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 16 Fri 2016 20:11
【 乾脆分手 藕斷不絲連 】
【 乾脆分手 藕斷不絲連 】
分手,是愛情裡最難修的課題。曾經相愛相戀的兩人,曾經濃烈的糾纏的感情,怎可能說分就分、說斷就斷?於是,這世上天天有人上演分手又復合、復合又分手的爛戲碼,糾結的愛恨情仇最後總落得兩敗俱傷的結局。
既然都決定要分手了,就分得乾脆一點、乾淨一點,慧劍一斬,情絲盡斷,雙方都得一個痛快吧!
善用正面能量 改變自我療情傷
孟郊的去婦詩說:「妾心藕中絲,雖斷猶牽連。」比喻表面關係斷絕,實際仍有牽連,多指男女間情意未絕。
古時候如此,現代亦是如此,如果真的要分手了,而且想分得乾乾淨淨,那就得藕斷,但不要絲連。
美洲的印第安人有一種很特別的觀念,他們認為男女之間的性愛行為,即使只有一次,也會使彼此產生長達7年的心電感應。
其實,男女之間不一定要有性行為才能產生這種特別的情形,只要是刻骨銘心的愛過,我想不只7年,甚至一輩子都會有感應。
很多分分合合的情侶,即使分手了,仍會想念對方,在能量學來講,一點也不足為奇。
以「心電感應」來說,只要有一方還愛著或思念著對方,對方一定能感受到的,久而久之,也會開始懷疑起自己是不是還愛著對方?於是就上演了藕雖斷,絲仍然糾纏不清的戲碼。
不想讓「歹戲」繼續「拖棚」,就得「改變」。電影《頭彩冤家(What Happens in Vegas)》中,女主角被迫分手後,為了治療情傷,去拉斯維加斯瘋狂玩樂,甚至和陌生人結婚。
這段婚姻所產生的問題,逼著女主角去面對現實的生活問題,甚至她自己,而這也使女主角最後整個人煥然一新,連前男友看到,都忍不住想與她再續前緣。
其實,女主角雖沒有刻意治療情傷,但是她調整生活方式,改變自己的心態,不但贏得上司的肯定,甚至為自己找到真命天子,這就是改變自我能量的最佳例證!
兩性作家女王說:「把自己變成愛情市場的強勢買方。」其實,不管我們是強勢還是弱勢,是買方還是賣方,都得把自己變成具有充分正面能量的人,這樣,不管我們拿到好牌或是爛牌,都不會迷失自己!
【 文/楊嘉敏 】
- Dec 16 Fri 2016 20:05
【 是愛還是愛情? 】
【 是愛還是愛情? 】
喜歡一個人,總是處處希望他好,每每看到、聽到對他有益的事情,總會為他設想,為的就是希望他開心、幸福。
這樣的「愛」是無私的。「愛情」多了一個「情」字,是感情、心情和情緒的混合體。
「愛情」是自私的,是獨占性強的,也是不容分享的。「愛情」強調唯一;而「愛」,是分享、是關懷。
前些日子 ,某個知名人力公司男性主管在媒體上公開大放男性沙文厥詞,將個人感情世界訴諸「三多」愛情觀點:認同一夫多妻制、自我多面愛情角色及其多重愛情人格。
心中想念的是知名女藝人,卻公開放話要將前妻娶回來,這實在是超「瞎」的愛情論點,讓我突然想起愛情上尉KEN說過:男人在愛情裡要「超殺」,令女人覺得難忘,懷念這個優雅的男人,而不是「超瞎」、白目、自以為瀟灑。
最近,身邊也有一些女性朋友說分不清自己談的是愛還是愛情?問她對對方的感覺如何?
