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口腔,食道,胃,大小腸,肝,膽,胰臟,肛門 (1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3成大腸癌患 腹痛就醫 已晚期 】

◆◆◆ 右側結腸腫瘤 早期少症狀

48歲的張女士,因飯後腹痛劇烈,原以為吃壞肚子,急診後發現腸壁多顆腫瘤,確診為晚期大腸癌,收治案例的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表示,如張女士的右側結腸腫瘤案例,臨床觀察約佔大腸癌發生率25~30%,早期幾乎無血便等症狀,一旦腹痛嚴重就醫已是大腸癌晚期。

王醫師指出,常吃燒烤油炸物,或從食品添加物中攝入毒素,讓大腸癌發生率居高,且有年輕化趨勢。

近7成大腸癌患者,腫瘤近左側乙狀結腸、直腸肛門等,因腸管徑較小,當腫瘤壓迫、宿便堆積,就會出現血便、糞便形狀改變等狀況,但近3成的右側大腸癌患,中期也鮮少症狀,腹痛就醫已晚期,只好以手術切除、化療合併標靶藥物治療。

◆◆◆ 【先了解】少症狀易輕忽

右側大腸癌患者因右側結腸管徑大,腫瘤壓迫出血,排便受水份稀釋難覺血便,且迷走神經分布遠,早期痛不明顯,當有腹痛、嚴重腹瀉等症狀多已晚期。

◆◆◆ 【這樣做】糞便潛血檢查

糞便潛血檢查可觀察糞便表面肉眼難以辨識的血液,目前國健署提供50~74歲民眾可每兩年免費做1次,但建議民眾可提早至40歲開始就接受糞便潛血檢查,需自費約100~200元。

◆◆◆ 提早做大腸鏡

糞便潛血檢查有一定誤差,建議提早至40歲做大腸鏡,自費約2000~3000元,若要無痛檢查則約3000~4000元,為目前最準確的大腸癌檢查,能深入右側結腸提早發現癌變病兆。

◆◆◆ 息肉定期追蹤

大部分大腸息肉為良性,但長時間少蔬果,甚至受食品中致癌物誘導,息肉就可能變癌症,大腸鏡檢查若發現有直徑≧2公分息肉,建議直接切除,並且每年做大腸鏡追蹤有無復發。

◆◆◆ 【提醒你】多蔬果少油炸

高脂高油飲食,讓大腸癌發生率節節攀升,建議可多攝取高纖蔬菜水果,每天至少3份拳頭大小的蔬菜,如高麗菜、花椰菜等,以及2份拳頭大小的水果,如蘋果、柳丁等。

◆◆◆ 有異狀速就醫

當發現如廁習慣改變或糞便外觀有異,要儘快就醫治療。若已瀕臨晚期轉移性大腸癌,標靶藥物搭配化療已是治療趨勢,例如可經醫師建議使用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搭配化療使用延長存活期。

◆◆◆ 醫師說

併用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較單用化學治療,近3成患者存活期可延2年,晚期患者,應積極治療。 
【 文/王輝明醫師/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胸悶 久咳 胃食道逆流作祟 】

◆◆◆ 自律神經失調 照胃鏡確認病因

胸口怎麼悶悶的?!

許多上班族都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開業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表示,在台灣胃食道逆流盛行率15~25%,胃食道逆流主要是自律神經失調與胃部上方的賁(音同奔)門鬆脫導致,患者會有胃酸逆流、胃部脹氣,甚至是慢性咳嗽、胸悶等不適;

建議有疑似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應照胃鏡確認病因,並採取適當治療,不要自己私自吃胃藥,來緩解不適,以免延誤病情。

賁門位於胃與食道的交接口,而賁門的開闔是由自律神經系統調控,在正常狀態下,人吃下食物後,食物在食道盡頭要進入胃時,自律神經會控制賁門打開,讓食物進入胃後,賁門就會關起來,食物、胃酸才不會逆流上來;

但如果自律神經失調,會使賁門經常不自主開啟,使胃酸逆流上來,因此像是飯後、吃甜食或喝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半夜睡覺時、早上起床時等任何時間,都可能使胃食道逆流發作。

◆◆◆ 【先了解】熬夜抽菸易罹患

由於胃食道逆流與自律神經系統息息相關,因此經常有三餐作息不正常、愛喝咖啡、濃茶、抽菸、壓力過大等習慣的人較易罹患,患者症狀輕為胃酸逆流、胸口灼熱、腹部脹氣、喉嚨有異物感,中度則演變為慢性咳嗽、慢性喉炎,嚴重會有胸悶、胸痛、氣喘等症狀。

◆◆◆ 【這樣做】應先就醫檢查確診

想治療胃食道逆流,首先要照胃鏡確定診斷,因像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也會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只要確定為胃食道逆流,可服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roton pump inhibitor)抑制胃酸,健保有給付,但仍應改善生活習慣預防。

◆◆◆ 勿自行吃胃藥緩解

此外,許多民眾胃食道逆流症狀發作時,不選擇就醫檢查確認病因,卻自行購買胃藥、胃乳來緩解,當心延誤病情,例如長期慢性胃食道逆流,可能導致食道腺癌,或其實是消化性潰瘍作祟,卻因延誤醫治,而演變為胃癌。

◆◆◆ 少喝咖啡全脂牛奶

平時作息應正常、睡前3小時勿進食、避免喝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食物,避免自律神經失調,且少吃甜食如巧克力、蛋糕等刺激胃酸分泌,盡量少喝全脂牛奶,若想喝牛奶可選擇低脂,因過高的脂肪量容易使賁門打開,導致胃酸逆流。

◆◆◆ 不要穿過緊的衣褲

衣著方面,由於睡覺時的平躺姿容易導致胃酸逆流,因此晚上睡覺時不要穿過緊的衣褲,避免腹部壓力上升、擠壓到胃部,或者睡覺時可使用高15公分的枕頭,將上半身墊高,防止胃酸逆流。

◆◆◆ 【忌吃喝酸甜辣茶咖啡酒】

胃食道逆流患者,平常要忌吃刺激性、酸、甜、辛辣的食物;

空腹不要吃蔬果、生菜沙拉,不要喝茶、咖啡、酒,除非飯後喝比較不傷胃;

少吃薄荷類食物,像是薄荷糖、薄荷茶、薄荷口香糖等都應避免,因薄荷的藥性,也容易使賁門打開。

若有服用止酸痛的藥,記得要參服胃藥,以免刺激胃傷胃,引起胃酸的分泌。

◆◆◆ 【心情要放開朗,壓力要放輕鬆】

緊張、壓力、憂鬱放不開、錯誤的飲食、暴飲暴食、三餐不正常、抽菸、熬夜、生活不規律,這些都是胃食道逆流的激發因子;

心情要放開朗些,壓力要放輕鬆些,心情好,身體自然就會健康愉快。

這就是聖經上所說的【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文/張振榕醫師/肝膽腸胃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食物太刺激火燒心 胃食道逆流上身 】

有一些上班族壓力大時,就想猛灌咖啡、吃甜點來抒解,甚至下班後習慣用麻辣鍋來犒賞自己?

