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眼科,頭髮,指甲,甲溝炎 (7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低頭族當心 眼睛恐30歲 就老化 】

◆◆◆ 注意3徵兆

說到更年期就想到中年婦女,其實眼睛也有更年期,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指出,年紀愈大、眼睛往往就有愈多毛病,不管男女通常在55歲以後就會面臨眼睛老化問題,從而衍生各種眼疾,如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

不過,近年也發現,因為低頭族現象盛行,現在有許多人年紀輕輕,眼睛就已提早老化,提醒若出現以下這3種徵兆,就代表眼睛已有老化跡象,應趕快就醫,平常也要注意呵護雙眼、避免用眼過度。

我的眼睛怎麼了!年紀輕輕眼睛就老化的現象相當普遍,陳瑩山醫師表示,最近就收治一名約30幾歲的女性上班族,主述有眼睛紅、乾澀,以及看近看遠都不清楚的症狀,檢查發現其睫狀肌充血,導致看近時容易痠、麻、脹、痛,以及視力模糊,且又有老花眼,造成看近也不清楚。

詢問後也發現該女因工作忙碌、回家又時常滑手機和平板,每天用眼高達12小時,導致眼睛老化快速,彷彿50歲的眼睛。

◆◆◆ 【先了解】

女性到52歲以後,幾乎9成都有乾眼症,主要是因為停經、缺乏荷爾蒙,而老花主要在40歲以後出現,但現在這些都有年輕化趨勢。提醒若眼睛有以下3症狀,代表已有老化跡象。

◆◆◆ 眼老化3徵兆

1、乾眼症
眼睛常很乾,甚至眼周會痠麻脹痛、視力模糊。

2、飛蚊症
看到很多小黑點,尤其是盯著空白地方。

3、老花
看近不清楚、很吃力,尤其是看書報小字很模糊。

◆◆◆ 【這樣做】多吃深綠蔬菜

可以攝取有益眼睛的葉黃素,每天約10毫克就足夠,從食物中要達到這樣的量也不困難,每天1顆蛋、煮熟深綠色蔬菜1碟,如菠菜、地瓜葉等,以及切塊1碗黃色水果,如芒果、黃西瓜等,就可以達到足夠的量。

◆◆◆ 外食吃保健品

若是飲食不均衡的外食族,或長時間用眼的上班族、被診斷有黃斑部病變的患者,可多補充葉黃素,規律服用才能維持濃度穩定,最好在飯後吃,因葉黃素為脂溶性,飯後配水服用較好吸收。

◆◆◆ 有異警覺就醫

若發現眼睛就算休息還是很乾,或是本來有飛蚊且數量和形態突然改變,還有視力模糊、看不清楚等,最好趕緊就醫檢查。

平常也應避免眼睛過於勞累,像是隱形眼鏡不可戴超過6~8小時,每用眼30分鐘就休息一下。

◆◆◆ 【醫師說】

平常飲食也要注意,通常對腦和心血管好的食物,對眼睛也會好,例如多吃魚、新鮮的蔬果,少吃油炸和加工食品。

【 文/陳瑩山醫師/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白內障非老年人專利 】

◆◆◆ 與10年前相比 青壯年白內障 增2.9倍

視力變差了!白內障非老年人專利,青壯年族群也要當心,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主任孫啟欽指出,從健保數據中可發現,近10年接受晶體手術置換的20∼54歲患者,在各年齡層白內障患者中,佔比增加2.9倍,除了因白內障患者病識感、確診率提高外,長時間使用3C產品誘發高度近視等族群的增加,也與白內障年輕化有關;

眼科醫師陳明則指出,隨著晶體手術科技的進展,以及多種人工晶體問世,也讓患者有更多選擇,避免視力退化。

據健保署數據顯示,民國94年時,20∼54歲晶體置換手術者佔全數的7%,而至民國103年時,佔比已躍升至20%,增加近2.9倍,孫啟欽醫師表示,以往白內障好發年齡介於60∼70歲,主因為水晶體隨著年紀老化而混濁所致,然而像是高度近視、糖尿病等都可能導致白內障提早發作;

陳明醫師強調,服用如葉黃素、維生素A、C、E等雖有眼睛保健功效,但對確診白內障患者來說,並無治療效果,目前僅能倚賴白內障手術治療。

◆◆◆ 【先了解】近視增風險

近年3C產品普及,長時間注視小螢幕,導致近視威脅增,而超過600度的高度近視,則會提高水晶體混濁機率,建議使用3C產品仍應適度休息,而若已屬高度近視者,更應維持良好用眼習慣,避免出現視力模糊,提早面臨白內障症狀。

◆◆◆ 【這樣做】應手術治療

傳統手術是待白內障成熟,再使用囊外切除手術,但易延長視力惡化時間,目前白內障手術主要採超音波晶體乳化術或雷射手術,配合人工水晶體植入,而人工水晶體的選擇則可依需求,從健保給付到可增加視覺敏感度、改善水晶體調節能力等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需自費約數萬元。

◆◆◆ 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若缺乏控制易引起血管病變,導致視網膜血管受損,而增加罹患白內障的機率,糖尿病患者應謹記規律運動、控制飲食,另外,過度用眼易讓眼睛肌肉僵硬,影響視物焦距,而增加近視的威脅,建議緊盯螢幕一段時間後,應至少休息2∼3分鐘,並可閉眼休息,或是望向遠處讓眼睛肌肉放鬆。

◆◆◆ 營養品補充

像是葉黃素、維生素A、C、E等營養素有助眼睛保健,但建議仍是依照個人需求,諮詢醫師再行使用,且應依照建議服用劑量,平時保持均衡飲食習慣,從天然食物如各色蔬果中,也可獲取豐富的營養維生素,不用刻意倚賴營養品補充,若是已有白內障,仍應儘快就醫檢查治療。

◆◆◆ 【醫師說】

現今白內障手術時間僅要約15∼20分鐘,配合電腦影像儀器的檢查,也可更準確地放置人工水晶體,成功率相對提高,且術後恢復良好,不用像傳統手術需住院療養。

陳明 醫師說不同的人工水晶體有不同的效果,例如可選擇散光矯正功能,或是多焦點功能等,有助調節視力清晰度,白內障患者可多與醫師溝通,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

【 文/孫啟欽醫師/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陳明 醫師/眼科】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春季過敏性結膜炎 增3成 】

過敏性結膜炎患者,易眼睛充血發癢。春季是黴菌易增長的時節,加上花粉、塵蟎等過敏原,而易誘發過敏性結膜炎。

國泰綜合醫院眼科醫師胡君怡表示,春季潮濕環境易誘發季節性的過敏性結膜炎,根據臨床觀察,過敏性結膜炎患者比起平常約增加2~3成。

除了本身有過敏體質,若還有乾眼症的問題,更容易造成過敏原不易藉由淚液排除,而增加過敏性結膜炎的發生率。

花粉塵蟎黴菌 易誘發

胡醫師表示,過敏性結膜炎在春季,可能因花粉或居家種花草,還有潮濕環境使得黴菌、塵蟎滋生誘發,都易讓眼睛接觸到這類過敏原。

症狀可見眼睛紅癢、眼皮腫,且常伴隨流鼻水、打噴嚏的過敏現象,並有透明狀的分泌物,患者也容易因揉眼加重症狀。

治療可配合點抗組織胺眼藥水,幫助止癢,抑制過敏反應,或可依照患者病情,適當搭配類固醇眼藥水或口服抗組織胺,改善過敏反應。

胡醫師表示,門診中一名40歲的男性患者,本身有乾眼症,近期出現眼睛發癢、發紅2~3天,且伴有透明狀的分泌物,由於淚液較少,過敏原如塵蟎易附著在眼睛,研判患者近期因處在潮濕的環境,眼睛附著的過敏原也難以排出,因此易誘發過敏性結膜炎。

經點抗組織胺藥水,以及搭人工淚液的補充,症狀終於有所好轉,也提醒患者應定期清潔居家環境,降低環境的影響。

平常應注意清理居家床鋪、地毯、絨毛玩具、窗簾以及浴室、毛巾等,可配合烘乾方式幫助清除塵蟎等過敏原。

發癢時,可適當冰敷緩解,避免揉眼,以免細菌感染,或可能因手接觸到病毒,發展成感染性結膜炎而更紅腫。

應定期清理居家床鋪,遠離過敏原如塵蟎。
【 文/胡君怡醫師/國泰綜合醫院眼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指甲洩漏你的身體秘密 】

日本皮膚科醫師東禹彥在《指甲-疾病的警報器》一書中回憶,一名66歲的伯伯,有天突然發現自己的指甲好像膨脹一樣,變得又圓又大,很像鼓搥的形狀,他緊張地問醫生:「我的指甲從來沒有這樣,一年前才開始的,這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你是否曾仔細看過你的指甲?可別小看他們,除了指甲本身的疾病,例如灰指甲(甲板增厚、指甲變黃、咖啡或白、指甲呈粉狀),指甲的形狀、指甲表面的變化、顏色,都能透露出你的健康狀況。

◆◆◆ 杵狀甲,原發性肺癌?