她也只說是欣賞這個男生,男生有需要協助或請她幫忙的地方,她總會盡心盡力全力以赴。
再進一步問她:「那妳想不想跟他獨處或約個會呢?」她顯得不是那麼積極,好像少了一些衝動,缺乏心動的感覺。
是的,就是「心動」的感覺!當愛情來的時候,我們不但會感應到,更會「被電到」。
那是一股情的「交流電」,妳跟他都會自然感應。
愛情愛情,不但萌生愛苗,更會情感流露,在心裡會覺得一股甜甜的喜歡,才掛完電話 , 就有種急欲見到他的衝動;總是無時無刻不想到他,想著此刻他好嗎?
在做什麼呢?開不開心?他也在想我嗎?想到他對我曾說過的話,嘴角泛起一絲甜蜜笑意。兩個人的愛情就是這麼神奇!
是愛?還是愛情?妳分辨清楚了嗎?【 文/朱衛茵 】
- Dec 16 Fri 2016 20:01
【 理智分手 展現風度 】
【 理智分手 展現風度 】
有些男人很頑強,明明女人已經提分手,也說好到此為止都不要見面、不要干涉對方了,男人還是執意說:「我們見個面,當場說請楚嘛!」
拜託!女人說得還不夠清楚嗎?都已經說要分手啦!還要說得怎樣清楚?是聽不懂國語嗎?
有些男人則是繼續裝傻,天天打電話對女人噓寒問暖。若是女人掛電話,男人就改傳簡訊。
這樣又何苦?只是讓女人覺得你很煩、很難纏而已。
還有男人會選擇最老招卻最容易感動女人的方式─在樓下癡癡的等待。若是烈日當頭,或許會曬到中暑或是昏倒就醫也不一定。
若是下雨天,就可能淋到感冒或是發高燒也不一定。女人在乎的確就是那一份心,男人只要有等不到女人原諒就寧可一輩子都站在原地等待的決心,確實可以打動女人的心。
但,不一定會得到完整的原諒。畢竟感動與原諒是兩回事。
最令人害怕的則是男人揚言:「妳若是不和我複合,我就燒了妳家。」
或是說:「我死給妳看,當了鬼都不會原諒妳。」甚至直接軟禁女人,或是拿刀拿槍當街追殺的,這些都令人感嘆:何必要愛妳愛到殺死妳?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在愛情裡都要有足夠的修養。當有一方不願意繼續的時候,自己就要保持冷靜,理智處理,而不是當面數落對方的不是。
和平分手,表現出自己優雅的一面,或許還會讓人永生難忘,甚至心生點愧疚呢!做個心胸寬大的情人吧!
至少不會傷到任何人,也不會難堪或鬧僵,將來見面還留有一份情。【 文/夜函 】
- Dec 16 Fri 2016 19:51
【 磨呀磨老夫老妻磨出好默契 】
【 磨呀磨老夫老妻磨出好默契 】
情侶,多半一個是多話的人,另一個則往往不太愛說話,還滿少看到兩個人一樣愛講話的。
說這是互補也好,說是八字合也好,但個性不同的人,交往時,磨合期往往磨得雙方都很難過。
一個友人在他的臉書上寫說:「愛除了是一種無私的付出之外,還有無限的包容但不是縱容,是體諒,是關心,是呵護,是照顧,錯的會懂得指出來,這才叫磨合。」
但如果是老夫老妻呢?多年磨合下來相處的模式,已不叫「磨合」了,而是一種相處的默契。
1.無辜的寵物 往往只是代罪羔羊
在韓片《牛鈴之聲》這部電影裡,我們看到一對農家老夫婦的相處,沈默寡言的老農夫忙於農務,連帶妻子也跟著下田忙個不停,但是她滿嘴碎碎唸著她有多命苦,跟著他沒一天日子清閒,叨唸他為什麼不學人家用「鐵牛」耕作、灑點農藥,他們就不必那麼辛苦日日彎腰忙著插秧、除草、割稻。
嘴裡嘟唸著、埋怨著說她人不如牛,老公對老牛的關心都比她還多、比稻田重要。