工作壓力大加上長時間以上不良生活習慣,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也就是所謂的「火燒心」,症狀嚴重恐需開刀治療!

1名42歲的廖姓主管為標準型的「老外族」,上班工作壓力大,睡眠品質不佳,又常常拿咖啡來提神,吃完宵夜立刻就寢,這樣的生活習慣,長期下來產生了噯氣和腹脹,而他並未在意,直到半夜睡覺時感覺「火燒心」,胸口出現灼熱感、噁出酸水,甚至有嚴重口臭,才到醫院就醫,最後確診為胃食道逆流!

◆◆◆ 胸口燒灼感、溢酸 恐是胃食道逆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謝嘉豐表示,胃食道逆流主要發生在食道以及胃交接的地方,俗稱『火燒心』或『溢赤酸』。

人的胃酸就像是鹽酸一般,是一種極酸的物質,一旦因為胃食道括約肌較鬆弛,或胃內壓力較大,胃酸便很容易逆流到食道,造成一些不舒服症狀。

如果產生胸口燒灼感、溢酸、口有苦味或酸味、咽喉部有異物感、吞嚥疼痛、長期聲音嘶啞、腹脹和唾液分泌過多等症狀,謝嘉豐醫生提醒,小心是胃食道逆流的徵兆。

胃食道逆流的治療,重要的是調整生活型態,預防勝於治療,改掉一些生活中的壞習慣,就能避免胃食道逆流上身!

◆◆◆ 調整7大生活型態

1.進食動作盡量慢

2.不菸不酒

3.少吃富含脂肪類食物

4.少量多餐

5.睡前2~4小時不要進食

6.吃完不要立刻躺平

7.避免大吃大喝

如果調整以上生活習慣,仍無法改善胃食道逆流現象,必須搭配藥物來幫助治療,如制酸劑、黏膜保護劑和促進排空劑等方法。

更嚴重的患者如果搭配了藥物仍然治不好的話,那就必須考慮做胃鏡,或找外科醫師評估手術的可能性,更精確的檢查胃食道損傷或發炎程度。

◆◆◆ 【醫生小叮嚀】:

想要擁有好的腸胃道,要落實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盡量少吃巧克力甜食、薄荷糖、咖啡、濃茶、辛辣、可樂等刺激性的食物,盡量不要穿太過緊身的衣服,而肥胖的人需要減重,睡眠時可將床頭抬高15~20公分左右,都可降低胃食道逆流的發生。

【 文/ 謝嘉豐醫師/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消化性潰瘍 照胃鏡助確診 】

◆◆◆ 嚴重腹痛時,要小心是否為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大多數會有上腹部不適或疼痛症狀,有少數潰瘍患者即使潰瘍很嚴重,但卻沒有明顯症狀,

尤其是年紀大、有糖尿病病史或服用消炎止痛藥的患者。有部分的人會有出血、穿孔、阻塞等併發症,

出血症狀包括解黑便、吐血、頭暈等;有阻塞併發症患者,會有嘔吐、腹脹,吃少量食物就容易飽脹等症狀。

◆◆◆ 根除病因避免復發

穿孔患者腹部不適的症狀通常已有一段時間了,患者在穿孔時的徵象包括嚴重腹痛、發燒、畏寒,因腹膜炎的關係,走路或腹部用力時疼痛會加劇。

消化性潰瘍可從病史做初步臨床診斷,若對質子幫浦抑制劑有顯著的症狀緩解,也可輔助診斷。

然而,胃癌的症狀與良性消化性潰瘍的症狀很類似,因此對胃癌的高危險群,例如有體重減輕、貧血或消化道出血症狀、有胃癌家族史或年紀較大(45∼55歲以上)的患者,應接受胃鏡檢查。

若無上述警訊症狀的患者,雖可先嘗試質子幫浦抑制劑的治療,但若有接受胃鏡檢查,能更清楚的確定是否罹患消化性潰瘍。

有些患者不適合接受胃鏡檢查,可使用上消化道攝影作為替代方式,但此種檢查的敏感度及準確度較胃鏡檢查低,也無法做切片檢查。

在治療方面,質子幫浦抑制劑是目前治療消化性潰瘍最佳的藥物,療程約1∼4個月。

找出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病因,包括幽門桿菌感染或吃消炎止痛藥等也很重要,有幽門桿菌感染的患者,若未接受幽門桿菌的根除治療,潰瘍復發風險超過50%,若能成功根除幽門桿菌,潰瘍復發率可降低到10%以下。

◆◆◆ 定期追蹤預防胃癌

若是因服用消炎止痛藥所導致的消化性潰瘍,往後應避免服用此類藥物,若因病情需要,則應由醫師開具適當的消炎止痛藥,同時亦可考慮併用質子幫浦抑制劑以避免潰瘍復發。

此外,部分胃潰瘍為惡性潰瘍(胃癌),因此建議胃潰瘍的患者在治療後應接受胃鏡追蹤檢查,以排除胃癌可能性。

【 文/劉志銘醫師/台大醫院內科】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台灣大腸癌比率全球居冠 】 

◆◆◆ 醫:養成健康飲食重視自我檢測

〔 記者林亞樺/台北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15000人罹患大腸癌,且連續8年佔據國內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位,包括豬哥亮、楊烈、李國修、汪笨湖等均遭此症侵害儼然已成為台灣新〔 國病 〕。

除了平均每35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之外,大腸癌更已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位;

且其好發的年齡也正快速年輕化,已連續8年高居國人罹患癌症的第一名,寫下8連霸的驚人紀錄;

現代東方人罹患大腸癌,整體的發生率更已經「超英趕美」,高居全球首位。

◆◆◆ 追蹤原因

林醫師表示,由於國人的飲食日漸西化,所攝取的動物性脂肪含量也較以前高出許多,而脂肪含量的提高,正是罹患大腸癌很重要的指標之一。

事實上,飲食習慣偏好高油脂、高熱量、肉類,尤其是偏愛紅肉、內臟類的人,以及身形肥胖者或家族中有人罹患大腸癌的人,皆為大腸癌的高危險群。

現代東方人罹患大腸癌的比率已經「超英趕美」,而飲食習慣的西化正是導致這種趨勢的主因之一。

他說,不同於西方以肉類為主食的習慣,東亞的傳統飲食是以五穀雜糧為主,較少油脂高的食物;

因此早年台灣的大腸癌罹患率很低,但近年飲食西化,大腸癌罹患率,節節升高、超越西方國家,連鄰近的日本也有相同的情況。

至於民眾該如何自我檢測,包括上廁所習慣改變、突然容易便秘或拉肚子等跡象,都是自我檢測的指標。

此外,即使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但若忽略了與大腸癌有密切關係的瘜肉相關檢查,就可能錯失癌化初期的症狀,因為瘜肉即使剛開始看起來是良性的,可是一旦置之不理就會慢慢惡化,並進而轉變成大腸癌;