那名伯伯的指甲就是所謂的「杵狀甲」,一般認為是指尖的血流量增加、指甲的軟組織肥大所造成,最典型的特徵就是當指尖彎曲時,指甲根部上面的皮膚與指甲呈現220度的角度(正常為160度),通常與心、肺方面疾病如肺氣腫、先天性心臟病等相關。

東禹彥醫師心有懷疑,就讓伯伯照了胸部X光,發現右肺下方有白影,經診斷後竟然是「原發性肺癌」。

以杵狀甲而言,日本的研究顯示,原發性肺癌產生杵狀甲的比例高達60%,而且,甚至出現在許多肺癌初期症狀,如咳嗽、血痰、胸痛等都還未具體出現之前;所以,杵狀甲的症狀可以說是該疾病的早期探測器。

◆◆◆ 匙狀甲,缺鐵性貧血?

所謂的「匙狀甲」是指指甲中央凹陷,兩端翹起,像湯匙一樣,這通常與缺鐵性貧血有關,而且多半發生在女性身上。

缺鐵性貧血一般會伴隨有容易上氣不接下氣、易疲勞等症狀,但這些大多是慢慢顯現,因此最明顯的就是指甲的變化。

不過,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莊雅慧也說,並不是每個有匙狀甲的人都有貧血情形;有些孩童的大腳趾也有這樣的症狀,那是正常現象,媽媽不必太擔心。

◆◆◆ 點狀白斑,是吉兆嗎?

在日本或歐洲,指甲上的點狀白斑,「白星」,被認為是幸運的吉兆。有些小朋友會以為:「啊!我的指甲上有白星(點狀白斑),一定會有好事發生!」

其實這在10~14歲孩童身上頗為常見。那是指甲外傷的結果,如果在指尖處施加壓力或擊打指甲根部,一、兩個月後,就會出現白斑。兒童常在玩耍時不小心撞到指甲,所以常有白點出現。

而在中醫看來,這樣的白斑在慢性疲勞的人身上很常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黃裕昌說,有時看到病人手上出現這樣的白點,他都會詢問病人最近是否常熬夜,或是壓力比較大?他還說,有些患者有習慣性便秘,也會出現這種白斑。

但如果是有明顯凹陷的點狀坑洞就得注意,莊雅慧醫師提到,這種坑洞有可能是乾癬、濕疹的表現,甚至也與頭頂的圓形禿有關。

◆◆◆ 指甲分離,甲狀腺機能亢進

指甲分離的成因多來自局部感染、外傷或侵犯到甲床的乾癬症。不過,甲狀腺機能亢進的人,甲板(指甲本身)與甲床(指甲下方的肉)也會出現剝離的現象,尤其好發於手部的無名指與小指。

◆◆◆ 乾、脆、軟、易剝落,要小心腸胃

除了坑洞、斑點外,還得注意指甲是否容易脫落,或變得較乾、脆、軟。黃裕昌醫師就發現一名有十二指腸潰瘍的病患,他的指甲變得較乾,且易剝落。此外,貧血的人也容易有這樣的狀況。

如果指甲變得脆、軟,則可能是營養不均衡所造成,最好注意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

◆◆◆ 你的指甲今天是什麼顏色?

許多女性喜歡把指甲塗得五顏六色,但是這樣,你就少了一樣觀察的指標。

指甲本身是透明的,而我們所看到的顏色其實是甲床血液的顏色,如果血流出現變化,除了指甲本身,也會反映在指甲的顏色上。

■ 深褐色

黃裕昌醫師表示,如果指甲呈現深褐色,表示該名患者腎虛,或是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所造成。

這樣的觀察與美國內科醫師林德賽所說不謀而合。他發現,當腎臟出現疾病時,指甲根部會有一半的地方呈現毛玻璃的霧白色,而指尖處則出現一條褐色色帶(褐色弓狀線甲)。

另一項美國調查也發現,人工透析患者有褐色弓狀線甲的比例高達36%,慢性腎病患者則有24%。

■ 白色 
當指甲發白,有可能是缺鐵性貧血引起;女性可以特別注意。

另一方面,肝硬化的患者指甲也會發白。而且,據英國的一項統計發現,除了顏色發白,有的甚至呈現像毛玻璃般的霧白色,指甲增厚的情況也不少。

■ 紫紅色

因為指甲最容易反映血流變化,女性可以特別留意。尤其當妳常感覺手腳冰冷,手指、腳趾變得蒼白,但一段時間之後卻變成紅色或紫紅色,這可能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硬皮症」的重要早期徵兆「雷諾氏現象」(Raynaud’sphenomenon)──當遇冷或情緒不穩(如緊張)、壓力增加時,因為血管收縮,十指指甲容易出現這樣的變化。

■ 黑色

在眾多指甲變化上,莊雅慧醫師提醒,當指甲變黑時要特別警覺。她曾遇到一名50歲的婦女手指甲發黑,病人以為是灰指甲,自行到藥局買了灰指甲口服藥,服用12個星期卻不見好轉,最後到醫院求診,才檢查出是黑色素瘤。

當指甲出現黑斑,或縱向黑線時,可以先觀察,如果有隨著指甲生長而往前移動,那就可能只是單純的出血,但如果沒有移動,且顏色變深、色帶變寬,就要馬上至醫院請皮膚科醫師檢查,以免像那位女士般耽誤了。

◆◆◆ 喲,你的手指怎麼會刺人!

沒想到指甲可以透露這麼多健康訊息。所以平常更要好好保養指甲,少塗指甲油,「尤其是去光水,更容易對指甲及指甲周圍的皮膚造成傷害,」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沈兆煇提醒,這些化學原料都可能引起甲溝炎,或指甲與甲床剝離。

不只指甲油,太緊的鞋子、不當的指甲修剪(剪太短),都會引發甲溝炎。

如果指甲周圍外緣有倒刺時,千萬不要硬拔或亂咬,最好是用指甲刀平剪,碘酒消毒後用OK繃貼起。

另外要注意的是,每次洗完手後,都要徹底擦乾,以免過度清潔、洗手容易造成指甲裂開,甚至與甲床剝離。

像沈兆煇醫師的習慣是,除了把手擦乾外,還會分別把每根指頭擦乾,尤其是指縫的部位,再塗上含尿素的護手霜;如果有乾燥、裂開的現象時,他建議可塗些凡士林滋潤。

審稿專家: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莊雅慧

◆◆◆ 指甲上的線條需要擔心嗎?

你是否曾看過爸爸或爺爺的大拇指上,出現明顯的直條凸起細線?它有個名稱叫「脊狀凸起」,這是老化的象徵。這些直條紋從40歲左右會逐漸明顯,尤其常出現在大拇指,且男性較女性更為常見。

■ 米氏線(Mee’s line):指甲上出現橫向白色條紋。
最常見是因為癌症化療藥物所引起的指甲變化,但也可能是砷中毒、何傑金氏病、鬱血性心臟病或其他嚴重全身性疾病。

■ 博氏線(Beau’s line):指甲上出現像洗衣板的橫向溝槽。
可能是手術、重大疾病所造成;因為手指甲是以一週0.1cm速度生長,由此可推測出指甲的主人多久前生了場重病。

黃裕昌醫師還提到,中醫的經驗指出,發生心肌梗塞一個月前,病人的指甲也會出現橫紋溝警訊。

◆◆◆ 指甲根部的月牙(甲弧影)愈大愈健康?

對西醫而言,這個說法是沒有根據的。因為月牙是指甲近端未被皮膚(後甲襞)覆蓋的甲基的一部份,因此月牙的大小其實跟後甲襞的位置有關,其中又以大拇指最為明顯。

但對中醫而言,它反映了腸胃吸收功能的好壞,月牙愈多,愈明顯,表示身體是比較健康。不過黃裕昌醫師也說,如果十指都沒有月牙也別太擔心,它就是提醒你要調整生活習慣,保養身體,或許它慢慢就會出現。【 文/楊心怡/康健雜誌117期 】

【 指甲藏健康秘密?變黃、出現橫紋小心過勞、壓力大 】

除了月牙大小,也要注意指甲底部的甲床顏色,如果指甲蒼白無血色,代表身體血虛,容易疲勞;如果甲床顏色突然變黃,表示肝火旺,最近工作壓力太大,體力過度透支。

中醫所謂「肝木旺克脾土」,因熬夜引起的陰虛火旺,會進一步影響脾陽的運化,在身體新陳代謝受影響的狀況下,便使得指甲變黃甚至發青,此時就進入「氣滯血瘀」的階段了。

指甲表面是否光滑,也代表身體是否健康,如果指甲上出現一個一個的白點,在小孩身上,代表飲食不正常或缺乏鈣質,在成人身上,則代表慢性疲勞;

如果白點過多,甚至整個甲床顏色均出現玻璃樣、霧霧的情況時,要小心是脂肪肝甚至肝硬化的前兆!

