常發生於營養不良或偏食的人。
  • 異常蛋白症引起之紫斑:是因為異常蛋白的存在所引起。
  • 藥物性紫斑:是因為服用藥物而引起之副作用。
  • 庫興氏症候群:有此症的人會因為肥胖得太快,引起皮下血管的破裂而引起紫斑 。如在很短時間胖得太快或服用類固醇引起的肥胖以及懷孕婦女因胎兒生長太快 導致母親腹壁的血管破裂也會導致紫斑。
  • 起立性紫斑:當站立太久,而下肢的血管所承受的壓力過大,超過血管所能承受 的壓力(約 300~400mHg)時發生。
  • 此外咳嗽得太厲害或嘔吐得太激烈時也會引起血管破裂、出血而發生紫斑。
二、由血小板減少引起的紫斑:

人體血液中血小板數量約 15 萬左右(10~25萬)/cc,若生產過少或破壞過多,達不到 正常體內所需的平衡點時,就會引起血小板減少而產生紫斑。引起血小板減少之情形 可再細分為三類:

 

  1. 血小板破壞增加 :
    •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症:
    • 微小血管病變所引起: (如散播性血管內凝固症、溶血性尿毒症候群、血栓性 血小板減少及病毒性紫斑)
    • 藥物免疫所引起:如使用干擾素引起的血小板之缺少。
  2. 血小板生成減少:有先天性骨髓低形成再生不良,藥物性如使用干擾素引起的血 小板缺少。
  3. 血小板機能異常:
    • 先天性:如 Von Willebrand 氏病
    • 後天性:如肝病、尿毒症末期患者、使用阿斯匹林時。
三.由凝固因素引起的紫斑:

血液中之凝固因子因先天性或後天性因素導致缺乏亦引起紫斑。

 

先天性:

如血友病及第九凝固因子缺乏症均為先天性遺傳疾病。

後天性:
  1. 肝病引起凝固因子缺乏,因凝固因子除第八因子外,其他因子都 只有肝臟會製造。
  2. 病毒感染引起散播性血管內凝固症以致使凝固因子缺乏:消耗過 多的血液內之凝固因子。
  3. 藥物治療之抗凝血製劑引起的凝固因子缺乏。因此,服用抗凝 製劑時需時常做血液檢驗。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假性高血壓 到院量就飆高

 

 

 
 

「白袍性高血壓」患者在醫院量血壓,常因為緊張,造成血壓偏高。

【周昭平╱高雄報導】一名年近六旬的馬伯伯,四年前體檢發現高血壓,儘管按時服藥,但每次回診收縮壓仍高達一百九十毫米汞柱,且增加藥量及服藥次數都無效,前不久吃藥後出現頭暈目眩送醫,檢查收縮壓竟低到九十毫米汞柱,才發現原來血壓正常,只因容易緊張,每到醫院量血壓就飆高,罹患所謂的「白袍性高血壓」,吃太多降血壓藥才昏倒。

緊張焦慮造成

高市立大同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郭炫孚說,「白袍性高血壓」是假性高血壓,多因焦慮、緊張,見醫護人員量血壓,血壓就飆高,曾有患者在醫院量血壓高達一百九十,回家量就降到一百二十正常値。
郭炫孚說,「白袍性高血壓」並無特定好發族群,也有三十歲年輕人因工作壓力大,在公司量血壓就升高。患者可用手臂式電子血壓計,在家自我監測,記錄後與醫師討論,以免用藥過量降低血壓。
高醫附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朱志生提醒,控制血壓可降低百分之四十的中風發生率、百分之二十五的心肌梗塞發生率,還可降低末期腎臟病發生率,除按醫囑用藥,務必持續自我監測血壓。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吸菸 】是心血管疾病的殺手

男性心肌梗塞發生率是女性的兩倍,吸菸是重要危險因子,諸多研究也證實,戒菸可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顯示,吸菸者在停止吸菸20分鐘後,血壓便開始降低、心跳減慢至正常頻率;停止吸菸8小時後,血中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濃度減半,氧氣濃度回歸正常值。