所以,通常進行大腸癌檢查時,只要發現瘜肉就要必須做切片。

由於大腸癌極易在大便中驗出有「潛血」,且潛血篩檢費用低、敏感度高,又是非侵入式的,是非常好又方便的早期大腸癌篩檢方式,

而國健署目前已提供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國人可多加利用,也建議年輕人可選擇自費做檢測。

◆◆◆ 平時的自我保健

除了定期的篩檢,對於平時的自我保健,除了平時飲食應多吃蔬果、纖維素,少吃高油脂食物與紅肉之外,也可適量食用優酪乳、益生菌等保健食品,

因為大腸腸道是人體器官中最多細菌的部位,若能增加腸道中的益菌數量,就能壓制、減少壞菌的數量,對於腸道的保健很有助益,腸道中的好菌會變少,

可適量補充優酪乳等優質食品,改變腸道細菌叢生態,搭配健康的飲食習慣,定期進行瘜肉、潛血篩檢等相關健康檢查,才能避免大腸癌找上自己。【 文/林黑潮醫師/家醫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上班族壓力大 易胃食道逆流 】

◆◆◆ 小學生患者也不少 拖延治療恐致癌

怎麼心口一陣灼熱?隨著飲食西化、生活壓力大,台灣罹患胃食道逆流的人愈來愈多;

阮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蔡青陽醫師表示,據統計台灣每4人就有1人患胃食道逆流,以上班族患者為主,但也有不少青少年、小學生病患,主要是因為工作與課業壓力導致體內荷爾蒙改變,進而造成胃酸分泌過多引發胃食道逆流,若不治療除了會影響生活品質,也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機率。

胃食道逆流在歐美國家是相當普遍的疾病,最主要是長期高油脂的飲食習慣所致,近年台灣的飲食習慣也逐漸趨於高油、高糖,因此胃食道逆流患者增加許多,除了飲食習慣之外,壓力大也是胃食道逆流的原因之一;

所以門診患者不乏工作與課業壓力大的上班族、學生等,因此胃食道逆流的患者幾乎老少年齡層都有,且大多都不曉得自己罹病,等到有夜咳等症狀出現時,病況多已惡化到食道、胃壁有靡爛情形,若持續惡化甚至可能會變成食道癌;

建議若覺得心口灼熱、胃酸逆流等應及早治療、調整生活習慣。

◆◆◆ 【先了解】多注意症狀

胃食道逆流是因為下食道括約肌鬆弛,因而無法關緊,導致胃酸跑到食道裡,胃酸逆流、心口灼熱、喉嚨感覺有異物是典型症狀;

有時胃酸逆流刺激氣管,也會出現咳嗽、喘氣等情形,再加上晚上9點到半夜3點是胃酸分泌旺盛時段,所以容易在睡覺時出現以上症狀,導致睡眠品質差。

◆◆◆ 惡化恐致癌

嚴重的胃食道逆流會造成食道發炎、糜爛等,也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尤其年輕患者因症狀期較久更應注意;

而輕微的胃食道逆流因患者平時不會有明顯症狀,大多都是健康檢查時才發現,若輕忽沒治療,雖病況不嚴重,但長期處於輕微發炎狀態仍可能造成癌變,建議積極治療。

◆◆◆ 【這樣做】依病況治療

胃食道逆流依病況分為4期,從輕到重依序是黏膜充血、發炎糜爛、潰瘍等,可以質子幫浦阻斷劑控制胃酸分泌搭配天然褐藻萃取的藻膠類藥物中和胃酸,約持續治療1~2個月,質子幫浦阻斷劑有健保補助,而藻膠類藥物需自費150~300元。

若病況嚴重,除藥物治療,還需進行內視鏡手術將括約肌縫緊,避免胃酸一直逆流。

◆◆◆ 宜放鬆心情

胃食道逆流經治療雖能痊癒,但容易復發,主要是胃壁、食道已經受傷過,而造成胃酸分泌過多的因素又相當多,例如氣溫下降、壓力大、吸菸喝酒、暴飲暴食、熬夜等,都會刺激胃酸分泌旺盛,所以胃食道逆流很容易再次復發;

建議要調整生活習慣,例如三餐定時、睡前盡量不進食、放鬆心情等,才能減少復發機率。

◆◆◆ 【醫師說】

體重增加和罹患胃食道逆流機率呈正比,主要因體重較重者大多胃酸分泌旺盛,建議少吃高油、高糖食物。 

【 文/蔡青陽醫師/阮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肥胖易爆肝 肝功能異常風險高2.7 倍 】

工作超時會爆肝?

其實與肥胖大有關係!國內最新調查發現,每天工作時數超過8小時,其肝功能異常風險無明顯增加,而過胖者較正常者,肝功能異常風險高出2.7倍。

醫師表示,肥胖者易有脂肪肝,恐導致肝指數異常,引起肝臟發炎、肝硬化,甚至變成肝癌。

國泰健康管理中心針對國內25至55歲男性上班族,共1萬3819名,進行健康行為調查,結果發現,超過8成平均每天工作時數超過8小時,其肝功能異常風險與工作時數低於8小時同為28%;

而BMI值大於24者較體重正常者,其肝功能異常風險高出 2.7 倍。

國泰健康管理中心預防醫學部醫師陳皇光指出,現代人工作繁忙,無時無刻都聽到有人喊「工作超時要爆肝了」,其實肝發炎的主因與飲食習慣較有關係。

他說,肝炎是指肝細胞損傷發炎,最常見的B、C 型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炎等4大危險因子。

陳醫師舉例,肥胖是現代人文明病,大多數人吃多、動少,造成身體肥胖,而多餘的脂肪貯在肝臟,就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又可分為酒精性及非酒精性,其中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是其中原因之一,可能導致肝指數異常,引起肝臟發炎,導致肝硬化,造成肝細胞壞死,嚴重甚至變成肝癌。

「萬病肥胖起!」陳醫師呼籲民眾,只有控制飲食、多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不抽菸、不酗酒、不熬夜,才是遠離肝病的最好方式。

【 文/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肝斑無關肝好壞 治療不當易反黑 】

逐漸增加的棕色斑,大多呈對稱性出現兩側臉頰,有時看起來像一隻展翅的蝴蝶,相當顯眼,其顏色與煮熟的肝臟類似,故稱為肝斑。

肝斑的出現,與肝臟功能好壞,無任何關連,主要是先天的荷爾蒙影響、和後天的紫外線照射;

有些女性於懷孕後出現肝斑,故又稱為孕斑。

因此女性懷孕過後肝斑,特別明顯;