如果指甲出現明顯的直條紋路,縱紋明顯增加,而且摸起來凹凸不平時,代表身體出現老化的現象;

如果出現像洗衣板一樣的橫向條紋,則可能是因為手術或是重大疾病造成,也可能是過度疲勞、營養缺乏、過度緊繃等生活型態所導致。
所以經常觀察自己的指甲,並適時的調整生活作息及舒壓,才能夠避免身體發生更不好的變化。【 文/揉揉手的驚人療效/商周出版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頭號視力殺手 青光眼 】

◆◆◆ 年輕患增2成 配合治療控制眼壓

青光眼,是造成人類永久性失明的主因。

亞東醫院青光眼科主任張珮瑤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到2020年全世界會有超過6千萬人患有青光眼,而因青光眼造成雙眼失明的人口也會增加到接近6百萬。

過去青光眼多好發於中老年人,不過臨床觀察,近年年輕患者有增加的趨勢,20~40歲患青光眼的比例約增加2成。

有高度近視等高危險群應定期檢查,早期治療,小心控制眼壓,以免延誤病情。

根據統計,國內2015年青光眼患者約有34萬人,相較於過去10年間,平均增加6成。

亞東醫院青光眼科主任張珮瑤表示,門診中一名20歲的女大生,有800、900度近視,平常經常使用3C及電腦,最近感覺看東西無法看久,眼睛容易累,右眼還感覺霧霧的,也有畏光現象,原本不以為意,以為只是眼睛疲勞,3個月後視力惡化,就醫檢查發現右眼眼壓超過標準2倍多,

研判是眼壓過高所致,視野周邊也有達到8成的缺損,緊急配合手術,治療後右眼視力仍只能回到0.5~0.6,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先了解】高度近視 高危險群

眼科醫師張珮瑤表示,青光眼視野惡化初期只有最邊緣最角落的視野缺損,中期缺損的範圍逐漸擴大,漸漸進展到後期,大片的視野突然不見,會讓原本正常的視力急遽下降。

近年由於3C產品使用盛行,讓高度近視的族群增加,也提高青光眼罹患率。其他如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也是高危險群。

◆◆◆ 眼壓高 視神經受損

眼壓高是青光眼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眼壓的高低是由眼球中的房水決定,正常的眼壓約在21毫米汞柱左右。

當眼球內的排水道阻塞,房水排出的通路受阻,並蓄積在眼球裡面,就會造成眼壓升高。

若持續惡化,會壓迫視神經,導致視神經傷害與萎縮,形成青光眼。

◆◆◆ 【這樣做】配合治療 控制眼壓

張珮瑤醫師表示,青光眼最常使用眼藥水來控制眼壓,若屬於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因為白內障水晶體變厚,造成的眼球內的排水道阻塞,可視情況配合採雷射虹膜穿孔術,清除白內障,疏通排水道,以控制眼壓。

另一種隅角開放型青光眼,過去若點藥效果不佳,下一步往往就是進行手術,但傷口較大。

現在有小樑網雷射成形術可選擇,提供一個更安全的治療方式,恢復快且副作用小,治療有健保給付。

◆◆◆ 避免熬夜 配合熱敷

使用3C產品或是電腦,最好每30分鐘就休息5分鐘,平常也要注意避免熬夜,以免讓眼壓控制更差。

平常也可以配合使用3C後,熱敷眼睛,1次5分鐘,1天2~3次,幫助增加眼周循環與減輕眼睛疲勞。

◆◆◆ 【醫師說】

青光眼造成的傷害無法回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避免延誤病情。

高度近視等高危險群每年應做1次眼底攝影檢查,如有病變的人則應每半年追蹤1次。

【 文/張珮瑤醫師/亞東醫院青光眼科主任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3C這樣用 恐提早白內障、青光眼 】

◆◆◆ 3C這樣用 恐提早白內障、青光眼

現代人吃飯也用、睡前也滑手機!

最新調查發現,國人每天使用3C時間比睡眠還長,超過8.7小時,更有逾6成民眾為「多螢族」。

醫師強調,眼睛隨時隨地盯著各種3C螢幕裝置,容易加速近視度數、加重眼睛疲累,恐提早罹患白內障、青光眼。

◆◆◆ 國人平均用眼8.7小時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公布「2017年全民護眼趨勢調查」,針對全台1000多位民眾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國人一天使用3C時間高達8.7小時,較去年增加1小時,超過6成民眾為使用多個螢幕,同時看電視、用電腦或滑手機的「多螢族」,以20至59歲女歲居多。

◆◆◆ 8成「多螢族」 用眼習慣差

進一步分析發現,高達8成「多螢族」曾感到眼睛疲累、視力模糊,遠高於單螢使用者,且使用3C姿勢不良者、環境光線不足,以及沒有適當休息比例都較高,且眼睛不適未就醫情形也較高。

◆◆◆ 白內障、青光眼風險增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秘書長、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醫務長蔡景耀分析,「多螢族」的錯誤用眼習慣,當眼睛觀看不同距離,需不停變換焦距、角度、適應不同亮度,容易造成致睫狀肌緊繃、眼睛更疲累,若沒有適當望遠休息,可能導致近視度數加深,增加罹患白內障、青光眼的風險,尤其熟齡族眼睛較脆弱,更需注意。

◆◆◆ 螢幕二不 保持良好視力

為宣導正確的用眼習慣,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提出護眼行動「螢幕二不」,呼籲螢幕不上餐桌、螢幕不上床,建議民眾應在餐桌與床上避免使用3C,能夠保持良好視力,增進親朋好友的情感。
【 文/健康醫療網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給眼睛一盞明亮的燈 】

◆◆◆ 吃葉黃素 掌握這3點最有效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不離身,許多人習慣服用葉黃素保健品護眼。

⋯⋯

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指出,葉黃素存在於黃斑部和視網膜,可幫助抵抗藍光和強光,對眼睛的傷害,不過,吃錯劑量,恐怕對肝臟造成負擔。

且也別以為吃了葉黃素,就宛如獲得護身符一樣,平常還是應該要讓眼睛,適度休息,且避免在光線不良處用眼。

尤其忌諱黑暗中,近距離看電子螢幕,在服用葉黃素時,也可掌握這3點。

◆◆◆ 服用葉黃素掌握這3點,才能真正達到效果,又不會造成肝臟負擔。

◆◆◆ 1 、不超過30毫克:

一般人一天吃6~10毫克葉黃素就足夠,可從天然食物補充,像是一天一碟深綠色蔬菜、1顆蛋還有1份黃色食物,就已足夠。

除非是高度近視者、有黃斑部病變或家族史,或是外食又長時間用眼者,可額外補充葉黃素,但最高一天不可超過30毫克。

◆◆◆ 2 、飯後配開水:

若要服用葉黃素保健品,由於葉黃素為脂溶性,最好在飯後搭配開水服用,最好吸收,至於在哪一餐飯後吃都沒有影響。

◆◆◆ 3、 至少吃半年:

服用葉黃素劑量的高低不是重點,長期穩定的服用,才最重要,

因為國外研究發現,不管服用劑量高低,只要穩定服用6個月左右,黃斑部中的葉黃素濃度,就會達到穩定,即使之後停止服用,也只會慢慢減退,約可再維持半年左右。

所以服用葉黃素保健品,至少吃半年,之後停半年,也沒有關係。

但如果已為黃斑部病變者,因為停止服用,濃度下降速度,會比一般人快,就比較不建議中斷。

【 文/ 陳瑩山醫師/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低頭族當心 眼睛恐30歲 就老化 】

◆◆◆ 注意3徵兆

說到更年期就想到中年婦女,其實眼睛也有更年期,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指出,年紀愈大、眼睛往往就有愈多毛病,不管男女通常在55歲以後就會面臨眼睛老化問題,從而衍生各種眼疾,如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

⋯⋯

不過,近年也發現,因為低頭族現象盛行,現在有許多人年紀輕輕,眼睛就已提早老化,提醒若出現以下這3種徵兆,就代表眼睛已有老化跡象,應趕快就醫,平常也要注意呵護雙眼、避免用眼過度。

我的眼睛怎麼了!年紀輕輕眼睛就老化的現象相當普遍,陳瑩山醫師表示,最近就收治一名約30幾歲的女性上班族,主述有眼睛紅、乾澀,以及看近看遠都不清楚的症狀,檢查發現其睫狀肌充血,導致看近時容易痠、麻、脹、痛,以及視力模糊,且又有老花眼,造成看近也不清楚。

詢問後也發現該女因工作忙碌、回家又時常滑手機和平板,每天用眼高達12小時,導致眼睛老化快速,彷彿50歲的眼睛。

◆◆◆ 【先了解】

女性到52歲以後,幾乎9成都有乾眼症,主要是因為停經、缺乏荷爾蒙,而老花主要在40歲以後出現,但現在這些都有年輕化趨勢。提醒若眼睛有以下3症狀,代表已有老化跡象。

◆◆◆ 眼老化3徵兆

1、乾眼症
眼睛常很乾,甚至眼周會痠麻脹痛、視力模糊。

2、飛蚊症
看到很多小黑點,尤其是盯著空白地方。

3、老花
看近不清楚、很吃力,尤其是看書報小字很模糊。

◆◆◆ 【這樣做】多吃深綠蔬菜

可以攝取有益眼睛的葉黃素,每天約10毫克就足夠,從食物中要達到這樣的量也不困難,每天1顆蛋、煮熟深綠色蔬菜1碟,如菠菜、地瓜葉等,以及切塊1碗黃色水果,如芒果、黃西瓜等,就可以達到足夠的量。

◆◆◆ 外食吃保健品

若是飲食不均衡的外食族,或長時間用眼的上班族、被診斷有黃斑部病變的患者,可多補充葉黃素,規律服用才能維持濃度穩定,最好在飯後吃,因葉黃素為脂溶性,飯後配水服用較好吸收。

◆◆◆ 有異警覺就醫

若發現眼睛就算休息還是很乾,或是本來有飛蚊且數量和形態突然改變,還有視力模糊、看不清楚等,最好趕緊就醫檢查。

平常也應避免眼睛過於勞累,像是隱形眼鏡不可戴超過6~8小時,每用眼30分鐘就休息一下。

◆◆◆ 【醫師說】

平常飲食也要注意,通常對腦和心血管好的食物,對眼睛也會好,例如多吃魚、新鮮的蔬果,少吃油炸和加工食品。

【 文/陳瑩山醫師/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20歲 患飛蚊症增3成 】
 
隨著3C產品流行,很多人習慣將書本的內容,下載到3C產品上閱讀,包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以及3C業者模擬油墨印刷書,研發反光度較低的電子閱讀器等。  