這景象讓人看得笑到不行,家中養著寵物的情侶,也常見類似的情況發生。有的吵著吵著,可能為了一隻狗、一隻貓而離異,但實情是,兩個人並沒有度過磨合期,感情早就出問題,那隻動物只是無辜的代罪羔羊。
女人的碎唸 是關心是疼惜
看看人家老阿嬤,再怎麼愛唸、愛抱怨,都只是唸在嘴上,並沒有把怨放在心裡,反而是對丈夫滿滿的疼惜,為他不方便行動的腿、生了病還是要下田的辛苦歲月心疼,所以,她也跟著忙,每天帶著熱騰騰的中餐,與丈夫共享。否則,有那麼多的怨,早就離開了,哪還會說:「萬一你死了,我是沒法獨自種田的,會很快就隨你走的……」
2.他的沈默 是包容是扶持
相對於聒噪,沈默的一方,難道付出就會少嗎?他的沈默,一方面是享受妻子的關愛,一方面則是包容著她的各式合理與不合理的要求。眼中則流露著對另一半的愛戀,難得因為求醫到鎮上去,看完醫生之餘,老農夫帶著妻子到照像館拍照,對照著家裡那組照片,不難看出,他們夫妻兩每隔幾年就會去拍一組照片,而且沈默寡言的老農夫,也唯有在妻子的逗弄下,才會開懷一笑。
3.磨合感情 也磨出相處默契
什麼人可以最能讓我們放心開懷的笑,往往那個人就是我們最愛的人,有時愛不見得要多麼的轟轟烈烈,而是平平凡凡中,能讓我們心靈得到歸屬和平靜,那就是我們的最愛。
4.把愛化為行動 彼此體會真切關愛
或許現在的人,受愛情電影、羅曼史小說的影響,總覺得,愛,就應該說出來。
是的,既然愛了,何不說出來呢!然而相對於「只愛不做」的愛,還不如把愛化為實際行動,讓人真切感受到關注、疼惜和關愛,就像老農夫會操煩著家裡、操煩著老阿嬤,雖然他都不說,但他沈默的努力工作,為的就是這個家,為的就是提供無怨無悔跟著他一起辛苦的老婆,一個安全無虞的保障。
雖然老阿公不說,但老阿嬤也深深體會得出來,這不只是磨合了,而是一種多年磨練後的甜蜜默契!【 文/蘇士尹 】
- Dec 16 Fri 2016 18:59
【 婚姻配不配 相對眼再說 】
【 婚姻配不配 相對眼再說 】
談到夫妻宮,殘陽認為需要配觀雙眼與兩性婚配的關連。眼睛是靈魂之窗,顧名思義,眼睛裏涵蓋了一個人真實的內心世界。
古時,達摩祖師曾說:「面相若十分,眼睛就占一半。」可見雙眼在相理領域的重要性。
良好的雙眼要如何辦認?提供「觀眼7法」:秀而正、細而長、定而出、出而入、上下不白、視久不脫、遇變不眊等。
白話文意思是:好的眼睛相理多半是眼神要強、眼珠子要正、眼形要細長、黑睛要比白睛多、黑白之間亦要分明、眼神要聚光、要充足有威、要能處變不驚等。
真正完全符合這7種原則眼睛的人,實在少之又少,一般只要能接近6、7成者,定是出類拔萃之人,若只有2、3成,只能說是普通人。
眼睛就如同一部機器的儀表板,以中醫的觀點,眼睛在人體,可解釋為腦組織和五臟六腑的總樞紐或總開關。
一個人身體的機能運作順暢與否及本質上的強弱,從眼睛相理就可辨識端倪。
孟子也說:「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眸子瞭焉,胸中不正,眸子眊焉」。
更何況,兩性互動之初,心生愛苗之犢,都是透過眼睛來傳達情愫。難怪古人常說:「情人眼中出西施」了。
今日,我們的社會習慣以貌取人,也喜歡看到「俊男」配「美女」,若不符合此原則,旁人就會藉機嚼舌根,殘陽必須強調,世俗認定的俊男或美女,並不一定符合相理學上的優良原則,要論定男女配對的好壞,最終的標準還是:相理美遠大於世俗美!