避孕藥、女性荷爾蒙和日光中所含的紫外線,為使其惡化之因素,肝斑發生原因不明,僅能以體質或遺傳視之。

肝斑難纏,有人打雷射,反而使皮膚出現「梅花鹿」斑點。

皮膚科曾忠仁醫師表示,肝斑較適合以藥物治療,即使冬天也要注重防曬。

臉上有斑,令不少愛美人士除之而後快,開業皮膚科醫師曾忠仁表示,肝斑是斑點問題中特別難對付,不少人尋求偏方。

過去有人敷檳榔葉、荖花葉,反而使得皮膚發炎、色素沈澱。

近來雷射風行,有診所推銷半年、一年「雷射套餐」,有民眾周周甚至天天打雷射,卻讓皮膚變成像梅花鹿一般的斑點。

◆◆◆ 肝斑與肝好壞無關

曾忠仁醫師說,肝斑的成因與肝臟好壞無關,主要是先天的荷爾蒙影響、和後天的紫外線照射,因此女性懷孕過後肝斑特別明顯。

沒做好防曬,也導致容易曬到陽光的額頭、顴骨、下巴等部位,整片都是黑斑。

臉上的斑點應經過診斷,若是雀斑、老人斑,雷射除斑效果較好,若是肝斑則較適合以三合一除斑膏治療,再搭配一次溫和的雷射治療。

曾忠仁醫師說,三合一除斑膏是以對苯二酚、結合弱效類固醇及維生素A酸,這是許多皮膚科醫師的標準退斑配方,

但治療需較長時間。

◆◆◆ 改善肝斑 注意防曬

曾忠仁醫師說,改善肝斑,更要注意防曬,即使是陽光看似不強的冬天,也不能忘了阻絕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

【 文/ 曾忠仁醫師 ╱開業皮膚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天冷易胃痛 喝養胃茶勿暴飲暴食 】

胃好痛喔!天冷不僅常傷風感冒,也易誘發胃痛,若加上壓力大,更不時在近心窩處出現疼痛,十分難受。

中醫師陳之穎表示,胃痛誘發因素有胃潰瘍、飲食習慣差、情緒等。

疼痛的部位在上腹部區域,受寒常見脾胃虛寒現象,或因壓力形成肝氣鬱結胃痛,除勿暴飲暴食外,可配合補脾胃及調理疏肝來改善。

胃痛的形成,多因外邪侵犯胃部,飲食未節制、壓力情緒影響、本身脾胃就虛弱、濫用藥物傷害,導致胃的氣受到阻滯;或是胃部營養不足,氣血運行受阻所致。

因此其病位等在胃,但也跟肝、脾有所關聯;因為脾的機能影響著營養吸收、消化能力。

此外,中醫認為,肝主疏泄,有著疏泄全身氣、血,影響全身氣的運行的作用。

而胃痛的發生與胃部的功能失調,氣血流動不順暢有關,凡是可能導致胃氣不暢,氣血運行失常,或情緒壓力造成的肝氣鬱結,都可能引發胃痛。日常預防與保健,可配合穴道按摩及喝補氣養胃茶,提升胃部運作機能。

◆◆◆ 【先了解】情緒影響腸胃消化

胃痛與情緒的調節有密切的關係,由於胃腸的消化受自主神經控制,當身心情緒壓力大時,會影響交感神經,血液集中分泌在心、肺、腦等器官,胃腸的血流量減少,唾液與胃酸分泌變少,就會影響胃腸運作機能。

在中醫觀點,惱怒會傷肝,肝臟失去疏泄功能,形成所謂的肝氣鬱結犯胃,也會胃痛。

建議可藉打坐、冥想、瑜珈、戶外運動等方式,來紓解緊張情緒。

◆◆◆ 【這樣做】虛寒體質少生冷物

天冷脾胃虛寒胃痛易發生,患者在空腹時疼痛更明顯,常見在過於勞累或受涼後,發作或加重。

伴隨疲倦無力,手腳冰冷,排便稀等現象,這類患者多見於體質虛寒,或胃部曾受過實質損傷,如胃發炎、胃潰瘍的患者。

平時保養應避免過於勞累,注意保暖,不吃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吃到飽增加胃腸的負擔。

◆◆◆ 按摩穴位緩解胃痛

壓力大引起的胃痛,可用拇指或按摩棒按壓穴位,以下穴道皆為每次按壓至少5秒到有痠脹感,每穴持續3~5分鐘,緩解胃痛。

A. 梁丘穴

1. 位置:正坐屈膝時,位在膝髕上外緣上2吋即3指幅凹陷處。

2. 作用:理氣和胃。

B. 太衝穴

1. 位置:腳背大拇趾趾骨與第2腳趾間處上方的凹陷處。

2. 作用:疏肝功能。

◆◆◆ 喝補氣養胃茶飲方

1. 材料:黃耆、茯苓、枸杞各1.5克,黨參和炒白朮各2克、去籽紅棗2顆,陳皮1克。

2. 做法:以1000c.c.冷開水煮開後,轉文火再煮3~5分鐘,可依口味稀釋當茶飲。

3. 作用:平時感覺疲倦,胃悶感較重時有助緩解。

4. 注意:有感冒咽痛、口燥便祕等發炎現象嚴重時避免飲用。

◆◆◆ 【醫師說】

應避免隨意斷食、過餓才吃,或暴飲暴食,少吃刺激性較重,或不好消化的食物,如油膩生冷、重辣重鹹、加工甜食等,並少吃消夜,讓辛勤工作一天的腸胃,可在睡眠得到充分地休息。 【 文/中醫師 陳之穎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長年脹氣、胃痛 當心感染胃幽門桿菌 】

◆◆◆ 長年脹氣、胃痛 當心感染胃幽門桿菌

經年累月脹氣、胃痛,吞胃藥都無用,小心是胃幽門桿菌感染!醫師提醒,胃幽門桿菌感染恐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長年有腸胃道不適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日常生活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生食、共食。

◆◆◆ 糞口傳染為途徑 家人易互相傳染

消化內科醫師張振榕指出,胃幽門桿菌主要經由糞口傳染,若是吃到病患汙染的食物、水源,尤其是患有胃食道逆流者,唾液中可能存有少量的胃幽門桿菌,透過唾液傳染給共同用餐者,家人間很容易互相傳染。

◆◆◆ 感染胃幽門桿菌 罹患胃癌風險增

張振榕醫師強調,胃幽門桿菌目前證實與慢性胃炎、消化道發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萎縮型胃炎,以及胃癌明顯相關。

病患通常有腸胃道不適的症狀,包括消化不良、脹氣、胃痛、口氣不好等,建議及早就醫檢查。

◆◆◆ 呼氣檢查 準確率達97%

張振榕醫師說明,腸胃道症狀分成急性及慢性,急性發炎可能是吃壞肚子、腸胃型感冒,而長年的脹氣、胃痛問題,很有可能是胃幽門桿菌感染,目前可透過碳13尿素呼氣檢查、糞便抗原檢測、胃鏡及抽血等方式,其中呼氣檢查準確率可達97%,且為非侵入式檢查,民眾接受度也較高,而抽血檢查的準確率約為8成以上,適合作為篩檢工具。