3C產品的流行,不少民眾習慣閱讀電子書,3C產品是屬於自發光源,長期盯著光源看,非常傷眼睛,會讓負責瞳孔收縮的肌肉,出現疲勞,尤其螢幕愈小、字體愈小,愈需要用到眼力,讓眼睛出現過勞現象。⋯⋯
  
油墨印刷書籍,因不會發光,看書時,必須依賴外來光線照射在紙上,再反射到眼內的視網膜,是否傷眼?端視外來的亮度強弱、紙張是否反光決定。
  
例如,在光線太暗或太強下閱讀,或者紙張易反光,造成閱讀吃力、眼睛不適,影響視力。
  
長期使用3C產品閱讀,易造成疲勞、乾眼症、高度近視、老化,得青光眼、白內障機率大增外,視網膜黃斑部也會因「光害」,出現黃斑部病變。

由於長時間過度使用手機或電腦,眼睛易提早老化,使用3C、電腦用眼過度,20~30歲年輕族群發生飛蚊症的比例,約比過去增加了2~3成。

◆◆◆ 注意觀察黑點變化加強護眼

國內高度近視族群多,加上近年3C產品使用盛行,使得眼睛提早老化,出現飛蚊症現象,發生增加。

亞東醫院視網膜科主任王嘉康表示,過去飛蚊症的平均年齡大約在50歲過後,才會慢慢發生,屬於老化現象。

但目前臨床上觀察,20~30歲年輕族群發生飛蚊症的比例,約比過去增加了2~3成比例,研判與使用3C、電腦用眼過度、增加高度近視比例有關,造成玻璃體產生混濁,形成飛蚊症。

王醫師表示,飛蚊症是指眼球內的玻璃體呈現混濁所造成,眼前有黑點的現象。

門診中一名25歲的小姐,有600多度的近視,有陣子感到眼前有黑點,像是有蚊子在飛,原以為是隱形眼鏡沒有洗乾淨,但清洗後仍然出現,且晚上關燈後,還會先看到閃電般的光,且看手機時,發現手機右上方,有視野缺損,看不到現象,就醫檢查發現,患者有飛蚊症問題,且已經視網膜剝離、出現裂孔,因此造成視野缺損現象,必須配合手術修復。

建議高度近視族群,應注意改善平常用眼習慣,最好每用眼1小時休息10分鐘,另可配合熱敷,及可補充葉黃素等營養,避免近視惡化,造成眼睛提早老化。

◆◆◆ 【要小心】高度近視者應注意

王醫師表示 ,通常正常眼球內的玻璃體,應呈現透明膠狀型態,玻璃體當中有排列均勻的細胞,但隨老化發展,細胞排列可能不均勻、變混濁,所以會看見小黑點或絲線,即為飛蚊症。

長時間過度使用手機或電腦,眼睛易提早老化,應注意防範,建議閱讀時光源充足、保持適當距離,也要多讓眼睛休息。

此外,高度近視即度數超過600度,由於眼軸較長,也更易拉扯視網膜導致剝離,出現飛蚊症。

◆◆◆ 【這樣做】可自我檢測飛蚊症

要確認是否有飛蚊症,民眾可先簡單自我檢測,看白牆或白紙,1次約30秒,檢視視線內,是否有黑點或是線狀、蜘蛛狀等外觀物質,眼球轉動時,是否黑色物質,有一起轉動,如有相關狀況,很可能是飛蚊症,應盡快就診。

◆◆◆ 出現變化應多注意

王醫師表示,一般飛蚊症不需特別治療,隨時間可自行慢慢吸收,目前也無藥物可讓飛蚊消失。

但若發生大範圍視網膜剝離,或侵犯黃斑部,則會影響到視力。

當黑點數量增加、關燈或在暗處,是有看到如閃電般的亮光,則很可能是視網膜發生剝離,應避免拖延治療,需盡快配合手術修復,目前手術如鞏膜扣壓術、玻璃體切除術,都有健保給付。

◆◆◆ 讓眼睛多休息

建議閱讀愛好者,現在不少民眾一天工作八小時,都離不開3C產品,因此要保護好靈魂之窗,3C產品盡量少碰,即使要閱讀,無論閱讀載具是印刷書或3C產品,都要掌握讓眼睛多休息的原則。

閱讀半小時,至少要休息5到10分鐘,休息時記得做轉動眼球,以及遠眺等眼球運動,閱讀時,光線要充足,距離4、50公分。

◆◆◆ 改善用眼吃葉黃素

平常使用3C產品,最好每1小時能休息10分鐘,可配合熱敷眼睛,1天數次,1次至少3分鐘,對於改善眼睛疲勞有幫助。

而長時間用眼的族群,可適當補充保健品葉黃素,或多吃菠菜及綠花椰菜,,平時多補充營養及多食用綠色蔬菜。因含葉黃素,有助達到護眼效果,提升眼睛的機能,對於預防黃斑部病變,也有幫助。

◆◆◆ 【醫師說】

另外,一旦發現眼睛不適狀況未獲改善,或視力突然變差(例如近視度數飆升),記得立即向眼科醫師求診。

高度近視者,最好每年到眼科檢查1次,確認玻璃體、視野範圍變化狀況。 【 文/王嘉康醫師/亞東醫院視網膜科主任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白內障非老年人專利 】

◆◆◆ 與10年前相比 青壯年白內障 增2.9倍

視力變差了!白內障非老年人專利,青壯年族群也要當心,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主任孫啟欽指出,從健保數據中可發現,近10年接受晶體手術置換的20∼54歲患者,在各年齡層白內障患者中,佔比增加2.9倍,除了因白內障患者病識感、確診率提高外,長時間使用3C產品誘發高度近視等族群的增加,也與白內障年輕化有關;

⋯⋯

眼科醫師陳明則指出,隨著晶體手術科技的進展,以及多種人工晶體問世,也讓患者有更多選擇,避免視力退化。

據健保署數據顯示,民國94年時,20∼54歲晶體置換手術者佔全數的7%,而至民國103年時,佔比已躍升至20%,增加近2.9倍,孫啟欽醫師表示,以往白內障好發年齡介於60∼70歲,主因為水晶體隨著年紀老化而混濁所致,然而像是高度近視、糖尿病等都可能導致白內障提早發作;

陳明醫師強調,服用如葉黃素、維生素A、C、E等雖有眼睛保健功效,但對確診白內障患者來說,並無治療效果,目前僅能倚賴白內障手術治療。

◆◆◆ 【先了解】近視增風險

近年3C產品普及,長時間注視小螢幕,導致近視威脅增,而超過600度的高度近視,則會提高水晶體混濁機率,建議使用3C產品仍應適度休息,而若已屬高度近視者,更應維持良好用眼習慣,避免出現視力模糊,提早面臨白內障症狀。

◆◆◆ 【這樣做】應手術治療

傳統手術是待白內障成熟,再使用囊外切除手術,但易延長視力惡化時間,目前白內障手術主要採超音波晶體乳化術或雷射手術,配合人工水晶體植入,而人工水晶體的選擇則可依需求,從健保給付到可增加視覺敏感度、改善水晶體調節能力等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需自費約數萬元。

◆◆◆ 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若缺乏控制易引起血管病變,導致視網膜血管受損,而增加罹患白內障的機率,糖尿病患者應謹記規律運動、控制飲食,另外,過度用眼易讓眼睛肌肉僵硬,影響視物焦距,而增加近視的威脅,建議緊盯螢幕一段時間後,應至少休息2∼3分鐘,並可閉眼休息,或是望向遠處讓眼睛肌肉放鬆。

◆◆◆ 營養品補充

像是葉黃素、維生素A、C、E等營養素有助眼睛保健,但建議仍是依照個人需求,諮詢醫師再行使用,且應依照建議服用劑量,平時保持均衡飲食習慣,從天然食物如各色蔬果中,也可獲取豐富的營養維生素,不用刻意倚賴營養品補充,若是已有白內障,仍應儘快就醫檢查治療。

◆◆◆ 【醫師說】

現今白內障手術時間僅要約15∼20分鐘,配合電腦影像儀器的檢查,也可更準確地放置人工水晶體,成功率相對提高,且術後恢復良好,不用像傳統手術需住院療養。

陳明 醫師說不同的人工水晶體有不同的效果,例如可選擇散光矯正功能,或是多焦點功能等,有助調節視力清晰度,白內障患者可多與醫師溝通,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

【 文/孫啟欽醫師/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陳明 醫師/眼科】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熬夜反覆長針眼 竟蜂窩性組織炎 】

◆◆◆ 熬夜電腦族易誘發針眼

針眼不用手擠,以免加重感染。經常熬夜用電腦,易誘發針眼反覆發作,甚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

亞東醫院眼科部醫師何威廷說,針眼主要是因眼睛皮脂腺分泌油脂,造成毛囊出口堵塞、發炎,根據臨床觀察,作息不正常者有3~4成針眼容易反覆發作,若輕忽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何威廷醫師表示,門診中1名30歲男性上班族,常需熬夜加班,又要緊盯電腦,一年來針

眼反覆發作多次。近期又出現針眼症狀,原本以為跟之前狀況類似,因此未積極治療,之後竟然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感染,必須住院以抗生素治療,經過一周多的治療後,症狀才終於好轉。