殊不知許多看似登對,一方被另一方眼睛「電」到的伴侶關係,最初也都濃情蜜意,為什麼最後還是分手離異?
此乃,因為大多數人的相理並非全然完美無瑕,外行人也看不出所以然,而當個人的運勢走到較差的相理宮位時,通常就會做出「在不對的時機選到不合適自己的人」之憾事,於是乎,終究容易以分手收場。【 文/殘陽 】
- Dec 16 Fri 2016 18:55
【 親情宿緣 發揮慈悲心 】
【 親情宿緣 發揮慈悲心 】
目睹夫妻吵吵和和,過來人會用台語說一聲:「這是夫妻相欠帳。」
若目睹現代父母養小孩,費用和帳單齊飛,恐怕同樣要感嘆:「上輩子欠他們的。」
每到學期初,忙著交學費、教材費、伙食費、安親費,以及有了小孩而出現的額外支出,「欠他的」這種感覺更異常強烈。
舉個慘烈的例子,我兒子喜歡玩水,拿個廚餘桶和臉盆,便可到浴室或廚房玩上幾個小時的水,這段時間內,水龍頭維持供水狀態,嘩啦啦流,什麼環保節能他充耳不聞。
我家自來水費寄來,動輒幾千元,我只好也嘆一句:「真的是欠他的。」
所以,爸媽們,關於養育兒女的高費用,你怎麼看,是否只能聊供安慰的說:「上輩子欠他們的。」
容我這個爸爸將融合密宗和大乘佛法的「阿底峽尊者修心七要」中,那句「於怨敵恆修」的口訣稍做修改,變成「於宿緣恆修」,當成我們和兒女「上輩子相欠」的觀點。
「於怨敵恆修」原來的意思是「永遠要為那些令我們嫌惡的人發慈心和悲心」。
這樣想吧,兒女來花我們的錢,是我們在還「上輩子欠的帳」,然而,他們來當我們的兒女,姓我們的姓,聽從我們的指令(當然,頗多的時候,是被不聽話的兒女氣到七竅冒煙),如果親情是一段段的宿緣,安住在這些宿緣裡,就把「養兒育女」當作是我們的「修」。
我不知道這樣的解釋,符合偉大尊者最初傳下的教誨嗎?原本是要啟示我們如何化轉逆境為喜悅的,然而,現代家庭內充滿如此多的暴力、窒礙、困難和衝突,顯然,多數的親子關係仍難安住在現世的宿緣內,最後,便成了「相欠帳」的「孽緣」。
◆◆◆ <獻計>
「現代複雜的親情,又不是11世紀阿底峽尊者活著時所體驗的印度和西藏。」
當我在一次父母成長團體分享「於宿緣恆修」時,得到這樣的回響。
我說,對啦,但有一件事是沒有變的,要與孩子和好、相處融洽,父母仍需要極大的「慈心和悲心」,只有「愛心」常令父母失去方寸。
能夠這樣想,也許能將父母帶入另一種悟境。雖然,每個月我收到水費帳單,仍不免頑冥地哀嘆一番,難道是上輩子欠自來水公司的嗎?【 文/呂政達 】
- Dec 16 Fri 2016 18:50
【 男人的背叛 女人的重生 】
【 男人的背叛 女人的重生 】
在我們這一代,以及下一代,或更下一代,外遇已經成了婚姻的附帶品,有婚姻就有外遇!