◆◆◆ 抗生素療法 2周殺菌效果佳

胃幽門桿菌感染怎麼辦呢?張振榕醫師表示,胃幽門桿菌的標準治療為抗生素療法,有3合1及4合1的殺菌治療,目前健保有給付消化性潰瘍患者一星期的藥費,但建議持續服用2星期的殺菌效果較佳,記得按時服藥,服藥期間避免攝取油炸、高鹽、刺激性食物。

【 文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口腔癌的危險因子檳榔、菸、酒 】

檳榔、菸酒別碰了!北市男口腔癌死因排名再爬升。

口腔癌的最大宗三個危險因子分別是:檳榔、抽菸、喝酒。

嚼食檳榔者的口腔癌罹病率,較未嚼食檳榔者,高出28倍。

嚼食檳榔且有抽菸習慣者,口腔癌罹病機率是常人89倍。

嚼食檳榔合併有吸菸、飲酒行為者,其罹患口腔癌是常人的123倍。

目前已知,口腔癌的發生與口腔長期受到刺激、產生細胞變性有密切關係,嚼檳榔、抽菸、喝酒,是誘發口腔癌的三大危險因子,其中檳榔中所含的檳榔鹼,是促進細胞變性的主要誘因,約有88%的口腔癌患者有長期嚼食檳榔的習慣。

早期的口腔癌通常不痛不癢,但口腔組織癌化卻可能持續進行。

建議平時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習慣的民眾,不妨利用每天刷牙的機會,做口腔的自我檢查,除了用眼睛觀察外也要用手觸摸,看看是否有以下症狀:

【口腔癌常見症狀】:

(1)嘴唇或口腔的黏膜潰瘍,超過二週以上未癒合。

(2)口腔內部或周圍有腫脹、硬塊、脫皮落屑、或是顏色改變。

(3)口腔內或附近發生不明原因麻木感、疼痛或觸痛。

(4)口腔內不明原因出血。

(5)口腔黏膜出現白斑或紅斑。

(6)頸部有不明原因腫塊。

(7)舌頭活動度受阻、牙關緊閉,張口困難、吞嚥或咀嚼時感到困難或疼痛。


根據台北市105年死因統計分析顯示,台北市男性主要癌症死亡原因中,死因排名唯一持續往前移動的是「口腔癌」。

醫師表示,口腔癌的發生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甚至有30多歲案例,應避免檳榔、菸、酒等危險因子。

董氏基金會 菸害防制中心報告,根據台北市105年死因統計分析顯示,台北市男性主要癌症死亡原因中,

死因排名唯一持續爬升的就是「口腔癌」,死亡原因名次由104年第6名上升至第5名,標準化死亡率由每十萬人口8.2上升至8.9,為北市男性前十大主要癌症死亡原因標準化死亡率增幅最高,達8.5%。

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表示,口腔癌為發生在口腔部位之惡性腫瘤的總稱,是青壯年男性最容易罹患的癌症。

臺北市105年口腔黏膜檢查共服務8萬6,903位民眾,其中發現5,256名陽性個案,而確診後共有457位為口腔癌癌前病變或口腔癌個案。

國泰醫院齒顎矯正科主任楊瑞賢說,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指出在台灣口腔癌、口咽癌及下咽癌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其好發年齡多為40至70歲間,但近年來發生年齡有下降趨勢,甚有30多歲的案例。

而口腔癌可能的危險因子包括嚼食檳榔、抽菸、喝酒,蛀牙,不當的假牙或不良的口腔衛生等,相關研究指出,若同時具有嚼檳榔、抽菸及喝酒者,其罹患口腔癌機率為一般人的123倍。

國泰醫院齒顎矯正科主任楊瑞賢提醒,口腔癌可能的危險因子包括嚼食檳榔、抽菸、喝酒,蛀牙,不當的假牙或不良的口腔衛生等。

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科技正陳宜欣指出,口腔癌可透過口腔黏膜檢查篩檢,若為早期發現儘早接受治療,五年存活率近8成,因此應避免口腔癌危險因子,包括戒檳榔、戒菸、戒酒等,且符合篩檢資格的市民,

每2年定期接受1次口腔黏膜檢查,若發現口腔腫塊、口腔內2至3週以上未痊癒潰瘍和口腔黏膜纖維化等症狀時,都應立刻就醫檢查,以期早期發現口腔癌的發生。

台北市衛生局說,口腔黏膜檢查是由醫生目視或觸診口腔黏膜,檢查有無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病兆,不僅不會疼痛,也沒有副作用,民眾若符合口腔癌篩檢資格,除了至台北市健保特約醫療院所篩檢外,台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可配合台北市各大職場提供職場員工口腔黏膜檢查服務;

凡符合口腔癌篩檢資格的職場員工達15人,可來電預約。

台北市衛生局再次提醒,凡30歲以上,現行吸菸或嚼檳榔之民眾,105年迄今尚未進行口腔黏膜檢查的民眾,

請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進行口腔黏膜檢查。

【 文/ 三立新聞網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胃食道逆流勿催吐 恐灼傷食道、喉嚨 】

現代人作息不正常、飲食習慣又差,加上工作壓力大,不少人有胃食道逆流困擾,國外健康網站《Health》提出7種容易產生胃食道逆流的食物,放眼望去,都是大家常吃的東西。

⋯⋯

1、巧克力含有咖啡因、可可鹼等興奮劑,易造成胃酸逆流;

2、小蘇打水及碳酸飲料則因碳酸氣泡在胃裡擴散,造成胃內壓力導致反胃;

3、油炸食物脂肪含量高,引起反胃的同時,可能也會有胃灼熱、胸痛等症狀。

而4、酒精易使下食道括約肌鬆弛,且多數酒精類飲品,會混和酸性飲料,易刺激胃部分泌更多胃酸;

5、奶油、起司、乳酪等高脂肪乳製品則易引起反胃;

另外,6、肥肉在胃裡停留時間愈長,胃酸增加的機率愈高;

最後,7、咖啡因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喝過量會造成腸胃病痛。

台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科部主任梁程超醫師表示,上述7種食物易刺激胃部產生胃酸分泌,加上胃排空不好、消化蠕動慢,這些都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

醫師也建議,胃酸不要刻意嘔出來,可能會灼傷食道或喉嚨,甚至造成食道撕裂傷、出血,而胃食道逆流會有胸口悶痛、喉嚨沙啞等症狀,

如果置之不理,可能會引起食道炎,且臨床病例上有極少數人在下食道,出現食道癌病症,如果太常發生胃食道逆流,還是要盡早就醫。

◆◆◆ 【 醫師說 】

簡單講 : 就是刺激胃的食物,像酸、甜、辣、咖啡、茶葉、酒等飲料食物,盡量少碰為妙;