吸菸是引發心臟疾病誘因之一,香菸中的尼古丁會使全身血管收縮、心跳加速、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好的膽固醇)濃度較低,膽固醇沉積血管壁,若患者有動脈粥狀硬化遇冷破裂,加上香菸中的尼古丁會讓血小板活性變高,易在破裂處形成血栓,出現急性心肌梗塞,引起致命性心肌梗塞。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主治醫師黃士鏗指出,天冷血管收縮,讓動脈粥狀斑塊爆裂,加上長年抽菸,尼古丁讓血小板活性變高,在破裂處血液形成血栓卡住冠狀動脈,造成急性心肌梗塞。

 


 就長期而言,戒菸更是好處多多。研究發現,戒菸2週至3個月後,肺功能便開始改善,罹患心臟病的危險也逐步下降;戒菸一年後,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減半,5年後,中風機率可降至與不吸菸者相當。

心肌梗塞與中風,吸菸是重要的因素,除勿超時外,推動無菸職場,減少吸菸與二手菸也很重要。

尤其是【 接受冠狀動脈置放支架治療 】的病人,更應該【 絕對戒菸】 。

 由於急性心肌梗塞有逐漸年輕化趨勢,接受冠動脈置放支架治療病人,應【 絕對戒菸 】,【 避免造成支架容易栓塞或再狹窄 】的危險。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驟冷 老菸槍 心肌梗塞增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

近日氣溫變化大,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主治醫師黃士鏗光一個下午就接獲4起心肌梗塞個案,病人均是多年老菸槍,黃士鏗指出,若患者有動脈粥狀硬化遇冷破裂,加上香菸中的尼古丁會讓血小板活性變高,易在破裂處形成血栓,出現急性心肌梗塞。

尼古丁讓血小板活性變高

其中一位44歲的工地工人上週一在揮汗工作後,下午氣溫變涼便開始感到胸部疼痛,忍了1個多小時疼痛未緩解,趕緊請同仁騎機車送他到醫院掛急診,途中疼痛難耐,行經警察局,還請警車火速送醫,結果診斷是急性心肌梗塞,黃士鏗說,病人左前降冠狀動脈已阻塞,幸好及時到醫院,經手術放置心臟血管支架後,目前復原良好。

黃士鏗說,不料才忙完一個心肌梗塞個案後,竟連續有3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送來,各是50、60歲患者,4名患者共同之處均是有多年菸齡,黃士鏗指出,患者冠狀動脈應該早就有嚴重程度不一的動脈粥狀硬化現象,因為天冷血管收縮,讓動脈粥狀斑塊爆裂,加上長年抽菸,尼古丁讓血小板活性變高,在破裂處血液形成血栓卡住冠狀動脈,造成急性心肌梗塞。

幸好4人均在發病3小時內的黃金治療時間到院治療,經施以氣球擴張術和心臟血管支架置放手術後,未造成遺憾。

不過,一個下午接到4名急性心肌梗塞個案,已從事心導管手術15年的黃士鏗直說,數量密集到破了他的紀錄。

出現胸悶、冒冷汗速就醫

黃士鏗說,今年秋末天氣較為怪異,往往白天氣溫高,到傍晚又突然冷風四起,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發生心肌梗塞的高危險季節,但有6成民眾心臟有問題,卻因沒有症狀,民眾多不自知,提醒民眾若出現胸悶、呼吸困難且冒冷汗,症狀持續半小時以上就要趕緊就醫,也盼民眾遠離菸害。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量血壓 左手多比右手高

 
 
若兩手血壓不一,應以左手量測的血壓數值為準。

 

Q:我常用腕式血壓計量血壓,但左手血壓總比右手高,兩手血壓有異,正常嗎?以哪邊為準?

A:人體心臟位置偏左,當血液經心臟跳動送出時,因左手血管距心臟較近,血壓確實會比離心臟較遠的右手血壓高,這是正常現象,而血壓數值,也應以較高血壓數値的左手為準。
但若雙手血壓數値相差10毫米汞柱以上,就差太多了,應就醫檢查,了解是否由疾病導致。

 

右手較高恐有病

建議量血壓時雙手都量,正常情況是左手血壓略高於右手,但若右手血壓較左手高時,應注意是否有心血管阻塞或狹窄等疾病,要快就醫檢查,以利釐清是單純體質導致,或是有著心血管疾病,及早用藥治療。

 

諮詢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群耀、衛生署雙和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祝年豐

採訪整理:記者沈能元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