或者曾經有過外遇,或者在最近,或數十年後,有人即將外遇。
在《完美:一個背叛與重生的故事》一書作者朱莉‧梅茲(Julie Metz)身上發生的事並不新奇,和許多人的,其實大同小異,她的配偶有了外遇。
許多人有相同的故事,而且這「許多人」,其實就存在在你我之間,存在在台灣社會不同的角落裡。
我們遭遇相同的悲劇,而有人沉淪,有人昇起。
麥可傑克遜說過:如果整過容的人都出城去,好萊塢會變成一座空城。套他的句型:「如果在婚姻中曾經外遇過,或曾經幻想過外遇(雖然沒實行)的人都離開地球,我們的星球可能會只剩下單身男女。」
◆◆◆ 超完美外遇 妻子總是最後知道
朱莉的故事雖則離奇,其實非常普通。她在四十三歲時喪夫。丈夫亨利是猝死的。
對身邊人的突然消逝,我們最初的情感多數是內疚,因為再沒有付出和彌補的機會了,因此便想起許多對方的好處及自己的虧欠。
朱莉在對丈夫的愛和懷念裡掙扎。她帶著六歲的女兒麗莎,設法要如常生活下去。
她的療癒方式包括找一個情人來代替丈夫,但是無效,最後,把她拖出喪夫之痛的還是亨利自己。
在死後,他讓妻子發現了婚姻的真相。
這個愛妻女愛家庭的丈夫並不忠實,他一直在外遇。而且最糾結的對象竟然還在兩夫妻的生活圈裡。
那是他們的鄰居,家庭好友,女兒麗莎最要好的玩伴艾美的母親凱西。
無數次,亨利與凱西在某處翻雲覆雨的時候,朱莉正在幫忙照顧凱西的孩子。
無數次,在家庭聚會裡,凱西和亨利用貌似玩笑的方式在朱莉面前調情,而兩人互動時的乖異和不合理,朱莉完全視而不見。
也像所有外遇事件,在當事人知道之前,其他人其實都早已知道。只是沒有人覺得應該說出來。
◆◆◆ 從攻擊到原諒第三者 出軌者才是問題所在
亨利留下了一切,除了他與凱西的電子情書,朱莉發現他還與其他人通訊。
以寫書為藉口,每次出門收集資料時,他也同時獵豔。
她跟丈夫的每一個情人聯繫。從這裡開始,朱莉的外遇故事轉了向,從被背叛,轉到了重生之路。
去找第三者不是什麼新鮮作為。我相信多數的被害人,如果有機會接觸第三者,都會去試一試的,或者去打擊對方,或者去哀求對方。
朱莉因為丈夫已經死了,不需要哀求,所以她是去攻擊的。她把憤怒發洩到那些女人身上,咒罵她們
過去偷竊過自己的丈夫。那些女人們各有反應,而朱莉故事的不俗之處在,她原諒了這些女人,並且與其中兩位成了朋友。
婚姻中的外遇,如果背叛者是男人,到最後往往成為兩個女人的戰爭,而那個始作俑者就沒事人一樣去發展第四者。
偷竊事件裡,警察會去抓小偷,傷害事件裡,所有人會譴責兇手,但是碰到外遇,妻子通常會放過那個「兇手」或「小偷」,卻極少有當事人自覺真正的問題其實在那個出軌的人身上。與任何人無關。
◆◆◆ 透過外遇對象 拼湊出男人真實面貌
做為背叛者,無論身前死後,亨利其實是個非常悲哀的角色。
他生命力旺盛,想在人世間出人頭地,但是方向轉到了以獵豔為能事,他的外遇,其實是不同的展現自我的方式。
因為一個女人的愛對他來說太少,他需要大量的關心、大量的注目。
只要妻子的眼光稍有暗淡,他便去其他的女人身上找尋。這種尋覓無休無止。底層其實是自身的不圓滿,他無法靠自己滿足自己。
朱莉在與亨利的女友們接觸時發現了這一點。兩個人婚姻十來年,處於慣性裡,她事實上已經不理解她嫁的那個男人了。
而這些女人們各自擁有亨利的碎片,透過這些女人,朱莉才拼湊起這個男人的全面。
◆◆◆ 學會接受不完美 成就完美的人生
我們的人生其實主要由許多「多餘的部分」組成,在生活中,又逐漸添加那些多餘的部分。
朱莉在亨利的背叛中得以重生,某方面來說,是亨利的外遇對象讓她看到了真實的亨利,從而明白:這一段古怪扭曲的婚姻中,其實也存在著一些美妙的無可替代的「形體」。
雖然傷害太深,原諒很難。但是,至少朱莉在日後的感情中,學到了從蕪雜的生活中辨認出其中最美妙的那個形體,之後,把多餘的部分拿掉就是。
接受不完美,才是最完美的生命形式。【 文/袁瓊瓊 】
- Dec 16 Fri 2016 18:44
【 愛 不是用試探得來的 】
【 愛 不是用試探得來的 】
在感情上,總有人喜歡用試探的方式來確認對方是否真的在乎自己,而這樣的人通常都是很沒有安全感的,非得藉由試探來增加自己的信心,但是,試探出來的結果,真的就會感到快樂、感到安心嗎?