空腹不能吃水果、生菜沙拉,因為蔬果類空腹吃,易刺激胃壁分泌更多胃酸,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

而且生活起居要規律,飲食要定時定量,切勿暴飲暴食,同時盡量放鬆心情、減輕生活壓力、舒緩緊張情緒,都可預防胃食道逆流的發生及減緩症狀。

【 文/梁程超醫師/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科部主任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罹癌不可忌醫,早期大腸癌治療存活率高。 】
 
◆◆◆ 大腸癌成新「國病」 少吃紅肉忌熬夜
 
 
衛福部月初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每年新增患者逾1萬5千人,連9年為10大癌症新發人數首位,豬哥亮、楊烈、李國修、汪笨湖等名人均患此症,儼然已取代肝癌成為台灣新「國病」。
 
醫師感嘆,豬哥亮3年多前已知罹第二期大腸癌卻不治療,真的太可惜,國人應對大腸癌更警覺,罹癌不可忌醫。
 
◆◆◆ 早期治療存活率高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主任王輝明醫師表示,零期、一期大腸癌患者及時治療,5年存活率可逾90%,二期降至80%,三期65%,四期剩12%,若豬哥亮3年多前選擇積極治療,就不會這麼快過世。
 
◆◆◆ 大腸癌成因包括基因突變、遺傳、飲食、生活習慣等,
 
王輝明醫師提醒,國人嗜吃燒烤、紅肉,食物經攝氏150度高溫烹調2分鐘,將出現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等致癌物質,若合併壓力大、不運動、熬夜等,易增大腸癌風險。
 
◆◆◆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郭立人醫師呼籲,應定期接受大腸鏡及糞便潛血檢查。
 
豬哥亮入住台大醫院逾2個月,《蘋果》早、晚班守候,期間他婉拒友人探視,僅打出2通電話,第1通請導演葉天倫代為處理《大釣哥》尾款,第2通於上周四清晨打給交情44年的好友余天,化解心結。
 
記者曾在病房外聽到音樂,豬哥亮也偶爾會和家人交談,但後期清醒時間逐漸縮短,上周二記者聽到豬哥亮發出一些聽不太清楚的字句後,有女聲回他:「這你的房間啊。」當時恐已神志不清。
【 文/蘋果日報/記者沈能元、宇若霏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胸悶 久咳 胃食道逆流作祟 】
 
◆◆◆ 自律神經失調 照胃鏡確認病因
 
胸口怎麼悶悶的?!
 
許多上班族都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開業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表示,在台灣胃食道逆流盛行率15~25%,胃食道逆流主要是自律神經失調與胃部上方的賁(音同奔)門鬆脫導致,患者會有胃酸逆流、胃部脹氣,甚至是慢性咳嗽、胸悶等不適;
 
建議有疑似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應照胃鏡確認病因,並採取適當治療,不要自己私自吃胃藥,來緩解不適,以免延誤病情。
 
賁門位於胃與食道的交接口,而賁門的開闔是由自律神經系統調控,在正常狀態下,人吃下食物後,食物在食道盡頭要進入胃時,自律神經會控制賁門打開,讓食物進入胃後,賁門就會關起來,食物、胃酸才不會逆流上來;
 
但如果自律神經失調,會使賁門經常不自主開啟,使胃酸逆流上來,因此像是飯後、吃甜食或喝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半夜睡覺時、早上起床時等任何時間,都可能使胃食道逆流發作。
 
◆◆◆ 【先了解】熬夜抽菸易罹患
 
由於胃食道逆流與自律神經系統息息相關,因此經常有三餐作息不正常、愛喝咖啡、濃茶、抽菸、壓力過大等習慣的人較易罹患,患者症狀輕為胃酸逆流、胸口灼熱、腹部脹氣、喉嚨有異物感,中度則演變為慢性咳嗽、慢性喉炎,嚴重會有胸悶、胸痛、氣喘等症狀。
 
◆◆◆ 【這樣做】應先就醫檢查確診
 
想治療胃食道逆流,首先要照胃鏡確定診斷,因像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也會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只要確定為胃食道逆流,可服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roton pump inhibitor)抑制胃酸,健保有給付,但仍應改善生活習慣預防。
 
◆◆◆ 勿自行吃胃藥緩解
 
此外,許多民眾胃食道逆流症狀發作時,不選擇就醫檢查確認病因,卻自行購買胃藥、胃乳來緩解,當心延誤病情,例如長期慢性胃食道逆流,可能導致食道腺癌,或其實是消化性潰瘍作祟,卻因延誤醫治,而演變為胃癌。
 
◆◆◆ 少喝咖啡全脂牛奶
 
平時作息應正常、睡前3小時勿進食、避免喝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食物,避免自律神經失調,且少吃甜食如巧克力、蛋糕等刺激胃酸分泌,盡量少喝全脂牛奶,若想喝牛奶可選擇低脂,因過高的脂肪量容易使賁門打開,導致胃酸逆流。
 
◆◆◆ 不要穿過緊的衣褲
 
衣著方面,由於睡覺時的平躺姿容易導致胃酸逆流,因此晚上睡覺時不要穿過緊的衣褲,避免腹部壓力上升、擠壓到胃部,或者睡覺時可使用高15公分的枕頭,將上半身墊高,防止胃酸逆流。
 
◆◆◆ 【忌吃喝酸甜辣茶咖啡酒】
 
胃食道逆流患者,平常要忌吃刺激性、酸、甜、辛辣的食物;
 
空腹不要吃蔬果、生菜沙拉,不要喝茶、咖啡、酒,除非飯後喝比較不傷胃;
 
少吃薄荷類食物,像是薄荷糖、薄荷茶、薄荷口香糖等都應避免,因薄荷的藥性,也容易使賁門打開。
 
若有服用止酸痛的藥,記得要參服胃藥,以免刺激胃傷胃,引起胃酸的分泌。
 
◆◆◆ 【心情要放開朗,壓力要放輕鬆】
 
緊張、壓力、憂鬱放不開、錯誤的飲食、暴飲暴食、三餐不正常、抽菸、熬夜、生活不規律,這些都是胃食道逆流的激發因子;
 
心情要放開朗些,壓力要放輕鬆些,心情好,身體自然就會健康愉快。
 
這就是聖經上所說的【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文/張振榕醫師/肝膽腸胃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別神化 漱口水 濫用恐致齒變色 】

◆◆◆ 勿連續使用逾月 一周最多3次

許多人會習慣使用漱口水保持口氣清新,或是以為漱口水可取代刷牙,開業牙科院長黃斌洋提醒,濫用漱口水恐怕會破壞口腔生態細菌的平衡,也會刺激口腔,導致出現味覺暫時性的改變;

⋯⋯

另外含藥用成分的漱口水,還會造成牙齒、舌頭產生染色,其實正確刷牙,就不需使用漱口水,除非有牙周病、口腔有動手術、牙齦紅腫化膿,或手部動作不靈巧的長輩或中風患者等,可考慮使用漱口水當作輔助,但是一周約使用2~3次就好,且不要連續使用超過1個月。