◆◆◆ 少眨眼 脂漏性體質好發

針眼易反覆發作於,作息不正常的熬夜族,尤其是常用電腦的人,因緊盯電腦,眨眼次數減少,使眼瞼板旁的平滑肌異常收縮,易造成皮脂腺出口阻塞而發炎。

若屬脂漏性皮膚炎體質者,皮脂腺分泌旺盛,增加油脂堆積,更易誘發針眼。

患者常見眼周紅腫熱痛,眼瞼邊緣有硬塊,按壓疼痛,當金黃色葡萄球菌在皮脂腺內孳生,會產生膿包。

若未積極治療,可能引發眼瞼蜂窩性組織炎感染。

何威廷醫師說,治療針眼會使用局部抗生素眼藥水、口服抗生素約3~7天,改善發炎感染,且應減少熬夜,避免用手擠眼睛。

另可買眼瞼專用清潔棉片,擦拭眼瞼邊緣毛囊開口處,減少針眼反覆發作。 【 文/何威廷醫師/亞東醫院眼科部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春季過敏性結膜炎 增3成 】

過敏性結膜炎患者,易眼睛充血發癢。春季是黴菌易增長的時節,加上花粉、塵蟎等過敏原,而易誘發過敏性結膜炎。

國泰綜合醫院眼科醫師胡君怡表示,春季潮濕環境易誘發季節性的過敏性結膜炎,根據臨床觀察,過敏性結膜炎患者比起平常約增加2~3成。

⋯⋯

除了本身有過敏體質,若還有乾眼症的問題,更容易造成過敏原不易藉由淚液排除,而增加過敏性結膜炎的發生率。

花粉塵蟎黴菌 易誘發

胡醫師表示,過敏性結膜炎在春季,可能因花粉或居家種花草,還有潮濕環境使得黴菌、塵蟎滋生誘發,都易讓眼睛接觸到這類過敏原。

症狀可見眼睛紅癢、眼皮腫,且常伴隨流鼻水、打噴嚏的過敏現象,並有透明狀的分泌物,患者也容易因揉眼加重症狀。

治療可配合點抗組織胺眼藥水,幫助止癢,抑制過敏反應,或可依照患者病情,適當搭配類固醇眼藥水或口服抗組織胺,改善過敏反應。

胡醫師表示,門診中一名40歲的男性患者,本身有乾眼症,近期出現眼睛發癢、發紅2~3天,且伴有透明狀的分泌物,由於淚液較少,過敏原如塵蟎易附著在眼睛,研判患者近期因處在潮濕的環境,眼睛附著的過敏原也難以排出,因此易誘發過敏性結膜炎。

經點抗組織胺藥水,以及搭人工淚液的補充,症狀終於有所好轉,也提醒患者應定期清潔居家環境,降低環境的影響。

平常應注意清理居家床鋪、地毯、絨毛玩具、窗簾以及浴室、毛巾等,可配合烘乾方式幫助清除塵蟎等過敏原。

發癢時,可適當冰敷緩解,避免揉眼,以免細菌感染,或可能因手接觸到病毒,發展成感染性結膜炎而更紅腫。

應定期清理居家床鋪,遠離過敏原如塵蟎。
【 文/胡君怡醫師/國泰綜合醫院眼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指甲洩漏你的身體秘密 】

日本皮膚科醫師東禹彥在《指甲-疾病的警報器》一書中回憶,一名66歲的伯伯,有天突然發現自己的指甲好像膨脹一樣,變得又圓又大,很像鼓搥的形狀,他緊張地問醫生:「我的指甲從來沒有這樣,一年前才開始的,這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你是否曾仔細看過你的指甲?可別小看他們,除了指甲本身的疾病,例如灰指甲(甲板增厚、指甲變黃、咖啡或白、指甲呈粉狀),指甲的形狀、指甲表面的變化、顏色,都能透露出你的健康狀況。

◆◆◆ 杵狀甲,原發性肺癌?

那名伯伯的指甲就是所謂的「杵狀甲」,一般認為是指尖的血流量增加、指甲的軟組織肥大所造成,最典型的特徵就是當指尖彎曲時,指甲根部上面的皮膚與指甲呈現220度的角度(正常為160度),通常與心、肺方面疾病如肺氣腫、先天性心臟病等相關。

東禹彥醫師心有懷疑,就讓伯伯照了胸部X光,發現右肺下方有白影,經診斷後竟然是「原發性肺癌」。

以杵狀甲而言,日本的研究顯示,原發性肺癌產生杵狀甲的比例高達60%,而且,甚至出現在許多肺癌初期症狀,如咳嗽、血痰、胸痛等都還未具體出現之前;所以,杵狀甲的症狀可以說是該疾病的早期探測器。

◆◆◆ 匙狀甲,缺鐵性貧血?

所謂的「匙狀甲」是指指甲中央凹陷,兩端翹起,像湯匙一樣,這通常與缺鐵性貧血有關,而且多半發生在女性身上。

缺鐵性貧血一般會伴隨有容易上氣不接下氣、易疲勞等症狀,但這些大多是慢慢顯現,因此最明顯的就是指甲的變化。

不過,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莊雅慧也說,並不是每個有匙狀甲的人都有貧血情形;有些孩童的大腳趾也有這樣的症狀,那是正常現象,媽媽不必太擔心。

◆◆◆ 點狀白斑,是吉兆嗎?

在日本或歐洲,指甲上的點狀白斑,「白星」,被認為是幸運的吉兆。有些小朋友會以為:「啊!我的指甲上有白星(點狀白斑),一定會有好事發生!」

其實這在10~14歲孩童身上頗為常見。那是指甲外傷的結果,如果在指尖處施加壓力或擊打指甲根部,一、兩個月後,就會出現白斑。兒童常在玩耍時不小心撞到指甲,所以常有白點出現。

而在中醫看來,這樣的白斑在慢性疲勞的人身上很常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黃裕昌說,有時看到病人手上出現這樣的白點,他都會詢問病人最近是否常熬夜,或是壓力比較大?他還說,有些患者有習慣性便秘,也會出現這種白斑。

但如果是有明顯凹陷的點狀坑洞就得注意,莊雅慧醫師提到,這種坑洞有可能是乾癬、濕疹的表現,甚至也與頭頂的圓形禿有關。

◆◆◆ 指甲分離,甲狀腺機能亢進

指甲分離的成因多來自局部感染、外傷或侵犯到甲床的乾癬症。不過,甲狀腺機能亢進的人,甲板(指甲本身)與甲床(指甲下方的肉)也會出現剝離的現象,尤其好發於手部的無名指與小指。

◆◆◆ 乾、脆、軟、易剝落,要小心腸胃

除了坑洞、斑點外,還得注意指甲是否容易脫落,或變得較乾、脆、軟。黃裕昌醫師就發現一名有十二指腸潰瘍的病患,他的指甲變得較乾,且易剝落。此外,貧血的人也容易有這樣的狀況。

如果指甲變得脆、軟,則可能是營養不均衡所造成,最好注意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

◆◆◆ 你的指甲今天是什麼顏色?

許多女性喜歡把指甲塗得五顏六色,但是這樣,你就少了一樣觀察的指標。

指甲本身是透明的,而我們所看到的顏色其實是甲床血液的顏色,如果血流出現變化,除了指甲本身,也會反映在指甲的顏色上。

■ 深褐色

黃裕昌醫師表示,如果指甲呈現深褐色,表示該名患者腎虛,或是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所造成。

這樣的觀察與美國內科醫師林德賽所說不謀而合。他發現,當腎臟出現疾病時,指甲根部會有一半的地方呈現毛玻璃的霧白色,而指尖處則出現一條褐色色帶(褐色弓狀線甲)。

另一項美國調查也發現,人工透析患者有褐色弓狀線甲的比例高達36%,慢性腎病患者則有24%。

■ 白色
當指甲發白,有可能是缺鐵性貧血引起;女性可以特別注意。

另一方面,肝硬化的患者指甲也會發白。而且,據英國的一項統計發現,除了顏色發白,有的甚至呈現像毛玻璃般的霧白色,指甲增厚的情況也不少。

■ 紫紅色

因為指甲最容易反映血流變化,女性可以特別留意。尤其當妳常感覺手腳冰冷,手指、腳趾變得蒼白,但一段時間之後卻變成紅色或紫紅色,這可能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硬皮症」的重要早期徵兆「雷諾氏現象」(Raynaud’sphenomenon)──當遇冷或情緒不穩(如緊張)、壓力增加時,因為血管收縮,十指指甲容易出現這樣的變化。

■ 黑色

在眾多指甲變化上,莊雅慧醫師提醒,當指甲變黑時要特別警覺。她曾遇到一名50歲的婦女手指甲發黑,病人以為是灰指甲,自行到藥局買了灰指甲口服藥,服用12個星期卻不見好轉,最後到醫院求診,才檢查出是黑色素瘤。

當指甲出現黑斑,或縱向黑線時,可以先觀察,如果有隨著指甲生長而往前移動,那就可能只是單純的出血,但如果沒有移動,且顏色變深、色帶變寬,就要馬上至醫院請皮膚科醫師檢查,以免像那位女士般耽誤了。

◆◆◆ 喲,你的手指怎麼會刺人!