有些人喜歡用消失的方式來試探情人。他完全不跟妳聯絡,不管妳打多少通電話和簡訊,他就是不回應,他的朋友也一問三不知,他整個人似乎在妳的生活中消失了,妳開始擔心他怎麼了?是不是發生什麼事?於是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這樣的試探真的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嗎?其實並不盡然吧!說不定有人會誤以為這是要分手的意思呢!
試探如果做得太多、太超過,只會把對方的耐性給磨光,更會提早讓這段感情結束!別再用各種方式去試探、證明對方是愛妳,重點是,請多給自己一點信心。【 文/小花 】
- Dec 16 Fri 2016 18:40
【 交響情人夢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
【 交響情人夢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
愛情有種魔力,就是把自己變成另一個理想中的自己。有時是為了能與對方齊頭並進,有時則是盼望能給予生命另一種沾上甜蜜後的厚度。
不管是哪一種,戀愛為平凡的生活激起漣漪,至於波紋能散到何處?永遠是個未知數。
《交響情人夢》電影版《交響情人夢 最終樂章 前篇》接承日劇結局,敘述千秋王子和野田妹到巴黎求學,千秋王子擔任擁有傳統歷史的盧馬列交響樂團新任指揮,野田妹則努力要通過音樂學校的中高難度測驗,希望自己能和學長千秋王子同台演出。
然而,千秋王子發現盧馬列交響樂團成員們散慢懶惰,音樂水準參差不齊,要帶起這些團員表演,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而野田妹雖然也是音感超強的鋼琴學生,但她很快地發現,音感強、記憶力好,其實離天才還有一大段距離。
兩個在巴黎同居的愛侶逐漸發現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音樂上遇到的困境也等同於愛情裡的寫照。
千秋王子在愛情與音樂間顯然只能專注一項,野田妹聆聽千秋王子在台上表演「巴哈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時,她發現自己想和千秋王子同台表演的夢想猶如癡人說夢,根本遙不可及,感觸良多而獨自落淚。
那淚水是一種領悟,一種瞭解原來自己和所愛的人之間的差距。
你期望能變得和對方站在同樣的水平線上,不管是生活價值觀、學經歷、興趣、脾氣個性,種種與生俱來的先天背景,都能透過後天磨合而產生共通點。
野田妹的心酸領悟並不在於她的雙手能否掌握樂譜間的樂理精神而彈奏出動人樂章,而是和千秋王子的距離,是那麼遙不可及。
過去,人們總愛用「門當戶對」作為一對愛侶應不應該在一起的基本設定,新時代來臨,門當戶對這個觀念已然落伍,但這些愛人間的磨合,不也是另一種「門當戶對」的考驗?