漱口水被過度神化,有些患者甚至以為只要用漱口水就可取代刷牙、牙線,其實過度使用漱口水,反而會破壞口腔生態平衡,還可能造成口腔刺激不適、味覺改變、牙齒和舌頭染色等副作用;

建議口腔清潔,最重要的還是做好三餐飯後刷牙、每晚至少睡前使用1次牙線,漱口水非必要。

◆◆◆ 【先了解】漱口水成分

漱口水依成分可分4類,小朋友因為吞嚥功能尚不成熟,6歲以下不宜使用。

◆◆◆ 【提醒你】恐致染色刺激

不少漱口水有添加酒精成分,若常使用,恐怕會對口腔黏膜造成刺激;或是因為漱口水的口味較辛辣,造成口腔不適,或是味覺暫時性障礙;

至於藥用成分漱口水如Chlorhexidine,更要小心使用,因為濫用可能導致舌頭、牙齒染色,且因為成分帶有電荷,長期使用反而會吸引牙結石堆積覆蓋。

◆◆◆ 【這樣做】避免連續使用

一般人若有好好刷牙、使用牙線,不需使用漱口水,除非是雙手較不靈活的長輩或中風患者,或是口腔有動手術,而短時間不能刷牙者,或是有牙周病、口腔有紅腫、化膿,才需使用漱口水做為輔助潔牙工具;

不過,最好一周使用2~3次就好,且不用連續使用超過1個月,也不要加水稀釋濃度,才不會影響效果。

◆◆◆ 加強刷牙牙線

不管是哪一種漱口水,都無法取代刷牙、使用牙線的重要性,建議三餐飯後都要刷牙,採用貝氏刷牙法,也就是牙刷刷毛和牙齦呈45度,以輕微震動的方式,每次2顆畫圓圈刷,且刷牙時必須涵蓋一點牙齦,至少刷2~3分鐘,之後再用牙線清除牙縫食物或表面的牙菌斑。

如果嘴巴有破洞,最好避免使用有添加酒精成分或口味辛辣的漱口水,以免加劇傷口疼痛。

若小朋友需要用含氟漱口水來預防蛀牙,應等上國小以後才適合,以免不小心吞食。 【 文/ 黃斌洋 / 牙醫師】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口腔保健,飯後刷牙最有效 】

口腔的疾病種類很多:有急性、慢性的,也有良性和惡性的;有局部性的和全身性的病變,但是人類罹患最普遍的、最容易的就是齲齒(蛀牙)和牙周病。

齲齒普遍存在於每一人的牙齒,是人類流行的疾病之一,至今尚無法免疫,齲齒的罹患率與飲食習慣、食物種類、口腔衛生習慣皆有關係。

⋯⋯

而牙周病更是一般成年人的專利,國人的罹患率相當高;大約30歲左右的人就有百分之九十患有各種程度的牙周病,年齡愈大罹患率愈高、相對程度也愈嚴重。

天主教聖功醫院牙科醫師莊森源表示預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飯後或飲食後趕快刷牙,用牙線或齒間刷來清潔牙縫以去除任何附在牙齒表面的雜質,使細菌無法產生酸來破壞牙冠,

當然也有人主張強化牙齒表面的方法,如利用各種化學作用原理,改變牙齒表面分子結構,使能更具抗酸、抗齒能力;也有更進一步的利用化學藥品防礙細菌的生長和新陳代謝,例如:自來水加氟、局部塗氟,使用抗菌漱口水漱口等方式。

牙周病就是牙齒周圍的組織,包括牙齦、牙周膜、齒槽骨等產生病變,主要的原因是由牙齒斑其細菌代謝後的產物,如:毒素、酵素破壞牙周組織,局部因素有牙結石、咬合損傷、化學藥品、不良的假牙使細菌孳生;

全身性因素有分泌功能障礙、血液病、營養不良等等眾多因素,但最重要的仍是牙菌斑和牙結石。

因此,預防的方法在牙菌斑和牙結石的去除,徹底地去除上述二種物質,教導患者時時刻刻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並接受牙醫師定期檢查與清潔;這是預防牙周病最好和有效的方法。

為了使患者能徹底的做好口腔衛生工作,牙醫師必須教導患者正確的刷牙方法,如何使用口腔清潔輔助器(包括牙線、齒間牙刷、電動牙刷、潄口水、牙菌膜染色錠等)以期做到更徹底、有效和完美的口腔衛生工作。

此外,為了瞭解口腔清潔的情形,需要患者定期回診與牙醫配合,做好口腔衛生和保健的工作。

【 文/莊森源醫師/天主教聖功醫院牙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食物太刺激火燒心 胃食道逆流上身 】

有一些上班族壓力大時,就想猛灌咖啡、吃甜點來抒解,甚至下班後習慣用麻辣鍋來犒賞自己?

工作壓力大加上長時間以上不良生活習慣,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也就是所謂的「火燒心」,症狀嚴重恐需開刀治療!

⋯⋯

1名42歲的廖姓主管為標準型的「老外族」,上班工作壓力大,睡眠品質不佳,又常常拿咖啡來提神,吃完宵夜立刻就寢,這樣的生活習慣,長期下來產生了噯氣和腹脹,而他並未在意,直到半夜睡覺時感覺「火燒心」,胸口出現灼熱感、噁出酸水,甚至有嚴重口臭,才到醫院就醫,最後確診為胃食道逆流!

◆◆◆ 胸口燒灼感、溢酸 恐是胃食道逆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謝嘉豐表示,胃食道逆流主要發生在食道以及胃交接的地方,俗稱『火燒心』或『溢赤酸』。

人的胃酸就像是鹽酸一般,是一種極酸的物質,一旦因為胃食道括約肌較鬆弛,或胃內壓力較大,胃酸便很容易逆流到食道,造成一些不舒服症狀。

如果產生胸口燒灼感、溢酸、口有苦味或酸味、咽喉部有異物感、吞嚥疼痛、長期聲音嘶啞、腹脹和唾液分泌過多等症狀,謝嘉豐醫生提醒,小心是胃食道逆流的徵兆。

胃食道逆流的治療,重要的是調整生活型態,預防勝於治療,改掉一些生活中的壞習慣,就能避免胃食道逆流上身!