沒想到指甲可以透露這麼多健康訊息。所以平常更要好好保養指甲,少塗指甲油,「尤其是去光水,更容易對指甲及指甲周圍的皮膚造成傷害,」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沈兆煇提醒,這些化學原料都可能引起甲溝炎,或指甲與甲床剝離。

不只指甲油,太緊的鞋子、不當的指甲修剪(剪太短),都會引發甲溝炎。

如果指甲周圍外緣有倒刺時,千萬不要硬拔或亂咬,最好是用指甲刀平剪,碘酒消毒後用OK繃貼起。

另外要注意的是,每次洗完手後,都要徹底擦乾,以免過度清潔、洗手容易造成指甲裂開,甚至與甲床剝離。

像沈兆煇醫師的習慣是,除了把手擦乾外,還會分別把每根指頭擦乾,尤其是指縫的部位,再塗上含尿素的護手霜;如果有乾燥、裂開的現象時,他建議可塗些凡士林滋潤。

審稿專家: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莊雅慧

◆◆◆ 指甲上的線條需要擔心嗎?

你是否曾看過爸爸或爺爺的大拇指上,出現明顯的直條凸起細線?它有個名稱叫「脊狀凸起」,這是老化的象徵。這些直條紋從40歲左右會逐漸明顯,尤其常出現在大拇指,且男性較女性更為常見。

■ 米氏線(Mee’s line):指甲上出現橫向白色條紋。
最常見是因為癌症化療藥物所引起的指甲變化,但也可能是砷中毒、何傑金氏病、鬱血性心臟病或其他嚴重全身性疾病。

■ 博氏線(Beau’s line):指甲上出現像洗衣板的橫向溝槽。
可能是手術、重大疾病所造成;因為手指甲是以一週0.1cm速度生長,由此可推測出指甲的主人多久前生了場重病。

黃裕昌醫師還提到,中醫的經驗指出,發生心肌梗塞一個月前,病人的指甲也會出現橫紋溝警訊。

◆◆◆ 指甲根部的月牙(甲弧影)愈大愈健康?

對西醫而言,這個說法是沒有根據的。因為月牙是指甲近端未被皮膚(後甲襞)覆蓋的甲基的一部份,因此月牙的大小其實跟後甲襞的位置有關,其中又以大拇指最為明顯。

但對中醫而言,它反映了腸胃吸收功能的好壞,月牙愈多,愈明顯,表示身體是比較健康。不過黃裕昌醫師也說,如果十指都沒有月牙也別太擔心,它就是提醒你要調整生活習慣,保養身體,或許它慢慢就會出現。【 文/楊心怡/康健雜誌117期 】

【 指甲藏健康秘密?變黃、出現橫紋小心過勞、壓力大 】

除了月牙大小,也要注意指甲底部的甲床顏色,如果指甲蒼白無血色,代表身體血虛,容易疲勞;如果甲床顏色突然變黃,表示肝火旺,最近工作壓力太大,體力過度透支。

中醫所謂「肝木旺克脾土」,因熬夜引起的陰虛火旺,會進一步影響脾陽的運化,在身體新陳代謝受影響的狀況下,便使得指甲變黃甚至發青,此時就進入「氣滯血瘀」的階段了。

指甲表面是否光滑,也代表身體是否健康,如果指甲上出現一個一個的白點,在小孩身上,代表飲食不正常或缺乏鈣質,在成人身上,則代表慢性疲勞;

如果白點過多,甚至整個甲床顏色均出現玻璃樣、霧霧的情況時,要小心是脂肪肝甚至肝硬化的前兆!

如果指甲出現明顯的直條紋路,縱紋明顯增加,而且摸起來凹凸不平時,代表身體出現老化的現象;

如果出現像洗衣板一樣的橫向條紋,則可能是因為手術或是重大疾病造成,也可能是過度疲勞、營養缺乏、過度緊繃等生活型態所導致。

所以經常觀察自己的指甲,並適時的調整生活作息及舒壓,才能夠避免身體發生更不好的變化。【 文/揉揉手的驚人療效/商周出版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頭號視力殺手 青光眼 】
 
◆◆◆ 年輕患增2成 配合治療控制眼壓
 
青光眼,是造成人類永久性失明的主因。
 
亞東醫院青光眼科主任張珮瑤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到2020年全世界會有超過6千萬人患有青光眼,而因青光眼造成雙眼失明的人口也會增加到接近6百萬。
 
過去青光眼多好發於中老年人,不過臨床觀察,近年年輕患者有增加的趨勢,20~40歲患青光眼的比例約增加2成。
 
有高度近視等高危險群應定期檢查,早期治療,小心控制眼壓,以免延誤病情。
 
根據統計,國內2015年青光眼患者約有34萬人,相較於過去10年間,平均增加6成。
 
亞東醫院青光眼科主任張珮瑤表示,門診中一名20歲的女大生,有800、900度近視,平常經常使用3C及電腦,最近感覺看東西無法看久,眼睛容易累,右眼還感覺霧霧的,也有畏光現象,原本不以為意,以為只是眼睛疲勞,3個月後視力惡化,就醫檢查發現右眼眼壓超過標準2倍多,
 
研判是眼壓過高所致,視野周邊也有達到8成的缺損,緊急配合手術,治療後右眼視力仍只能回到0.5~0.6,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先了解】高度近視 高危險群
 
眼科醫師張珮瑤表示,青光眼視野惡化初期只有最邊緣最角落的視野缺損,中期缺損的範圍逐漸擴大,漸漸進展到後期,大片的視野突然不見,會讓原本正常的視力急遽下降。
 
近年由於3C產品使用盛行,讓高度近視的族群增加,也提高青光眼罹患率。其他如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也是高危險群。
 
◆◆◆ 眼壓高 視神經受損
 
眼壓高是青光眼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眼壓的高低是由眼球中的房水決定,正常的眼壓約在21毫米汞柱左右。
 
當眼球內的排水道阻塞,房水排出的通路受阻,並蓄積在眼球裡面,就會造成眼壓升高。
 
若持續惡化,會壓迫視神經,導致視神經傷害與萎縮,形成青光眼。
 
◆◆◆ 【這樣做】配合治療 控制眼壓
 
張珮瑤醫師表示,青光眼最常使用眼藥水來控制眼壓,若屬於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因為白內障水晶體變厚,造成的眼球內的排水道阻塞,可視情況配合採雷射虹膜穿孔術,清除白內障,疏通排水道,以控制眼壓。
 
另一種隅角開放型青光眼,過去若點藥效果不佳,下一步往往就是進行手術,但傷口較大。
 
現在有小樑網雷射成形術可選擇,提供一個更安全的治療方式,恢復快且副作用小,治療有健保給付。
 
◆◆◆ 避免熬夜 配合熱敷
 
使用3C產品或是電腦,最好每30分鐘就休息5分鐘,平常也要注意避免熬夜,以免讓眼壓控制更差。
 
平常也可以配合使用3C後,熱敷眼睛,1次5分鐘,1天2~3次,幫助增加眼周循環與減輕眼睛疲勞。
 
◆◆◆ 【醫師說】
 
青光眼造成的傷害無法回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避免延誤病情。
 
高度近視等高危險群每年應做1次眼底攝影檢查,如有病變的人則應每半年追蹤1次。
 
【 文/張珮瑤醫師/亞東醫院青光眼科主任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糖尿病 眼病變風險高 恐失明 】
 
◆◆◆ 穩定控糖 定期至眼科檢查
 
國內糖尿病患人數達170萬,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指出,糖尿病是種血管病變,因眼睛血管密度高,最需血液提供養分,糖尿病患的血糖若控制不好,容易造成眼病變甚至失明,呼籲注意血糖控制,日常也應戒菸、定期接受眼檢查。
 
陳瑩山醫師表示,糖尿病是一種微細血管病變,由於血中糖份的升高造成血管病變,所以會影響身體血管密度高的器官如眼睛,因此若糖尿病惡化,便容易影響視力。
 
糖尿病患不只容易得到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疾,一旦發生眼疾,病情惡化和發展速度還會比一般人快,呼籲應配合醫囑好好控制血糖,並定期至眼科檢查。
 
◆◆◆ 【提醒你】風險 較一般人高
 
糖尿病患罹眼疾的風險較一般人高,例如糖尿病患者得到白內障的機率比正常人高2~4倍,若罹患糖尿病的年齡小於40歲,機率高達20倍。
 
也比較容易得到青光眼、視網膜病變、黃斑部水腫等眼疾。
 
◆◆◆ 【這樣做】定期 至眼科檢查
 
30歲以下的年輕糖尿病患,應在診斷出糖尿病的5年內,接受第一次眼科檢查,之後每年1次;
 
30歲以上一經診斷為糖尿病,應馬上接受眼科檢查,之後每年1次;
 
至於懷孕的糖尿病婦女,懷孕頭3個月宜接受眼科檢查,之後每3個月1次。
◆◆◆ 防血糖 忽高忽低
 
監測並記錄飯前、飯後血糖值,最忌諱血糖忽高忽低。每3個月回診驗糖化血色素值,最好控制在7%以下,若超過8%,應跟醫師討論改善方法。
 
◆◆◆ 戒菸 攝取護眼品
 
糖尿病患務必戒菸,另天寒適時添加衣物保暖,避免熬夜、生活不規律,以保護心血管和眼睛血管,也要控制血脂和血壓。
 
平常也可攝取魚油、葉黃素保健品,或是多吃黃綠色蔬菜水果、魚類等幫助護眼的食物。
 
◆◆◆ 【醫師說】
 
早期診治非常重要,一旦發現視力不佳、視力減退等,應趕緊檢查。 【 文/陳瑩山醫師/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天冷 乾眼症增3成 】

◆◆◆ 有免疫系統問題易誘發角膜潰瘍

眼睛好乾澀喔!