其實有些天賦本來就不是靠努力就能追趕得上的,愛情也不見得是靠「努力」的指數來決定兩人心跳頻率能否達到同燈同分。
特別是愛情,本來就不是以努力來取決升降資格,愛情裡有著基本順眼/順耳法則,先天氣味相投,才有機會進入下一關卡面試。
《交響情人夢 最終樂章 前篇》點出了一般愛情片裡都避開不談的元素,也就是談論「我們是多麼不同的兩個人」。
只能說,愛情的現實差距,需要理想來支撐冒險浪漫,但不需要因為現實分野而否決相愛的機會。【 文/羅斯提 】
- Dec 16 Fri 2016 18:34
【 情人的陪伴 比誰都好 】
【 情人的陪伴 比誰都好 】
一段穩定關係中的另一半,其實是靠近自己最親密的人。
很多人小時候會跟家人、朋友膩在一起,但當你遇見某個人的時候,你卻都是跟這個人膩,你會定時打電話關心他正在幹嘛,就為了想掌握他一天的活動,不管有沒有同住在一塊,你會希望不斷地跟他講話,把你腦裡想說的話都跟他說,想聽聽他的意見和看法,就算是問他晚餐該吃漢堡好還是便當好,當你的一切生活步調都需要他的時候,這個人就是你最親密的伴侶。
◆◆◆ 因為愛 重視兩人之間的約定
我以前常跟朋友說:「情人都是過客,朋友才是最重要。」那時年輕氣盛的我,總認為說出口的話就要做到,於是當身旁的朋友們失戀或心情低落時,我就會排除萬難挺身而出,就算跟當時的男朋友大吵一架甚至鬧出分手也在所不惜,就只為了要證明「朋友才是最重要」這句話。
只是,當自己認識的人愈來愈多,遇見的事件也不少,有時很感慨人與人之間的約定竟然如此容易動搖。
先前約定好的事情,可以因為氣候或心情上的關係而取消或爽約,就算是家人,也經常失約。
這種感慨通常在有另一半陪伴的時刻特別明顯,也讓我回想自己過往對待戀人邀約的態度,我發現愛情真的有種讓人不自覺赴約的原動力。
很多人的家人與所謂的知己,都不及你當下的另一半,我是指有用生命在認真看待你們倆情感的另一半,一個願意重視你們之間約定的另一半,便是一個認真愛你的另一半。
◆◆◆ 因為愛 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我相信以下這些因為愛你而願意付出的行為是家人和朋友都比不上的,例如遇見雨天,懶得出門的人多得是,但你的另一半卻願意冒著雨陪你在外奔波,甚至幫你跑腿,只為了減輕你生活壓力,不讓你有更多負面情緒。
當你累了,他願意幫你按摩或主動放洗澡水;當你想哭時,他願意給你肩膀與安慰;
當你正猶豫怎麼做選擇,他願意給你中肯意見;當你做錯事,他願意挺身而出指點你哪裡不對;
當你不知道該怎麼跟家人協調,他願意為你往前跨出一步。
我並不是說陪伴你是家人、朋友或情人的義務,家人和朋友本來就有自己的生活要忙碌,因為不常見面而疏忽關切彼此是可以諒解的,沒有人是應該要花時間聽你廢話連篇,只是我們要懂得感謝他人將自己珍貴的時間用在我們身上,尤其是當另一半認真陪你做你的事時。
◆◆◆ 因為愛 無私奉獻自我
你可以明白,為什麼吵架過後,有人會主動道歉?為什麼可以毫無保留地讓你做主去選擇?
為什麼明明心不甘情不願,我們還是耐住性子去配合?這些行為都叫做愛,是一種愛到無私的表現,可惜置身其中的人總是很難察覺它的存在,通常要在外受了點挫折,才會猛然體會到對方這種愛的表現。
我想告訴大家,近在身旁守候的情人比你生活中的任何一個誰都好,因為當我們自身有困難時,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在當下及時反應的動作。
嘿,有情人的你們忽視了彼此的存在多久了?請多抽空陪伴你的另一半,陪他做想做的事情,即使是閒話家常、散步去便利商店也好,而有另一半陪伴的人,也別忘記要感謝有他的陪伴喔!
【 文/亞美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