◆◆◆ 調整7大生活型態

1.進食動作盡量慢

2.不菸不酒

3.少吃富含脂肪類食物

4.少量多餐

5.睡前2~4小時不要進食

6.吃完不要立刻躺平

7.避免大吃大喝

如果調整以上生活習慣,仍無法改善胃食道逆流現象,必須搭配藥物來幫助治療,如制酸劑、黏膜保護劑和促進排空劑等方法。

更嚴重的患者如果搭配了藥物仍然治不好的話,那就必須考慮做胃鏡,或找外科醫師評估手術的可能性,更精確的檢查胃食道損傷或發炎程度。

◆◆◆ 【醫生小叮嚀】:

想要擁有好的腸胃道,要落實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盡量少吃巧克力甜食、薄荷糖、咖啡、濃茶、辛辣、可樂等刺激性的食物,盡量不要穿太過緊身的衣服,而肥胖的人需要減重,睡眠時可將床頭抬高15~20公分左右,都可降低胃食道逆流的發生。

【 文/ 謝嘉豐醫師/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消化性潰瘍 照胃鏡助確診 】

◆◆◆ 嚴重腹痛時,要小心是否為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大多數會有上腹部不適或疼痛症狀,有少數潰瘍患者即使潰瘍很嚴重,但卻沒有明顯症狀,

⋯⋯

尤其是年紀大、有糖尿病病史或服用消炎止痛藥的患者。有部分的人會有出血、穿孔、阻塞等併發症,

出血症狀包括解黑便、吐血、頭暈等;有阻塞併發症患者,會有嘔吐、腹脹,吃少量食物就容易飽脹等症狀。

◆◆◆ 根除病因避免復發

穿孔患者腹部不適的症狀通常已有一段時間了,患者在穿孔時的徵象包括嚴重腹痛、發燒、畏寒,因腹膜炎的關係,走路或腹部用力時疼痛會加劇。

消化性潰瘍可從病史做初步臨床診斷,若對質子幫浦抑制劑有顯著的症狀緩解,也可輔助診斷。

然而,胃癌的症狀與良性消化性潰瘍的症狀很類似,因此對胃癌的高危險群,例如有體重減輕、貧血或消化道出血症狀、有胃癌家族史或年紀較大(45∼55歲以上)的患者,應接受胃鏡檢查。

若無上述警訊症狀的患者,雖可先嘗試質子幫浦抑制劑的治療,但若有接受胃鏡檢查,能更清楚的確定是否罹患消化性潰瘍。

有些患者不適合接受胃鏡檢查,可使用上消化道攝影作為替代方式,但此種檢查的敏感度及準確度較胃鏡檢查低,也無法做切片檢查。

在治療方面,質子幫浦抑制劑是目前治療消化性潰瘍最佳的藥物,療程約1∼4個月。

找出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病因,包括幽門桿菌感染或吃消炎止痛藥等也很重要,有幽門桿菌感染的患者,若未接受幽門桿菌的根除治療,潰瘍復發風險超過50%,若能成功根除幽門桿菌,潰瘍復發率可降低到10%以下。

◆◆◆ 定期追蹤預防胃癌

若是因服用消炎止痛藥所導致的消化性潰瘍,往後應避免服用此類藥物,若因病情需要,則應由醫師開具適當的消炎止痛藥,同時亦可考慮併用質子幫浦抑制劑以避免潰瘍復發。

此外,部分胃潰瘍為惡性潰瘍(胃癌),因此建議胃潰瘍的患者在治療後應接受胃鏡追蹤檢查,以排除胃癌可能性。

【 文/劉志銘醫師/台大醫院內科】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反覆胃食道逆流 食道癌增60倍 】

◆◆◆ 胃食道逆流患者應少吃甜食。

胃食道逆流患者,應注意正確的飲食,平時要少吃酸的、甜的、辣的等刺激性的食物,少喝咖啡、茶葉、酒類、飲料,餐前不要空腹吃蔬果或喝果菜汁;

⋯⋯

調整正常規律的生活習慣,心情要放輕鬆,壓力不要太大,不要太緊張。

根據統計,反覆胃食道逆流造成食道發炎,未來發生食道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0~60倍。

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鍾承軒表示,門診中一名50歲的男子,平常工作常應酬,飲食重口味,又常暴飲暴食,曾經發生過胃食道逆流,經治療好轉。

但後來又因飲食習慣差,出現吞嚥困難,經檢查發現竟已演變成食道癌。

胃食道逆流常見因抽菸、喝酒,或是嗜吃重口味及甜食,常吃宵夜等因素,造成胃酸分泌過多所導致。

此外,肥胖、三高族群也是常見族群。若常暴飲暴食或吃過飽,胃常被撐大,易造成食道和胃之間的賁門常鬆弛、擴張,易引發胃食道逆流,造成食道發炎。

患者會胸口灼熱感,喉頭嚥酸水,喉嚨卡卡,咳嗽,夜晚睡覺易因胃酸逆流出現夜咳。

◆◆◆ 長期刺激食道 小心發生癌化

胃食道逆流因長期刺激食道上皮細胞,易產生變性癌化。

門診中這名男子,因應酬聚餐多,又常抽菸喝酒,愛吃重口味,造成胃酸多,胸口灼熱,食道發炎,經服半年抑制胃酸及肌肉收縮等藥,改善賁門收縮,症狀才好轉。

但2~3年後又出現吞嚥困難,再次就診,經檢查發現竟是食道癌,屬第二期食道癌。

所幸經手術治療,加上改善飲食習慣,才控制病情。提醒治療後應定期追蹤,維持良好飲食習慣,才能根治。

◆◆◆ 【 醫師說 】

胃食道逆流,易因胃酸分泌過多,出現不適,胃食道逆流患者,應少吃甜食、忌抽菸、禁喝酒,或是嗜吃重口味食物。【 文/鍾承軒醫師/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肥胖易爆肝 肝功能異常風險高2.7 倍 】
 
工作超時會爆肝?其實與肥胖大有關係!國內最新調查發現,每天工作時數超過8小時,其肝功能異常風險無明顯增加,而過胖者較正常者,肝功能異常風險高出2.7倍。
 
醫師表示,肥胖者易有脂肪肝,恐導致肝指數異常,引起肝臟發炎、肝硬化,甚至變成肝癌。
 
國泰健康管理中心針對國內25至55歲男性上班族,共1萬3819名,進行健康行為調查,結果發現,超過8成平均每天工作時數超過8小時,其肝功能異常風險與工作時數低於8小時同為28%;
 
而BMI值大於24者較體重正常者,其肝功能異常風險高出 2.7 倍。
 
國泰健康管理中心預防醫學部醫師陳皇光指出,現代人工作繁忙,無時無刻都聽到有人喊「工作超時要爆肝了」,其實肝發炎的主因與飲食習慣較有關係。
 
他說,肝炎是指肝細胞損傷發炎,最常見的B、C 型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炎等4大危險因子。
 
陳醫師舉例,肥胖是現代人文明病,大多數人吃多、動少,造成身體肥胖,而多餘的脂肪貯在肝臟,就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又可分為酒精性及非酒精性,其中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是其中原因之一,可能導致肝指數異常,引起肝臟發炎,導致肝硬化,造成肝細胞壞死,嚴重甚至變成肝癌。
 
「萬病肥胖起!」陳醫師呼籲民眾,只有控制飲食、多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不抽菸、不酗酒、不熬夜,才是遠離肝病的最好方式。【 文/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
 

晏安診所Dr陳文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