⋯⋯

冬天乾冷淚水蒸發過快,易加重乾眼症症狀。亞東醫院眼科部角膜科主任蔡紫筠表示,根據臨床統計觀察,冬天發生乾眼症的比例大約增3成左右,尤其乾眼症可能因患者本身有免疫系統問題,如風濕免疫疾病、乾燥症、紅斑性狼瘡等,易因免疫系統攻擊淚腺,而造成乾眼症症狀加重。

亞東醫院角膜科主任蔡紫筠表示,門診中一名55歲的婦人,長期有乾燥症問題,有段時間感覺眼睛不適、視力模糊退化,2個月後某天突然感覺眼睛劇痛,且畏光,右眼視力也從1.0驟降至0.1,研判是角膜嚴重破皮而發炎,經用抗生素藥水、消炎藥水及人工淚液治療,投藥1個月後,症狀才緩解,視力也回復。

由於乾燥症易造成乾眼症發作,形成角膜破皮潰瘍嚴重。若眼睛有不適、疼痛,視力退化現象,應盡快就醫,避免拖延治療。

◆◆◆ 【先了解】乾眼症 分3類型

乾眼症可分為3種類型。若屬「缺水型」即淚液分泌不足,常見患者早上還沒有明顯症狀,但是到了中午、下午過後,就感覺有明顯眼乾現象。

而「蒸發型」,屬於油脂分泌不足,主要是因為瞼板腺功能障礙,導致油脂層分泌不平衡,引起淚液膜不穩定。

常見眼周會有刺痛感、灼熱感,早上症狀會更加嚴重,也常見早上會眼屎較多。還一種屬於「混合型」,即合併缺水型及蒸發型。

◆◆◆ 淚液 油脂量測試

蔡紫筠表示,使用淚水試紙測試可診斷是否有缺水型乾眼問題;過程是將試紙放在眼角,測試淚水量分泌,一般人測試結果淚液分泌應在10mm/5分鐘,而乾眼症患者通常會<5mm/5分鐘。

而蒸發型乾眼部分,目前已有「乾眼脂液檢測儀」,可測量淚水中的油脂量、瞼板腺管路是否有阻塞,以及由於眨眼狀況也會影響到淚水中的油脂量,因此也會用此儀器了解患者的眨眼比例。

◆◆◆ 【這樣做】眼睛休息 加熱敷

無論哪型乾眼症,都應避免久待冷氣房內,勿長時間用眼過度及戴隱形眼鏡,每一段時間就提醒自己眨眼一下,也要避免熬夜。

使用3C產品每30分鐘應休息5分鐘。此外,用熱敷袋或熱毛巾熱敷眼瞼可改善蒸發型乾眼患者的症狀,可一次敷5~10分鐘。

◆◆◆ 用 人工淚液改善

若屬缺水型乾眼症,且常用電腦者,可1~2小時點一次人工淚液。而蒸發型乾眼症者若眼瞼阻塞,醫師會先將阻塞油脂擠掉,再處方含油脂的人工淚液,幫助保濕。

而不論哪類型,若一天需點4次以上人工淚液,建議用不含防腐劑的單支劑型包裝,以防過量。

◆◆◆ 採 人工血清治療

蔡紫筠表示,治療還會配合患者狀況,給予抗發炎藥物,及眼用免疫抑制劑,增加淚液分泌。

另外,由於乾眼症嚴重眼睛會紅腫、充血、角質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分泌物黏附,長期會造成角結膜病變,影響視力,因此可配合自體人工血清治療。

過程是用病患本身血液經機器離心後,分裝成眼藥水使用,因血清含有類似淚液的成分又富含生長因子,可改善角膜病變。

◆◆◆ 【醫師說】

研究發現,Omega-3可改善眼睛發炎的情形,保健品可補充吃魚油,一般建議量為每天1000mg
【 文/蔡紫筠醫師/亞東醫院角膜科主任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黑眼圈氣色差 】
 
◆◆◆ 按摩外敷 加強循環
 
鼻子過敏,黑眼圈又要跑出來啦!眼睛掛著黑眼圈,總讓人感覺精神、氣色不好。
 
中醫師林朝暉表示,黑眼圈臨床上常見於長期熬夜者,鼻過敏或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易導致下眼瞼靜脈血液滯留,血液循環較差,也常見於貧血或經期不順婦女,有些人則因眼部皮膚較薄,更為明顯,調理原則可配合疏肝理氣,加強眼周循環幫助改善。
 
中醫師林朝暉表示,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的氣都上匯於頭,與現代醫學神經血管系統的走向相同,心臟輸出的血液大部分流向頭部,供應大腦運作所需。
 
若是壓力大、情緒不安、或用眼過度時,眼部血液新陳代謝變差,即為中醫所說的肝氣鬱滯導致肝血不足、脾胃不和容易誘發黑眼圈。
 
有黑眼圈者,代表體內五臟六腑營血不足;即營養消耗過多而補充不足,也是肝、腎、脾、胃出問題的警訊。
 
日常預防保健,可配合穴位按摩法、熱敷雙眼、多吃含維生素A食物,如杏仁、芝麻以及黃豆等,幫助改善黑眼圈。
 
◆◆◆ 【先了解】生理性病理性黑眼圈
 
林朝暉醫生表示,黑眼圈大致上可兩大類型,包括生理性黑眼圈;多因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或女性月經異常造成眼皮浮腫,眼袋形成黑影,只要適度休息較容易改善。
 
還有病理性黑眼圈多因鼻過敏、貧血以及長期使用化妝品所導致色素沉積,則需要配合個別體質選擇適當的內服藥方來治療。
 
◆◆◆ 【這樣做】多加強按摩眼周穴位
 
由於眼睛周圍有很多穴位,經常進行按摩,有助通經絡,調暢氣血,並加強新陳代謝功能,解除肌肉的疲勞、緊繃感,幫助改善黑眼圈。
 
1. 做法
 
以下各穴位輪流按壓3~4下,約5秒,共10次為1回,每天早、晚按壓3~4回。
 
◆ 瞳子穴
位置:在面部,眼眶外側緣處,橫對瞳孔凹陷處。
 
◆ 睛明穴
位置:眼內角。
 
◆ 球後穴
位置:眼眶下緣外的1/4處。
 
◆ 四白穴
位置:瞳孔直下眼眶下緣處。
 
◆ 魚腰穴
位置:眉毛正中央1/2處。
 
◆ 迎香穴
位置:平行鼻孔下與法令紋交界處,按壓有一凹孔。
 
◆◆◆ 眼周穴道熱敷外用法
 
可將已喝過的熱茶包,稍微擰乾,保留一點熱度,直接敷眼周(如圖),藉由熱能,增進眼周循環,通常循環差者,前一天敷過後,隔天就能有明顯改善效果。
 
亦可用化妝棉代替,先沾滿野菊花茶水後,直接敷眼睛周圍,同樣有效。野菊花茶水做法為準備4錢野菊花,以1500c.c.水煮開後,放入野菊花,燜15分鐘濾出即可。
 
也可準備2片新鮮的檸檬片,放在眼睛上,過程中眼睛閉上,可稍微躺下來,休息約10~15分鐘,早晚各1次,可以淡化黑眼圈 。
 
◆◆◆ 【醫師說】
 
平常可多攝取含大量維生素A的食物,如杏仁、芝麻、花生、黃豆,還有動物肝臟等,有助皮膚滋養作用,改善眼周黏膜組織水腫,維持眼周肌膚組織的機能運作正常,也能改善黑眼圈。
 
日常生活應注意保持作息規律,少熬夜,充足的睡眠,戒菸酒、適度運動,每天曬太陽10~15分鐘,都有助改善黑眼圈。 【 文/中醫師林朝暉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冬天代謝差 壓力大 易掉髮 】
 
◆◆◆ 梳頭功外洗方 喝茶飲助改善
 
怎麼一梳頭就掉這麼多頭髮?冬天頭皮代謝循環差,容易誘發掉髮問題。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天冷代謝循環不好,頭皮容易發生皮脂腺分泌旺盛、出油,毛囊發炎等狀況,若加上壓力大、睡眠品質差,常失眠等,容易有「肝火旺」的現象,增加掉髮機率。
 
這類患者可能出現頭髮一梳就掉,或是一拉扯整片脫落,或常見禿如硬幣一般大小的區塊,甚至一下子禿了2、3塊,俗稱鬼剃頭。日常預防保健可配合梳頭功、外洗方,以及喝茶飲幫助改善。
 
中醫理論認為「肝藏血」,也就是肝臟負責儲存血液,調整全身血量的分布,而頭髮的生長、所需的營養來自於血液;
 
如果「肝血不足」、肝藏血的功能失調,頭髮就得不到滋養,不但易掉髮,髮質也差,看起來像稻草般乾枯。
 
此外,壓力過大,容易引起肝氣鬱滯、肝火旺盛,也會影響到肝藏血的功能,導致易掉髮。
 
在調理現代人壓力大所造成的掉髮,基本上女性著重在「養血」,男性著重在「補腎」,並配合養肝血。
 
◆◆◆ 【先了解】養髮男女有別
 
女性養髮要從養血開始調養,一旦肝的藏血功能好,頭髮營養就夠,有充足的髮量及提升髮質彈性。
 
而男性應配合補腎,因肝、腎同源,肝氣鬱滯會造成肝血不足,也會損傷腎陰,造成腎氣衰弱而掉髮。
 
情緒壓力過大也會造成頭皮易出油和毛囊發炎,導致掉髮,這時可用清肝熱、清上焦熱的藥方來輔助改善。
 
◆◆◆ 【這樣做】做梳頭功保養
 
頭部為百脈會集的地方,因此疏通頭部的循環,有助於生髮。
 
建議可用中醫傳統所謂的「梳頭功」,使用大板的梳子來梳通頭部的經絡、循環,並同時有助於改善頭昏腦脹的問題,讓頭部、頸肩的氣血循環好。
 
梳頭的方式由前往後梳,時間不需過長,只要適當地刺激頭皮的循環,約5分鐘左右即可。
 
◆◆◆ 促循環外洗方
 
1. 材料:何首烏3錢、生薑3片。若合併頭皮癢、頭皮易出油、毛囊炎的現象,可再加黃芩、地膚子各3錢。
 
2. 做法:將藥材丟入鍋中加入1500c.c.的水煮沸,再轉小火煮約5~10分鐘,放涼。
 
3. 用法:
 
用洗髮精洗乾淨頭髮後,尚未吹乾之前,可用外洗方放在臉盆,浸泡整頭頭髮、並以指腹輕輕按摩頭皮約5分鐘,之後不需再用洗髮精,以清水沖洗掉即可。
 
4. 作用:
 
生薑有溫經散寒作用,幫助頭皮經絡的循環,至於何首烏能補養肝腎,具有烏髮效果,並能夠給予頭髮滋潤營養的作用。
 
◆◆◆ 【喝茶飲】女性生髮茶飲
 
1. 材料:女貞子3錢、旱蓮草3錢,以及生地2錢。
 
2. 做法:將藥材加入1000c.c.水煮至800c.c.放溫飲用。
 
3. 用法:每隔2~3天喝一次。
 
4. 作用:
 
女貞子、旱蓮草為中醫防止脫髮、掉髮的藥方,有補血、補養肝腎的作用,搭配生地滋陰補血,達到生髮的效果。
 
5. 注意:脾虛弱,容易腹瀉者,避免飲用過多。
 
◆◆◆ 男性生髮茶飲
 
1. 材料:山藥3錢、杜仲2錢、補骨脂1錢。
 
2. 做法:將藥材加入1000c.c.的水煮至800cc放溫即可飲用。
 
3. 用法:每隔2~3天喝一次。
 
4. 作用:山藥健脾補腎,補骨脂補腎陽。杜仲有助養肝腎,能預防掉髮、生髮。
 
5. 注意:體內有發炎情形如喉嚨痛、發燒、皮膚紅癢等,不宜飲用。
 
◆◆◆ 【醫師說】
 
改善掉髮可多吃紅色食物如葡萄、櫻桃、蘋果、菠菜、紅鳯菜、海帶、紫菜等;
 
另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豆、黑木耳、桑椹、黑糯米,及堅果類如核桃、松子等,有助頭髮烏黑柔亮。【 文/中醫師陳玫妃/開業中醫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對付「乾眼症」 結合中醫對症下藥 】
 
張先生是公司主管,需長時間使用電腦、智慧型手機工作,由於壓力大,加上熬夜,眼睛容易乾澀。

最近眼睛甚至容易紅、充血、疼痛,即使點人工淚液加上抗充血、發炎的外用眼藥水,依舊無法有效緩解,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效率,十分困擾,因此到中醫門診尋求輔助治療。

乾眼症在全世界的盛行率,根據不同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族群,盛行率從14.5%到30%不等,研究發現,隨著年齡有增加的趨勢。

發生乾眼症的危險因子,除了年紀,還包括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停經後婦女荷爾蒙變化,造成淚液品質的改變;藥物引發,如抗組織胺等可能影響副交感神經系統、抑制淚液分泌功能;或接受眼科手術,如雷射近視手術等。

近年來由於3C產品十分便利,因為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智慧型手機,使得乾眼症的患者更增加了許多。

現代研究發現,造成乾眼症的因素相當複雜,傳統中醫在進行治療時,必須依據辨證論治的原則,根據個人體質差異提供最合適的處方,以得到最佳療效。

現代人的生活及用眼習慣,同時需要配合調整,眼睛是靈魂之窗,在捨不得離開螢幕的同時,要記得眼睛健康是一輩子的事,短暫休息是值得且必要的。

此外,平日可以煮桑椹潤眼茶保養眼睛,也可透過中醫眼睛望診結合現代科學儀器—「裂隙燈」的檢查,藉由仔細觀察眼睛健康情形,以及眼睛的血脈分布與型態,獲取更多中醫體質分型的診斷訊息,對症下藥治療乾眼症,讓眼睛重新潤澤亮起來。

桑椹潤眼茶

●材料:桑椹(糖熬或蜜熬製尤佳)、紅葡萄(汁)。

●功效:《本草綱目》記載:「桑椹,色黑入腎而補水,聰耳明目。」清朝《隨息居飲食譜》載有葡萄功用:「補氣,滋腎液,益肝陰。」

●用法:取用經糖熬煮濃縮的桑椹汁,及新鮮紅葡萄(可以紅葡萄汁代替),加入適量飲用水以果汁機攪拌混合,即可飲用;也可以用溫開水沖泡糖熬桑椹汁,再加適量紅葡萄汁攪拌後飲用。

●說明:長時間使用電腦,眼睛乾澀者適用;需注意腸胃虛寒、胃食道逆流患者不宜空腹飲用。

【 文/陳瑩陵/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針眼」不是偷看啦 也不會傳染

2014-12-25

圖.文/許粹剛

一位17歲高中男生常熬夜K書,又常買鹽酥雞充飢,就醫時主訴,左眼上方紅腫兩天,壓觸有異物感且略微疼痛。

  • 針眼是相當常見的眼科疾病,只要有油脂分泌的腺體處都有可能產生。(照片提供/林珮羽)

    針眼是相當常見的眼科疾病,只要有油脂分泌的腺體處都有可能產生。(照片提供/林珮羽)

翻開他的眼皮,可見一個紅腫硬塊,合併有一個白色膿頭。他著急地問:「醫師,可以幫我去除掉嗎?若不處理會不會造成其它後遺症?」

針眼的醫學專有名詞是「麥粒腫」(hordeolum),可以發生在眼部任何位置,只要有油脂分泌的腺體處都有可能產生,是相當常見的眼科疾病。

主要是眼瞼皮脂腺急性發炎,大部分會合併皮膚的表皮「常在菌」感染,如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所以針眼並不會傳染。

臨床上,會有紅、腫、熱、痛等症狀,若病患本身免疫力不佳,或感染後,未妥善治療,仍有機會擴展到鄰近眼瞼周圍,甚至眼窩,造成整個蜂窩性組織炎。

健康狀況的眼瞼,其腺體的分泌與排泄均正常,細菌不容易在腺體內部繁殖發炎。若腺體排泄不順暢或接觸不潔東西,而感染細菌引起發炎,便會產生針眼。

所以形成針眼的主要原因,通常是易出油的油性體質、睡眠作息不正常、壓力大,導致內分泌失調或過度食用油炸食物,另有可能用未清洗的手搓揉眼睛,造成表皮細菌感染而產生。

輕微針眼約3-5天內會自行痊癒,治療方式為局部點抗生素藥水及藥膏,熱敷按摩可加速針眼消褪、鬆弛軟化皮脂腺開口,使得腺體的內容物有效排除,針眼就會自己好了;若有膿點出現,可考慮切開排除膿,以加速症狀緩解。

若感染症狀嚴重甚至整個眼窩腫脹疼痛,便需口服抗生素治療,甚至需要排除蜂窩性組織炎的情況,應立即至眼科就診治療。

◎預防針眼發生就必須去除眼睛油脂分泌不正常,以及減少分泌開口阻塞的現象,可以使用以下方式:

●眼部清潔衛生要做好:早晚清洗睫毛根部,以棉花棒沾稀釋過的嬰兒洗髮精或溫水,擦拭睫毛根部和眼睛四周。

●適量熱敷按摩:以溫水濕潤毛巾或市售暖暖包,閉眼熱敷眼皮5-10分鐘,促進皮脂腺孔道擴張,避免阻塞。

●均衡飲食天天五蔬果:清淡均衡的高纖飲食,避免油炸、高脂食物。

●規律作息不熬夜:減少壓力環境暴露,如熬夜、睡眠不足、煩躁、過度疲勞等。

作息不正常、壓力大 容易發生

針眼並非嚴重疾病,但若置之不理或處理不當,有可能長期處於發炎狀態,造成無法根治的惡性循環,正常的飲食及生活,對於針眼防治是相當重要的!

◎「麥粒腫」的兄弟─霰粒腫

另一種發生在眼皮的病徵稱為「霰粒腫」(chalazion),與針眼症狀非常類似。

但霰粒腫是眼瞼皮脂腺體慢性發炎的脂性肉芽腫,可能是麥粒腫反覆發炎未完全消除後的產物,特徵是腺體在無痛狀況下逐漸腫大,外觀並沒有發炎現象。

當霰粒腫體積微小且無發炎症狀,則無須治療,僅有美觀不佳的問題。但若體積過大會壓迫眼球造成散光,進而影響視力,可再次嘗試熱敷、按摩擠壓腫塊部位,加速腺體分泌物排出,但通常效果不佳。

若腫塊持續不退,則應進行手術切開刮除治療。年紀大者若反覆在同一部位長針眼或長期不癒,應就醫手術送切片檢查,因為極少數眼瞼的惡性腫瘤,初期症狀就是以霰粒腫現象呈現。

(作者為振興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